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資治通鑑》是從三家分晉開始寫的?

既無忘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典籍,書中記載的歷史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到後周顯得六年(公元959年)結束,共1362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事件。那麼,為什麼《資治通鑑》要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呢?

首先,三家分晉事件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的分水嶺。代表著一箇舊的社會制度的結束,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開始。是中國奴隸社會徹底瓦解,封建社會正式形成的標誌。

在殷商和西周王朝,我國是奴隸社會。政治上採取分封制,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前朝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諸侯要服從天子的統治,按照天子制定的禮樂制度行事。在經濟上採取井田制,即天下土地歸天子所有,諸侯可以使用和繼承,但不能轉讓和買賣。

隨著周王室的衰微,禮崩樂壞,以及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到了春秋時期,井田制逐漸瓦解,導致分封制崩潰,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興起。魏、趙、韓三家分晉時,我國奴隸制正式畫上句號,退出歷史舞臺。土地私有制出現,新的封建經濟基礎隨之產生,我國正式進入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時期,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其次,《資治通鑑》是“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司馬光的原話)。可以說《資治通鑑》並不完全是一部記錄歷史的書籍。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的主要目的是總結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以給後世統治者提供歷史參考,使他們能夠從歷史事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從而提高治國安邦的能力和水平。

所以,《資治通鑑》是隻記錄有借鑑價值的同一種社會制度下的史實。那些已經被歷史淘汰了的舊有的東西,比方說西周時期的禮樂宗法制度等等,既然沒有了借鑑的意義,也就沒有必要再浪費筆墨,把它們記錄進去了。再加上統治者平時學習的時間和精力也很有限,所以必須萃取精華中的精華。

另外,也有很多人認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續寫《左傳》。《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春秋》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以記錄魯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為主,兼記其他諸侯國史料。可以說不是一部全史。它的截止時間是公元前468年,而《資治通鑑》是從公元前403年寫起的。只能說《資治通鑑》的敘事方法借用了《左傳》的,跟續寫《左傳》完全是兩碼事。

補充一下,按照周王朝的宗法等級制度,階級晉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分晉的魏斯、趙籍、韓虔本是諸侯國晉國的卿大夫,是隸屬諸侯晉國公的。他們分割晉國公室在前,倒逼周威烈王冊封在後,這在周王朝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三家分晉代表著禮樂宗法等級制度的徹底崩潰。


畫月成眉


北宋史學大家司馬光的鉅著《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他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是有緣由的。



《資治通鑑》的撰寫歷經19年,跨北宋英宗、神宗兩朝,最終成書於公元1084年(北宋元豐七年),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 。那時當政的皇帝是宋神宗趙頊。南宋學者胡三省在《新注資治通鑑序》中雲: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蹟為編年一書,神宗皇帝以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曰《資治通鑑》,且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


可見,因為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資治通鑑》可算是我國的第一部官方修撰的編年體史書了。編年體史書,即是按照年月日順序書寫各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書籍。另外,之前那部很有名的《史記》,屬於紀傳體,是按照人物為欄目撰寫的。


在三家分晉之前,屬於春秋時代。在司馬光所處的時代,記載春秋時代的編年體史書(非官修,體例也不完善)已經有了,比如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



《春秋》是孔子整理並修訂的魯國的史書,也是留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那個時代的珍貴記錄。在宋代,孔子早已被奉為聖人,《春秋》也已早已成為儒家的經典。司馬光自知自己的斤兩,無論如何,他也不敢聲稱自己是在接續聖人的經書。


孔子以後,為《春秋》做註釋和解說的人很多,他們為了闡明《春秋》的記述,往往選擇一些歷史事件然後串聯成文,就叫做傳。經過歷史的檢驗,後世普遍認可的傳有三部,即《春秋左氏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它們分別代表著儒家的不同流派。


司馬光退而求其次。他認為,《春秋》的傳,實際上就是編年體的史書,他接著《春秋》的傳,續寫下去,就沒有毛病了。司馬光的心思,宋代的學者早已知曉。與司馬光相熟的宋代歷史學家劉恕,在《資治通鑑外紀·序》中說:


