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吏部,户部,工部,兵部,礼部,刑部都是管什么的?

杨秋秋


三省六部制最初创于隋文帝时期,在唐朝李世民 在位时期得到了完善。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成熟时期的六部指的就是吏部、户部、工部、兵部、礼部、刑部,最初隋文帝时期六部指的是吏部、度支、祠部、左户、都官、五兵,唐朝建立之后才改成了我们如今熟知的六部,六部统归尚书省管理。



六部制度的建立,为国家管理做出了不少贡献,那么,这六分别都是管什么的呢?让小姐姐带你了解一下。

  • 吏部

吏部是六部之首,主要掌管官员的选拔和更替,也就相当于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员工对一个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吏部也是一个朝廷的核心部门,拥有很高的地位。吏部的最高长官是吏部尚书,老二是吏部侍郎,一般宰相都是从吏部尚书升上来的,也就是说你要想成为宰相,吏部尚书是你的必经之路。吏部尚书的品阶和地位也要比其他部的最高长官要高。


  • 户部

除了吏部是核心部门,户部也是朝廷比较重要的部门。因为户部掌管着国家命脉,国家的钱财和赋税以及百姓的户口和官职,所以地位也不低。由于掌管着国计民生,所以户部存在的时间很长,直到清朝它还一直存在。作为朝廷的钱袋子,户部掌管着钱财和粮食,可谓是拿住了国家的命脉,皇帝对户部是很看重的,一般都会派遣自己信任的人担任户部尚书。


  • 工部

工部是六部之末,但也算是比较重要的部门。公布主要掌管工程建造方面的事务,比如说宫里殿宇的修建和江河湖泊改道修堤等事务,都是由工部管理的。工部尚书的地位和品阶比其他五个部门的尚书要低,工部的实质性权力就在于这些工程上面,算是一个干实事的部门。

  • 兵部

兵部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虽然表面上有很大的权力,但是没有皇帝不想把兵权握在手里。兵部掌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兵籍、兵器、军械等,征集军队、任命武将也是由兵部说了算。兵部是辅助皇帝控制军事的,很多大的战事决策还是要由皇帝亲口决策。

  • 礼部

顾名思义,礼部掌管的就是礼制方面的事务,礼乐、祭祀、封禅、科举等朝中的大事都由礼部来主持。在地位和职权上,礼部要低于吏部和户部,只有在关于礼仪制度上的大事才会发挥它的作用,一般在朝堂上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参政议政就更不可能了。



  • 刑部

刑部的主要职责都是跟刑罚有关,一个国家没有刑罚是不行的,要想管控好一个国家,就必须有严控的刑罚,这样才能震慑臣民。所以刑部的官吏在朝廷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刑部尚书手中的实权还是很多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说刑部尚书行使起职权来是可以六亲不认的。但是随着朝代更替,刑部的职权还是被削减了,又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机构,比如说大理寺,大理寺是直接受皇帝管辖的,在唐朝以后,刑部尚书的审判权基本都归于大理寺,慢慢的刑部就形同一个空盒子了。

六部在成熟时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后来各个朝代都有所变化,但是还是为朝廷的稳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姐姐讲史


  • 吏部,相当于当下的中组部。包括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司。
  • 户部,相当于当下的财政部+央行+国资委+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等,设江南、江西、浙江、湖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四清吏司。
  • 礼部,相当于当下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设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
  • 兵部,相当于当下国防部+总政+总后+总装,设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清吏司。
  • 刑部,相关于当下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设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七清吏司。
  • 工部,相关于当下建设部+水利部等,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
  • 各部尚书虽然品级相同,但重要程度还是有先后的。一般是:吏、兵、户、礼、邢、工的顺序。

虎臣


六部源于隋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中书省掌机要、发布政令;门下省掌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掌政令的执行。而吏、户、工、兵、礼、刑等六部就是尚书省下属的机构,直到元朝尚书省被废,六部归中书省管辖,明朝之因朱元璋废中书,罢丞相,六部就变成了皇帝直接统领。



