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作者|川媽


生二寶,可能遇到的困難,設想了很多,但這一個真的沒想到。


一個月前,帶二寶去醫院打預防針,突發大便帶血

當時,一下子懵了,幸虧就在醫院,馬上掛號看醫生。一番檢查,確定是食物過敏,過敏原是0-1歲孩子最常見的牛奶蛋白。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醫生建議我繼續母乳餵養,但要嚴格忌口(開始是牛奶製品都不吃了,後來反覆之後肉蛋都忌口了)。

如果奶水不足,不能喝普通的配方奶粉,要喝氨基酸奶粉(慢慢過渡到水解奶粉)。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我給二寶買的是氨基酸奶粉,它是完全將奶粉中大的蛋白質分子,分解到小的氨基酸水平,裡面不含任何過敏原,所以也被稱為是“無敏配方”奶粉。


身邊的朋友、孩子不少是過敏體質,對花粉、動物毛髮等等過敏。雖然作為旁觀者,也瞭解一些,但今天這事落在二寶身上,原來的那點知識就不夠用的了。

於是,我又幹起了“老本行”——翻書查資料、上網看研究報告,一定要把過敏這事搞清楚。

這一查才知道,過敏,在中國孩子中現在已經成了個“流行病”。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的調查顯示,中國0-24月齡嬰幼兒家長自報曾經或正在發生過敏症狀的比例為40.9%,過敏症狀以皮疹瘙癢、眼鼻症狀和胃腸道症狀為主。

雖然孩子過敏的比例很高,但真正第一時間能意識到孩子過敏的父母並不多。

《長春晚報》就曾報道過一則新聞,10歲男孩小浩每天一起床就噴嚏不斷,還流眼淚、流鼻涕。媽媽以為他感冒了,就到藥店簡單買了點感冒藥。

吃了幾天,小浩不但沒見好轉,反而出現了氣短、呼吸急促的情況,媽媽這才趕緊把他送到醫院。

醫生檢查後發現,小浩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已發展成了支氣管哮喘。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小兒過敏和哮喘中心主任姚慧說,兒童過敏疾病很容易被家長忽視,這會給孩子健康帶來很大影響。


而對付過敏最好的武器就是“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所以,我特意總結了最近一個月看過的相關書籍和資料,專門寫了一篇有關過敏的文章,給大家提個醒、分享給有需要的姐妹。不周全的地方,還請專業人士指正。


1

孩子過敏,為啥越來越普遍


現在,過敏已經成了“常見病”,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對花粉、桃子(想不到吧,最容易過敏的水果)、花生等常見物品過敏。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顯示:1999年中國大陸0-24月齡嬰幼兒過敏性疾病患病率僅為3.5%,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已增至12.3%,相當於約每8個0-24月齡嬰幼兒就有1個有過敏症。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過敏性溼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的嬰幼兒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其中城市兒童支氣管哮喘患病率10年內上升了100%,怪不得不少的兒童醫院專門開設了“哮喘科”。


不只是在中國,過敏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流行病”。目前,全球有20%的人群受到過敏困擾,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呈急劇上升趨勢,越發達的國家,過敏人群似乎越多。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根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公佈的過敏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越發達的國家,過敏發病率越高,有些國家甚至達到40%-60%。


這讓我回想起一本書《過敏大流行》,有一段描述的就是美國兒童患有過敏症的普遍性:


假設我走在紐約的百老匯街頭,身邊走過的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患有哮喘,六分之一的孩子會有發癢皮疹,每5個路人就有1個患有花粉過敏。周圍一半的人對塵蟎、樹花粉、花生以及其他基本無害的蛋白質過敏。


在中央公園的遊樂場,每三百個嬉戲的兒童中就有一個戴著葡萄糖監視器。一些航空公司不再為乘客提供堅果。一些孩子必須隨時攜帶一個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


為什麼過敏越來越普遍?而且尤為偏愛發達國家呢?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咱們先來看看啥是過敏。


在《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這本書中,作者冀連梅(專業藥師,在中美兩國藥房有13年臨床實戰工作經驗)給出的定義是:


過敏是指在某些情況下,某些人的身體對正常的體外因素,產生不正常的過度反應。


這些正常的體外因素可能是吃了海鮮,或者皮膚接觸了刺激性的洗護用品,以及通過呼吸吸入了花粉、塵蟎等東西。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正常人的免疫系統對這些東西不會做出特殊反應,只有某些人的免疫系統不成熟或者失調時,才會將這些東西看成是破壞身體正常功能的“異物”(也就是醫學上講的“過敏原”),進而做出過度反應產生抗體。


