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在上篇文章 中,我們簡單的講了明代中後期的女子們鍾愛的襖服的分類,這篇文章我們繼續來了解女襖的形制與結構。

襖是明代中後期婦女穿著最為普遍的上衣,也是明代中後期女裝最具代表性的款式之一,其形制與結構之變化也體現了當時的服飾風尚。除了歷史記錄的文字和圖片可供參考外,在很多容像、風俗畫、版畫中都能看到女子著襖的形象。各地明墓中也有實物出土,衍聖公府還藏有傳世的明代女襖,,即是孔府舊藏明代藍湖縐麒麟補女短襖及其形制圖,衣長 63 cm,通袖長 232 cm,袖寬 36 cm,交領右衽,收口琵琶袖,袖口鑲暗牡丹花卉紋白綢,領口加白色護領,胸背處各有一彩雲山水金麒麟紋的方形補子,前襟有兩對繫帶,這些實物都是非常珍貴的研究史料。

通過對各地明代墓葬簡報的梳理,如表 3-1 所示,出土的明代中後期女襖共計 126件(包括破損的)。從這些實物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明代中後期女襖沿襲了傳統的平面裁剪方式,衣袖連裁,無起肩和袖窿部分,結構簡單舒展,穿著時,兩袖沿著肩部自然下垂,下襬較寬,形成上窄下寬的外輪廓,整體造型呈 A 字型,廓形寬鬆,過手的長袖,強調自然修長的感覺。在領部造型上,女襖的領型主要有交領、豎領、圓領、方領,交領的領口可加護領,護領以白色為主,也有棕色等其他素色。外穿的襖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並且袖緣一般較窄,袖子中間有接袖。內穿小襖衣身和袖子都較窄,多為直袖且一般不加緣邊。前身開襟是對襟用鈕釦閉合,大襟則用繫帶,繫帶一般有三組,內襟一組,外襟兩組。下襬多為弧形且在兩側開衩。其領式之變化、兩袖之寬窄、衣身之長短等往往體現了當時的潮流風尚。如圖 3-2 所示,明王折《三才圖會》[1]中所繪祅子,便是豎領對襟、妝花眉子、大袖收口的樣式。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a)實物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b)形制圖 圖3-1 明孔府舊藏交領女短襖及其形制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2《三才圖會》中的襖

明代中後期女襖的局部形制與結構特點

明代中後期女襖形制與結構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領襟、袖部、大身三個部位。本節以出土或傳世的明代中後期女襖作為實物來源,從數據記錄、分析的角度,對明代中後期女襖的領、袖、大身結構所具有的特點分別進行分析總結。

  • 女襖的領襟結構

領襟是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襯托人面部和頸部的作用,處於整件衣服的視覺中心。在漢族傳統服飾文化中,領襟結構也一直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比如“符合規、矩、繩、權、橫五中原理”[30]的交領右衽制深衣,其領與衣襟相連,形成獨具中式特色的領襟連屬形制,折射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美學內涵和內在底蘊。

領,“亦稱‘衣領’,衣服上的領子,通常與衣襟相接,藉此以承頸項。”其位於人體脖子周圍,是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爾雅·釋器》:“衣毗謂之襟”。即衣服的開啟交合處為門襟。從漢族傳統服飾的角度來看,它正處於衣領下端,與衣領密不可分,所以領子的造型也制約著衣襟的形制。

明中後期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促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轉變,服飾審美也“由明代初期的樸素單一和固定有序逐步向富麗華侈和別緻多樣化轉換”[32]。審美觀念的轉變也促使明代中後期女襖的款式變化更加多樣,領襟結構的形制也由明初單一的交領大襟變得愈加豐富。通過對各地博物館館藏的明代中後期女襖的實物和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後可知:就服飾領形與衣襟的配伍來看,明代中後期女襖的領襟形制如圖 3-3 所示,主要有交領大襟、豎領大襟、豎領對襟、圓領大襟、圓領對襟、方領對襟。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a)交領大襟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b)豎領大襟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c)豎領對襟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d)圓領大襟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e)圓領對襟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f)方領對襟

