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成了各大軍閥,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老照片


之所以會迅速分裂成各大軍閥,在於繼袁世凱後,沒有一個人有袁世凱那樣的強權讓一眾人畏於權勢來效忠自己!

一個強權人物的消失產生了離心力,令國家陷入雜亂無序的狀態。軍閥為了權力和自我擴張而互相攻戰,毫無理智、邏輯與理性可言,這也造成民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

1916 年 6 月 7 日,副總統黎元洪接任總統。此舉究竟是依據 1912 年的《臨時約法》繼任總統,還是根據 1914 年袁的《中華 民國約法》代行已故總統之位,這立刻引起了法統問題。簡而言之,即兩部憲法中哪一部是合法的?南方的革命黨堅持 1912 年的 《臨時約法》是合法的,認為整個反對君主制的運動和國內戰爭 的目標就是為了維護它的合法性;然而,北京的段祺瑞總理卻支持已實施兩年的 1914 年憲法的連續性。當駐滬海軍軍官於 6 月 25 日宣佈脫離北京支持南方時,這一爭論才得以解決。曾在上海建立起勢力基礎的馮國璋害怕失去此地,對北京施加壓力,以使其接受 1912 年約法。

8 月 1 日,黎元洪允其所請,重新召開了曾於 1914 年 1 月 1O 日為袁非法解散的舊國會,並以 1912 年約法為依據,任命段為總理。鑑於國家統一的利益,革命黨人也同意解散軍事委員會。 1917年中國是否應加入對德作戰現在成為重要問題,總理段祺瑞未經國會與總統的許可,便在美國的支持下 於 1917 年 5 月 14 日對德宣戰。為了克服國會議員的反對,他重演袁的故技,發動來自商、政、軍界的約三千『公民』包圍了國會,要求國會通過對德戰爭宣言。 段的將領與督軍粗暴地要求總統黎元洪解散國會,而國會報復性地督促黎解除段的總理職務。

5 月 23 日,黎草率地解除了段的職務,卻發現段在陝西、山西、 浙江、山東、直隸、福建諸省的同黨迅速宣佈獨立,他們並在天津組織了督軍團,決定向北京進軍。黎總統於絕望之際,只好求助於安徽督軍張勳。1917 年 6 月 7 日,張率五千士兵進入北京, 但他要求將解散國會作為調解黎、段爭執的先決條件,黎別無選 擇,只得於 6 月 12 日答應,雖然黎深知根據 1912 年《臨時約法》, 這是非法的。

在北京立下腳根之後,張在康有為的支持及北洋頭目馮國璋與段祺瑞的私下同意下,於 7 月 1 日重新擁戴末代清帝溥儀登基。清代機構也恢復了,並分封了官職,張勳充任內閣總理並接替曹錕兼任直隸總督,但段卻沒被分封官職。段與曹感到被張勳愚弄,便 糾集北洋軍隊反對張的兩萬辮子軍,並於 7 月 12 日將之逐出北京,從而迅速結束了此次復辟運動。

在梁啟超領導的研究系的支持下,段再次出任總理,梁此時也擔任了財政部長。研究系聲稱:既然復辟運動已經使共和國壽終正寢, 那就應該在段的領導下重建一個新共和 國。達到此目的的第一步,是要召開一個臨時國會,11 月 1O 日, 段召集了臨時國會,而非重開曾被黎元洪於 6 月 12 日解散的舊國會。此時,南方的革命黨人指責他違反了 1912 年《臨時約法》。 孫中山在廣州又一次組織了一個軍政府來開展護法運動。

為粉碎國內的反對勢力, 段以參戰為由與外國簽訂貸款協議,他重演袁的故技,操縱臨時國會修改 1912 年約法中的選舉與組織法,並著手組織安福俱樂部,以匯聚其所有的軍事與民 眾的支持力量。在 1918 年 8 月 12 日重新選舉的國會中,安福系控制了三百三十多個席位,研究系也得到了約二十席。這個安福系國會輕易地便如段所欲,於 8 月 14 日通過對德宣戰的決議, 這使段能以支持中國戰爭實力為由,簽訂了總值達 1.45 億日元 的所謂『西原借款』。

在充足的準備後,段開始著手打擊南方軍政府,派遣軍隊進湖南,以便對廣州的革命黨人施加壓力。同時,派軍四川,以防止雲南的任何叛亂。這樣段便發動了又一場國內戰爭。但是,黎的繼任者,總統馮國璋卻主張和平解決國內分歧。段與馮原是袁世凱手下的同僚,二人此時的分歧使北洋集團一分為二:安徽段祺瑞集團稱為皖系,直隸馮國璋集團稱為直系。

