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少年名士風采

山東衛視青少年國學競技節目《國學小名士》第三季以地域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時代價值彰顯文化自信,以形式創新凸顯少年名士風采,利用“報、網、端、微、屏”各種媒介力求全媒體融合傳播,起到了寓教於樂、成風化人的作用。



2017年,一段三分鐘說出49句帶“月”詩詞的飛花令刷遍網絡,引來大量關注;2018年,又一段五分鐘內對出127句帶“花”詩詞的“最強飛花令”在網上廣泛傳播,引發全網討論;2019年,一場圓周率π的飛花令精彩對決,對到小數點後第203位,讓網友驚呼“真·神仙打架”,相關視頻的微博話題#人類最長飛花令#,閱讀量達3.3億,獲得網民的積極轉發點贊。


此番火爆熒屏的“飛花令”短視頻,便是出自山東衛視青少年國學競技節目《國學小名士》。2019年11月開始播出第三季,本季節目在延續前兩季“競技比拼+嘉賓解讀”的基礎上,創新性採用城市主題作為切入點,展示全國各地青少年愛國學、學國學的風采。節目大力普及中國傳統國學,讓更多的青少年感受國學,激發學習國學的熱情。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少年名士風采


以城市為主題,講述古城歷史故事

不同於第一季以年代歷史為主線,第二季以國學智慧為核心,本季節目每期以一座古城為主題,透過時空,通過詩詞歌賦、歷史典籍帶領少年們感知古城背後的文化底蘊。


在以南京為主題一期中,嘉賓酈波回憶起他生活過30年的金陵城。他說每當走過長幹裡,就會想到詩人李白眼中的井和青梅樹,以及騎竹馬、弄青梅、兩小無猜的身影;每當登上賞心亭,就彷彿看見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辛稼軒……在酈波的帶領下,少年們齊誦毛主席的經典名作《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慷慨激昂,蕩氣迴腸。嘉賓結合自身經歷,通過詩詞典故回溯歷史,勾勒社會發展變化,折射新的時代變遷。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少年名士風采


在題型設置上,節目充分融入當地的文化元素,精選典型人物、經典作品和傳統藝術納入考題範疇,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全方位、多角度探秘地域文化,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節目以成都為主題時,將杜甫、蘇軾、諸葛亮、秦久韶等歷史名人以及川劇變臉等地域特質的元素融入進考題中;以南京為主題時,則在題目中融入了謝靈運、《紅樓夢》、秦淮燈綵等南京元素,娓娓講述這些人物和文化背後的生動故事。


創新節目形式,全方位展現國學風采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繼續堅守文化類節目內容創作的初心,以國學知識為考核要素,以競技比拼為交流載體,不僅展示選手們紮實的國學功底,且呈現國學浸染下小名士的人格魅力。賽前,小選手們模仿古人君子行拱手禮自我介紹,盡展謙謙君子之風;比賽時,他們個個才思敏捷,對答如流,顯示出對經典詩詞的瞭解和把握程度之深;賽後,他們虛心好學,展現出愛國學、學國學的風采。


節目在賽制、題目形式及答題環節方面均有所創新。在賽制上,除單人答題外,增加團隊戰,增強選手間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在題目形式上,提問方式新穎多變,題幹採用生活化的語言、圖片或現場演繹來呈現歷史人物、事件,增添趣味性;在答題環節上,節目設置豐富的環節考驗選手的綜合能力,如“出口成詩”“合縱連橫”環節考驗選手們的詩詞儲備量及團隊協作,“決戰凌雲臺”考驗的是智力、知識、心態的綜合能力,“九攻九距”“層樓摘星”考驗的則是國學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同時,節目運用圖片、聲光電等電視表現手段,將星海、七星、司南等傳統文化符號融入舞美設計,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和文化氛圍。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少年名士風采


解讀時代價值,引導青少年向上向善

第三季節目在延續前兩季嘉賓剖析題目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注重解讀其蘊含的時代價值,讓觀眾感受到國學鮮活的生命力,同時藉助國學中的文化精神引導青少年向上向善。嘉賓在講述到《墨經》時,闡述了先秦墨家的科學精神,並告誡選手們:不論什麼樣的歷史時期,既要有人文精神的堅持,一定也要有科學精神的發揚,兩條腿走路,民族復興之路才有希望。節目通過闡釋國學思想,傳播正向價值,體現國學“古為今用”的時代價值。


此外,節目還通過展現漢語文化之精妙,引導觀眾感知中華文化之魅力,彰顯國學“增強文化自信”的時代價值。節目中,嘉賓講解古代迴文詩代表《璇璣圖》,正讀倒讀皆成詩篇,圖中840個漢字可以組成7958首詩,將漢字的靈活性、中國詩詞文化的神奇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些漢字的精妙,以嘉賓解讀為媒,呼喚觀眾心底對傳統文化根脈的推崇。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少年名士風采


致力弘揚國學,全媒體融合傳播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著力拓寬國學文化傳播渠道,利用“報、網、端、微、屏”各種媒介,力求全媒體融合傳播。節目除在山東衛視播出外,還在愛奇藝、嗶哩嗶哩、搜狐、騰訊視頻、閃電新聞客戶端、齊魯網等多個平臺播出,調動兩微一端及短視頻平臺進行預熱宣傳、實時互動、二次傳播,精選視頻片段進行碎片化推廣,引發網友討論,如#沒想到π還能用來對飛花令#話題閱讀量逾千萬,網民紛紛留言:“π還能這樣用?語文與數學的完美結合”“太厲害了吧,真是神仙打架”“這就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除節目本身外,節目在線下開啟“脫口而出詩詞”採訪活動,通過隨機採訪路人進行趣味對詩的形式,帶領更多人重溫經典詩詞,感悟中華文化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