那么这六个部门的职责都是什么呢?这里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下,当然因自隋定六部,再到清灭亡废六部,这期间已过1331年的时间,所以在细则上六部肯定会有变化,如果都要去论述恐怕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六部在具体的职能上虽历经千年,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这里以最近的,也是六部职能最完善的清朝为例,来讲述六部的职能。

吏部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即负责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清时吏部下设文选、考功、验封、稽勋等四清吏司。



文选清吏司

掌“班秩迁除,平均铨法”,即负责文官品级的升迁除授,及按照品格和功绩来选拔、任用官吏。文选清吏司下设求贤科、开设科、升调科、笔帖式科、缺科、典吏科、都书科、册库、题稿房等数个机构。

每个机构都有着自己明确的职责。如求贤科负责承办双月官员的注册,进士、举人的选拔,贡生的就职、就教,御史的考核,各省道府以下官员的注册、验看、分发、引见等;开设科负责承办单月应补官员注册、验看、分发、引进,各省题补、升调、实授、添设裁汰官缺,选拔人员分赴各地就职等。



升调科负责各官员的印信更换,各官恩诏加级等;笔帖式科负责承办京外各衙门笔帖式及各旗印务笔帖式照咨补放、铨选笔帖式各缺等;题稿房负责满洲大学士以下翰詹等官升补,查核考试中书、御史;典吏科负责承办双单月铨选、议叙、各官及吏员、俊秀出身人员的注册、验看、分发等。

考功清吏司

掌“考课,三载考绩”,即文官的议叙(奖励)与处分,及负责三岁京察及大计的举行。大计即清时每三年举行的一次考核外官政绩的制度,京察即每三年举行的一次考核京官政绩的制度。



考功清吏司下设四甲、京察房、收发处、派办处、会奏处等机构。如四甲负责各省的议叙、议处,并分管各省各处的文官功过册,记录告病、起复、开复、捐复、副缺、查案、行文、给照等事情;京察房负责承办京察大计,及各官俸次功过及造册引见诸事;会奏处负责核办度支、陆军等部丁漕盐官奏销案内议叙、议处等事。

验封清吏司

掌“荫叙”,即掌文官的封爵、荫封、议恤、褒赠、世系及任用吏员等事务。验封清吏司下设平房、印房、都吏科、京官科、外官科、土官科、内考科、外考科等机构。



如京官科掌京城文官的封爵、荫封、褒赠等事务;内考科即负责京吏的考取与任用,京吏有供事、儒事、经承三职。

稽勋清吏司

掌“勋级、名籍、丧养,兼稽京朝官廪禄”,即负责文官的勋级、名籍、养老、守制,及审核京官的廪禄。稽勋清吏司下设稽俸厅、贴黄科、都吏科、八旗科、陕西科、山东科、山西科等机构。



如稽俸厅掌稽核在京文官的廪禄发放情况;陕西科掌陕西省文官的勋级、丧养等事务。

兵部

兵部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即负责全国武官的选用及兵籍、地图、军械、军令等事务。兵部下设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清吏司。



武选清吏司

掌“武职选授、品级、封赠、袭荫,并典营制,暨土司政令”,即负责武官的品级、选授、升调、功赏等事务;考查各地之险要,分别建置营汛;管理少数民族的土司武官的世系、封赠。武选清吏司下设都统房、升调科、将材科、诰敕科、架阁科等机构。

如升调科负责武官品级的升降,与武官的任用;诰敕科负责武官封官授爵的敕书;架阁科负责保管兵部的文书档案。


车驾清吏司

掌“牧马政令,以裕戎备”,即负责全国的马政、驿传、邮符(可在驿站食宿,及使用车马的凭证)等事务。车架清吏司下设驿传科、脚力科、马政科、马档房、递送科等机构。

如驿传科负责管理供官员往来和递送公文的驿站;脚力科负责管理传递文书的差役;马政科负责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



职方清吏司

掌“各省舆图”,即负责各省的地图,武官的叙功、核过、赏罚、抚恤等,军队的检阅、考验,及关禁、海禁等事务。职方清吏司下设承发科、都漕科、关引科、黄旗科等机构。如承发科掌文书收发;黄旗科掌军旗。