馮的手下破壞段對護法軍的進攻,這使段的軍事計劃失敗,並於 11 月 22 日辭去總理 一職。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兩派之間的瘋狂內鬥時期,最後,直系因得到來自滿洲並曾為土匪的張作霖所領導的奉天軍隊的支持而取勝。

1922 年 4 月,奉直之間亦爆發了戰爭。直系再次取勝,但是張仍能保持對滿洲的控制,並獨立於中央的統治。 獲勝的直系推黎元洪任總統,希望與廣州政府通過和平方式 實現國內統一,但是遭到了直系內一個強勢派別的反對。

至 1922 年中葉,直系終於發生分裂:(1)吳佩孚領導下的洛陽系主張武力統一全國,並支持總統黎元洪;(2)反對吳的天津、保定系支持曹錕出任總統,最終,總統黎元洪在極其屈辱的方式下被驅逐下臺。1923 年 10 月,曹錕通過賄選令自己成為總統,約五百名國會議員每人據稱得到 5,000 銀元的贓款。公眾信心一落千丈, 民眾深惡北方政治,唯一的希望便落在廣州的革命黨人身上。

在 1923 年 10 月曹錕賄選之後,奉軍便從滿州向北京推進, 引發了第二次直奉之戰。出乎意料的是,當統領十七萬軍隊的直軍總司令開赴前方之時,其第三軍軍長馮玉祥卻於 1924 年 10 月 23 日發動了軍事政變,並佔領了北京,導致直軍全線崩潰。 馮在其國民軍的支援下,重組了內閣,並迫使曹錕於 1924 年 11 月 2 日下臺。

這時,『國民軍』、奉系、皖係為了實現國家的統一,聯合邀請段棋瑞出任臨時執政,並邀孫中山進京商討和平統一事宜。儘管孫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仍堅持前行,並於 1924 年 12 月 31 日 抵京。雖然段祺瑞明顯的欠誠意,令他惱怒,但他因首都十萬人對他的熱烈歡迎而倍受鼓舞。1 月 20 日後,孫的健康狀況急轉直 下,並於 1925 年 3 月 12 日溘然長逝。在彌留之際,他仍在唸記 著『和平,奮鬥、……、拯救中國』。

在他一天前簽署的遺囑中, 他敦促其同志去完成他未竟之事業。中國革命之父的一生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他將自己生命中的四十餘年,奉獻給了改善國民境況的事業之中。

孫中山抱憾而逝,革命與民國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輿秩序,反而民國時期較以前經歷更多的痛苦與失序,它重現了傳統上緊隨王朝衰亡而 來的失序與混亂。但孫為進步奠定了基礎,其追隨者得以在此基礎之上繼其遺業。


常棣tandy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北洋軍是怎麼來的,袁世凱又是怎麼帶隊伍的。

如果貼百度百科,肯定要從小站練兵說起,其實那就遠了,真正北洋軍的成型,是清朝北洋新軍六鎮的編練。

袁世凱掌握北洋新軍的權力來源,在於他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身份,而其練兵的費用,則是一大部分由直隸財政支出,一大部分來自於清朝中央政府劃撥的“兩江協餉”,也就是說,部隊是他帶出來的,但是養兵的錢,是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湊出來的。

儘管北洋新軍的編制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還制定了步兵操典等等制度規範,但是北洋新軍本身並沒有統一的後勤管理,中國近代統一軍需的鼻祖是張作霖的“奉軍”。

沒有統一後勤管理,北洋新軍的整個成軍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由袁世凱統一外購軍械,編練各鎮,任命各鎮將領之後,由其自行招兵、訓練,官兵訓練合格後,正式成軍,按照編制統一發放軍餉。

需要注意的是,鎮統一級的將官在這個編練過程中實際上是“承包”的角色,選任基層軍官、招募和訓練士兵,乃至於後續發放軍餉,都基本由“承包者”說了算。

也就是說,袁世凱對於北洋新軍的管理,一是統一軍械供應,二是管理高級軍官,三是大包乾按編制發軍餉。

由於北洋新軍的“高薪制”,其一年養兵的費用幾乎與一鎮的裝備費用持平,也就是日常養兵比建軍還貴。

這種鬆散的管理,讓袁世凱在第一次失權之後,直接被清朝中央政府拿走了北洋軍,只不過,當時主政的攝政王載灃兄弟對於老北洋的舊人並不賞識,反而對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留學生青眼有加,大肆提拔安插,殊不知,這些人有不少乾脆就是革命黨,比如藍天蔚、吳祿貞等人,可以說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哪怕有這些矛盾,當袁世凱二次復起時,對於北洋軍的掌握也已大不如前,只能通過各種縱橫捭闔的手段,連哄帶騙,完成了自己逼清廷退位,取而代之的大規劃。

