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手机用户80824673620


患青光眼的婴幼儿早期会有特征性行为和眼部异常,需要引起儿科医生和家长的重视,如果下列眼睛和行为异常需要及时就诊眼科:

1、畏光、流泪:婴儿常常出现躲避光照或者经常把头埋在父母身上或被褥里,往往被误以为害羞;也可能表现为频繁揉眼;上述症状的出现是因为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的表现。“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是先天性青光眼的典型表现,有学者称之为“三联征”。

2、角膜混浊和/或变大:这是先天性青光眼最常见的表现,通常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上用“牛眼”来形容这种典型的表现,这是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扩张和水肿的表现。

出生时正常角膜水平直径范围是9.5-10.5mm,到2岁末增大到大约11.5mm。角膜直径>=11mm(新生儿),>12mm(小于1岁),>13mm(任何年龄)都提示异常。或者双眼角膜直径明显不同者怀疑有异常。

3、由于眼球扩大造成宝宝出现高度近视,甚至出现弱视和斜视。

4、视力异常,婴幼儿常表现为易磕碰,不敢行走。

5、合并颜面部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先天性小眼球等的孩子也应该常规进行青光眼检查。

排除儿童青光眼需要什么检查?

怀疑先天性青光眼的宝宝需要到眼科专科进行眼压、裂隙灯检查、前房角镜检查和眼底检查。


儿科医生鲍秀兰


经常感觉头疼脑胀、恶心乏味?有可能是青光眼在作祟!


孙伯伯这几天常感觉头疼脑胀、恶心乏味,还以为是感冒了,但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还总是反反复复的。眼科医生告诉他,这是青光眼惯用“声东击西”的诡计,病在眼上,却常常合并身体的其他部位的症状。孙伯伯半信半疑地到眼科一查,结果居然是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的发病特点是往往是眼科症状合并全身不适症状,眼科症状一般表现在视物不清、眼红、眼疼、怕光、流泪,而全身症状易合并同侧的头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家常常因为全身症状而忽视了眼睛的问题,以为头痛、呕吐等症状是由于偏头痛、感冒或者是胃肠炎。而慢性青光眼早期多无任何症状,被称为“视力的小偷”,晚期往往表现为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多误以为是白内障引起的,大家常常等到看不见了才到医院来,为时已晚。所以青光眼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青光眼位居致盲眼病的第二位,若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则有可能导致失明,并且视力不能恢复。那要如何知道是否是青光眼呢?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引起您的重视:1、视力下降且合并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不适症状;2、视力下降、目视正前方时感到余光所见的范围(实际上就是视野)明显缩小,或两眼比较相差明显;3、近视有进行性加重的感觉;且更换眼镜视力不能提高;4、在你的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时应高度警惕。5、有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病史、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史。
一、发病先兆
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视力明显下降的表现,只是在夜间出现雾视、视物模糊,或者是头晕和鼻根部酸涩不适感,此时经过较好的休息,症状可以消失。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可能是青光眼发病的前兆,切不可忽视。
二、急性大发作不要慌
在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眼眶疼、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同侧较剧烈的头痛、鼻根胀痛,并且应用镇痛、止痛药不能缓解,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有时患者会感觉看灯光时有一个彩虹样的光圈绕在灯光周围,外围红色,内圈绿色或紫蓝色。
三、眼压升高不能急
许多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关注眼压的变化,一旦眼压稍有升高就十分紧张。其实,这不仅不利于青光眼的治疗,还有可能再引起眼压升高,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是关键。
四、及时治疗别大意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必须十分警惕,如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导致失明。因此,出现青光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医嘱治疗(药物或激光或手术)。
五、定期复查尤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否手术,无论视力如何,一经诊断为青光眼,都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病情稳定的患者需要3个月或半年要进行一次详细的眼科检查,按时用药,切不可自行停药。
六、青光眼患者要学会与青光眼并存
首先,心理上要正视这一疾病。有些患者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息。其实青光眼不是不可治疗的,绝大多少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能够长久保持良好的视力,只有少数病例控制不良,但也可通过治疗来延长有用的视力,从而保持较好的生存质量。
其次,青光眼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青光眼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情绪波动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精神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诱发青光眼的主要精神因素为焦虑、急躁(脾气急)、抑郁(闷闷不乐)和暴怒。这些不良的情绪能诱发急性比较性青光眼的发作,对已有青光眼的患者会引起眼压的波动;另外,不良情绪还可引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对青光眼的视神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总之,青光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忽视青光眼,没有及时的就诊,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青光眼的治疗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紧密合作,一起努力防御这个盗取我们视力的“小偷”,从而保住我们的视力。我们治疗的目标是“让您在有生之年,保住有用视力”。