圖 3-3 明代中後期女襖的領襟形制示意圖

(1)交領大襟

交領,亦稱“交衽”、“曲袷”。形制為長條狀,下端與衣襟相連,穿著時左右兩襟交叉相疊於胸前,被稱為交領。根據其交疊方向的不同可分為左衽和右衽,衣襟由左向右掩的稱為右衽,若從右向左掩則稱為左衽。右衽古時多見於漢族之服,有別於少數民族的左衽之衣。左衽在古時還被當作死者殮服,衣襟向左,不用紐扣,有別於生者的右衽之衣。在一些文獻中也有記載,《禮儀·喪大記》中雲:“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唐孔穎達注:“生者衣襟向右,因左手便於解結抽帶,死者則衣襟向左,表示不復解也”。明代初期交領有的為右衽,但初期的容像中常可見女子襖服保持金元以來少數民族的左衽形式。而在明代中後期左衽形式逐漸被摒棄,交領襖基本都是右衽。

襟,根據《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中“大襟”的釋義:服裝襟式之一,紐扣偏在一側,衣衽從左到右蓋住底襟。即右衽也作大襟,為方便區分,文中大襟皆指右衽。通過容像和出土實物來看,明代中期交領右衽女襖的領寬較寬,沿襲了前代的高交領。衣襟與清代女襖所用廠字襟、琵琶襟不同,使用的是直線斜襟,衣襟連著領口斜向下,末端固定於腋下,左襟比右襟系得高,交叉點會更往上,形成了斜交領,防風保暖性更強。通過對出土和傳世的明中後期女襖領部數據進行統計得到,交領的領寬最寬為 10.5 cm,最窄為 9 cm,領寬較寬。領子上可加護領,護領可寬可窄,出土女襖的護領寬度一般在5.5 cm 左右,比交領窄。護領以白色為主,也有棕色等其他素色。

明代中後期女襖領上加護領一方面是為了明身份、辨等級,明末清初葉夢珠所編撰《閱世編》中卷八注:良家清白者,會在衣領上用白綾或者白絹護之,用來表示和僕人、奴隸的身份差異[34]。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領寬較寬,為了保護衣領不使其被磨損或者變髒,會在領口上加上護領,便於拆換。明李詡撰《戒庵老人漫筆》“宮女護領”一條載:“宮女衣上皆用紙做護領,一日一換,保持乾淨整潔[35]。”同樣的紀錄,明劉若愚撰《酌中志》第十九卷內臣服佩紀略中尤為詳細:“其白領以漿布為之,如玉環在頸而缺其前,稍油垢及換之,非入過皇城者不敢綴也。”如圖 3-4 所示明代“丁鶚妻王氏像軸”,便是交領大襟長襖,上著白色護領的女子形象。明代墓葬中也有出土鑲白色護領的交領大襟式女襖,如圖 3-5 所示,現藏於首都博物館的明中期駝色暗花緞織金鹿紋方補斜襟短棉襖,其形制為交領大襟,領子上端鑲一個長 28 cm、寬 8 cm 的白綢邊,斜襟處有兩對繫帶。衣長 85.5 cm,通袖長 206 cm,胸圍寬 94 cm,收口琵琶袖,袖肥 34 cm,袖口鑲嵌寬 3.5 cm 的綢邊。這件棉襖的面料是褐色四合連雲暗花緞,前襟和後襟各有一個長 39 cm、寬 37 cm 的織金方補。但在明代中期以後,女襖尤其是外穿女襖中交領的使用逐漸減少。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4 明代丁鶚妻王氏著交領長襖(楊新《明清肖像畫》)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5 明中期駝色暗花緞織金鹿紋方補斜襟短棉襖

