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宛西风云2---彭公情


宛西风云2---彭公情


宛西风云2---彭公情

宛西自治(二)

彭公情

(第三回)

母亲病危回乡路途受阻

尽孝守墓讨论天下大事

~~~~~~~~~

民国16年八月初的一日早上

西北军冯玉祥部,高等执法官彭禹廷少将正在办公。

突然接到电报母亲病危,立即就向冯玉祥请假,回乡看望老母,冯玉祥将军立即批准,并赠大洋二千,禹廷婉言谢绝,只拿了不到二个月军饷600个大洋,各级同僚纷纷慷慨相赠,均表婉辞。携带夫人“沈若愚”和三子一女,乘坐一辆马车匆匆踏上郑州到镇平回乡之路。

谁曾料到马车刚到襄县,路上遇到大批逃难的人群。禹廷前面询问,有人告知:“前面有大股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有一位年长的老先生插话道:“反啦、土反天啦,军队都吓跑球了。汝州巨匪老王太,庐山匪首李长有,还有宝丰二蛋娃三股土匪联合五六千人”一路攻城掠地,杀害许许多多无辜的平民,真实造孽啊!叶县,旧县附近方圆二百里早已成为土匪的天下。

禹廷担心母亲病情,归心似箭,但遇到如此凶恶的事态,也不知何从,在夫人和车夫的劝说下,虽说心急如焚,也实属无奈,只好城中旅馆暂住。

为防匪患连续十几日襄城四门紧闭出进不许。期间禹廷每天打听匪情,吃喝不下,焦急万分,担心母亲撑不住了,希望见到最后一面。

第十八天早上实在等不下去了,打听警察知道匪患稍稍退却,也顾不了那么多,收拾行囊坐上马车匆匆上路,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尸骨遍地,真是相当凄惨。禹廷眼中时常嵌着泪花,心思满清鞑虏早已推翻,中华民国已经十五六年了,为何土匪还这么猖狂,百姓的日子还这么苦,这这究竟是怎么了?到处凄惨之景象,简直是心如刀割一般……何时才能还老百姓清平世界……

驾…驾驾……马车紧赶慢赶飞驰回乡路上……第二十一天下午半晌,终于过了潦河漫水桥了,进入镇平,禹廷挑开布帘西方瞭望,阳光刺目,两边群山蜿蜒,溪水潺潺,顿感亲切,

马车势入柳泉铺禹廷吓了一跳,昔日“康熙爷眼中的柳泉林荫,锦绣铺路,荷塘村舍,恬静安逸,的和谐乡村早已变了模样,沿路村志残垣断壁,瓦砾乱堆,呈现出一片凄惨伤感的萧条景像……忍不住长泪两行。民间诗人曰:

泪如泉涌彭禹廷

探母思乡回镇平

目睹匪患百姓苦

叹声革命有何用

村北边庄高岗上二哥延祖惦着脚眺望着东方已经有十几日,天天如此,终于看到一辆马车远远奔过来,已经猜个八九不离十,一定是老五回来,飞快的迎了上去:“老五是你吗”?车还没有停稳,禹廷就跳了去,询问母亲病情,二哥唰的一声泪水涌出:“咱妈已经过世多日”,“现在何处呢”禹廷急切的询问,

“已经出殡了和爹合的”,

“咋不等着我呢”

“老五别生气,听我说啊!给你发电报的第二天,咱妈就非常严重了,吃不下饭,瘦得皮包骨头啊!上气不接下气,没称二天就不行了,咽气前还叫着你名字啊!,可虽说是八月份,但天气还是很热,二三天都有臭味了,加上怕土匪抢“干票”

弟兄们商量着,也等不到你回来,时间长了就…………唉������ !”

禹廷听此滔滔大哭,奔向母亲安息之地,

庄西南一条弯弯小河边,杂草丛生,一座新垅起黄土堆,插在坟头的柳条白幡,在飒飒的秋风中不停的摇拽,随之几声呱呱……老鸹的惨叫,就更加悲凉。

突然禹廷飞奔过去,趴在母亲的坟前抱头痛哭:“妈、妈我受罪的妈呀!你还没有享受一天福咋谁走就走了啊!你娃我不孝啊!我对不起你,以后我想叫妈谁答应啊!………”沈夫人带来鞭炮火纸,和孩子们一起祭拜,弟兄哥嫂几个闻之匆匆赶来,帮忙禹廷披上麻皮,穿白布孝衣,一家十几口皆哭声一片。

这真是小河弯弯

弯不住好人

留下太多的遗憾

都说青山不会老

为何善良人

总是走的早

霎时间山河呜咽,大地哭泣

阳光躲避,孤月寒逼。

禹廷当晚痛苦欲绝,茶水未进,感觉愧对母亲,决心守制百日,哥哥侄子用包谷杆搭简易的庵,为防土匪,家人们带上铁掀,货叉,木棒等并在不远处,偷偷的看护着。

沙河流村刘书云 ,出生书香门第,南阳师范毕业,思想进步,由于老家土匪更多,在七里庄亲戚家住,特别崇拜禹廷。这不听说禹廷回乡了,第二天来陪伴,孙中山推翻满清鞑虏………,袁世凯盗取胜利之果………

共产党成立………

孙中山,联俄、联共、恢复农工,创建“黄埔军校”

军阀混战……

以及刚刚传来的“八一起义”等

……请教天下大事,


(第四回)

士绅邀请救民生于水火

袁营借枪寨主慷慨相赠