說得直白點,他如果對北洋軍有蔣介石日後對於黨軍第一軍的掌控力,也就不必南北議和了,直接搞清帝禪讓都可以了。

恰恰因為如此,他才在北洋軍舊部之外,讓自己的“大太子”袁克定,組織模範軍,建立自己的真正嫡系部隊,也受到了明晰其目的的眾將的抵制,而日後的稱帝之舉,更是受到了其集團內部的或明或暗的抵制,所謂眾叛親離,實際上出在核心團隊中。

至於當時咋呼得歡的國民黨也好,蔡鍔護國軍也好,相對於仍然是龐然大物的北洋集團,實在不值得一提。

不過,袁世凱對於北洋集團,自始至終不是作為軍事統帥的身份而受尊崇,而是作為這個集團的“政治代表”和“經濟支柱”,因為袁世凱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中央政府對國內行使權力,保障對北洋軍的供養,同時,可以很好地與英國為代表的列強周旋,獲得外交支持以及貸款。

在他之後,段祺瑞為代表的皖系、馮國璋和曹錕為代表的直系,都不足以號令整個北洋集團,更不具備袁世凱的上述能力,結果為了取得一個“號令群雄”的中央大義名分,各個小團體大打出手,得到之後,處境仍無改觀。

最終,駐紮各省的北洋軍走向了軍餉自籌,自行擴軍的防區體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獨立王國,直到被關外的奉系摘桃子,又一起被北伐軍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歸根結底,袁世凱死後沒人能夠繼任,不是什麼權術問題,而是北洋軍的制度安排問題,換誰來,都沒戲。


劉三解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四分五裂,全國形成幾大勢力集團:

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

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

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以唐繼堯為首的滇系軍閥、

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

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

隨之變進入烽火連綿的軍閥混戰階段。

▲軍閥割據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當初袁世凱統治時期的北洋政府戰亂較少,而他去世之後,便有軍閥混戰?



一、時局如棋,袁世凱正趕上“將軍”

從曾國藩到袁世凱,都有明顯的師徒關係模式。

曾國藩提攜了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劉坤一、曾國荃等一大批文人將領,他們在滿清中興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李鴻章算是最優秀的一個。

▲李鴻章

李鴻章,高度模仿曾國藩,也提拔了一大批文人將領,最有權勢的當屬袁世凱。

輪到袁世凱,方法套路和曾李二人高度相似,日後那些混戰的軍閥,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這些人,哪個不是萬里挑一的精英大才。但袁世凱正趕上時局。

如果說時局是一盤棋,袁世凱的時局實在是太好了。兩方對壘,曾李兩批人,名將為他吃卒滅炮,名相為他踩馬打象,輪到他正好將軍,把清政府的老帥請出了宮。

▲袁世凱

滅了清朝,又是新的一盤棋了。袁世凱的那些門生故吏們,在這盤新棋上,才剛剛到“炮居中,馬過河”的階段。需要幾代人廝殺才能出結果,也就是軍閥混戰。

二、小站練兵的時機

袁世凱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和小站練兵是分不開的。

甲午之戰,八旗、綠營和湘淮幾軍被虐慘,清政府終於開始深深地懷疑自己。

之前的洋務運動也好,君主立憲也罷,都沒有真正的動搖清政府的根本。

▲小站練兵

但小站練兵不同,這是動了槍桿子,袁世凱以德軍為藍本,練出了我國最早的現代陸軍。超強的戰鬥力,精良的武裝,讓袁世凱有足夠的武力登頂權力頂峰。

而袁世凱之後的門生故吏,無一人有此機遇。他們的機遇只能撐起一個軍閥而已。

如果歷史有假如,袁世凱不是小站練兵,而是湘軍團練的話。最多和曾國藩一樣,當個中興名臣。

▲曾國藩畫像

三、北洋政府的大佬們均有短板

北洋政府,袁世凱之下,最優秀的當屬徐世昌。清朝的體仁閣大學士,這是清代文成的最高榮典。

袁世凱能成功地將清帝趕下臺,也是和徐世昌聯合的結果。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時,他是國務卿,後來當選民國大總統。

本是接替袁世凱的最好人選,但卻在權力頂峰時,無意政治,退隱天津租界,書畫餘生。

▲徐世昌

徐世昌之下,便是“北洋三傑”。三傑之首的王士珍,以老好人自居,和徐世昌一樣,權力頂峰之後,隱居北京;段祺瑞,有能力,太過鋒芒,資歷與馮國璋不相上下;馮國璋,老奸巨猾,與袁世凱政見不合之後,在南京擁兵自立,成為軍閥的同時,也失去了統一全國政軍一體的機會。

張作霖有勇有謀,但偏於東北一角,剛有問鼎中原,統一全國的架勢,就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張作霖

唐繼堯、陸榮廷、閻錫山實力不敵上述各位;吳佩孚、馮玉祥、孫傳芳都還羽翼未滿;沒有兵權的黎元洪,拿什麼服眾?

