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義烏: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義烏: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鎮街、社區、村組是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也是傳染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線。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峻形勢,織密織牢基層防控網成為疫情防控的關鍵,義烏第一時間加強對各鎮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基層的動員能力,各基層黨組織把防控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成立黨員突擊隊

24小時嚴密值守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鎮街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成立黨群突擊隊,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福田街道轄區村、社區、兩新組織共建55支黨群突擊隊,吸納兩委幹部、黨員、群團骨幹、企業負責人、熱心群眾共計2143人,其中黨員1111名,下設排查小組、重點人員管控小組、交通管制小組、後勤保障小組、宣傳小組,嚴格落實“一防、二設、三盯、四保障”,目前根據隔離觀察點情況建立黨群突擊隊作戰單元共107個。

義亭鎮推出“五嚴禁五主動”工作指令,高效快速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納米”。嚴禁不聽指揮,主動擔當作為;嚴禁擅離職守,主動履行職責;嚴禁聚會聚餐,主動帶頭示範;嚴禁造謠傳謠,主動解疑釋惑;嚴禁瞞報漏報,主動排摸信息。全鎮黨員幹部始終站在防控工作第一線,24小時在崗在位,多措並舉開展拉網式排摸、多形式宣傳、全方位管控、跟蹤式督查,編織一張嚴密疫情防控網。

為做好留觀服務工作,江東街道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按照“1+1+X”模式全覆蓋組建黨群突擊隊。一個隔離觀察點就是一個作戰單元,由1名黨員帶領1名房東、1名群團志願者共同擔負該單元管控和生活保障、心理輔導等服務。截至目前,已組建基層黨群突擊隊187支,隊員3035名,組建作戰單元204個。每個黨群突擊小組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以點為單位開展“123”工作法,即1防、2盯、3保,做好觀察點規範設置。

稠江街道11個社區24個農村積極響應,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各出實招,共組建黨群突擊隊35支,隊員823名,組建“1+1+X”醫學隔離監管小組238個,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人員實行兩班倒或四班倒,24小時保證有小組成員在隔離點守候,確保隔離人員不離開隔離區。北苑街道全民參與、主動作為,嚴密防控疫情傳播,組建240餘支黨群突擊隊,織密防疫“天羅地網”,各社區(村居)及時對從湖北省返義人員做好信息登記,確保人人有著落,人人有迴音。

大陳鎮築牢鎮班子成員、鎮幹部、村幹部、醫務人員、聯戶黨員“五道防線”,24小時突擊佈置完成擁有80個房間的“前山宿舍樓集中留觀點”,組建“隔離醫學觀察組”。後宅街道發動黨員幹部、婦女、青年等力量,按照“五個一”標準,組建黨群突擊隊51支,隊員2316名,充分發揮“五大員”的作用。

設立“隔離點”

築好管理防線

“老鄉您好!因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您有接觸武漢回鄉人員,或者您家有武漢回鄉人員請務必告知我們!”逐個排查外來車輛、及時全面瞭解情況、上門挨家挨戶排查……這是連日來每個街道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

各鎮街通過市裡統一調度送達、社區工作人員到高速路口接等方式,將人員安排到點,體溫異常者送指定醫院就醫;體溫正常的,由各鎮街帶回隔離觀察。與此同時,全體鎮街黨群突擊隊隊員對轄區進行挨家挨戶排摸,針對重點人員,第一時間瞭解基本情況,第一時間建立一點一檔,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措施。

各鎮街嚴格按照《隔離醫學觀察點作戰單元崗位職責》,在各自所屬點位門口張貼告示,公佈觀察人員有關情況和解除隔離時間,每日兩次瞭解留觀對象體溫自測情況。24小時守護在隔離點周邊,及時將健康情況、後勤物資、衛生消殺等事項上報,如出現發熱,撥打120轉診到定點醫院。

利用黨員突擊隊和網格作用,築好重點人群管理防線。佛堂鎮各村組建黨群突擊隊,每個隔離觀察點按照“一名黨群突擊隊隊員、一名房東或者企業主、X名鄰居”的配備要求組建作戰單元,會同轄區醫生等全力做好管控工作。每個隔離觀察點都要達到“五個一”的標準,即一張《隔離醫學觀察點告示單》、一張溫馨提示單、一張黨群突擊隊“紅色來守候”清單、一張隔離觀察防護溫馨提醒單和一條警戒線。

