12.20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黔西縣城坐落在群山環抱的丘陵地帶,海拔1213米,逢河水自西向東而來,在縣城西郊繞山迂迴轉入西門,由西拐南穿過南門田壩中繞繪成一個“太極圖”,流入東郊田壩,稱為東門河;在“萬卷書”處又繞繪成一個太極後,向東過“穿心寨”,蜿蜒流入“皮甲河”。沿途納各支流形成縣內主河——野濟河。此河自縣城西郊至東河段,人們稱之為“龍水”,所繞繪的兩個太極圖為黔西城區自然景觀的“水流太極”。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黔西夜景

很久很久以前,被鎮壓在水西西邊兩路坡下的一條白龍掙斷了鎖鏈崩開大山,湧著滾滾洪流向東而下要回東海。當白龍湧水到景色秀麗的獅子壩子時,被這裡的景色迷住了,它緩緩行走並不斷回頭觀看美景。當它離開這裡繼續東下後,就留下了這形狀似太極的河段,人們便將這段河取名為“回龍河”。後來,勤勞的人民將兩岸沃土開墾良田世代耕種,變成了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後人為紀念白龍留下的這條河,在西門河邊修了“回龍寺(今神仙洞)”。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水西古城,逢水河川流而過

九獅鬧蓮是黔西最古老的傳說,也是對黔西古縣城的描述。傳說在遠古時期,一個神仙趕著九頭獅子游方,當走到黔西地界時,逢水河(今洪水河,黔西母親河)的河水從今天老殘院一帶起便一步九回頭的形成了九曲水河道,河道在黔西縣城天然地形成了九個太極圖,好似九朵蓮花。迷人的景色也迷住了神仙趕著的九頭神獅,因此紛紛要求神仙讓他們幻化成形,神仙也被這方水土迷住,於是就讓獅子幻化成了黔西縣城周圍的九座獅子形狀的山。分別位於縣城的八卦方位。而壩方則由兩座雌獅鎮守。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九獅鬧蓮雕塑

自此,黔西縣城周邊的山便都稱獅山,黔西河稱龍水,而壩子中間的土丘田塍便叫蓮花,大太極圖,小太極圖等,黔西縣城也蓮城為稱至今。明代馬曄曾守兵黔西大太極圖(現水西中學址)。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逢水河沿岸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洪水柳岸水鄉

於公元2008年6月25日建成的九師鬧蓮雕塑坐落在縣城中心水西廣場,高10.8米,寬7.6米,採用黃銅敲制而成,是展示黔西人文歷史傳承的地標性建築。九獅形態各異,生動活潑,含威不露,歡騰和諧,氣氛祥瑞。黔西縣城壯若含苞睡蓮,四周群山環抱,形如九頭雄師,自古有九獅鬧蓮城之說。整座雕塑立意高遠,緊扣九獅鬧蓮城傳說,充分展現水西文化底蘊,呈現黔西人聚精會神搞建設,齊心協力謀發展的景象,傳遞和渲染“熱鬧”、“喜慶”、“歡樂”、‘祥瑞'的和諧氛圍。


黔西故事——九獅鬧蓮城

九獅鬧蓮雕塑

如今,九獅鬧蓮的故事依然傳於民間,而九獅鬧蓮也隨著城市發展而只能成為古老神話了,黔西已由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縣城發展為一座具有現代文明的現代化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