抗體會留在血液中,一段時間後,身體再次接觸到“異物”(比如牛奶蛋白、花粉等),抗體就會與“異物”作鬥爭, 進而產生過敏反應,釋放炎性物質導致各種過敏症狀。


也就是說,孩子第一次遇到過敏原時,可能沒什麼反應,但是第二次、第三次遇到時,就會顯現出過敏症狀,比如起疹子、打噴嚏、腹瀉等。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現代人,尤其是孩子的過敏症頻繁?


遼寧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過敏門診主任譚春迎表示,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取決於遺傳和環境因素。


近年來過敏患病率增加主要與外界環境因素有關。過度使用日化產品、食品添加劑氾濫、兒童肥胖率增加、剖宮產率升高、母乳餵養率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問題,都會導致過敏現象增多。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另外,室內外空氣汙染、菸草煙霧暴露的環境增多,兒童戶外運動減少,都可能誘發過敏性疾病。


可很多國家環境質量很棒,比如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家,那裡的過敏症患者反而比中國更多,這又是為什麼?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根據《過敏大流行》這本書中的說法,過敏就是一種“富貴病”


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有一項研究顯示:墨爾本作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食物過敏發病率最高的城市,而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太過乾淨的環境。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研究者讓參加實驗的孩子生活在塵土飛揚的農場一段時間後發現,和那些生活在一塵不染的家中的孩子相比,生活在農村的孩子體內會產生一種叫做A20的蛋白,這種蛋白能增強他們對抗感染的免疫能力。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農場環境中的粉塵對防止過敏和哮喘有重要作用,而這些汙染物都是墨爾本清潔環境中所缺乏的。


這麼看來,過度打掃家裡衛生、用消毒劑清理每一個死角,似乎也不是件好事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兒童保健部副主任徐韜就指出,孕期使用消毒劑過度清潔環境,會影響胎兒獲取益生菌,從而提高孩子發生過敏的幾率。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2

孩子出現異常,很可能是過敏了


即使過敏現在如此普遍,是18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第3大常見疾病,不少爸媽對過敏的認識和重視依然不夠(也包括我,二寶大便帶血,我第一反應是腸炎)。


有調查顯示,1/4的父母在孩子出現過敏症狀時,無法判定孩子是否過敏。


“孩子起溼疹,可能是穿多了”“孩子拉肚子,應該是吃壞東西了”“孩子打噴嚏、流鼻涕,肯定是感冒著涼了”……但其實這些症狀都可能是過敏的表現!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科副主任邵潔說,如果過敏症狀沒有在早期得到重視,會對孩子當下以及長遠的健康產生以下嚴重危害:


  • 皮膚損害:嬰兒期過敏的最常見症狀之一就是溼疹,這對孩子嬌嫩的皮膚是一種嚴重的損害,如果抓撓潰破,還可能繼發皮膚感染。
  • 營養攝入不足:如果導致過敏的食物是重要的營養來源,如牛奶蛋白、雞蛋等,會妨礙孩子獲得充足營養,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孩子發生營養不良。
  • 影響睡眠:過敏症狀會導致孩子身體不舒服而哭鬧,常常使孩子睡眠不安,不僅妨礙孩子的睡眠、影響身體發育,同時還會影響爸媽的正常睡眠(別問我為什麼知道)。
  • 負面情緒:過敏的反覆發作長期影響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以及注意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研究發現,2歲以內發生過敏性溼疹的孩子,10歲時出現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緒和行為健康問題的風險更高。


長期從事兒童過敏問題研究的宮紅梅表示,過敏性疾病大多發病緩,且早期識別有困難。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長疹子、便秘腹瀉、哭鬧不是大問題,體檢又沒查出問題來,就在網上諮詢、抹點藥膏算了,結果耽誤了最佳干預期。


這都是不正確的做法。那麼,如何提早發現孩子的過敏症狀?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任、崔玉濤醫生在《寶貝健康公開課》一書中列舉了3種常見的過敏症狀,分別顯現在皮膚、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


皮膚:出現蕁麻疹(紅斑)、血管神經性水腫(眼皮腫脹、嘴唇腫脹)或異位性皮炎(溼疹,我家二寶有這個情況);

