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美食散記(三)

鴨知春暖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蘇軾在宋代著名畫家惠崇和尚所作《春江曉景》圖上的一首題畫詩。詩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句頗有理趣,膾炙人口。

眼下正是開春時節,河上堅冰消融,鴨子便在融融春水中嬉戲覓食,彷彿是它最早得知春天到來的信息,全無寒冷的感覺。其實,豈止春暖鴨先知,寒冬臘月,鴨子也敢下水打斤斗哩。鴨子體內許多地方及內臟周圍脂肪豐富,尾部有對很發達的尾脂腺,外表又披著一層厚厚的不易透水的羽毛,防止熱量散失。

鴨子時常用嘴往尾巴上的尾脂腺上啄,又往周身的羽毛上擦,給羽毛塗上一層油,因此具有不透水不怕冷的特性。鴨子的正常體溫在攝氏42度左右,並能調節體溫。挪威科學家曾對北極地區的動物作過一次耐寒試驗,結果北極鴨依仗著它身體結構的優勢,把北極熊也比了下去,奪取了耐寒之最的桂冠,難怪“

春江水暖鴨先知"呢!

上山下鄉期間,有一年集體戶飼養了一群鴨子。

一天,有位賣小鴨子的進莊來,我們就買了21個小雛鴨養著。先是攔在院裡放著,院子裡有3個土肥窖子,灌著水,小鴨子就在水中嬉戲,很自在,也很有趣。

美食散記(三)

小鴨子一來,我們有事做了。3個知青輪流下水塘摸河蚌回來餵它們。山裡人嫌河蚌肉老,煮不爛,沒有人吃。我們確實也嘗試過一次,果因煮不爛,再也沒興趣去吃它了。

山裡人不吃蚌肉,加之山裡的水塘主要的功能是儲水灌溉,平時一般不會放水捉魚的。下鄉5年,莊前的池塘僅因大旱,放完過一次水救急。無人吃蚌,由著它自由生長,因此塘裡的蚌不僅多,而且大,我們隨便摸一圈,就能摸一水桶上來。然後剖開蚌,取出蚌肉餵鴨子。那鴨子長得飛快,漸漸地院裡關不住了,就放它們出莊下水塘去。這下鴨子放開了,自己找吃的去了。到晚上,喚一聲,鴨子就齊齊地趕回來,稍微喂點稻穀就行了。

有一天,我們晚上在別的知青那裡吃罷晚飯回來,很遲了,鴨子就擠在水塘裡,我們這邊一趕,它們就往那邊去;我們到那邊,鴨子就跑這邊來,搞得雞飛狗叫的,怎麼趕也不上岸來。

那時,常有黃鼠狼偷雞鴨的事,我們屋裡雞窩中的老母雞都被黃鼠狼進來咬死過。我們從老鄉那裡借來一個夾子,還真得夾住過一隻黃鼠狼。想想黃鼠狼也沒本事下水偷吃鴨子,無奈中也只好隨它去了。

還好,第2天傍晚,鴨子一個不缺的又都如期回到院子裡來了。其實,那是我們打亂了鴨子的生物鐘,鴨子氣得不睬主人了。

這群鴨子長得很快,2個半月羽毛都快長齊了。

美食散記(三)

一天,鄰隊的3位知青幹活正巧就在我們村莊旁邊,收工後前來息腳看望。正好遇到我們在餵鴨子,驚奇地說:“啊呀,你們喂這麼多鴨子呵。"

沒啥招待的,臨時動議,就挑了一隻個頭最大的鴨子殺了,剁成鴨塊紅燒,把鴨血內臟炒辣椒,上海人叫炒時件,也就算兩個大葷了。還別說,那一頓真得比大飯店的名菜都好吃,讓老同學們讚不絕口,此後還熱情地義務為我們做了廣告。

這廣告一做可收不住了,此後便不斷有其他生產隊的知青來訪,又沒有其他東西好招待的,只能殺只鴨子犒勞犒勞。

沒過兩個月,鴨子居然就被我們吃得差不多了。正好中秋到來,老鄉們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社員袁鳳海等人提出拿雞與我們換鴨子,我們講:“那好呀,鴨子你們拿去,雞你們繼續養著生蛋,待我們過年回上海時,我們帶只雞回去就行了。”這樣他們3家各拿走了一隻鴨子。

到過年前,一群鴨子21只,除了給老鄉換去3只,18只鴨子陸陸續續被我們用來招待客人,吃得光光的。你想想,哪怕一星期吃一隻,也得18周,4個整月了。在那生活十分困頓的歲月,每週都能開開葷,那是多麼幸福的事兒。

美食散記(三)

以至於多少年過去,同隊的3位知青一說起這件往事都會感嘆不已;宴席上只要一看到鴨子上席,我就不由自主地會想起自養自燒自吃的那18只麻鴨,自樂起來。心想再好的鴨子,哪怕是北京烤鴨、南京鹽水鴨,還有什麼泉州薑母鴨、海南嘉積鴨、永州血鴨……也比不上家產的麻鴨,那可是救我們於拮据之時、窘狀之態、飢饞之日的天下第一美食也。

過年時,我們分別從老鄉家裡換回一隻老母雞帶回上海,算是有了一段餵養鴨子的念想與回報了。

在農村,現在的養鴨專業戶,拉個籬笆,面向水塘,靠飼料把鴨子填飽喂壯,早早出售就行了。那時的養鴨專業戶可不一樣,他們像養蜂人一樣,是追著季節、地區放養的。一般夏秋開始,待水稻收割後,趕著毛還沒長全,大半斤重的鴨群往外走,順著水田,一站一站往前趕。鴨子主要吃田裡遺留的稻穗和蚯蚓等活物,晚上圍在一個小圈裡,稍微投點飼料即可,真得可算綠色食品、生態食品了。如有人來買鴨子,從小賣到大,當然價格也不一樣。等一季下來鴨也長大了,也賣得差不多了,賣完時,估計就快轉回家了。那養鴨人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真得很辛苦。

養鴨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禮記. 曲禮》中曾載有“遮人之摯匹”的字句,“匹”字與“鶩”相通,“鶩”即鴨子。據史料記載,古人曾把鴨子作為娛樂工具,唐代李邕還作有《鬥鴨賦》。

鴨子入詩且有佳句者,還見於宋人晁衝之的《春日》:

陰陰溪曲綠交加,

小一翻蘋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

爭隨流水趁桃花。

如果說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寫春來,這首詩後兩句“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也寫了桃花流水,卻寫春去。兩者情景不同,卻各有其妙。

鴨子是食用家禽,鴨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業成分。菜品繁多,尤以北京烤鴨、南京板鴨鹽水鴨、滬上八寶鴨最享盛名,八大菜系中都有鴨子一席之地。

《本草綱目》載:“鴨汁粥,鯉魚汁粥,並有水腫。”鴨肉味甘微鹹,性偏涼,能入脾、胃、肺、腎經,有滋陰補虛,利水消腫的作用。用鴨肉煮粥治療食用,還有滋補作用。如今適逢新冠肺炎來襲之際,吃鴨補肺正當時,何不補它一下!

美食散記(三)


美食散記(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