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说“要求教师必须写纸质教案,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及现代化手段应用水平”,你怎么看?

龙行龘龘dada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也与时俱进,80%以上的老师都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学生上课,这样不但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绝大部分老师都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这样更节约时间。有人质疑老师的电子备课教案,要求老师的教案必须手写成纸质文档。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追求老师备课的形式,教案既可以手写成纸质文档,也可以采用电子教案的方式备课,但电子教案并不是从网上复制粘贴就完事,而是要真正掌握每章每节的重难点,把教学感悟和教学反思的内容批注在旁边,这样更能有效的促进教育教学。



很多老师习惯将备课的内容写在书上,这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记得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教育局的领导进入该班推门听课,这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课堂氛围也很好,下课后,教育局的领导让老师把教案给他看,这位老师就把课本递给了他,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笔记,有三维目标,重难点分析和教学反思,领导看后很满意,并对老师进行了表扬。从这以后,我们学校的备课都写在课本上,减轻了老师为应付检查而写教案的工作量,老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教法上,为明智的教育局领导点赞。


对于电子备课教案,我认为也是可以的。电子备课教案适应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可以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而电子备课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取其长补其短。在备课方面也有要求,要有再次备课痕迹,老师可以将教学心得和教学反思内容写进去,让电子备课教案日趋完善。

目前,老师为应付上级各项检查而写的教案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很多老师都不会根据自己写的纸质教案的内容来上课,因为那是应付检查的。有经验的老师都是用脑备课,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烂熟于胸,讲课时的临场发挥能让课堂更精彩,那种教条式的照本宣科,早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学校领导要多为老师着想,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多做实事,少搞花架子,让教育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上来。


Lance课堂


教案是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以及对教学流程的思考与设计,也包括了对学生课堂活动的预设。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我经历了教案的几次变革,也深知教案在老师心目中存在的方式。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们全是手写教案,一本课本加一本教师用书,有的甚至没有教师用书,就完全靠自己脑袋去想,虽然很累,其实那是最锻炼人的备课方式。

再后来有了教案书,大部分老师备课就是抄教案。负责任的老师是上课之前抄,不负责任的老师是上课之后抄。负责的老师抄的比较详细,有的再做修改;不负责的老师简单地抄。老师们苦不堪言,因为很多时候上课时不可能拿着教案本上课,于是还需要在书上备课。

再后来,有了电脑,可以使用电子教案了。现在老师们轻松多了,在网上下载一份电子教案,拿去就可以应付检查。当然,学校要求老师们二次备案,有的老师就课上完了在上面划几根横线和波浪线,再圈几个圈就可以了。这样的教案实在没有任何意义,连应付检查就不够。

我们学校现在有很多老师是在书上备课,有重难点、环节、板书、反思。这样的教案感觉更实用,老师拿着上课,既解决了看教案的问题,也更方便教学,但是,问题又来了,写在书上,密密麻麻一大片,又影响老师看书上的内容。于是,我们学校老师就用黑色、蓝色、红色笔配合起来备课。

学校领导并没有规定必须手写教案,可以用打印教案,也可以在书上备课。用电子教案依然要求详细的二次备课。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备课方式。

要求老师必须手写教案与学校领导管理水平是没有截然关系的,不是说领导管理水平不高,而是不放心老师用电子教案。事实上的确有些老师对教案的使用是不让人放心的。

结束语:老师们应该把写教案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而不要看成是自己的负担,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您好,我是溪的欢歌,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觉得这人说的不对!

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应用跟教师是不是只是写纸质教案没有多大关系。

说说我的经历吧。我是从集体备课写电子教案转为手写教案的经历者。

刚开始我所在的那个学校,要求一个教研组集体备课。备完之后,每位老师要上交一份电子教案。

学校每个月都有优质课比赛。经常开展那些同课异构的活动。年轻的教师们工作积极性也比较高。因为每一次PK,都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电子教案的简便快捷,能节省下来不少时间,让老师更有精力去准备自己的课,组织自己班级开展更多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时光过得丰富多彩。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案,是手写的。刚开始的时候,感觉特别惊讶,很不习惯。那种感觉好像正从现代社会一下子进入了原古时代。

但是慢慢的感觉,写纸质教案也有它的好处。

静下心来写纸质教案,把教学的整个过程再重新捋一遍。你会发现讲课思路会更清晰,可以静下心思考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这节课讲得更精彩。

看到讲课思路慢慢的形成文字,落住于笔端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呢?