(2)豎領大襟、豎領對襟

豎領也即明制立領,是明代中後期女襖中最有代表性的領形,它在明代女服中首次出現,領型呈直立狀,與脖頸貼合,“從畫像和實物來看,應當是從綴紐扣的交領與直領發展而來,並逐漸成為女性便裝的主流款式”[38]。如圖 3-6 中明成化年間憲宗元宵行樂圖中所示,宮人所穿交領短襖靠近下頜處都有一副鈕釦,若將外領襟與內領襟沿著鈕釦下方,與領邊緣呈直角截斷,然後將左右領截斷的部位對齊,用鈕釦閉合,也就成為了明豎領的雛形。在圖 3-7 孔府舊藏的一件明代嘉靖年間女子豎領大襟長襖(衫)中,雖然鈕釦以及遺失,但豎領邊緣也留下了明顯的釘鈕釦的痕跡,從其領子的形制可以明顯看出明豎領與交領的關係。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6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帶鈕釦的交領女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7 孔府豎領大襟長衫(衍聖公府藏)

明豎領和近代豎領有明顯區別:明代中後期女襖的豎領兩領角呈方形,邊緣通常沒有鑲邊,不做過多裝飾,領身通常加一對或兩對金屬扣,閉合時領子呈圓柱形,左右領角可向外翻折。通過對墓葬簡報中記錄的明中後期女襖豎領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明豎領前領高一般為 4-7 cm,後領高 6-8.5 cm,平放時後領中會形成尖角(如圖 3-8 所示),左右領角相疊並且寬度比後領中窄,形成明豎領獨特的風格。近代豎領(立領)領角一般為對眉形,加布扣,領邊緣用滾條鑲邊,比明豎領更加精緻繁複。

根據墓葬出土實物和容像來看,明中後期豎領女襖的領襟組合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豎領大襟,領襟皆無緣邊裝飾,造型簡潔流暢,前身繫帶一般有三到四組,左側內襟一組系與腋下,右側外襟兩組或三組。繫帶寬度一般在 0.8-1 cm,不超過 2 cm;另一種是豎領對襟,正中兩襟對開,直通上下,用繩帶、搭袢或鈕釦系連,若用鈕釦一般由三副、五副或七副鈕釦閉合,或者只在領上用一到兩副鈕釦,門襟上則用繫帶,左右門襟處鑲有裝飾用的緣邊,寬度在 2-3 cm 左右,穿脫方便。

定陵、江西藩王墓等明代墓葬中出土過數件豎領襖實物,文獻中也有記載。例如圖3-8 中南苑葦子坑明墓出土的正德時期的女襖,豎領對襟,琵琶袖,袖口上有兩褶,領與袖口鑲邊皆用緞料,從其豎領的形制上還是可以看出交領的前身,應該是豎領產生的初期形式;而圖 3-9 中定陵出土的萬曆年間孝端皇后綠織金通袖過肩龍柿蒂妝花緞女襖復原件,同樣是豎領對襟,大袖收口,其豎領形制與之前相比已經完全成熟,是這一時期普遍流行的領式之一。小說《金瓶梅》中也描述了潘金蓮穿所穿的豎領對襟襖:“丁香色潞紬雁銜蘆花樣對衿襖兒,白綾豎領,妝花眉子,溜金蜂趕菊鈕釦兒

”。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8 南苑葦子坑明墓豎領女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9 定陵綠織金通袖過肩龍柿蒂妝花緞女襖復原件

(3)圓領大襟、圓領對襟

圓領,亦作“員領”,又稱“團領”、“上領”,因其造型為圓形,故稱圓領。明範濂《雲間據目抄》卷二描述婦女衣飾時,有“襖用大袖員領”,“員領”亦即圓領[40]。圓領在漢魏以前多見於西域,而後流入中原,隋唐時期使用尤多,眾人皆可穿用。明代繼承隋唐遺制,男女服式都可用圓領。

