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大臣被刺杀,临终出了主意:将我当众处斩就能找到凶手,果然应验

有这么一个故事:妻子和外人私通,打算用酒毒死丈夫,小妾知道了,就故意把那杯毒酒打翻,救了丈夫。但丈夫反而觉得她犯了错,惩罚了她,小妾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这个故事出自一位大臣之口,是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讲(编)出来的,这样的人,自然脑袋转得快。

大臣被刺杀,临终出了主意:将我当众处斩就能找到凶手,果然应验

而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说客兼间谍,苏秦。苏秦常常跟张仪并称,两人干的事情看起来完全不一样,实际上都属于纵横之术。苏秦一力合纵,主张让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张仪恰好相反,一力连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六国跟秦国亲近,从这一点来看,他俩是死对头。

但两人偏偏又都是纵横家,都师出鬼谷门下,只不过张仪发迹比苏秦晚。巧合的是,两人都没死在自己效力的国内,反而死在了别的国家,张仪死于魏国,苏秦死于齐国;这两个国家都吃了他俩的大亏,苏秦作为间谍,死前活动地盘主要在齐国,他的真正主人是北方的燕国。

大臣被刺杀,临终出了主意:将我当众处斩就能找到凶手,果然应验

苏秦是遭遇刺杀后死的,刺杀他的人,正是齐国的士大夫。苏秦在齐国受宠信,自然有人看不惯他,公元前284年,暗地里针对苏秦的人听说苏秦将死,高兴得不得了,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正冲着他来。以苏秦的个性,得罪他的人(或者国),他必须报复回去。

于是苏秦临终出了个主意,他告诉齐湣王,你将我的尸身当众处斩,处以车裂极刑,并且对外宣布,这么对待我是因为我犯了间谍大罪,妄图颠覆齐国。谁杀了我,谁就能拿到一大笔丰厚的赏赐,加官进爵,这样一来,凶手就会自投罗网。齐湣王照做了,果然,背后的势力马上浮出水面。可问题是,齐国的士大夫也不傻,为什么苏秦抛出的诱饵,他没能抵挡住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苏秦让刺客势力相信了他的罪名。这条罪名不是苏秦虚构的,他真的做过那些事——临死前几年,苏秦愣是让齐国把打下来的十几座燕国城池“完璧归燕”,还一力鼓吹让齐王大兴土木,宣扬齐国的实力,真正目的在于搞垮齐国,让燕国得利。

可以说,苏秦自始至终都效忠燕国,即使燕王怀疑他,他也没改变自己的初心。杀了苏秦的凶手,实际上是在为齐国除害,但苏秦那张嘴太能说,凶手死后过了好久,齐王才发现苏秦给自己扣的锅不是锅,是铁板事实。苏秦到底有多能说呢?且看他说回城池的经过:

大臣被刺杀,临终出了主意:将我当众处斩就能找到凶手,果然应验

秦王把公主嫁给了燕国太子,太子即位后,齐国开始打燕国,连连获胜。燕王叫苏秦去把失掉的城池拿回来,苏秦就跑去跟齐王说:燕国和秦国结成了亲家,齐王打燕国,不就是不给秦国面子吗?你只看到眼前的小利,没看到背后的大危机!得罪了秦国,有你的苦日子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