恕蒙闢置史局,嘗請於公曰:公之書不始於上古或堯舜,何也?公曰:周平王以來事包《春秋》,孔子之經不可損益。曰:何不始於獲麟之歲?曰:經不可續也。恕乃知,賢人著書尊避聖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


恕就是劉恕本人,公就是對司馬光的尊稱。獲麟之歲,即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是孔子的《春秋》脫稿的日期。也就是說,孔子《春秋》的記述到此為止。可見,為了尊避聖人孔子,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得從三家分晉開頭了。當然,也是因為三家分晉標誌著戰國時代的開始。



稍後的大儒王應麟,就是編撰《三字經》的那位。他也曾經在《通鑑答問》中寫道:


或曰:《通鑑》何以不續《春秋》?曰:《春秋》經也,《通鑑》史也,經不可續也。《左氏》終於智伯,《通鑑》始於三晉,蓋以續《左氏》也。


王應麟認為,司馬光是接著《春秋左氏傳》寫的。大概,當時學界普遍推崇三傳中的《春秋左氏傳》吧。無論如何,司馬光本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司馬光是正統的儒生,他寫《資治通鑑》的目的,是為了獻給當朝皇帝備做前車之鑑。所以,他謹慎小心,維護封建法禮的正統,不敢觸碰孔子的光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後世的學者,也是有樣學樣。其中,清代學者畢沅編撰的總計220卷的《續資治通鑑》最為有名。當然,以畢沅本人的學力,比起司馬光來,就遜色多了。


俚言雜談


第一個原因,《資治通鑑》之前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寫到了晉國智伯滅亡,所以《資治通鑑》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算是續上了《左傳》。

第二個原因,這一年的韓趙魏三家分晉,在司馬光看來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開篇第一句話:“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翻譯成白話: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韓趙魏為諸侯,也就說韓趙魏分晉得到了周朝統治者的官方承認。

緊接著,司馬光詳述了個人的看法,一言以概之:禮崩。周朝傳承接近八百年的名分與等級制度,在這一年被徹底的破壞了,而破壞者正是威烈王姬午本人。誠然,當時的周王室已經衰微,對於諸侯僅有名義上的君主身份。不過由於天下大諸侯眾多,相互制衡,誰如果跳出來不遵王命,也得掂量掂量天下沸沸之聲。但周王自己跳出來,承認了分晉的合法性,其他人還能說什麼呢?於是,各個諸侯逐漸不再把王命、名分的分量看得很重了。

我們現代人看這段,總會覺得“禮”這個字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可看一件事,得考慮到大的環境。在那個年代,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是沒有的。人們一出生就被灌輸各種等級的概念,周朝以及周天子在那時是天下唯一的正統。突然有一天,這個正統自己廢掉了制定的禮器,認同了三個士大夫分拆自家主人的行為。這等於釋放了一個信號,天下,從此拳頭大的說了算。

於是,從這一年開始,天下共逐其鹿。

https://www.toutiao.com/i6784283658833363460/


假裝思考的大陀


《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開始寫?

先從三家分晉說起,晉國自中後期開始,卿大夫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未期,國君的權力也衰落了,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自此走向衰弱。在公元前633年晉文公時期,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聊把控著晉國的軍政要權。後來六卿的趙把範、中行氏滅掉了。晉國從原來的六卿執政,變成了四卿掌權,這四聊的代表人物是智伯瑤、趙襄子、韓康子、魏恆子。晉出公時期的執政大臣智伯,為了恢復晉國霜業,增強晉國勢力。主張每家都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公家,智伯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公家,韓趙魏三家剛開始都知道,智伯瑤存心不良,自然不會讓智伯這麼做。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和魏恆子因為懼怕智伯的權勢,乖乖地就把士地奉獻了出來,可是三家中的趙襄子卻不答應,很硬氣,所以表示絕不妥協,趙襄子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業,到手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再交出來。"

智伯知到後,非常憤怒,於是,率韓、魏兩家一起討伐趙氏。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著趙家兵馬屯守晉陽,(今山西太原)沒多少日子,智伯瑤率領的三家人馬己經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分咐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交戰。三家聯軍把晉陽包圍了個水洩不通。拼命攻打,可是過了兩年還是沒有攻下來。