明代中後期女襖上的圓領是平圓領,外穿圓領領子邊緣通常加 1 cm 左右同質料窄條緣邊,領寬平均在 9.5 cm 左右,內穿圓領襖則只有窄條包邊,領口也較小,緊貼脖子。領口用紐扣袢閉合,穿著時露出中衣領,使頸部更有層次感,領口可加緣邊裝飾。圓領襖的領襟組合形式同樣有兩種:一是圓領大襟,根據容像和出土實物來看,圓領大襟襖的領開口一般在肩側至頸中點之間,領口釘有圓形小鈕釦,領邊緣通常會用與衣身同質料的貼邊,而大襟處一般無裝飾,直通至腋下,繫帶固定;二是圓領對襟,左右兩襟對稱,施有裝飾緣邊,閉合時兩領襟相對並不疊壓,用五副或七副鈕釦閉合或只在領口處用鈕釦而衣身處用繫帶閉合。

在明代墓葬出土的圓領女襖中就有使用鈕釦和結帶組合使用的情況,江蘇泰州劉湘夫婦合葬墓中的花緞夾襖就是圓領對襟的形制,其襖面用明黃色織四合如意雲花緞,襖裡用土黃色素綢,衣長 62 cm,屬於短襖,衣襟上有一個直徑約 0.8 cm 的圓形銅質鈕釦和兩對素綢的繫帶[41]。而圖 3-10 中明萬曆年間的水陸畫上所繪女子著圓領對襟長襖,領、襟、袖皆施有緣邊,前襟則是由三副鈕釦扣合的;圖 3-11 徐顯卿官跡圖上的女子,同樣是圓領對襟長襖,但面料上無花紋,只在領、襟處有裝飾緣邊,前襟上扣飾也不明顯,由此也可看出二者之間的貧富差距。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10 明萬曆水陸畫中圓領對襟長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11 明《徐顯卿官跡圖》中圓領對襟長襖

(4)方領對襟

明代中後期方領女襖,其形制左右領角為方形,領中開口,分別與左右襟相連,垂直而下,兩襟處裝有緣邊。穿著時左右兩襟為平行式不交疊,用鈕釦扣合。領開口寬度一般在 8-11 cm 左右,領深在 14.5 cm 左右,領貼邊寬度在 3-3.5 cm。前後領邊緣皆為方形。“

定陵出土的大部分女式上衣的領口都呈長方形,是由一條繡片摺疊縫製而成”,如圖 3-12 為明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方領襖的領襟部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其形制:方形領角,領後中無斷開,由與衣身相同的面料縫合而成,上施繡,用一組金屬對扣閉合。方領式女襖前襟均為對襟,通常使用五副鈕釦,因其領部形狀以及穿搭的舒適性,一般作為外穿款式,內裡通常搭配豎領或交領衣。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12 明定陵孝靖皇后方領女襖示意圖及領襟局部

女襖的袖部結構

《釋名·釋衣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通過對出土實物和圖像進行觀察整理,發現明中後期女襖袖形主要有直袖、琵琶袖兩種。袖口或有袖緣,或無袖緣,且袖緣一般較窄,袖子上有接袖縫。根據《明會典》中記載,明朝面料幅寬一般在 62 cm 左右,而出土的明中後期女襖的通袖長一般在 160 cm 至 240cm 左右,並且女襖前胸及後背都有中縫,使用的是中國傳統服飾的平面裁剪法,呈現平面連身袖的造型,前身和後身連裁,衣身與衣袖連裁,以襖中縫為對稱軸,呈左右對稱形,所以單側接袖長一般在 18 cm 至 58 cm 左右,根據款式而定。

直袖,明代中後期女襖的直袖袖型如表 3-1 所示有兩種形式,袖口抽褶式和袖口縫合式。袖口抽褶式,是將直袖袖口先用平針縫合,然後再採用縮縫的方式,將縫線拉緊至適中的鬆緊度;袖口縫合式,是直接將袖口的下半部分直接縫合,留出手活動的餘量。這兩種形式的袖口造型雖然有些差異,但它們的總體形制卻都符合直袖的造型特徵:直袖袖底從衣身腋下直線向袖口延伸,袖底線平直無弧度變化。一般作為內穿或者便裝女襖袖形,因此袖寬相對來說較窄,在 25-30 cm 左右,接袖長度和接袖數量由面料幅寬和款式而定。