四、袁世凱稱帝造成分裂

大家費勁千辛萬苦,把清朝皇族拉下舞臺,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

袁世凱居然還想稱帝,受益的只有他大兒子袁克定,這幫軍閥們可不幹。天然形成三派: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和各國使節的合影

支持袁世凱胡鬧的(袁克定一派)、明目張膽反對的(段祺瑞、馮國璋等)和坐山觀虎鬥的(各種地方小軍閥)。

已經奠定了軍閥混戰的基礎。

要是當年李鴻章帶著淮軍也稱帝,清朝皇室、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劉坤一他們也能弄出個軍閥混亂的局面,說不準還能趕上袁世凱過來收場。

▲北洋政府五色旗

五、兩次府院之爭是導火索

府院之爭的“府”是總統府,“院”是國務院。

第一次府院之爭,黎元洪的總統府集團對抗段祺瑞的國務院集團。因為國務院秘書長的人選和是否對德宣戰兩個問題,兩派鬧得不可開交。

▲黎元洪

黎元洪以總統身份開除了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位,段祺瑞憤然離京,宣佈根據臨時約法,總統沒有權利開除總理。

黎元洪本來請張勳來京調節,結果張勳卻擁戴溥儀復辟。段祺瑞鎮壓了張勳,黎元洪辭職,換上了馮國璋。

但馮、段二人性格不合,又都有兵權,所以引發了第二次府院之爭。又是你狠我橫的鬧劇,最後兩人同時下野。

這麼折騰怎麼可能不亂。

六、軍餉是個大問題

用兵一時,但養兵要千日啊,需要大量的軍餉和糧草供給。

袁世凱的北洋軍,兵強馬壯,靠的是豐厚糧餉。軍械外購、教練外聘、日夜操練,花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而這些銀子,可不是袁世凱自籌的,而是動了清朝的國庫。皇室的嫁妝都恨不得都被袁世凱掏個精光。

▲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的吳佩孚

而袁世凱一去,糧餉的來源成為極大的問題。此時的清廷已亡,沒有羊毛可薅。據說馮國璋為了資金週轉,甚至把護城河裡的魚都撈出來賣錢。

如此財力,怎麼養全國之兵?所以只能各想野路子,將兵力維持在軍閥的水平。

資金方面能自籌的,也就是深耕東北多年的張作霖。東北軍戰力不俗,軍餉充足,原以為有一定可能性問鼎中原,但可惜一代梟雄竟被炸死。

▲軍閥派系表

除此之外,列強的介入,也加劇了北洋政府分崩離析,軍閥混戰的局面。

綜上所述,分分合合,都是利益所趨。


翰林冷知識


1916年6月,北洋軍閥老大袁世凱去世,他死後由黎元洪接任大總統,段祺瑞做了國務總理,北洋軍閥內部保持了短暫的平靜,並沒有馬上分崩離析。


段祺瑞在北洋政府中是僅次於袁世凱的人物,他以北洋正統自居,把持北京政權,架空了黎元洪。

黎元洪不滿段祺瑞的做法,雙方產生了矛盾,後來黎元洪聯合吳佩孚,和段祺瑞刀兵相見,歷史上成為直皖戰爭。

從此以後,各派系之間正式撕破了臉,直系,皖系,奉系之間進行了多次較量,北洋政府的大權也頻繁更迭。

當時的北洋政府,大部分省份都擁兵自重,各自為政,根本不會把北洋政府放在眼裡。

他們大多由西方列強扶植,可以說是各國在中國的代理人,為了爭奪地盤,他們不惜發動戰爭。

袁世凱建立的大一統局勢,被軍閥割據所代替。

北洋軍閥內部的分裂,其實是袁世凱一手造成的,袁世凱經過恩威並施,讓段祺瑞,馮國璋,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等眾多軍閥服服帖帖的。


他也知道,手下的眾多將領,有矛盾是對自己有利的,這也許就是帝王的制衡之術。

他們大多數是袁世凱一手調教出來的,所以袁世凱的命令他們是不敢不聽的。

但是袁世凱這個帶頭大哥死後,大家沒有了約束,彼此看對方都不順眼,況且大家都是一方諸侯,有各自的地盤,這些小弟就為了爭大哥位子,打的不可開交。

所以說,袁世凱死後,確實沒有一個能控制局面的人。

加上帝國主義為了在華利益,不想看到大一統的中國出現,插手北洋政府之間的內鬥,才形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喜歡我的歡迎關注,或者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


