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安徽省第一第二大城市分别是合肥芜湖,这是没有异议的,第三大城市哪一座城市有资格?

心诚至远


我觉得城市的排名不能光凭什么GDP,首先要看城市的建城区大小,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城市的建城区和市政设施的质量来衡量。

首先来说说马鞍山;马鞍山市下辖花山、雨山、博望三区,城区常住人口不足100万,虽然GDP在省内排名较前,但如果按资排辈的话,第三名恐难以服众。

阜阳市;车牌号;皖K,下辖颖州、颖泉和颖东三区,城区常住人口5O万左右,GDP排在马鞍山之后,且人口基数较大,人均GDP全省倒数第一,如若被称为榜眼城市的话,可能就连邻省都不会服气。

蚌埠市;安徽最早的省辖市之一,车牌号;皖C,现辖蚌山、禹会、龙子湖、淮上四区,市区常住人口100多万,城市建城区安徽第三,虽说近几年发展比较缓慢,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论如何,各方面的软硬设施都超过前者,笔者认为,安徽的第三城理应非蚌埠莫属。

以上属个人观点,望条友发表不同的看法,不喜勿喷。谢谢!


3422241964


安徽是我国华东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全省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00多万,共下辖有16个地级市。其中2018年合肥GDP为7822.9亿元,芜湖GDP为3278.53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二位。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和交通中心,长三角副中心,实力雄厚;而芜湖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与合肥组成省内双核城市,实力也比较强。因此,毫无疑问,合肥和芜湖分别是安徽第一和第二大城市。

安徽第三大城市是哪座,争议就比较大了,安徽除了合肥、芜湖之外,从GDP来看,省内排名第3~8名的差距都不到300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安庆是安徽的旧省会,长江五虎之一,地位比较高;马鞍山是安徽GDP排名第三的城市;论人口,阜阳超过800万,比合肥还要高,位居全省第一,未来发展潜力大……



综合来看,小编个人认为安徽第三大城市是蚌埠,GDP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差距都不大。蚌埠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它既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交通优势明显。而且蚌埠是国家钦定的合芜蚌之一,在省内的车牌号为皖C,因此小编认为蚌埠是安徽第三大城市。


锦绣中源


第三城从省里的定位看只能从蚌埠、安庆、阜阳选出。蚌埠,定位皖北中心城市;安庆,定位皖西南中心城市;阜阳,定位皖西北中心城市。

注意,第三城的考量,虽然经济实力占重要地位,但是,经济实力不是唯一因素,那么,马鞍山、滁州、宿州、六安就被排除了。

从以下几个因素看:GDP总量,安庆、阜阳瑜亮之争,蚌埠短时间(二三年内)无法赶超;财政收入,阜阳>安庆>蚌埠;城市建成区(2018年),阜阳>蚌埠>安庆;城区人口总数,蚌埠>阜阳>安庆;工业,蚌埠>安庆>阜阳;服务业,安庆>蚌埠>阜阳;农业,阜阳>安庆>蚌埠。

蚌埠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大批项目、机构易地,近年来发展较慢,失血严重,发展主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吃老本)。

安庆作为曾经省会、长江五虎之一,曾经也是困难重重,主要靠自己,自己又没有很强的实力和魄力。

阜阳作为农业、人口大市,经济基础薄弱,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发展也是步履维艰。

与其争第三城这个名头,不如苦练内功,争取输血,猛追前名,甩开追兵。

比如,芜湖曾经与蚌埠、安庆差别也不是很大,但是,现在省内第二城位置基本坐稳,就是很好例子。


菩提者语


安徽省,华东六省一市构成之一,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河南、湖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是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8年末,全省共下辖16个地级市,无论是从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或者是城建面积、医疗教育等方面来说,合肥与芜湖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与老二,遥遥领先于其他的14个地级市,因此前两名没有任何的争议,但是在第三名的排位上,却有较大争议,这主要是安徽省的3-7名经济总量极其接近(最高的相差也就200亿元左右)。

如果单从GDP因素来考虑,那么无疑马鞍山排名第三,因在GDP总量以及人均上马鞍山都占有优势,但是判断一个城市的地位,除了GDP因素之外,城市的人口、城市的建成区、城区的人口总数、财政收入、工业基础、科教文卫、行政级别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南京非江苏GDP第一,却仍然为江苏第一城的原因)。