用户93614338620


单纯性青光眼发生于不知不觉当中,一般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任何充血表现,直至视功能发生严重损害前,患者往往不知道有眼病。有些病人,当眼压升高时自觉有轻度眼胀、头痛、视物模糊、虹视等,但经过休息后症状可消失,也不会特别注意。

在体征上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视乳头的杯状凹陷及典型的视功能障碍。

1.眼压升高:早期眼压升高常不明显,一般常在可疑范围内,两眼眼压差数和24小时眼压波动常超出正常范围,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眼压逐渐升高,常在30-40毫米汞柱之间,很少超过50毫米汞柱。

2.视神经乳头改变:早期视乳头可完全正常,或视乳头部血管稍向鼻侧移位。病情逐渐发展可形成典型青光眼杯,即视乳头生理凹陷扩大至边缘并加深,血管呈屈膝状,较大血管偏向鼻侧,晚期视乳头呈苍白色。有时于视乳头部可见动脉搏动及青光眼晕(乳头周围有白色萎缩环)。

3.视功能障碍:包括光觉,中心视力及视野,以视野变化较突出,对早期诊断有较大意义。

  • 光觉--在早期即可出现暗适应降低。

  • 视野--周边部视野,首先表现为鼻侧视野象限性缩小,以后呈向心性缩小,最后呈管状视野以致失明。

  • 中心视力--早期视力可不受损害,随病情发展可有不同程度之视力减退,晚期可失明。

4.房角检查:以宽角者居多,窄角也不罕见,有时可见局部粘连及色素沉着。

5.眼压描记:早期房水流畅系数正常或偏低,以后会明显降低。


健康学院


青光眼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部疾病,危害极大。青光眼会导致视力出现衰退、视野缩小、损害眼睛组织以及功能,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失明。很多时候,由于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人们往往到了严重的程度才去医院治疗。这时治疗的难度就会增加很多。因此,一定要尽早发现青光眼。那么青光眼有什么症状呢,我们该如何判断呢?

第一、视力下降明显。患有青光眼,会对眼睛内部的组织和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会影响正常的视力,早期患有青光眼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当然,很多时候,高度近视患者不易察觉变化,很容易会忽略症状,延迟治疗。

第二、头痛眼胀。青光眼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就是头痛眼胀。由于青光眼会导致眼压上升,容易刺激到周围的神经,比如:三叉神经,进而诱发头痛和眼睛胀痛的问题。

第三、视野受影响。青光眼会导致人的视力降低,从而影响视野,使其变窄。如果在夜晚的时候视力下降很严重,很难看清东西,就要特别小心,可能是患上了青光眼。

第四、呕吐。恶心呕吐也是青光眼较为明显的一种症状,这是因为眼压升高会容易压迫到周围的组织或者神经,所以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恶心呕吐。

第五、早上看东西比较困难。由于青光眼会造成人的眼部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所以早上起来的时候会更加严重,看东西会比较困难,眼睛感到不舒服,甚至出现胀痛的情况。

青光眼的一些症状在休息之后会缓解,从而很多人都因此忽视了检查,建议出现上述情况的朋友们一定要尽快就医。


北京眼科医生戴红蕾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眼压(眼球内的压力)超越了眼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典型症状