琵琶袖,琵琶袖腋部較窄,袖底呈弧形,大袖小口,形狀似琵琶,故名琵琶袖。根據對出土實物的梳理,發現明代中後期女襖的琵琶袖如表 3-2 所示有大琵琶袖和小琵琶袖兩種。

大琵琶袖,袖幅較寬大,袖口及上側為直線,內側自腋下至袖下端為弧線,袖底線與袖口呈直線或曲線連接,平直無褶,這也是與小琵琶袖相區別的地方。目前出土的大琵琶袖女襖的袖寬平均在 53 cm 左右,因袖子較寬,大琵琶袖女襖一般作為外衣,腋下開深相對較深。出土的大琵琶袖女襖的袖口接緣邊的較少,一般在三分之一處向下封口,留出 13-17 cm 的開口便於手部活動,既可以防風保暖,又避免露出裡面的衣服,美觀又便利。小琵琶袖袖子較窄,袖子寬度平均在 35 cm 上下,袖口寬 13-17 cm 左右,袖緣寬 3-4 cm。袖口有一或兩道因收縮而產生的褶。

明制女襖琵琶袖的特點在於:袖根部位收緊,袖底與側縫呈扇狀打開,下緣為弧形,這樣可以減少腋下餘量,使袖根部位更加服帖。並且琵琶袖的袖子寬大、袖底呈弧形,有充分的餘量便於手臂的屈伸,袖口收縮後也利於日常勞作。

直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大琵琶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小琵琶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女襖的大身結構

通過對出土或傳世的明代中後期女襖的研究,發現如圖 3-13 明定陵出土的豎領對襟短襖的形制圖所示,明中後期女襖大身結構主要由中縫、褶襉、下襬以及扣飾四部分構成。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a)正面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b)反面 圖3-13 明定陵豎領對襟短襖形制圖

(1)中縫

明代中後期女襖使用的是中國傳統的平面裁剪法,衣身前後及內片均有“中縫”,漢服的中縫起初是因為古代布匹的幅寬太窄而造成的,後來衣身上的中縫被人們賦予了剛正、公平、正直的含義。《禮記·深衣》中載:“負繩及踝以應直”,也就是說衣服上的背中縫從上到下垂直貫通如墨線,取它公平正直、沒有偏私之義。中縫,尤其是背中縫就作為一種傳統保留下來。對於明代中後期女襖來說也是如此,無論其形制如何變化,中縫都始終存在。

(2)褶襉

通過對實物資料的整理研究,發現一些女襖的衣身上有類似褶襉的分割線,這些褶子基本都是活褶,前後肩各一道,位置在左右衣片的二分之一處,由下襬呈弧形延伸至肩部,形式與現代服飾中的公主線類似,但上端不封死,可以打開。穿著時兩袖肩部自然下垂,更加貼合人體肩部形狀,使腋下肩部更加舒適,同時也增加了裝飾效果。比如圖 3-14 中南苑葦子坑明墓出土的豎領對襟女襖,其前後衣片的肩部至下襬各有一道活褶,但在前後肩部區域沒有縫死,前衣片從胸口至底擺處縫合,後衣片從肩胛至底擺處縫合,造成了衣身上半部褶襉打開,下半部分縫合的效果,既增加了肩部的活動量,又使其更加合體。

(3)下襬

下襬兩側有開衩,《廣韻·卦部》有:“衩,衣衩”。可解釋為“為了便於服裝的穿脫,使活動便利並具裝飾性,而在衣片兩側所作的開衩”。開衩高度隨衣長而定,衣長越長,開衩越高。明制的女襖的衣身都是在袖根部位收緊,下面是扇狀打開,下襬比腰部要寬,因此衣身兩側多為八字形,下襬兩側起翹,底邊為弧形。寬度多有變化,衣長越長,下襬越寬,出土的明中後期女襖下襬最寬的一件達到 103 cm。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a)正面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b)示意圖 圖3-14 葦子坑明墓豎領對襟女襖及肩褶展開圖