武库清吏司

掌“兵籍、戎器,乡会武科,编发、戍军诸事”,即负责掌管全国兵籍及军器,并负责武举考试。武库清吏司下设督学科、编军科、俸粮科、五府科、营科等机构。如督学科负责武举考试;俸粮科负责全国兵士俸禄,与军粮的发放。


户部

户部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即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务。户部下设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14个清吏司,14个清吏司各负责本省的钱粮、田地、户籍等事务。



每个清吏司还设有八旗俸饷处、现审处、饭银处、捐纳处、内仓等机构。如八旗俸饷处负责八旗官兵的俸禄及赏恤,并兼管八旗户籍档册;现审处负责八旗户口、田房争讼;饭银处负责收支本司的下属官员的饭银。

礼部

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即负责吉、嘉、军、宾、凶五礼的举行,及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



典制清吏司

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嘉礼即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事宜;军礼即由国家发起的军事行动上的礼节。典制清吏司下设建言科、王府科、印信科、学政科等机构。如印信科负责掌控本衙印信;学政科负责贡举、国子监、县学府学、科举考试等事务。



祠祭清吏司

掌“掌吉礼、凶礼事务,及僧、道、医学、阴阳学学官升用事务”,凡大祀、中祀、群祀皆归祠祭负责。吉礼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凶礼即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包括皇帝、皇后、妃子、王爷等皇族的葬礼。祠祭清吏司下设祭祀科、僧道科、时宪科等机构。

如祭祀科负责有关吉礼、凶礼的祭祀事务;僧道科负责僧、道学官的升用事务。



主客清吏司

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及进贡芽茶之额与实录、玉牒告成之颁赏等事务”。宾礼即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的仪式。主客清吏司下设赏赐科、四译科、芽茶科等机构。

如赏赐科负责玉牒(皇室族谱)告成之颁赏的事务;芽茶科负责进贡芽茶之额与实录事务。



精膳清吏司

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即负责祭祀供品、赏恤牛羊及礼部所用银物的报销等事务。精膳清吏司下设勘合科、俸粮科、下程科、厨役科等机构。如俸粮科负责发放本部的俸粮;厨役科负责管理炊事的仆役。



刑部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即负责审定各种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到刑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下设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七个清吏司。



每个司负责审理所在地区的刑名案件,当然每个清吏司在职权上也存在着细微的差距。如直隶清吏司它不但负责直隶地区的刑名案件,还负责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刑名案件。亦如奉天清吏司它不但负责奉天地区的刑名案件,还负责盛京、吉林、黑龙江刑名案件,及收办宗人府、理藩院文移。



刑部下设督捕司、秋审处、减等处、提牢厅、脏罚库、赎罪处等机构。如督捕司掌督捕八旗子弟逃亡事;秋审处掌核秋审、朝审案件;减等处负责减轻刑罚事;提牢厅掌狱卒,稽查南北方监狱事,及发放囚衣、囚粮等事。

工部

工部掌“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即负责管理全国工程事务,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等都归工部管辖。工部下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及制造库、节慎库、料估所。



营缮清吏司

掌“营建工作”,即负责营建宫殿、陵寝、城廓、祠庙、仓库、廨宇、营房、府第等,监管匠人、工役,备办物料等事。营缮清吏司下设都吏科、营造科、砖木科、柜科、夫匠科等机构。

如营造科负责营建事务;砖木科负责备办物料;夫匠科负责监管匠人、工役。



虞衡清吏司

掌“山泽采捕,陶冶器用”,即负责采捕山泽鸟兽之肉、皮革、骨角、羽毛等物,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度量衡及铸钱,制造军装、兵械,烧造陶瓷、冶铸器具,分辨东珠等次等事。虞衡清吏司下设都吏科、军器科、窑冶科、杂科、军器算房等机构。

如军器科负责制造军装、兵械;窑冶科负责烧造陶瓷、冶铸器具。



都水清吏司

掌“河渠舟航,道路关梁,公私水事”,即掌稽核估销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工程的经费,建造各省所需的战船、渡船,核销河防官兵俸饷,征收船、货税及一部分木税。都水清吏司下设皇差销算处、冰窑、彩绸库、河防科、桥道科、织造科等机构。