冷月鉤沉




袁世凱欽定繼承人。

袁世凱臨終前在“金匱石室”裡留下繼承者人選名單,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則任國務總理。

袁世凱當時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獨裁者,為何仍然倒行逆施稱帝?最後的候選人名單裡又為何沒有袁克定?袁世凱的“遺詔”公佈後,最為失望的當屬袁克定。

袁世凱與黎元洪有著相似的經歷,皆是由清政府官員搖身變成中華民國最高層領導者,但是黎元洪並不屬於袁世凱的北洋體系,袁世凱留下“遺詔”讓黎元洪當總統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們細細想想的話,便會發現將死的袁世凱仍然具有優秀的政治權謀。



袁世凱為何指定黎元洪為自己的繼承人?又為何放棄袁克定?

當袁世凱宣佈稱帝后,以蔡鍔、唐繼堯為首的西南軍閥宣佈討伐袁世凱,發起“護國運動”。袁世凱最終迫於壓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討袁風波並沒有因此停歇,同時袁世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袁世凱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兒子袁克定,袁世凱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稱帝成功,北洋體系的人便順勢成為袁家的家臣,讓袁克定繼位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袁世凱沒有成功,國體仍然是共和國,那麼袁克定必然沒有能力壓服民國官員以及國民。如果袁世凱強行讓袁克定上位,那麼袁克定的結局肯定會很悽慘。因此,袁世凱選擇讓袁克定從這個危險的政治漩渦裡抽身出來,這是袁世凱作為父親,最後為兒子袁克定所做的保護。

但是,袁世凱又為何選擇黎元洪呢?這裡面是有講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義中被革命黨從床底下拖出來擔任軍政府都督,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又順勢成為副總統,黎元洪與革命黨有很深的淵源。當時全國都在痛罵袁世凱倒行逆施,北洋體系也處於風口浪尖,袁世凱為了平息政治風波,緩和南北雙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選擇讓南方革命黨能夠接受的黎元洪。同時,袁世凱也很清楚時勢,當時的段祺瑞手裡的權勢已經可以威脅袁世凱,更不用說黎元洪了。

因此,讓黎元洪繼位,既能平息國民的怒氣,也能讓北洋體系繼續掌控話語權,可謂是最穩妥的方案。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體系為何會分裂?

袁世凱病逝後,他親手組建的北洋體系確實分裂了,可是說“迅速分裂”應該談不上。

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當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實際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當時北洋體系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軍閥也基本會響應。同時,當時國人因為袁世凱的稱帝事件,對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經降到最低,南方革命黨的聲望則在逐漸增高,此時的北洋體系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繼續抱團,用絕對的力量保證自己絕對的政治地位。因此,當時北洋體系裡實力最強的段祺瑞應該算是北洋各系軍閥認可的當家人。

北洋體系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始於“府院之爭”。段祺瑞架空黎元洪,並對是否對德宣戰產生糾紛,最終黎元洪憤然辭職,馮國璋入京任代總統。段祺瑞仍然想繼續掌控北洋政府,可是這時的代總統馮國璋並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馮為爭奪控制權而繼續“府院之爭”,因為段、馮矛盾的加深,北洋體系開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與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此時奉系也處於形成的過程中。

北洋體系的分裂,從本質上說,是因為各系軍閥自持手中的軍權,試圖成為昔日的袁世凱。但是,他們又沒有袁世凱曾經的威信,畢竟北洋體系是袁世凱親手創立。他們曾經同屬於袁世凱的陣營,段祺瑞和馮國璋又是“北洋三傑”中的人物,更是誰也不服誰,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凱指定的人。因此,北洋體系的分裂是遲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權力讓人迷失自己。


寧糊塗


袁世凱死後,不是沒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太多人想接替他的位置了。這也是北洋軍迅速分裂成個大地方軍閥的根本原因。

袁世凱能夠主導清廷滅亡,皇帝退位,這既有他能力的一面,更是因為袁世凱實力強大有莫大的關係。

袁世凱的實力來自於他手下的軍隊,他是第一個建立中國現代化軍隊的人,北洋軍的前身是袁世凱主持的小站練兵,那幫人直接構架了後來的北洋軍建制。

北洋軍的建立就比小站規模大得多了,袁世凱此時權力薰陶,不但是北洋大臣,更是直隸總督,他建立的北洋軍絕大多數軍費不是來自清廷的國庫開支,而是直接從直隸財政進行支出,這些錢對於直隸總督袁世凱來說,既方面又寬鬆。


