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心,只有静下来,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静心思考,偶得此文。

心,只有静下来,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01.

大热天,人们会说:“心静自然凉”。

在这春寒料峭的时节,加上疫情防控要求,人闷在家里,心,若能静下来,日子也能过的舒坦与惬意。

日子过得苦闷,就是心没有静下来;生活充满烦恼,就是神与魂分离。

心,若能静静,灵魂才好依附。

张学良在被软禁前,是何等的叱咤风云、意气风发。但被软禁后,他知道,自己的后半生,将在这寂寞中度过,所以静下心来,过平静的日子。

他先开始研究《明史》,吸取中华文化精华;后又皈依基督教,专心研究《圣经》,从不过问政治。即使恢复自由身,仍沉静在书斋与教堂,直到寿终正寝。

人,如果明知不可为,非要如何如何,那内心就会不安宁,日子也会不美好。

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只有静下来,才能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修身养性。

纵观中国历史,有抱负,有成就文人志士,哪一个不是静下心来,埋头书宅,认真做学问的人?

“一代宗师”钱穆学生,潜心学术,一生著书80余部;国学大师季羡林学生,埋头研究,始成《季羡林文集》24余卷。

心,只有静下来,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02.

除了“清心”,还应该“寡欲”。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

没有欲望,就没有过高的期望,内心也才能平静。内心安静了,生活就舒坦了。

林则徐在其府衙,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来处处事事告诫自己,戒除欲望,静心安土守民。

无欲不贪,才能心系天下;刚正不阿,才会怜悯百姓。

据说,清朝时期,峨眉山上有一和尚,活到140岁,耳聪目明、身体硬朗,有人问他长寿秘诀,老和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四句偈语:

人生七十古来稀,剩有僧人历更稀。

若问延年何法术,一生淡泊养天机。

一般人能活到七十岁就很少见了,我这个僧人却活了两个古稀之年,为什么我能得享如此高寿?是因为我无欲无求,善于保全我体内天然的生机。

这是在告诉我们普通民众,不要沉迷酒色财气,要清心寡欲,甘于淡泊,才能长寿。

心,只有静下来,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03.

仓央嘉措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人的出生,纯属偶然。人的生命过程又是如此短暂,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淡事。

想要的越多,纠结就越多,痛苦就越多;抱怨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心情越郁闷;自责的越多,想的就越多,郁闷就越多。

放下欲望,安下心神,清心寡欲,舒心生活每一天、每一刻、每一时。

心,只有静下来,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04.

一阵风刮过,旗幡随之轻轻飘动,一个小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小和尚说,是旗幡在动,二人争执不下。正好六祖惠能路过,二人便问师傅。

惠能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自己心在动”。

心动,则有欲;有欲,则心不安;心不安,则烦恼生。

金钱面前,不贪不占;美女裙下,清心寡欲;官位坐前,难得糊涂。

郑板桥在对自己前半生进行“复盘”后,感慨自己一生碌碌,拿起笔写下“难得糊涂”四字,并题下一行跋语: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人活一世,免不了遭受些纷纷扰扰;纸醉金迷,很难说受到了诱诱惑惑。

若太过清醒,沉湎于争执与苦恼,陷入在索取与贪欲,未必是一件好事。

心,只有静下来,日子,才能过的舒坦

与其凡事较真,不如学会糊涂,放下是非,静下心来,笑看得失,无忧无愁无烦恼,无欲无望无贪念,欢欢喜喜过一生,快快乐乐活一辈。

个人简介:出生于五十年代,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已经退休的儿科主任医师,闲时喜欢读书、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