(4)扣飾

通過對明代中後期女襖的實物和圖像的觀察梳理,發現女襖大身上除了紋樣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兼具實用與裝飾兩種功能的物品——鈕釦,這也是明代中後期女襖上所特有的極具時代特徵的飾物。

紐扣,是指連接左右衣襟的扣子,也作鈕釦。其造型、種類豐富,最初多用布帛編結而成,故紐字從系。但從文字記載來看,明代之前對“鈕”字的釋義都沒有明確提及到“衣釦”的意思。直至明代,張自烈在《正字通》中稱:“凡物鉤固者皆曰鈕”,“鈕”字才有了紐扣之意。由此看來,金屬鈕釦到明代才得到廣泛使用。明無名氏《如夢錄》(孔憲易校注)記載:“在明代開封城中,有牙子(即牙籤)、銅錫簪扣等鋪”,可見當時的商品流域中,已把鈕釦作為重要的一類小商品,也說明銅釦、錫扣在民間已普遍流行。從出土實物和容像上看,明代的金屬鈕釦起初是用在霞帔及披風上,而後轉向襖衫,進而開始流行。

明代中後期女襖上的扣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布質的圓頭紐袢扣,另一種是由金屬(比如金、銀、銅、錫)或者玉質材料製成。金屬鈕釦通常打造成精美的動物或植物形狀,衣襟左右各置一半,閉合時兩側鈕釦扣套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造型,既能滿足女襖門襟的閉合功能,又能成為玲瓏別緻的裝飾品,突顯出使用者的身份、財富和地位。其工藝精湛,造型多樣,有的素金飾紋,有的點嵌寶石,十分精美(如圖 3-15)。出土的明代中後期女襖上金屬扣的題材主要有:蜜蜂、蝴蝶、花朵、童子、元寶、如意雲紋、萬字紋等,由邊緣和中心部分搭配,組合成蝶戀花、蜂趕菊、童子捧花、魚戲蓮等鈕釦形式。如圖 3-16 所示,定陵出土女襖上所用的嵌寶石人物紋金鈕釦,鈕釦邊部是童子騎羊造型,一邊連著花瓣形狀的孔,一邊與花心相接,扣合時形成一朵完整的花形,屬於典型的組合式人物紋題材的金屬鈕釦。

兩種形式的紐扣或單獨使用,或兩者兼用,如在領口有時釘兩對金屬扣,下部卻又為紐袢扣。這種領部使用紐扣,衣襟部位用繫帶閉合的情況,通常出現在紐扣應用到女襖上的初期或者內穿女襖上。在圓領大襟和立領大襟式女襖上會用這種閉合方式,不同的是圓領大襟式女襖一般只在領開口加一粒圓頭布紐扣,而立領大襟式女襖則是在領頭上用一至兩粒金屬鈕釦。而後由於當時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奢靡之風的盛行以及鑄造工藝的發展等原因,鈕釦的材質和花樣也越加豐富。為了炫耀自己財富和地位,更好的展示這些工藝精美的鈕釦,此時外穿女襖的領襟形制也以逐漸圓領對襟、立領對襟、方領對襟為主,這類對襟襖上通常用五至七副金屬鈕釦,領部 1 副或 2 副,胸前 5 副。由於這種鈕釦是左右襟各一半的扣套式,為了達到防風保暖以及不露出內層衣物的目的,對襟式女襖的左襟會比右襟多出 1-2.5 cm 左右,也就是掩襟的部分。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15 定陵方領對襟鑲寶石鈕釦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16 明定陵嵌寶石人物紋金鈕釦

明代中後期女襖的形制演變

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的活躍,以及人們思想意識、審美觀念、價值取向的轉變,極大地促進了紡織服裝等手工行業的蓬勃發展,促使當時的紡織生產工藝的技術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其服飾風尚求新求異,服式種類變化多而且具有創新性,形成了明代獨特的服飾文化特徵。女襖不同的形制和結構,反映出不同的服飾審美趨向,縱觀明代中後期女襖不同的服飾審美表達,也印證了其“