其实在我看来,电子版教案和纸质版教案相结合才是最完美的。

同一教研组的所有老师通过教研讲出自己的对课的不同理解,最后达成统一的意见,形成一个电子版教案。

纸质版教案,教师可写一个简案。平时记录下来自己上课的思路和过程,讲完这堂课之后的优缺点还可以写到每一节教案的后面,形成自己的反思。

我们不就是通过每一次反思才得以进步的嘛。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如您觉得好,欢迎点赞和转发!

我是溪的欢歌,热爱教育的文艺青年。想获得更多教育干货,欢迎关注我,和我成为朋友!


溪的欢歌


无论是纸质教案,还是电子教案,都是备课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与教学。

一个精力了从纸质教案到电子教案变化进程的老教师,谈一下真实感受。

二十年前上班,那时没有多媒体,最先进的就是幻灯片了。记得第一次听一节物理课,做课教师运用了幻灯片,那时觉得:好神奇啊。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了,上课效率也高了。

对于教案,每个学期厚厚的两大本需要写,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思想,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师生活动,都体现在纸质教案上。静下心来写一篇教案,需要两节课,一篇语文课,一般需要两三节课讲授,备课是一件费心费时的活。但,好好地写了教案,上课去,得心应手,效率很高。

后来,学校有了电脑,多媒体,教案也就成了电子的。但是,并不是说老师的工作量就轻了。不写纸质教案,但是需要做课件。相当于曾经写教案的工作量。

现在很多学校,对于新教师还是要求写三年纸质教案。工作量是很大的,但是对教师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趁年轻,还是多做点,多学点。写纸质教案,是成长的需要。


静待花开122293612


建议取消手抄教案

手抄教案不是衡量用心备课的唯一标准

我也是一名老师,教龄5年以内一直是手抄教案,平时工作很忙,手抄教案确实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且个人感觉有时候只是机械性地抄写。除了手抄教案,我还习惯对照教参和网络资料在书上批注。我觉得做批注才是对备课最有益的。

现在教龄快10年了,备课时,还会在书上做些批画,标注。尽管有些年级不是第一轮教了,但是课文常备常新,随时再增加补充。


小污妖在云端


我赞同并且支持学校的这种要求!

现在的年轻老师,幸运地赶上高科技时代了。备课的时候,打开电脑,联通网络,哗哗哗,几下子就备好了,非常干脆利索。

上课的时候,笔记本电脑一夹,走进教师,打开多媒体,整个画面就出来了。比如讲一篇散文,放出的意境,比作者当时看到的画面都美、都清晰,甚至把作者是什么样的,都能给放出来。

整个一堂课,由于这些画面引人入胜,再加上有的老师口才很好,讲课有吸引力,学生听得如痴如醉,非常兴奋。

这样看来,课堂效果应该说不错!



然而问题来了!老师讲了一节课,可黑板上没留下一个粉笔字。学生的笔记本上,照样不会留下几个字——老师不写字,他们就不写字。

板书非常重要!

老师把重要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学生才能记到笔记本上,才能加深记忆,便于以后复习。

板书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帮助学生写好字!

各任课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如果能写一手好字,板书漂亮,字迹非常美观,学生就会因为喜欢而模仿!

事实上,中小学生能够遇到一位写好字的老师,那是他们终生的幸运!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字,无意中就能写出一手好字来。将来出到社会上,受用无穷。

现在,老师板书没有了,学生这个“练字”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关键是,老师也懒得纸质书写、黑板写字了!一切都是电脑,写教案、作计划、作总结、写发言稿,等等,都是电脑完成!利索、方便,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

青年老师的汉字书写普遍不好?

为什么——

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普遍很差?

答案就在这里!——电脑代替了手笔!

因此,这所学校不管出于哪种动机,要求教师必须写纸质教案——

我都完全赞同,极力支持——

最起码能让他们手写一次汉字,向写“好字”迈进一步!