廿三里街道積極落實“1+1+X”防控機制,由責任醫師對轄區內湖北返回人員進行隨訪和健康指導,黨群突擊隊輪班值守,每個留觀點都有黨員專人負責,代幫、代跑,積極做好後勤保障。城西街道充分發揮“紅色網格”作用,以“村幹部+黨員+責任醫生+責任民警+鄰居”的形式,編制起“五個一”防控網,以規範化、人性化推進隔離留觀點工作。

開發區積極建立企業聯絡微信群,確保每家企業均有人員可實時收到有關防疫資料與工作要求,同時一對一確認企業聯絡人員,及時告知義烏有關防疫要求,並對工地開展現場摸排走訪,現場登記。對湖北籍員工,進行專人電話對接聯繫,保證信息傳達到位。高新區對每家宗地企業、建築工地及科創園進行防控知識宣講,張貼防控知識宣傳單和政府、企業防控人員聯繫方式,愛旭、瑞豐、德施普三家企業及科創園均已正式設立了專門隔離點,華燦、高鴻對部分宿舍進行改造,將作為蘇溪鎮集中隔離區。

隔離不隔情

“紅色代跑”送溫暖

昨日下午,廿三里街道黨員又一次來到菜市場為轄區內隔離觀察戶採購蔬菜。根據隔離點居民需求,黨員按照清單採購完畢後將蔬菜送到家門口,再通過微信提醒“取貨”,雙方“不打照面”。“太感謝你們了,服務真周到,我們一定配合社區工作,好好在家裡待著等觀察期結束,一定不給你們添麻煩。”隔離點居民在自家樓上向網格員們道謝。

稠江街道諸宅村、楊村社區等單位在嚴格執行湖北迴義人員隔離措施的基礎上,為隔離觀察人員準備了基本生活物資。在隔離人員提出需求後,村社負責人迅速安排人員為其購買食物,消除湖北迴義人員對物資準備不充分導致的恐慌。村兩委的溫暖舉動讓隔離人員安心,更讓全村人民感到放心,讓隔離舉措能夠落地落實。

連日來,義務“跑腿員”已經成了各鎮街許多黨員的日常。隔離病毒,但不能隔離愛。各鎮街“紅色代跑”為隔離人員送上“組團式”貼心服務,除了根據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通過“不打照面”方式提供需要的物資外,還通過電話、微信一天多次詢問體溫及身體狀況,經常性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和心理疏導。

赤岸鎮為一線工作人員發揮“代跑員”作用,積極發放暖心物資包,內含50個醫用口罩、2個N95口罩、2副醫用手套、一支體溫計、7份相關資料。同時,建立疫情防控“黨群突擊隊”43支,集結“紅色力量”1967名,這些黨員突擊隊擔當群眾代購員,每天兩次為有需求的群眾採購物資,減少人員流動,構築24小時“防疫”網。

稠城街道設立專用垃圾桶定時清理垃圾,定時安排樓道消殺,按需按時採購物資和送餐上門,並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進行隨訪;蘇溪鎮在每個隔離觀察點門口設立隔離愛心牌,詳細記錄隔離人員觀察情況和生活需求,並每日為隔離人員送上新鮮水果,穩定隔離對象的情緒,幫助他們渡過隔離時期;上溪鎮工作人員組建了微信群,以便與返義人員進行實時溝通,及時掌握每一個被觀察人員情況,針對被隔離人員可能出現的情緒波動,工作人員為他們開展心理疏導,緩解他們的緊張焦躁情緒;後宅街道開通24小時微信服務“熱線”,責任醫生一天兩次上門服務,保障小組採購生活物資,全天候為隔離觀察人員提供生活保障服務。

“剛到家,村支部書記就帶醫生過來了,送來了體溫槍、感冒藥,還告訴我們一些防控知識。”看到鎮村幹部如此貼心、盡心,隔離點居民表示要好好支持工作,“義烏真的是一座很溫暖的城市,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也好為義烏建設出一份力。”

義烏是一座商貿之城,需要你我共建;義烏更是一座大愛之城,大愛無疆,眾志成城!我們堅信,寒冬即將過去,待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再繁華與共,一起為義烏更好的明天而不懈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