袁世凱的北洋軍一改過去清制軍隊管理模式,簡而言之就是“抓大放權”,把高級軍官管理好,至於高級軍官下屬的軍鎮,由他們自由發揮,統一配給他們軍械(全部國外進口),制定統一的操練法典,制度等等,按照軍鎮編制給予他們發放軍餉。

袁世凱只是管理感覺的軍鎮級別的高級官員,至於官員一下的都是實行的承包制,你招兵,你買馬,你發錢,你任人,袁世凱一律不管,只要符合北洋軍要求,只要不找我多要錢。

袁世凱的這種新軍管理模式對當時的清軍來說那絕對是一大進步,待遇高福利好,當官的有實權,這樣的北洋軍戰鬥力非常的強悍,但是又有很大的隱患——勢大不服!當某個軍鎮勢力足夠大的時候,就有可能對上峰真正袁世凱不服,畢竟中層軍官是人家任命的,兵是自己招下的,錢是自己發下去的。

沒多久,袁世凱下課了,北洋軍被清廷收編了,但是由於北洋軍的這種建軍模式不受清朝當權者待見,特別是這些亦官亦匪的北洋軍軍官很讓那些軍機處大臣看不慣,看不慣就意味著不重用。

袁世凱沒有在老家呆幾年,南方爆發了辛亥革命,這就要清廷老命了,朝中除了幾個世襲貴族,真正能扭轉局勢的一個人都沒有,只好連哄帶騙的把袁世凱又請回來,袁世凱等這個機會等了很久,就等著那誰開這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袁世凱回來了,他的手段也是連哄帶騙,哄著原來北洋軍那幫老油子繼續跟著自己;騙著南方的那群革命者讓他斡旋清帝退位,共建共和。

袁世凱到底是搞外交出身的,三下兩下就糊弄好了,原來北洋軍的那幫人也願意跟著袁世凱,南方革命黨也願意共建共和了。

再說說袁世凱手下那幫人,無論是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等,此時已然從一個北洋軍鎮官員成長為了一方大員,手裡控制著大量的軍隊。這些人都各有特色,而且都很有抱負,只是袁世凱還在的情況下,雖然誰也不服誰,但是都服袁世凱。

這袁世凱當了皇帝沒多久,死了。此時的政權交接就是個大問題,由於袁世凱沒有刻意培養接班人,事到倉促,總不能把當時混亂、複雜的局面交給自己兒子吧。

袁世凱一死,明面兒上,袁世凱寫下的遺言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接班,但是除了段祺瑞有實力外,其他的兩個基本都是打醬油的,段祺瑞後來搞定了一前一後兩位接班人,圈子外的吳佩孚、張作霖、曹錕又不同意了,於是民國進入了北洋軍閥混戰的局面。

袁世凱死後出現如此的局面只要有兩個原因:一、早期的制度造就了這幫軍閥;二、各國列強對各個軍閥進行了支持。


沉墨I方之城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意思是說:大數倒下之後,寄居在樹上的猴子都四散逃走。可問題是,樹到了之後,猢猻為何要逃散呢?

答案很簡單,猴子寄居在樹上,無非是樹能給猢猻庇護,還能提供食物。樹倒了,就意味著庇護和食物都沒了,猢猻還在這兒幹嘛?如果樹倒了之後,有哪個猢猻想充當樹的角色,就必須滿足當大樹的要求。

即,提供庇護和食物。

袁世凱為什麼能夠長久地統治北洋軍閥?一來,袁世凱牢牢掌握北洋軍閥各級軍官的人事任命權;二來,整個北洋軍閥從上到下所有的吃喝度用開銷,全都是袁世凱想辦法搞來的錢。

所謂有奶便是娘,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聽人家調遣,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袁世凱的錢都從哪裡來的呢?清朝末代皇太后隆裕太后曾說過這樣的話:

“內帑已經給袁世凱全要了去,我真沒有錢了!”