孙老师谈孩子教育


电子教案或手写教案,只是不同的呈现形式而已,或者说使用了不同的存储介质,与学校的管理水平及现教应用水平本来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强迫教师必须写纸质教案,确实反映了一所学校管理、教研水平较落后。

要求教师写纸质教案,一般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学校不信任教师会认真备课,若允许用电子教案,可能会有很多人从网上下载。

二是学校在教研工作这块缺乏自信,上级来检查时,拿纸质教案出来心里才踏实。

备课应该是教师自发主动的行为。如同一个人登台演讲之前,肯定会做充分的准备,方方面面考虑周全,万一出了纰漏,不但自己丢脸,演出也会弄砸。

老师上课之前,为了顺利推进课堂流程,实现教学目标,肯定也会认真备课,甚至反复在心中预演。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仓促上阵,脚踩西瓜皮。那就表明,学校的管理有问题,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教研上缺乏主动。

也就是说,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不一致,甚至相悖。学校只有选择站在教师对立面,用强权逼迫教师服从自己的意志。

这样的学校,教师固然痛苦不堪,管理者也举步维艰。

电子教案是大势所趋。相比纸质教案,前者易于修改、传播,形式丰富多样,能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度结合,相得益彰。

至于说易于抄袭,这方面,纸质手写教案不也一样吗?没有电子教案之前,又有多少人写原创教案?那时候,很多人抄教学参考书,大量时间和精力被无谓地浪费。

既然都是抄,还不如抄电子教案,复制粘贴即可,节省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优秀的学校管理者,从不将自己置于教师的对立面,而是把凝聚共识作为首要的任务,把“上下同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努力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对管理产生认同感,对职业产生自豪感。

赋予教师最大的教学自主权,决不以专家自居教给老师们如何上课。而是以目标为导向,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

这样的学校,校长和老师,是互相成就,而不是互相拆台。

这样的学校,根本不需要规定教师们使用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因为老师们自会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毫米


题主的意思似乎是说,学校要求老师写纸质教案,既是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现,也是现代化水平低下低下的表现。

我在一些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看到一些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讲课的情形。老师在讲台上坐着,讲桌上摆着打开的笔记本电脑,电脑里的教学内容投射到白色的屏幕上,老师手握鼠标,低头看着电脑,口中念念有词,光标在屏幕上不停地上下左右晃动着。

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确先进,让我叹为观止。老师不用写纸质教案,备课内容与相关的课件,都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放进移动硬盘里,往电脑上一插,往屏幕上一“投”,老师坐在讲桌旁,手握鼠标,“如此道来”,一切OK !

可仔细一想,这样的教学,老师倒是OK 了,学生呢?学生在下面直看到光标在屏幕上不停地晃动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可能连老师讲到哪里了也不知道,因为,老师是“熟悉”的,而学生则是生疏的,他们如何能跟上屏幕上光标晃动的节奏?

此其一。

其二,老师面对学生讲课,本身就有一个通过眼神、动作相互交流的过程,通过肢体语言和表述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这下倒好,老师埋头盯着电脑,学生看着屏幕上不停晃动着的光标,老师口若悬河地讲,学生恍恍惚惚地看。难道,这种情形,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

再说教案。学校要求老师写教案,并且要求写纸质教案,这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为什么要写教案?老师的课堂教学不能随心所欲,总要有个大致的计划,有个对自己约束的根据。

而写纸质教案,就是要求老师写出的教案,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推敲的。而直接从网上下载,简便倒是简便,方便也方便,但是,那些东西是不是就能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那倒是不一定的。作为教师,如果过分地指望着什么都想从网上下载,找些现成的东西,那也会制约自己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罢了。

当然,如前文所言,学校要求老师写纸质教案,是学校加强教学管理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但是,形式,绝不可演变为“形式主义”!

