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文丨二指禅掌门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春节回家,大街上遇到了发小潘子。当我热情地迎上前去,他却眼神躲躲闪闪,好像不敢和我直视。我这才发现,他穿得很破旧,完全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潘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当年他当兵回家后,穿着绿军装,把白衬衫扎进裤腰里,在大街上一走,回头率很高。我当时在外地读书,但我听说,那时的潘子很是傲娇,总以自己当过兵为荣,再加上模样也不差,于是自然在村里显得鹤立鸡群。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潘子怎么变成现在这样了?

回到家问父母才知道,潘子至今未婚,几乎是一事无成的代表,除了钢笔字写得不错外,几无可取之处。所以,慢慢地,潘子走路不敢看人了,常常溜墙根。

此后几天,我又和其他发小了解了一下,发现自卑不是天生的,有些人本来很自信,但接二连三地受到打击后,自信也就一点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卑。

这种自卑虽然不是天生的,但很固执,很快就长进这类人的骨头里,成为抹不去、丢不掉的缺陷。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退伍后那么自信和傲娇的潘子,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思索了一下,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一是没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

当时,潘子去当兵的时候,我们这帮发小有的考上大学继续读书,有的开始做小买卖。因此,潘子在军队上的几年,除了混了几身衣服,基本没学到什么一技之长。

有人说,潘子当时穿着军装走在大街上时,已经表现出了自卑,因为他实在拿不出比这更有优势的东西去引人注意。

还因为他整天穿得很整齐,不愿意下地干活,恐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因此,他父亲在世时家里还能生活;可父亲一去世,没有种田经验、又不愿意虚心学习的潘子,就处在了一个尴尬局面。可能因为他心里不愿意下地,所以,即使他后来脱下军装,也种不好田了。

在当时的农村,种不好田就等于“废物”,连自己都养不起,所以,也就没人给说媒。这就导致了潘子现在还单身,成为村里唯一一个当过兵依然打光棍的人。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二是没有成家,就没有幸福家庭。

因为一无是处,开始被他的军装吸引的女孩子,也不得不听从大人的意思,嫁给能干活的土汉子。

那时候,男孩子十五六就要定亲,晚了更难找到合适的。很多同龄人在潘子退伍回家的时候,都已经结婚生子,他走在村里,看到那些抱着孩子的同龄人,很显然会有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因此,他穿着军装在大街上走,以显示自己的不凡时,别人也没看出她有什么优势可言。

因为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不会种田也不会做生意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跟这样的人过日子,非得饿死不可。

就这样,潘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炫耀”后,就开始“隐居”了。邻居说,潘子的父亲死后,他曾经几个月没出家门,别人家的玉米苗都齐肩高了,他家的地里却是草比庄稼高。

就这样,潘子成为村里被遗忘的人。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三是没有自己的事业来支撑自信。

在我的发小中,有养鸭子的,有种蔬菜大棚的,有开小工厂的……而潘子至今还是种地。但他又不是种地能手,每年的粮食倒是够吃的,估计零花钱是问题。

越是这样,他越是养成了畏畏缩缩的性格,别人劝他干点事,开始还有点斗志,但一说到投资,就蔫了。

比如,养鸭子是挣钱,但一个鸭棚要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才能建起来,这对于潘子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他也曾想过贷款,但村里的信贷员说什么也不贷给他。

信贷员说:“兄弟,你想吃肉喝酒了,来找哥,哥能满足你。但这贷款,我是不敢贷给你。”话说到这份上了,潘子的热情也就降到了冰点。

所以,现在的潘子就是“一天三饱一个倒,醒了尿大泡”,刚过五十,长得跟个七十的老者一样,走路佝偻着身子,一副吃不饱的样子。

我想去劝劝他振作起来,有人说,除非你甩他桌子上十万块钱,帮他干点啥,否则,即便你满腹经纶,说下天来也改变了他的现状。

我一听也是,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再说,即使有人帮他投资,他现在这个状态,也不会干出啥名堂来。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自卑?是“三无”夺走了一个人的自信,要预防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除非他自己一点点改变,否则,别人说再多也是扯。

一个人虽然没权利生在什么家庭,但却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或许我们现在生活困难,但为什么不一点点从头做起,来他个咸鱼大翻身呢?

不要觉得自己年轻,有点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其实,这都是假象。

时间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长、那么多。不要等明天,从今天就开始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