內怒就是皇帝的私房錢,袁世凱在慈禧太后死後,通過各種手段(坑蒙拐騙),將大清的國庫剝削的一乾二淨;然後還是不罷休,又連威脅帶忽悠,讓隆裕太后乖乖交出私房錢,將大清皇室榨乾。

袁世凱搞這麼多錢幹嘛了呢?拉關係、發軍餉、買物資。

所以說,袁世凱死後,如果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首先就必須得像袁世凱那樣,對北洋軍閥上上下下的開銷負責;其次,在北洋軍閥內部還得有威望、能夠服眾。

那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誰最有可能替代他的位置呢?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分別形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等等。他們名義上受國民政府支配,實則各自為政。

不過,雖說他們各自為政,皖系軍閥一直以北洋正統自居,段祺瑞也一度曾操縱政局。

袁世凱活著的時候,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北洋三傑在地位上都一樣,分不出誰高誰低。

段祺瑞有威望、有野心,但是在人事任免方面太欠缺;馮國璋手裡有兵且善於戰鬥,奈何不講道義被人看不起;王士珍貴為北洋三傑之首,待人接物行軍打仗能力強,卻無意政壇,袁世凱死後,他很快就退出政壇了。

於是,段祺瑞為了穩固自己在北洋軍閥內部的地位,與其他過去的“老戰友”打了幾次仗。

1920年7月,以吳佩孚(馮國璋下野)為首的直係軍閥向段祺瑞發起挑戰,雙方在京津地區進行戰爭,最終,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大敗。

至此,袁世凱的那些老部下里,唯一一個有機會取代他位置的人,下野了。

段祺瑞之所以下野,與其自身也有諸多關係。

首先,段祺瑞搞不來錢。嚴格來說,除了張作霖靠倒騰軍火掙了些錢之外,當時整個中國的軍閥都搞不來錢。他們的錢要麼是盤剝地盤裡百姓,要麼是出賣國家利益向帝國主義貸款。

比如說,段祺瑞曾向日本人貸了1.45億日元,除了第一期借的500萬日元還了,其餘的錢成了死賬。這些錢最後都幹什麼用了呢?和其他大部分軍閥一樣,這些錢主要用來發放軍餉、購置軍火、還戰爭賠款。

最可笑的當屬馮國璋了,他當上總統之後,為了籌集軍費,竟然將紫禁城護城河裡的魚撈出來埋掉,成了當時一大笑談。

可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段祺瑞、馮國璋之流當了總統之後,方知袁世凱能夠籠絡那麼大一攤子,著實有水平。

其次,段祺瑞在用人方面,沒有全局意識。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段祺瑞在任期間,向日本人借了1.45億日元,即西原貸款,這筆錢段祺瑞怎麼分配的呢?

按理說,錢是以北洋政府的名義借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家都有份兒。實際上呢,段祺瑞在花錢的時候,只想著皖系一家;還債的時候,卻讓三家一起想辦法,如此,其他兩家能不生怨言?

在人事任免方面,段祺瑞也是任人唯皖,對於非皖系官員,則採取打壓措施。

儘管段祺瑞表現的不盡如人意,在北洋眾軍閥裡,他做的已經非常好了。換做其他人,有的不能服眾、有的弄不來錢、有的能力不足,更不可能接替袁世凱的位子。

足見,想當一棵大樹,必須有遮風擋雨的魄力,也要有枝繁葉茂的能力,這樣才能聚攏一堆猢猻在下面打鬧。否則,隨便兩隻猴子在上面折騰,都能把樹弄倒了……


祗樹


袁世凱的確算得上是一號人物,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步步獲取慈禧太后的信任,成為北洋軍的首領。後來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又與孫中山的國民革命軍打得不可開交。這時候袁世凱提出只要讓他當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他便可以讓宣統皇帝退位。孫中山迫於形勢,只能同意袁世凱的提議。



袁世凱就這麼從一個不見經傳的人物成為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不得不說,袁世凱這一生也算是傳奇的一生。棋差一步,滿盤皆輸他後來選擇稱帝,這是最失敗的地方。袁世凱的稱帝,很快便引起公憤,蔡鍔首先在雲南成立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引起全國各地的支持。


袁世凱在全國一片討伐聲中去世,他死後,北洋軍並沒有立即四分五裂。他讓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之職,段祺瑞繼任總理之職。但是黎元洪只是一個文人,再加上他並不屬於北洋系,因此軍政大權基本都由段祺瑞說了算,黎元洪的大總統就是一個虛職,黎元洪在段祺瑞的打壓之下只能辭職。

黎元洪辭職之後,繼任總統之位的人是北洋軍中大名鼎鼎的馮國璋。馮國璋接任總統之後,段祺瑞仍然想要獨攬大權,可是馮國璋和黎元洪不一樣,他是北洋老人,又掌握數萬兵馬,段祺瑞想要架空他完全不可能。段祺瑞想要獨攬大權的舉動很快便引起了馮國璋的不滿,他兩為了爭奪軍政大權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因為馮國璋與段祺瑞的鬥爭,讓北洋軍逐步開始分裂,後來發生了一系列大事,例如直皖大戰,都和他兩的鬥爭有關。