老师的劳动,本质上是脑力劳动,学校在对教师的管理上,既要尊重教师的人格,也要遵循脑力劳动的规律,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这就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理念和智慧。

就要求老师写教案而言,应当根据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搞“一刀切”。学校里,有的老师认真负责,有的则不然;有的教学水平相对比较高,有的还需要努力;有的是老教师,对教学内容比较熟悉,教学方法也运用地比较娴熟,有的则是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等等,具体情况不一样,要求也要不一样。

从学校的角度说,学校的教学管理,既要从整体、从全局出发,也要考虑个体差异。而从教师个体看来,学校的任何一项措施,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找到反对的理由,因此,教师看问题,也要顾全大局。学校领导不要苛求老师,老师也不必苛求学校,相互谅解,理解,同心同德,才能把学校办好。


云鹤凌空


我认为,纸质教案或电子教案与学校的管理水平或现代化手段应用水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社会发展到今天,老师们几乎都不太喜欢用“教案”了,不管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因为不实用,现在用的都是“课件”。那为什么现在还要强调写纸质教案呢?原因有二: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需要。教育局到学校检查工作,往往喜欢检查教师备课情况,那怎么体现呢?只有提供纸质手写教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本,这是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拿不出来那可是要被批评的。

二是学校杜绝教师不认真备课的需要。笔者曾做过教研组长和教务主任,一次在检教师备课情况时遇到这么一件事:学校发出检查教案通知后,大家纷纷把备课本交到指定地点,然后检查组开始检查、记录,这时发现没有李老师的备课本,找来一问,李老师回答道:“我没有教案,但我备了课。”检查人员说:“那你拿来给我看一下。”李老师又说没有,在电脑里,约半小时后他拿来了一本打印好的“教案”给检查组,A4还是热的。检查组哑然,像这样一位教师,你说他认真备课了,大家心里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这种情况给教育局的领导碰到,那可不是一般的批评呀!

正因为这样,纸质教案才有了它的“市场”。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也不太喜欢为应付检查而手抄的纸质教案,我宁愿把备课的要点或内容标注在课本上,也不愿看那种没经过大脑为抄而抄的教案。既然大家都这么“讨厌”这种形势主义的教案,有不有更好的办法去呈现我们的备课呢?现在我的做法是:既不手抄别人的教案,也不打印网上的教案,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本章节内容的课件(或是修改别人的课件),然后按课件或幻灯片的顺序把教学过程的要点手写在备课本上,以便上课时更有条理性。我把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和制作课件上,但也拿得出纸质教案本给上级领导检查,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了呢?

总之,纸质教案不一定是学校自己想要的,可能更多是为了给教学主管部门一个交代,或者说给上级一个可量化的标准,这与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正如有一次我到香港考察,音乐课,教师给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进行上课;而数学课,老师只用粉笔在黑板上给学生进行演算(连PPT都没有),你能由此说明香港教育是先进还是落后吗?所以,备课教案也好,上课方式也罢,只要根据当时需要适合就好,而不要困死在“管理”之中。





钟庸教育


【教师应该写纸质教案吗】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三十年的老教师,我对纸质教案原则上是持反对态度的。

理由:

1.老师要上好一堂课,自然要事先进行认真地备课。但备好一堂课的核心是对教学理念和知识的思考整合,而不是在教案上做纸质文章。当然,写教案自然也是对这种思考整合的再总结,但说句实话,从实用角度来说,写在教案本上的备课远远不如写在课本上的有用。因为老师授课是要与课本结合的,谁也没时间和精力把课本原文和对课本的思考全部写在教案本上啊?所以,许多情况下,课本和教案就成了两张皮,老师上课很少看教案,恰恰是看课本的时候多。这不是白白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吗?一句话,写教案费时费力,实用性真的不是很高。

2.更不能理解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还不允许老师把以前写的教案进行修改,总认为老师这样做是在偷懒,是在偷工减料。于是,每学期开始,那怕你带的是同样的内容,也是要把以前的东西照抄一遍。既然花时间做重复性的抄写工作了,老师就没时间再对教案进行加工改进了,这就如同逼迫老师长年的驴拉磨,渐渐地磨光了老师创新的劲头。这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3.随着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老师备课的重点也应该逐步转移到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上。试想,老师已经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科技手段的备课上了,回头还要写纸质教案,这不是更增加了老师备课的工作量,耗费了老师的精力吗?

总之,纸质教案真的是费时费力,对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非常有限。

我的建议:教学没规划自然绝对不可以。为了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促使老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到教学的研究和创新上,应该提倡写简案,应该允许老师对往年教案进行修改,而不是为了迎接检查,搞形式主义,无谓地增加老师的教学负担,对教学效果意义真的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