从上述因素来考虑,有能力竞争第三城的,只有安庆(曾经的省会)、阜阳以及蚌埠。三者之中,我认为蚌埠可以位居第三大城市,除了在人均GDP遥遥领先其他两个之外(虽然GDP不是唯一的因素,但仍然是重要的考虑条件),在城市建成区(2018年):阜阳>蚌埠>安庆;城区人口总数:蚌埠>阜阳>安庆;工业基础:蚌埠>安庆>阜阳;交通:蚌埠>安庆>阜阳;高等院校:蚌埠>安庆>阜阳等方面,蚌埠整体都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交通方面,蚌埠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未来潜力巨大。

其实谁是第三城,在国家和安徽自己的心中已经有数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最直接的说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安徽省三大城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覆盖皖中,皖北,皖南地区,跨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沿淮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众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


鲤行者


安徽有的城市人,真贱!动不动想靠上南京,动不动说自己不属于安徽,如果南京发展的不好,你们还想去南京吗?真是羞与你等贱人同为安徽人,集体荣誉感都没有了,废物在哪里都是废物,你在安徽发展不好,落南京户口你就能平步青云成为一方人物?安徽人差在哪,你自己都看不上自己,还指望别人看的起你?丢人败兴的玩意!动不动嚷嚷着归宁,你这种脑生反骨的小人愿意归宁,你问人南京人要不要你?假如有一天安徽发展全面超越南京,你绝对吵吵着你是安徽人!呸!


驭九天


前两位只有合肥没有异议,巨无霸的存在。。第二开始都是要竞争上岗的,不要把合肥芜湖放在一起作为第一第二,差距太大,。再一个别说什么芜湖是第二大,芜湖和蚌埠淮南马鞍山滁州等地没有碾压式的绝对实力,从人口净流入就能看出,安徽只有合肥是正的且有增长的,其他城市全是负的,留不住人都去外面后劲发展就不行,在安徽除了合肥,大概能有3到5个城市是第二集团,其余第三集团。。。


毛豆的哥


争来争去没意义的,16个地级市的安徽对浙江,江苏是不公平,江南几个城市都没过300万人口,撤掉至少三个城市是迟早的事,那三个城市呢?马鞍山,铜陵,淮北是首选,老资源性城市己近枯竭,如何整合才是关键,如果马鞍山并到芜湖,那本省双城记才真正上演,合肥近十年的吸血发展己是强弩之末,从国家重点项目到周边城市虹吸效应都过了顶盛期,而芜马合并真正的区位优势才体显出来,,南京,杭州,近在咫尺,制造业的基础加上相对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会让更好的世界500强入驻,优美的江南风光宜人居住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得天独厚的是江淮平原地带所不能比拟的,以当前GDP为例,合肥600万人7千多亿,马芜550万人口,5200亿的GDP总量还是有着差距,但我绝对相信,如果合并5一10年内比翼双飞。至于第三城吗!根本不重要,安定和谐才是省委所要的。


矶山农夫


一个城市的排名,不光是看经济方面,要多方面考量,文化,历史,人口,后续发展等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下结论的,中央的支持和定位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排名。


寻握


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有个苏州。20年前的苏州是什么样的?知道吗?在南京和合肥之间有个滁州。现在的滁州和20年前的苏州一样吗?知道什么叫承接转移吗!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真的很重要!除非出现长期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否则20年后滁州必将稳稳是三甲之一!


常冶


安徽目前老三?要么安庆,要么蚌埠。这没争议的!论潜力,这两城市都有彼此的优势潜力。如果当年不是因政治平衡考量选择合肥当省会,安徽的省会估计也就是在蚌埠安庆里选一个!芜湖是依托长三角搞产业承接发展了,但最终是不可能长久的,长三角从扩张式发展结束后,进入到稳定性发展时,芜湖就麻烦了。二十年后最终会沦为一个比较富裕的小城市。怪只能怪自己离南京太近。再看蚌埠和安庆,离中心城市徐州,南京,武汉都不远不近,且都在我国核心交通要道上。这样的地理位置即可以独立发展,也可以承接一些核心城市外溢的资源。若即若离,是可以成为所属经济圈的副中心位置存在的。再看合肥,合肥的位置是人工打造的,而不是天然地理形成的地缘型城市。就像明朝时的凤阳,人工愣把他打造成大城市,结果也就五十多年,立马打回原形,回到他当初那个小县城的位置上。地缘还是极重要的,只有地缘可以长久的经历历史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