傳奇歷史觀


北洋系統確實有很強的封建屬性,這是從湘淮軍繼承過來的傳統。除了公認統領之外,很難有人能節制這支部隊,在北洋內部沒有人有袁世凱的能力與資歷,在袁世凱死後自然矛盾逐步公開化。再一個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後,省權太大,使得北洋更加分崩離析。

1、龍虎狗的嘗試合作

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了總統之位,並默認了護國戰爭形成的秩序,就是四川、陝西、湖南北洋軍退出的現狀。

(北洋系統丟失了好多地盤)

府院之爭,段祺瑞逼下了黎元洪。這是邀請馮國璋進京,龍虎狗開始合作。一度比較融合。

2、陸建章的死與矛盾公開化

省權的擴大意味著各省督軍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直系系統的曹錕就逐步明顯化,皖系的小徐也有自己的想法。雙方圍繞武力還是和平統一開始了爭鬥,矛盾逐步顯現。

1918年,陸建章被小徐殺死。惡例既開。

(徐樹錚)

1919年底,馮國璋病死,老一代開始凋零。

在1920年新一代的曹錕、吳佩孚對老人並沒有那麼多感情,更關鍵是他們把矛頭指向小徐,武力之爭在所難免。

3、外人張作霖介入

護國戰爭還有一個間接後果,就是東北的張作霖抓住這個機會完成了對東北的控制,成為東三省的實際負責人。

(張作霖開始入關)

之後又藉著直皖之爭,在秦皇島拿到足夠裝備七個旅的軍火。以調停之名開始進入關內。

到1920年,奉軍陸續在華北駐紮多個混成旅,其煽風點火,戰爭難以避免。

(直皖戰爭)

隨著奉軍的加入,北洋內部的矛盾就更明顯了,而戰端一開,就再難收手。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話說1916年袁世凱辦大事敗亡後,北洋軍閥很快四分五裂。由此,歷史教科書也順手給這段時期貼了個“軍閥割據”的標籤。

從事實上說,說北洋時期軍閥割據、動盪不安,倒也沒有錯。當然,和之後蔣介石時期的新軍閥時期相比,北洋時期的軍閥混戰還是文質彬彬,規模很小的。

因為論規模論烈度論投入兵力論對老百姓的傷害論局勢的不穩定,蔣介石時期的國內戰爭遠遠超過了北洋時期,是幾乎是大巫壓倒小巫的範疇了。

當然,以上是另一個問題,這裡只說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就後繼無人呢?



從長遠來說,近代出了個袁世凱或者說袁世凱的崛起是不太符合常例的,因為袁世凱並不是科舉出身,他是靠做外交和練兵起家的,這也就他那個時代才有。

袁世凱的真正發跡,無疑要從1895年底的小站練兵說起,之後所謂的北洋系說白了,也就是以小站為班底。

當時,什麼“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還有曹錕、王佔元、李純等等,都在小站練兵時為教官或連排長之類,像吳佩孚、馮玉祥這樣的,還僅僅是小字輩。

然而,正所謂群龍有首,這個首就這麼一個,那就是袁世凱。在袁世凱的帶領下,小站系們也是水漲船高,跟著老袁一路升官發財。

也正因為這個盤根錯節的關係,在辛亥一聲炮響後,朝內外共同的呼聲就是:趕緊把三年前踢回老家的袁世凱請回來吧!非袁世凱,誰能收拾局面?



確實,袁世凱的確把局面給收拾,同時還把清廷和革命黨也一塊收拾了。最終鬧了半天,讓袁世凱得到大便宜。

不過,北洋系雖然人多勢眾,文武官各方面人才都不缺,但袁世凱還是私心太重,其見識比曾國藩差的太遠。

要知道,曾國藩當領袖時,其第一要務是先培養替手,也就是說,萬一他有什麼意外,替手可以理解把他的事業接下去,由此不會根脈斷絕。



可袁世凱這裡呢,卻是沒有這個意識。結果他一死,北洋系就誰也不服誰,亂套了。最開始,段祺瑞和馮國璋這兩老哥憑著多年的威望還能勉強維持一時。

但是,馮國璋很快於1919年去世,而老段也很快因為曹錕、吳佩孚的崛起而被趕下來臺,曹錕當了個賄選總統。

沒多久,因為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中戰敗,曹錕同樣被趕下臺,由一個並不是那麼正宗的張作霖當了北洋的頭。不過這已經是北洋的末期了。

大體而言,從1912年到1928年,北洋時期可用“四四劃分法”,即袁世凱4年,段祺瑞馮國璋4年,曹錕吳佩孚4年,張作霖4年。這就是短暫而混亂的北洋1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