消化系統:出現嘔吐、吐過多的唾液、噁心、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帶黏液及血液(二寶便血也有);

呼吸系統:出現頻繁打噴嚏、流鼻涕、久咳不愈、喘息、眼淚汪汪、支氣管炎、不斷髮生耳部感染、胸部發出聲響、氣喘、咳嗽、眼睛搔癢紅腫等。


通常最早出現的過敏症狀是溼疹和消化道的便血,之後如果過敏沒有得到控制,會逐漸出現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直至發展成哮喘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因此,當孩子出現以上症狀,多一個心眼,考慮一下“過敏”的可能性,最好去專業醫院儘早排除,早發現、早診治,極為重要。


3

面對過敏,惹不起“躲得起”


二寶出現過敏症狀後,我嚴格忌口,不小心還是會反覆。夜裡睡不好覺經常哭鬧,人也瘦了,大人陪著身心俱疲。


每天檢查她的大便,變成一件既期待又害怕的事情。想看到好轉,又擔心出現問題,好糾結。


那到底有沒有辦法能徹底治好過敏?


查了很多資料後,我發現很難。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證明可以根治過敏,所以咱們千萬不要聽信各種偏方秘方延誤孩子治療。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不過,稍感欣慰的是,隨著年齡增長和免疫系統成熟,很多有過敏症的孩子在3-5歲,6-8歲,11-13歲期間會出現過敏症消失的情況。


但是在此之前,爸媽只能通過遠離過敏原、認真護理以及用藥來控制孩子過敏的反覆發作,以減輕它對生活質量和生長髮育的影響。


其中,遠離過敏原是咱們最容易做到的。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那麼,孩子常見的過敏原有哪些呢?


我總結了一下,一類是食物類過敏原,另一類是吸入性過敏原。


  • 食物類過敏原:牛奶、雞蛋(特別是蛋清)、花生、樹堅果(包括杏仁,巴西堅果,榛子和核桃)、黃豆、小麥、魚類、貝類、桃子、菠蘿等。
  • 吸入性過敏原:家塵、塵蟎、羽毛、貓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


具體孩子對哪些過敏,可以去醫院進行過敏源測試。除了遠離以上常見的過敏原,還有其他辦法預防過敏發生。


崔玉濤醫生表示:“堅持母乳餵養,不過早地添加普通配方奶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過敏的發生。同時,從媽媽的孕期到整個分娩期、哺乳期都要採取正確的過敏預防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追溯過敏家族史、監測媽媽的生殖道、腸道菌群、迴避可預見的過敏風險(如二手菸)、儘量採取自然分娩、避免過度使用消毒劑、殺菌劑等。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對於不能採用母乳餵養的情況,建議可以通過經臨床驗證有效的適度水解配方奶粉,來降低過敏發生的風險。


如果孩子已經確診患有過敏,我們也不用著急上火,儘早帶孩子去醫院看專業醫生。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如果是皮膚過敏,就看皮膚科,如果過敏引起呼吸系統問題,就掛呼吸科,或者直接掛變態反應科。


最後再囉嗦一句,雖然過敏症沒有辦法徹底治癒,但它並不是一輩子的病,孩子過敏後也不是意味著要吃一輩子的藥。


我們可以通過迴避過敏原,規範治療,達到逐漸控制、慢慢減藥、甚至停藥。


所以,萬一孩子過敏了,我們的心態一定要放輕鬆(也是對自己喊話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最近真的有點神經衰弱),爸媽的焦慮狀態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給孩子造成精神壓力,而精神緊張也會誘發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要相信,方法總比問題多,孩子總會健康長大的。



川媽說說



寫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是想提醒大家,當孩子出現咳嗽流鼻涕、拉肚子腹瀉等等症狀時,考慮一下“過敏”的可能性。當然,排除或確診都應該是由醫生來做,不要輕易靠自己的經驗或者百度搜出來的隻言片語來判斷。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這段時間,公號工作、老大老二,特別二寶的過敏,把我折磨的不行,不能吃睡不好,好累。所以,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我給正在聊工作的小夥伴發去了八個字:世事無常,活著最大。


人到中年,不能退、不能停。但真的要跟自己和大家說一句:愛家、愛孩子,也要記得愛自己。

3個月的二寶便血,一查發現,40%的中國孩子會這樣,父母卻不知道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