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晉中歷史人物:褚鈇

晉中歷史人物:褚鈇

晉中歷史人物:褚鈇

褚鈇(fǔ)(1533~1600),字民威,號愛所,榆次東白村(今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進士,同年步入仕途

。先後任河間縣令、監察御史、陝西茶馬、大理寺少卿、河南巡撫、大理寺卿、工部侍郎、戶部尚書等職,在戶部尚書任間同時總督漕運,贈太子少保。

褚鈇為官為官執法嚴明,不畏權貴,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官場生涯長達36年之久。在政治上積極支持以張居正為首的改革。他的主要政績還在於注重邊防、抵禦外侮,以實際行動支持戚繼光等抗倭名將,從而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河間知縣,對境內危害百姓的“巨姓大猾”嚴加懲治,毫不留情。三年間,政聲出諸良吏之右,升任監察御史。隆慶五年(1571),出任陝西茶馬事。

萬曆元年(1573),褚鈇巡按河南,整肅風紀。時河南境內所封藩王,後代眾多, 橫行不法。藩府仗勢欺民,掠奪邊陲少數民族的財富,搶佔牧場土地。褚鈇不畏皇親國戚的權威,責令藩府退還所掠奪的邊陲少數民族財富及強行佔領的牧場,褚鈇多次微服私訪,把所掌握的境內藩王及其後代橫行不法的劣跡上奏皇帝,上疏提出抑制藩府、安撫邊民以及民族之間要平等共處的主張,首惡者受到嚴懲,河南境內風氣隨之好轉,茶馬交易恢復正常。

萬曆五年(1577),擢大理寺丞,晉升少卿。針對立案不準的冤假錯案大膽平反,並把事情經過記錄成文,總為《求生錄》一書。

萬曆八年(1580),拜右僉都御史兼河南巡撫,支持張居正倡導的改革,積極推行“一條鞭法”,裁減冗員,卓有政績。萬曆二十年(1592),任工部侍郎。不久,改任刑部侍郎。後又歷任南京右都御史,改戶部尚書兼督理漕儲。為使漕運暢通和治理黃河水患,組織當地民眾“開周家橋,塞黃堌口,繕完歸仁故堤 ”,引淮水注入草子湖,使淮河上游之水半數得以宣洩。

六十五歲時告老還鄉。臨終前一年,榆次、太谷一帶暴雨成災,傾家倉之糧,拯救數百鄉民。著述有《從政錄》、《從政續錄》、萬曆版《榆次縣誌》、《八竹圖奏》、《勸懲類纂》、《芸窗紀愚》、《教家纂要》、《公餘漫興稿》等。

褚鈇墓位於榆次區修文鎮修文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佔地1300平方米,封土不存,現存石華表1對,石牌坊1座。

榆次老城褚鈇書院,正在全力打造約2000餘平方米的精品廉政文化園地,將褚鈇的生平、事蹟、文物、政績、著作、廉政案例以及古代監察制度、清廉代表等元素進行高度提煉昇華,全角度、多途徑展示和傳播廉政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