~~~~~~~~~

禹廷在母亲坟前守孝期间

有许多镇平社会名流,士绅前来祭拜。

马县长邀请禹廷出任警察局局长被婉言谢绝,但答应适当时候愿意为家乡做事。

私塾先生彭子善恳请禹廷出山剿匪,

张楼区长张贤庆

交谈了解到镇平县这几年被土匪糟蹋得不成样子了。乡亲们实在是过不下去了。镇平县南区境内大小刀客(土匪)不下十几杆。刘宝斌本县最大的刀客头。镇平江湖是土匪的总杆:其收下大大小小十几杆匪。徐寨徐竹竿人称“摸住天”,范营的范麻子,小岗的火星爷“王蹬云”,王官营村的“一个馍”堰岔的“王长安”王大善人。董营的董天顺,绰号“董骡子”等他们到处抢劫,绑票。强奸民女,没有人性坏事做尽,几乎每个乡镇村寨都有刀客。几乎成了刀客的天堂,全南区(候集)犹如魔鬼世界,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余生。

就在这几天晚上附近几个村子时有火光四起,烈火腾空,枪声,哭泣声,吼叫声,此起彼伏。彭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一切都折磨撕裂着彭先生的心灵。悲怜之心难以自制。大有岳武穆“怒发冲冠”之势。无奈身单力薄。没有带兵,也没有武器。只恨得咬牙切齿。之后听说袁营村“地主王大经”是镇平县屈指一首的大户,有寨订80多人,枪支近百杆。第二天一大早彭先生之身一人,来到七八里之外的“袁营寨”只见石寨魏巍,足有二丈有余。四周有近两丈的壕沟。沟里放满了河水。的确坚不可摧啊!寨墙东门是一个高丈八宽丈七的拱形辕门。两扇土漆枣红色大门紧闭。寨内竖起一座瞭望哨,高高耸立,足以看到几里之外。四周寨墙上有几人流动放哨的寨丁。寨门外一个长者领着几个放羊娃,真正讲刀客故事(去年刀客杀进邓县城,烧杀抢掠,空前劫难啊)禹廷客气问道:“叔你老身体可好啊!长者应声:“还中”,彭先生接住问道“不知王大寨子可否在家?”长者警惕的问道“先生是何人找我们寨子何事?”。禹廷也不隐瞒说了一遍。长者用怀疑的语气问道“先生是西北军冯玉祥大帅的执法官?”彭先生肯定的点点头。长者微微点头。这样吧我领你进寨吧!要不还真进不去。最近闹刀客,白天都紧闭寨门,没有啥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开门。晚上还要拉起吊桥,防匪患啊!走到寨墙前彭先生仔细观看果然看到吊桥。大门外两名寨丁身背长枪好不威武哦!彭先生递给长者一张名片。长者打了招呼,一个寨丁飞速报告寨子“王大经”。此时寨子刚刚吃过早饭,正在“将军对弈”忽闻彭大将军来访”有要事相商,匆忙放下棋局。接过寨丁递过的名片一看:只见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是印着

“国民革命军西北边防督办 秘书长兼高级执法官

彭锡田 字 禹廷少将

大经甚感惊讶,健步出寨相迎。他身穿土灰长褂,头戴瓜壳帽,下巴几乎全白的山羊胡须彰显精明,怀里別着一杆二尺长的旱烟袋。紫铜色的皮肤,饱经风霜,满脸皱纹,岁月蹉跎的老人。

两人寨门相见,彭先生深深抱拳“寨主也拱手迎理。拉着彭先生一路“寒酸”走进寨主府邸:两进院子,全部青瓦青砖,一条甬路青砖镶边,古石铺垫。通往后院正厅。宾主寒暄落座,下人端来产自北顶的“云雾毛尖”寨主递上他那翠玉烟嘴的宝贝:“彭大将军”抽一袋如何”禹廷笑笑接过眼袋“下人拿来“火桶”(用火纸卷成圆筒里面有������ )吧嗒吧嗒美美地抽了一袋,连声称赞“好烟好烟”只是好久没有抽了,多谢寨主盛情。大经点头称赞“将军果然没有忘本啊!蒙将军大驾光临寒舍,顿感蓬荜生辉,荣光无限啊!

