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劉邦臨終前為何一定要殺樊噲?其實有不能說的祕密

樊噲是劉邦手下的得力干將,幫助劉邦征討四方,立下了赫赫戰功,劉邦鴻門遇險,就是樊噲幫他解的圍,然而劉邦臨終之前,卻想殺了樊噲,那麼這其中有何緣故呢?

劉邦臨終前為何一定要殺樊噲?其實有不能說的秘密

仗義執言

《史記》:“十餘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樊噲是一個粗人,早年以屠狗為業,劉邦起事後他就一直跟隨劉邦,幫助劉邦征討四方,是劉邦得力的干將,在朝堂上他們是君臣關係,但在私下裡他們則是兄弟關係。當年鴻門宴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樊噲挺身而出,為劉邦解的圍,因此樊噲可以稱得上是劉邦的救命恩人,想必劉邦也記得這件事,所以對樊噲一直很好,他知道樊噲的性格,為人雖然粗魯,但十分忠義,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漢子,所以劉邦十分信任樊噲,再加上樊噲又是呂雉的妹夫,因此劉邦對樊噲則更加倚重。

英布造反的時候,劉邦正好生病了,所以不想見任何人,劉邦命令侍衛嚴守,不準任何人進諫,當時連周勃、灌嬰都不敢入內。十多天後,樊噲忍不住了,帶領群臣直接闖入宮中,當時劉邦正枕著宦官睡覺,樊噲等人突然來訪,劉邦被驚醒了。

這時樊噲哭著說:“當初我們一起從沛縣起兵定天下,是何等的威風,現在天下已經平定了,你怎麼這樣頹廢呀?您現在病重,大臣們都很擔心,您不和我們議事,卻枕著宦官睡覺,難道您看不見趙高當年的所作所為嗎?”,劉邦聽後,笑著站了起來,因為是樊噲闖宮,所以劉邦沒有責備樊噲,反而覺得樊噲忠義無比。

劉邦臨終前為何一定要殺樊噲?其實有不能說的秘密

小人進讒

《史記》:“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

公元前195年,劉邦率軍擊敗英布大勝而歸,但過了不久,劉邦就因舊傷發作病倒了。然而此時有人來報,說燕王盧綰反了,劉邦重病在身,不能再御駕親征了,於是命樊噲率軍前去平定盧綰,樊噲走後,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與呂后串通一氣,想等您百年之後圖謀不軌”,劉邦向來對呂后干預朝政不滿,又聽人這麼一說,於是開始懷疑樊噲了,認為呂后與樊噲勾結,將來定會留下禍端,於是找來陳平商議對策,陳平隨即獻上了自己的計謀,劉邦聽後採納了陳平的計謀。他們商定以陳平的名義到樊噲軍中傳詔,並在車中載著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馬上立斬樊噲,然後由周勃掌管軍營。

事不宜遲,陳平與周勃馬上就動身了,結果走在路上,二人就開始商議,覺得此事不妥,陳平對周勃說:“樊噲畢竟是劉邦的老部下,功勞顯赫,並且還是呂后的妹夫,算得上皇親國戚,現在劉邦正在氣頭上,所以要殺他,萬一哪天劉邦後悔了,我們該怎麼辦呀?如今劉邦病得這麼重,再加上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如果他們在皇帝面前說我們的壞話,早晚會歸罪於我們呀”,周勃聽後,一時沒有了辦法,於是問陳平:“那我們該怎麼辦?”,陳平說:“好辦,我們把樊噲抓起來,用囚車押送到長安,是殺,是免,全憑皇上決斷,我們自然就沒事了。”,周勃聽後覺得有理,於是同意這樣做。

劉邦臨終前為何一定要殺樊噲?其實有不能說的秘密

辛免於難

《史記》:“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至則高祖已崩,呂后釋噲,使復爵邑。”

他們二人到了樊噲軍營前,陳平即刻築臺宣旨,並讓人把樊噲找來,樊噲覺得一個文官來了,肯定就是發佈什麼敕令,也沒多想,騎著馬就來接詔了,結果沒想到,周勃突然出現了,當即將樊噲拿下,押入了囚車中,周勃隨即進入軍帳中,掌控了整個軍營。陳平於是押著樊噲向長安進發,結果走到半路上,聽說劉邦死了,陳平心想這下完了,想必現在宮中一定是呂后主政,但可喜的是樊噲沒死,這下可以向呂后交代了。

陳平擔心夜長夢多,怕有人在呂后面前說壞話,於是急著進宮解釋清楚,他騎馬飛奔,希望能快一點到達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於是陳平心生一計,快速入宮,撲倒在劉邦靈前大哭,一邊哭一邊說:“您讓我處決樊噲,我不敢這樣做,現在我將樊噲押來了”,其實這分明是說給呂后聽的,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於是十分高興,不僅赦免了樊噲,還恢復了樊噲的爵位和封邑。

劉邦臨終前為何一定要殺樊噲?其實有不能說的秘密

那麼劉邦為何要殺樊噲呢?

首先,樊噲手握重兵,在朝中有一定的微信,劉邦在世的時候,就有那麼多人造反,料想自己死後,也會有人造反,於是劉邦想先下手為強,除掉樊噲,以絕後患,就像他當年除掉韓信、盧綰等人一樣,以此留一個太平天下給後人。

其次,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劉邦知道自己死後呂后一定會掌權,如果樊噲與呂后聯手,那樣必將禍亂朝政,本來呂后就十分強勢,再加上一個樊噲,將更加難以收拾,所以劉邦想提前除掉樊噲,以免夜長夢多。另外,劉邦有意保全自己的妃嬪及子女,他知道自己死後呂后一定會對他們下手,所以劉邦曾想過除掉呂后,但念及多年的感情,劉邦下不起手,更說不出口,所以劉邦想從樊噲入手,一步步除掉呂后的勢力,但沒曾想到,自己死得太早了,沒能完成最後的任務。

最後,劉邦有一定的私心,其實也是起到震懾的作用,樊噲追隨劉邦多年,是劉邦最信任的將領,他們不僅是戰友,更是兄弟,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樊噲戰功赫赫,忠心耿耿,這也是很多人都瞭解的,但劉邦臨死前依舊要殺樊噲,意思就是告訴其他老臣、老將,不要以為我不敢動手,不要以為我會心慈面軟,為了大漢江山社稷著想,即使是你們這些功臣,我也照樣敢殺,以此起到震懾群臣的目的,為後世子孫掃平障礙,但劉邦沒想到,自己早於樊噲去世了。

參考文獻《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