如皇差销算处负责核销皇帝出巡时各地所用维修桥梁、道路等费用;冰窑负责收发藏冰;彩绸库负责收发制帛、诰轴、彩绸、驾衣、宝砂、棕丝、藤竹。



屯田清吏司

掌“修陵寝大工,办王、公、百官坟茔制度。大祭祀供薪炭,百司岁给亦如之”,即负责陵寝修缮及核销经费、支领物料,管理四司工匠定额及钱粮事务,管理各地开采煤窑及供应官用薪炭事务,审核海、苇、煤课及本衙门汉官之升补等事务。屯田清吏司下设都吏科、准支科、拒科、杂科、匠科等机构。

如准支科负责寝修缮及核销经费、支领物料;匠科负责管理四司工匠定额及钱粮事务;都吏科负责审核海、苇、煤课及本衙门汉官之升补等事务。



其他二库一所

制造库。负责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祀等物;节慎库。负责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估料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以上就是清朝六部的职责,当然较之其他朝代是存在着些许的差距的。如兵部,宋、辽、金、元是不掌兵政的。如户部,只有清朝是设有八旗俸饷处的,其他朝代皆无。如刑部,其他朝代是没有专门缉捕八旗子弟的督捕司的。不过不管如何,清朝的六部大部分的职权都与前朝相同,也就是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澳古说历史


这六部是隋朝三省六部制的一部分,隋初,中枢主要行政机构分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和工部六部。唐代,改度支为户部,都官为刑部,至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名称固定,此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把六部视为最重要的中枢管理机构。



唐代和宋代,六部统归尚书省管理,元代,由中书省管理。到了明初,朱元璋因为丞相胡惟庸擅权误国,乃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其职权得到很大提高,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与内阁分掌行政大权。六部各部均置尚书一员,总管所部政务,下设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手。尚书品秩为正二品,左右侍郎均为正三品。

下面笔者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六部各自负责的职责权限有哪一些:


兵部:又称夏官、武部,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掌管全国武官的甄选、任用和兵籍、军机、军令之政,为军事行政的汇总。不同的事情,兵部的作用都不同,比如宋朝最高的军事机构并不是兵部,而是枢密院,枢密院与中书省同掌大权,兵部反而形同虚设。明朝是以五军都督府掌军令、以兵部掌军政,两个部门互相掣肘。清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上,兵部同样只是徒有虚名。

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掌管天下文官(主要以各省、道、州、郡县地方官员为主)的任免、考课(考核政绩)、升降、勋封、调动等。吏部在隋、唐、五代时一直都高居六部之首,由于负责天下官员的选才任免,其职责重大。

礼部: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礼宾司,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各种礼仪需要一个机构规范制度,礼部这一官方机构就应运而生了。礼部主要负责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另有一说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的朝聘之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和外交利益。

工部:相当于今天的林业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多种建设部门的集大成。工部“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包括全国的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以军用产品为主)、冶矿、纺织等各行各业全部都归工部管。

刑部: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一部两院合为一体。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据《光绪会典》),刑部受理全国刑事案件,主管刑罚及监狱等政令。不过,刑部并非独一的司法机构,遇到死刑案件,刑部还需要与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共同会审。

户部:相当于今天的民政部和财政部,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在古代,户部的长官除了叫户部尚书外,还曾叫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由于主管天下财税、俸饷,所以出的贪官也比其他部门来的多。

六部制度的形成,规范了国家的统治,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管各的 ,使得地方与中央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这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国家管理摸索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的近邻越南、韩国等国家都曾使用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度”,朝鲜王朝时期,改六部为六曹制度,行政长官叫判书。


大国布衣


六部制,是我们最熟悉的古代官制,尤其有很多明清电视剧,让我知道这个是吏部尚书,那个是工部侍郎,那这六部都是管什么的呢?

