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日前,福特发布了2019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福特汽车净利润为4700万美元,远低于2018年的37亿美元,同比暴跌98.7%,下滑幅度在业界相当罕见。

福特汽车的利润的暴跌与其销量大幅下滑有很大关系。据悉,福特汽车2019年全球销量为490万辆,同比下滑7.7%。在中国市场,福特更是遭遇冰冻。

福特去年在中国的累计销量为567,854辆,同比下降26.1%,而长安福特是福特在中国下滑幅度最大的业务单元,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仅有183,987辆,同比下滑51%,实现腰斩。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

4年前的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巅峰,全年累计销量达到957,495辆,离百万销量目标仅差一步。然而,到了2017年销量为82万辆,到了2018年销量为37.78万辆,到如今只有18.4万辆。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更重要的是,长安福特曾为长安汽车贡献80%-90%的利润,但随着销量断崖式下滑,从2018年开始,长安福特已经出现亏损8亿元的状况。对比曾经的辉煌,如今的长安福特早已沦陷。这也让我们不禁想问,福特究竟怎么了。

产品线老化,爆款难求

面对福特在中国市场销量的持续下滑,业内已对其进行了“360度”全方位问诊,普遍将福特的失利归咎于2016年后新车型推行缓慢,改款车型没有太大创新。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近几年来,长安福特只能拿着“福克斯”、“翼虎”、“翼搏”等车型炒冷饭。对比德系、日系等品牌,甚至同为美系的通用汽车,都在不断加快新品投放的速度,此消彼长之下,长安福特产品力不足问题愈发凸显。

当然,福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直到去年4月份,新一代福克斯的推出才打破两年多无新车推出的僵局。然而,作为福特的主销车型,也是曾经销量最好的紧凑型轿车,福克斯本应作为销量担当,受到福特的高度重视,但实际这款车的销量表现却不尽人意。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从产品来看,全新福克斯增加了轴距、配备8AT变速箱、旋钮换挡,且起步价只需11万元,看起来全新的福克斯似乎终于开窍了,但却不料毁于一款三缸发动机,导致换代的福克斯一蹶不振。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去年新推出的全新紧凑型SUV——锐际身上。锐际在今年1月份仅卖出1421台,销量差强人意,再次给长安福特泼了一盆冷水。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纵观锐际产品力,20万元左右,颜值高、配置多、空间大、操控好、性能强的福特锐际确实有着强大的产品力,在这款车上,我们看到了福特的用心良苦,是福特拼尽全力打造的好车。按理来说,锐际应该有着不错的销量,可它一上市就遇冷,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在消费者真正到了掏钱购买的环节,锐际存在的诸多槽点足以让其打消购买的念头。

首先在价格上,锐际的售价并不低。18.98万元的起售价要比同级别的RAV4、CR-V、探岳、奇骏等车型都高出不少。尽管锐际的产品力和售价是成正比的,但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2.0T发动机+四驱远不如1.5T+两驱那么实用,与其把成本放在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四驱系统上,还不如省点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提高配置来的实在。

其次,在产品方面,搭载四驱系统的锐际固然在操控和越野性能上更加出众,但是在油耗上明显处于劣势。据国内专业网站实际测算,锐际的百公里油耗在11.8L左右,而作为一款主要使用场景为城市家用的SUV,锐际的油耗表现很难令消费者接受。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从全新福克斯以及锐际两款车型上,我们不难发现,近些年福特的车型不仅更新换代慢,同时本土化工作也不够深入,产品并不能够打动国内汽车消费者,这些因素都能解释其销量不佳的现状。

质量问题不断导致品牌形象锐减

除了产品竞争力不足之外,产品质量问题不断也是福特经常被人诟病的地方。由于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长安福特的品质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无论是翼虎、蒙迪欧等车型的断轴问题,还是其他产品问题,无不导致福特品牌在国内的认可度和号召力也越来越低。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总结来说,产品乏力,质量问题不断,直接影响着长安福特的品牌力,百年福特前几年的品牌产品红利,正在逐渐丧失。

福特的中国之旅能否柳暗花明?

面对在中国市场即将被“边缘化”,福特并没有就此自我放弃,仍在寻找绝地反弹的机会。

福特在中国经历滑铁卢之后,更加注重本土化团队的建设,重组在华的领导团队,聘请陈安宁出任福特汽车中国总裁兼CEO,推出长安福特的复兴计划,还成立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计划用三年时间重回赛道。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在福特的“复兴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福特在新产品推进上开足了马力。福特中国在去年4月发布的2.0战略显示:计划三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30款新车型,产品涵盖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其中超过10款为新能源车型。

其中,豪华品牌林肯的国产化进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首款国产SUV冒险家将在本月上市,目标将锁定奥迪Q3和宝马X1等竞争对手。而除此之外,新一代MKZ和航海家换代之后也排入了国产计划,2023年之前都会国产。

总体来说,福特的反击力度非常大,几乎每个月要推出一款新车,这“玩命”的速度也说明了福特对于复兴的决心。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不仅如此,福特还将进一步加大在华产品中心的投入,并将设立中国创新中心、中国设计中心及新能源中心,加深本土化战略,真正打造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产品。除此之外,在被人诟病的渠道混乱问题,福特也做出了改变,将长安福特、江铃福特、进口福特三个渠道合一,统一管理。

从“进无止境”到“降无止境”,福特在中国究竟怎么了?

由此可以看到,百年福特并不甘于就此在中国收场,自主领头羊之一的长安汽车也不甘于合资板块的落寞。从新产品的规划到本土化团队的建设,不难看出,两者已经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

不过,摆在福特面前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告别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福特已经错过了其在华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外,合资企业混战的同时也遭遇到自主品牌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长城、吉利等企业已经先后越过“百万辆”大关……

因此,在面对当下竞争更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福特能否真的3年内扭转被动局面,迅速“重回赛道”,还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