眼胀、眼痛、虹视、雾视、视力逐渐下降,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眼压波动幅度大 ,早晨起床后看书、报较吃力;

可出现鼻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如饮水 15~30 分钟后出现眼胀头痛。

也有些青光眼症状不明显,比如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平时没有眼痛,视力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发现视野越来越小,呈管状视野才来就诊。

如果发现有青光眼早期表现,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排查青光眼:

有眼疼痛感,可能还伴有头痛;

一过性虹视(虹视:生活中如果看灯光时在其周围出现色彩鲜明的光圈,类似雨过天晴后空中的彩虹)、雾视(即视物模糊)现象;

眼球变硬,缺乏活力与弹性;

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牧野山林医生


青光眼常有眼压升高,大部分病人在早期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一些病人会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眼胀眼痛、视力减退等症状。

青光眼急性发作会出现眼红眼痛、头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常见畏光、流泪、眼球扩大等症状。


青光眼专家黄晶晶


临床上表现为眼压升高,瞳孔突出,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眼睛的压力,导致失明。

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突发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眼球坚硬、恶心呕吐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为眼部干涩、胀痛、视物模糊、虹视、头痛,休息后可缓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

建议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避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增加治疗难度。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服药。当药物治疗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北京眼外伤科医生张兰


青光眼是房水循环手足,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导致的眼病,主要特征是会出现: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那么青光眼患者会有什么症状呢?

青光眼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等类型,其症状分别表现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常伴有眼胀、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结膜充血等症状。急性发作的时候还会伴有视力模糊、虹视(看灯光时外围有彩虹光圈),甚至有头痛、恶心、呕吐的现象。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这类青光眼症状不明显,会出现慢性的眼酸胀、眼疲劳感、视力逐渐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加深、眼睛干涩。由于是慢慢形成的,所以病患几乎都没有自觉症状,等到发现视力不良或视野缩小时,视神经往往已经受到严重的伤害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大部分是没有明显症状, 40岁左右才开始逐渐发病,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患有家族遗传病史。也有少部分患者,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于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的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孩子出生后会有怕光、流泪的现象,常会引起角膜混浊,眼球变大状似牛眼等症状。一般是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


家庭医生名医在线


青光眼简单来讲就是眼压增高(危险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

那么,青光眼的发病主要都有哪些症状呢?原来,青光眼的发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有过程、有进展地循序渐进,下面小糖以典型症状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期和各个特征为大家一一道来。

1. 临床前期: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青光眼是一个双眼的病变,一旦一只眼急性发作被诊断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那另一只即使暂时没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临床前期(并不是没病,只是还没有发作而已)。

2. 先兆期:这就是疾病发生的提示期,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发作,比如傍晚时分突然感到眼前起雾、可能还会伴有头痛,不过这些症状短时间出现,休息后又会缓解、消失,这就会让很多人忽略了这种疾病的先兆。

3. 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就是剧烈的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等等,甚至可以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患者往往会引起注意而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相应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便可以确诊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4. 间歇期:可以理解成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喘息”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症状会有所缓解,眼压也会有所下降。

5. 慢性期:眼底可有青光眼性视盘凹陷。

6. 绝对期:眼压持续升高,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

顾小花

Suin

Apple·苹


知麻糖


WKSRX: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是眼内压升高引起视野缺损和视乳头损害的一种眼疾,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最终导致失明,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会使人完全失明。

青光眼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常是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精神创伤、情绪波动等。

发病时的症状是剧烈眼肿胀,伴有偏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眼充血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常与情绪紊乱、过渡疲劳、思虑过度、遗传等因素有关。发病时症状较轻,但会反复发作,表现为眼部干涩、肿胀、疲劳不适、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痛、失眠,血压升高,在黑暗中久留易发作。充分休息后症状可消失,有的患者在无任何症状即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