六部制源自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秦始皇成为第一个皇帝之后,他要管理整个天下,就需要大量的官员。

开始这些官员是通过察举制,也就是各郡推选一些人才,或者由官府去寻找一些人才进行任用,而到了魏晋的时候,就使用了九品中正制的门阀制,主要由士族来担任。

后来到了隋唐,就出现了科举制,分科取士。

三省六部的三省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下有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工部,工部,兵部,礼部,刑部。

这三省,简单来说,门下省负责写诏书的,中书省负责审诏书的,写得不好,可以退回门下省,尚书省,就是负责执行诏书的具体行政部门。

而到了明代的时候,三省合一,只有中书省,而朱元璋认为中书省的丞相管得有点多了,就将这个丞相给废除了,顺便也就没有了中书省,六部就直归皇帝管了。

六部都管些什么呢?

吏部,就管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

户部,就负责土地,户口,赋税。

兵部,负责军队的训练,管理,战争,还有相关的军用物资。

礼部,负责科举,外交,祭祀等与礼仪有关的东西。

工部,负责建造与水利工程。

刑部,负责律法。


历史简单说


吏、户、工、兵、礼、刑各部,是我国古代中央官制;史称为“六部”。由隋朝初立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唐代改祠为礼部,度支为户部,左户为工部,都官为刑部,五兵为兵部,统归尚书省管辖。宋代沿用。元朝统归中书省管辖。至明代废除中书省,各部独立,相沿到清朝末年。

吏部:旧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官吏选任铨敍动阶等事。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时改为“吏部曹”,汉末又改为“选部曹”。魏晋以后都称为吏部,置尚书等官职。但班列次序,均在其它各部之上。

户部:即古代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周礼为地方官“大司徒”之职。秦为“治粟内史”。两汉时为“大农令”,又有“尚书民曹”,亦户部之职。三国至唐为“度支”、“左民”、“右民”、“户曹”、“民部”。唐朝永微初,因避李世民(太宗)讳,改为户部。五代至清朝因之。光绪末,改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公债、货币及银行等事务。

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制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事项。汉代有“民曹”,魏晋以来有“左民尚书”、“起部尚书”,均是主管工役的官员。隨代始设工部,历代相沿。

兵部:旧时的六部之一,主管中央及地方武官的选用、考查、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相当于周礼夏官大司马之职。魏时置“五兵尚书”,至隨始改兵部尚书,历代封建王朝皆沿用其制,直至清末改革官制止。

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后汉时“尚书吏曹”兼管斋祀。魏晋时为“祠部”,北魏称“仪曹”。后周有“礼部而不言职事,隨唐皆为礼部。”之说。至清朝末年,改为“典礼部”。

刑部:旧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法律刑罚的政令。汉成帝时,有“尚书三公曹”,主管断狱;东汉时改为“二千石曹”,为中都官,掌管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也称“贼曹”。晋时为“三公尚书”。南朝宋以后改为“都官尚书”。隨代开皇三年改为刑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清末改为“法部”。







国粹繁荣绚丽日


六部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于唐代,归属尚书省管理。宋代沿用,元朝时改为中书省管理,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先后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归皇帝管理,清朝则基本沿袭明朝的制度。

那么六部分别管理什么呢?在这里我就简单例出六部各自所执行的职能。

1.吏部

吏部负责全国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验封封爵、世职、恩荫,为官员办理丁忧守制手续,为新科举子,进士分配官职,为退休官员办理退休手续等。

2.户部

户部则掌管全国户籍管理,土地测量,流民管理,赋税、钱粮等财政事宜。

3.礼部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等事,负责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和科举考试,负责和藩属国,或者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兵部

兵部掌管全国武装力量,包括武官的任免、征兵、武器的采购和后勤的保障、发布军令等事宜。

5.刑部

刑部掌管全国司法机构的运转,和各种法令的颁布,还经常亲自审理全国和地方性的大案要案,维护社会安定。

6.工部

工部负责管理全国各种工程的修建和维护,还有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甚至还负责为皇帝修建陵墓等事宜。

总的来说,六部属于朝廷中央的政务枢纽,由尚书省管理,属于执行机构。六部的长官都直接听命于尚书省,其职务称呼都在后面加上尚书二字,比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

六部品阶在各个朝代都有所变化,比如在清朝时均为从一品,光绪年间,由于推行新法,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且增设巡警部,商部,将兵部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等,至此,六部在清朝逐渐被废除。