從藏到露、從直到曲、從窄到闊”的變遷規律。

衣領從藏到露

明代中後期,女襖種類多樣、款式更新變化快,這一點在女襖領形的變化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根據現存的各種領形的女襖數量和史實資料,發現明代初期的女襖領型主要以交領為主,基本不做裝飾,通常被外穿的其他服飾所掩蓋,而到了明中後期,繁榮的中外貿易交流使得西亞、中亞與中土的來往更加頻繁,同時也讓他們的服飾在中原頻繁出現(圖 3-17),縫綴著做工精美並且亮光閃閃的金屬鈕釦的對襟服飾自然會引起明代人民的興趣,再加上當時政治的鬆散、經濟的繁榮以及人們追求奢華的價值取向與求新求異的服飾風尚,領部裝飾金扣的女襖變成一種新的流行時尚,為了給在當時屬於奢侈品的對扣一個良好的展示空間,豎領首次出現並流行開來。從明代皇后畫像來看,自明憲宗皇后(成化年間)開始,所穿襖子均為豎領式,領口綴一對金嵌寶石紐扣。並且,定陵出土的明萬曆皇后的女襖均為對襟,豎領、方領或圓領。由此可見,明代中後期女襖的主流領型,由初期的交領逐漸過渡到領部有一到兩副扣的豎領,然後飾有 5 到 7 副金屬扣的圓領、豎領、方領對襟女襖成為主流,裝飾華美的領子也由初期的藏在衣內變得逐漸顯露在外。


明代中後期女襖是什麼樣子?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圖 3-17 約 1580 年,伊朗(波斯)訓鷹圖

衣袖從直到曲

明中後期女襖仍然保持著平面連身連袖的造型方式,衣袖主要有直袖、琵琶袖兩種形式。初期女襖兩袖較平直,袖口寬敞,直袖袖底從衣身直線延伸至袖口,沒有弧度變化。琵琶袖在女襖上應用也較為廣泛,但袖寬與後期相比較窄,曲度變化較平緩。而中後期由於經濟的蓬勃發展極大的促進了江南紡織業的進步,華美精緻的面料滿足了人們對美的需求,服飾愈加奢華,衣袖也越來長、越來越寬。《升庵外集》記載:“

靖中,四方婦人與男子無異,直垂至膝下,去地僅五寸,四尺餘。”嘉靖《洪雅縣誌》稱:“其服飾則舊多樸素,近則婦女好為豔裝,髻尚挺心,兩袖廣長,衫幾曳地”。表 3-2 中對現存女襖的袖長與袖寬的統計,除了一些數據不明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在嘉靖年間女襖衣袖的平均長度是這一時期最長的,在萬曆年間雖有回落,但還是比弘治到正德年間要長。衣袖越長越寬也就使腋下、袖底至袖口的弧度越大,袖底縫線也更加曲斜。

衣身從窄到闊

明中後期統治者控制力削弱,法制鬆弛,奢靡之風盛行,服飾僭越現象已是社會常態。正德時“侈婦飾,僭擬賓妃,娼優隸卒之婦亦有黃金橫帶者,俗之弊也,斯為甚”。嘉靖時“習俗奢靡,故多僭越。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綴獸頭,不能頓革也”。女襖形制也打破了初期嚴苛的等級制度,袖子與大身也越來越長、越來越寬。“四方服飾,都仿京師。正德前婦女衣式尚窄,後又行長衣大袖”[3]。正德年間,女襖廓形漸大,長度漸長;嘉靖初期,女襖廓形相比於正德年間更大,下垂時已至膝蓋以下,距離地面僅五寸左右(約 17 cm),寬度已逐漸增大到四尺(130 cm)還多;到萬曆年間,雖然衣身廓形開始慢慢變窄,但也有三尺(100 cm)著裝後下擺距裙邊僅僅二三寸(10 cm 左右)。從表 3-3 中可以看出,明代中後期女襖衣身寬度的變化也是符合這一趨勢的,嘉靖時期襖身比正德時期要寬,並且是這一時期最寬的,萬曆年間雖然又開始變窄,但總體趨勢還是從窄到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