禹廷用啦一下茶,轻轻放下,多谢寨主盛情,请不必客气。锡田本次登门拜访贵府,主要恳求寨主排忧解难。来寻求帮助的。素闻王寨主“大善人”为人慷慨好义,不知可相助否,寨主捋捋山羊胡须随口应到“好说,好说,早闻将军幼年聪慧过人,12岁时镇平乡试名列第二名。(又名童子试,读书人要取得功名,必须参加考试,考取着成为“秀才,相公,见到县官可以不跪拱手即可。普通人则必须跪拜理,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好像还有一段故事呢“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禹廷12岁,有老师哥(彭子善)带领去县城孔庙(府前街老公安局院内,)参加乡试。那天禹廷穿一双红花镶嵌绿叶的绣花鞋从南门进入考场“黉学。这里是典型的古建筑群,古朴典雅,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屋顶飞鸟走兽,市内雕梁画栋。大门南开,门口雄狮蹲踞。盈门一副鲤鱼跳龙门的雕饰。文庙大殿供奉大成至孔先孔子画像,及孔门72贤牌位。主考官“时文宗”五十多岁顶戴花翎,身穿锦袍,手握书卷,仪表文雅,拦住小禹廷的去路,“小孩子,你来干啥。”

小禹廷从容答到“学生来应试”

考官上下仔细大量一遍,头戴小帽,脚穿绣花鞋。不禁笑道“才几岁,也来考试。”小禹廷镇定回答“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甘罗12为相,周瑜十几岁统帅千军。康熙爷8岁,登基坐殿,14岁亲政。学生今年12岁,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祠堂议事,也可娶妻成家。”主考官见他出口不凡,甚是喜爱。“好小子口气不小啊?不知可以真材实料啊?我出一上联,可对否?否在便不能入试”。

禹廷从容淡定答道“学生愿意一试,请先生出题”

考官捋捋胡须细雨慢声吟曰“小孩子,穿一双绣花鞋,乳臭未干,岂是文坛泰斗?”禹廷在旁边迈步稍思,朗声对答:“大丈夫,持三尺宝剑,壮志凌云,绝非武林莽汉”。

这真是上联奇出,下联妙对。可谓雄心崭露,考官连声称赞“小儿奇才,出口不凡,前途不可量也!”果然考取第二名好成绩。谁人不知呢?

禹廷听到此处微微一笑,打断话题,谦虚答道“寨主过奖,几十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罢。二人哈哈一笑。

禹廷问道“王寨主可知我区境内匪患横行,民众受难,田园荒芜唯你寨稍好。”这次应民众之邀,回乡剿匪解民众与水火,还相亲们朗朗乾坤。只因刀客人多,禹一人恐难抵众狼。此次是想向寨主借枪六只。一年之后奉还。大经沉思许久叹气道“将军此乃义举,善举,老朽钦佩之至。莫说区区六只抢,就是一百条枪,又奈何?犹如羔羊送豺狼。土匪白天尽散,夜聚打劫。官兵來剿,多无功而返。”

禹廷回应:匪聚之势,足以害民,民据之势足以制匪,土匪再多,毕竟少数,正因为民众一盘散沙,所以惧匪,只要团结各村村民,提高觉悟,大家一条心,匪何以藏身。

大经双眸微闭,说得太对了只是……老朽无能,只求自保,将军还是另想办法啊!

禹廷无论如何说都无济于事,借枪无望起身,过王凹村东是一片茂密槐树林,突然身后传来一队马蹄声“彭先生慢走,来人下马抱拳“先生慢走。我乃袁营村王寨主次子云甫,奉家父之命,前来送来12条快抢。12位勇士,12匹战马。

说完12为汉子一一介绍勇士

绰号“老雕”刀斧手,彭营人

绰号“冀宝刀”安子营人自幼习武善用 大刀

绰号“赵大炮”大赵营村人用得一手好枪法

绰号“阎王爷”北山寺庄人,黑脸大汉身高六尺力大无比能背千斤,饭量打的吓人,一顿十几个黑馒头,一小锅粥,到处打工,干活好把式,一人顶五六个人。可是一到吃饭主人都不喜欢,被家父收留护院。

“沙彪”原名沙二虎,只因善用飞镖而得名。

绰号“牛魔王”城南孙庄牛家人, 原建国 军人排长。军事素养过硬。等一口气介绍完毕。大家以后都要听从将军命令,不开不忠,大家一口同声答到:“我等愿意追随彭将军,唯将军马首是瞻,”禹廷一一拍肩拥抱,好兄弟。也曾味料到王寨主会如此慷慨,决不让王寨主失望,从此这12位勇士追随彭先生一路剿匪,战功辉煌。

涅阳生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