独立评论员


六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吏、户、礼、兵、刑、工”,它是隋唐以来中央行政机构中的重要一极,在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全国行政事务的执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隋唐之前六部的主要沿袭

隋唐开创的三省六部制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但史料对此记载颇少,当时相应的中央行政机构所管辖的职能远远没有后世开创的六部职能完善。秦朝开创了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汉朝在继承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其中六部就是秦汉时期九卿机构的简化,而三省六部制就是东汉以来长期发展、不断演进的产物。

东汉时期,尚书台(尚书省)最先出现,汉光武帝刘秀首次设置了三公六曹制,这其中的“六曹”便就是隋唐“六部”的最早前身。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登上政治舞台,尚书台权力遭到分割和制衡。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已经形成且不断完善。直至隋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确立,但当时的六部之中,户部叫度支、刑部为都官。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才是如今我们眼中所熟知的六部。

六部的主要职能所在

老话说得好:“吏部贵、户部富、礼部穷、兵部武、刑部严、工部贱”,字数虽少,但却十分精简现意。六部之中,尽管各部职能单位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品阶官次都处于同等地位。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六部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虽然我们的六部之间也体现相互牵制的现象,但从根本上来看,六部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产生制衡作用的,六大部门都是各家管理各家的事务。正因为如此,古代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员独大的现象与此脱离不了关系。

①吏部:

六部之中,吏部可当选为六部之首,不论从职能或是品阶来看,吏部的“含金量”都是响当当的第一。在我个人看来,这种现象主要和古代封建社会“人治”为核心的君主专制制度颇具联系。正是因为注重“人治”,因故吏部的职能所在相较于其他五个部门来看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对于吏部的具体职能,史料有载:“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吏部在不同时期的职能也有所不同,在此主要体现两个阶段:一为两宋时期、二为明清时期。两宋时期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添置了“二府制”,“重文轻武”和“文官任知州”的政策被宋朝统治者推崇开来,进而“冗官”现象极为严重,故这个时期吏部的主要职能便被弱化。明清以来,伴随着明太祖朱元璋“丞相制”的废除,六部先是直接归于皇帝,但繁苛的工作量催使了“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出现,因为吏部掌管全国各地所有文职官员的任免等事务(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再加之重文轻武传统治国思想的影响,吏部不仅要高出其他部门一大截,而且还出现了压制内阁和军机处的现象。

②户部:

户部的职能相当于如今的财政部,因为户部在古代主要掌管国家的一切财政事务,就连皇上办事花钱都要经过户部的手在支取银票。户部的职能主要包括:赋税俸禄、田地户籍等财政事务,隋唐、宋元时期关于的户部的体系内容没有多大改变。明清时期,根据国家新的事故的频频出现,明朝于户部之下设十三司;清承明制,清朝买继承保留十三司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江南司。

③礼部:

真不知道礼部为什么能够排到六部之中的第三的位置,如果说六部各有特色的话,那么礼部的特色就是“穷”,虽然古代重视礼教传统,但这个工作确实是没有丝毫油水可言,简直就是“清水衙门”。不过即便礼部比较穷,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就是儒家学派,而儒家对于礼教传统的推崇则是思想核心,因故国家要“教化民众”,礼部必然不可或缺。除此以外,礼部还掌管典礼外交、学校科举(礼部只掌管科举考试,对于人员任命还是吏部的任务)。明清时期,统治者于礼部下设四司。

④兵部:

兵部和吏部相对,兵部掌武官,吏部掌文官,但一兵部不可同吏部同日而语;二兵部权限并不大。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古代的兵部只是掌握着军事行政,即武官任免、军械制造等事宜,关于统兵作战、把握兵权的这一事项,并不在兵部的职责范围之内。抛开三省六部制来看,其实最早从秦始皇确立三公九卿制开始以来,当时掌握兵权的太尉一职就是个虚职假衔,后世朝代的统治者对于兵权更才是始终秉持着“皇帝独大”的思想,兵权是绝对不会动辄交付于政府部门来掌管的。

⑤刑部:

顾名思义,刑部就是掌管刑罚政令、审核罪责和制定法律的部门,但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大小犯罪事宜都需要托交刑部审核处置。根据历朝历代的地方行政部署来看,一般都遵循“按省设司”,一些小的案子交由当地相关处理即可。这里的刑部是相对于某些重大案件(京畿地区待罪及以上案件)需要进行复审和最终的审核、裁判。明清有所谓的“三司会审”,“三司”所指即为刑部和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明朝设十三司,清朝设十七司(增设直隶、奉天、江苏、安徽四司)。

⑥工部:

古代大多能人巧匠都出自工部,工部的职能主要所系于土木器物、农事水利等建筑制造工程。此外,关于古代国有制官方企业,在开矿、冶炼这些范围之内的,工部都管辖在内。除此以外,工部还同户部共同掌管着印钱机构和金融货币、统一度量衡的部分职务。明清工部之下主要设四司。


木剑温不胜


吏部:是管当官的,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等。

户部:是管理国家财政的,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

兵部:是管理国家军队的,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和国防部等。

礼部:是管理国家外交礼仪的部门,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

刑部:是管理国家司法方面的部门。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法院等。

工部:是管理国家一些工业部门的,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信息产业部,交通部等


骄然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再一次将各项事情的处理细化,逐渐加大了执行力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本质上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将原本集中在三公中的权力进一步分散,从而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

因为三省六部制度对于皇权的加强作用,因而自确定开始就一直为之后的历朝历代沿用,虽然明朝废除了三省,但六部依然得以保留。

通常上来说,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

实际上,今天各项部门的分门别类很大程度上便是仿照昔日的六部制,所以要想了解清楚六部发挥的主要功能,还得与今日相联系。

虽然说六部的最高长官尚书官阶是相同的,但其实在朝内的重要程度乃至地位还是不一样的,其中以吏部地位最高,工部地位最低,而这户部自然是油水最大的一个部门。

吏部掌管古代的考试也就是科举,这是无数寒门士子进阶的唯一之路,更是替江山选拔人才的大好机会。同时官员的升迁也是遭到吏部的考核,也就是说你的业绩其实是掌握在吏部手中,吏部有着向帝王推荐人才的职责。

而这吏部便是相当于今日的中组部。

户部,作为油水最大的一个部门,若是碰上贪婪之人掌管户部,那么国家几乎所有的经济命脉被掌握手中,相当于是养了一个危害江山社稷的大蛀虫。

户部主要掌管的是田赋、军需、粮饷户籍等一系列与国家相关的钱财,可以说是帝王的钱财管家。所以说若是户部尚书从中做出手脚,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户部便是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央行、国资委、国土资源部以及民政部。

礼部负责主要是一些祭祀活动,古代以天最大,所以祭祀活动乃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尤其是皇家祭祀。古代神学思想极其严重,若是天下出现灾情,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地方官员,甚至灾情若不减,帝王都可能被波及,所以礼部必须主持好各种祭祀活动。

今日的礼部便是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和外交部。

兵部自然是不用多说,兵权、兵力以及兵器主要是归兵部所有,当然也不能排除历朝历代一些驻扎在各地的将军所掌管的军马,其中兵部还掌握着武人的考试。

兵部在今日显得尤为重要,是判断一个国家强盛如否的标志,主要是就是国防部。

刑部在今天一样重要,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主要是刑罚以及监狱等政令,不过刑部若是碰上死刑案件,一个人也无法做主,需要与最为出名的大理寺与都察院一起处理。

刑部便是今日的公安部、最高法和最高检。

其中在古代最为默默无闻的便是工部,毕竟对于并不来说一是没有油水可捞,而是普通百姓求人工部也无法帮上忙。工部主要是做一些水利工程,或者是为皇家修建别院或者是建筑性工程。

工部便是相当于今日的建设部和水利部。

虽然说三省六部制从隋唐时期发展而来,在每个朝代六个部门的重要性不同,在帝王身边的地位也是大为不同。但是对于如今社会来说,六部所对应的任何一个部门职责都是非常重大,并未有任何的上下之分,只要是为人民踏踏实实做事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