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尿素一路小跑,复合肥为何抬不起头?

四川丹兒


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离清。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往往把尿素的涨跌当成是复合肥涨跌的尺子,事实上他们只看的是上涨,会有借口上涨或者促销,下跌时一般都不会跟风而下。

事实上,尿素的涨跌也并不能很大程度上决定肥料的涨跌。我们都清楚,肥料生产企业不可能随买尿素随生产,都会在秋冬季价格认为最低价时,适时买入存货。

尿素的涨跌只对那些中小型随行就市的生产企业起到制约作用。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的价格特别敏感,调价的多,往高调的多,往低调的就相对少。

农民认为尿素下跌,复合肥也会下跌,这也是一厢情愿吧。

这是由肥料市场渠道的稳定决定的。

试想,尿素从去年冬天1800以下低位时,与今春2100高位相比,差距也是不少。现在又直落到1800上下,中间有几个不稳定因素。一是秋冬价位还是挺高的,受环保影响,春季上涨是正常现象,复肥不可能跟这个涨跌行事。6月份价位下行,实属罕见,一般至少得到7月上中旬落价。

渠道商对于尿素简直没有预见性,大多数以随用随进为主。不可能大量存货,只是为了复合肥料的销售而勉强进货罢了。

再说,复合肥料的价格并不能随尿素的价格而有大的波动。还有磷原料、钾原料的价格行情,还有市场总体销售的控制。尿素的动荡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复肥的整体动荡。

故您说尿素一路小跑,为什么复合肥还是抬不起头,这里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秋冬季备货期间,尿素绝对会决定复合肥料的基本定价。农资人实录为您服务。


农资人实录


尿素一路小跑,复合肥为何抬不起头?

您的意思是尿素价格水涨船高,复合肥价格却暗兵不动吧。其实没你想象的那样,都在涨价只不过就是涨价的幅度而已。

尿素,零售利润比较低的肥料了。而且生产成本还受上游原料企业的控制。上游原材料涨价,尿素也得跟着涨,而且尿素的利润是比较透明的,远非农民朋友想的利润有多高。可以说,尿素是最不赚钱的肥料了,因此尿素的涨价幅度比较大。


复合肥呢,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的市场乱象,价格不透明、品质都无法保证,哪怕是打大牌企业的产品也是如此。也可以说成复合肥的利润比较大,市场价格平均都在3000元/吨以上,其中不乏价格相对低廉的。其次,复合肥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相对较小,毕竟是多种元素复合的肥料,可能是两种肥料也可能是3种或者以上的肥料,单一的肥料含量在23%左右就算比较高了吧,所有元素含量最高大概在54%左右。成本不透明、利润不透明,为宜透明的就是生产工艺,还不一定就能保证肥料的养分含量。而且还有很多障眼法类似“三铵”“添加腐殖酸”“添加有机质、微肥”等,价格能不稳定吗?就是冲着坑农误农去的,利润都飞上天了,价格自然相对稳定了。其中也有一些含量达标、技术到位的复合肥品牌,但是受整体市场的影响,即便是想涨价也不会有太大的浮动的。并且,你所购买的有机肥,除了有效成分之外基本都是煤灰之类的,也可以说是土了。能涨什么价啊?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这个问题有点模糊,根据我的理解,题注想问的是,为什么尿素终端零售价格涨幅比较大,但复合肥基本没多大涨幅。

根据现在市场来看,从去年涨价潮开始,尿素终端零售价格每吨涨幅差不多300块钱,复合肥大部分地区零售价格确实没太有上涨。其实,复合肥的出厂价格每吨也有100到200的上涨,只是没有传输到零售端。

很多农户不明白为什么?因为尿素本来生产批发零售环节就没有什么利润,批发一吨一二十,零售一吨也只有几十块。所以上游涨价200 ,下游就会跟着涨价200。而且尿素基本没有质量差别,大家的尿素质量都一样,价格也透明,成本涨了,售价自然跟随上涨。

但是复合肥就不一样了。本来生成销售环节利润就比较高,而且价格不透明,不同厂家不同品牌利润空间差距很大。批发一吨利润从100到800不等,零售也从200到1000不等。加上复合肥竞争激烈,农产品价格不高,农民购买意愿不强。批发商和零售商为了争夺市场,不敢随意涨价。

也可以这样理解,尿素利润低,不涨就赔钱。复合肥利润高,但竞争强,价格涨不动,而且还有差不多的利润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