有一天,智伯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忽然想出一個主意,利用晉水淹晉陽,於是,命令士兵在水壩上挖開了個口子,大水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一旦晉陽被攻陷,趙氏家族就要毀滅了。眼看,自己幾百裡的趙氐家族就要徹底滅亡的時侯,趙家的謀士張孟談了一條離間計,於是偷爬城牆來到了城外,化裝成士兵進入了魏韓的軍營,他對韓康子和魏恆子剖析了眼前的形勢,說明一旦趙家被滅,韓、魏兩家接著也要遭殃。

韓,魏在說服下,倒轉矛頭、並放水倒灌智伯軍營,大敗智伯軍,智伯被抓殺,韓、趙,魏並盡滅智氏宗族,瓜分其田地。史稱晉陽之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前375年,韓、趙、魏,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士地也瓜分了,晉國徹滅亡,這就是"三家分晉"。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遣使者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認也沒用,只有好把三家正式封為侯,加上同時代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歷史稱為"戰國七雄"。

那麼《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開始寫呢?

首先,《資治通鑑》是以以戰國時期為開端的。而戰國開端標誌性的事件就是三家分晉,它成為了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韓、趙、魏再加上同時代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七雄兼半的戰國序幕拉開了。

其次,由於三家分晉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默認,司馬光認為這是一次真正禮崩的開端,是對君臣之禮規的徹底破壞。因此把三家分晉當作分水嶺的事件,作為整部鉅著的開篇點。是最佳的選擇。





託土屯山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主要以時間為綱,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包含16朝1362年的前史。

說起三家分晉,我們得從春秋晚期的晉國執政大臣智伯說起。

晉國自中後期崛起,卿大夫的實力逐步的變大。到了晚期,國君的權力也被削弱了,一向稱霸華夏霸主的晉國自此走向衰敗。在公元前633年晉文公時期,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掌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後來六卿的趙把範、中行氏滅掉了。晉國從原本的六卿執政,變成了四卿掌權,這四卿的代表人物是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恆子。

晉出公時期的執政大臣智伯,為了恢復晉國霸業,增強晉國實力。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國家,智伯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國家。韓趙魏三家都知道,智伯存心不良,自然不會讓智伯這麼做。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和魏恆子因為懼怕智伯的權勢,乖乖地就把土地奉獻了出來。

可是三家中的趙家的趙襄子卻沒有這麼做,很硬氣,所以明確絕不讓步。趙襄子說:“土地是祖先留下來的,到手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再交出來。”

智伯知道之後非常憤怒,所以率韓、魏兩家一起討伐趙氏。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沒過多久,智伯瑤帶領的三家人馬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告訴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出兵。三家聯軍把晉陽包圍了個水洩不通,拼命進攻,但是兩年過去依然沒有攻下來。

有一天,智伯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運用晉水淹晉陽,所以,下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一個豁口。激流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

一旦晉陽被攻陷,趙氏宗族就要滅亡。眼看自己幾百年的趙氏宗族就要徹底完蛋了。也就在這個時候,趙家的謀士張孟談想到了一條離間計,所以偷爬城牆來到了城外,化裝成兵士進入了韓魏的兵營,他對韓康子和魏恆子分析了眼前的形勢,說明一旦趙家被滅,韓、魏兩家跟著也要遭殃。

在張孟談極力說服下。韓、魏兩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兵營,大破智伯軍,智伯也被三家的軍隊逮住殺了。韓、趙、魏為了根除後患,盡滅智氏宗族,分其土地。史稱“晉陽之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

《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寫起。《資治通鑑》是以戰國時期為背景寫的,而戰國初期的標誌性事件就是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成為了我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韓、趙、魏再加上當時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七雄爭霸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公元前


這個問題說法很多,其實答案並不複雜,司馬光在開篇已經把原因講透了。他想告訴後來的統治者,國家治理,核心問題不過兩條,一是政治秩序和規矩,二是用人。政治秩序和規矩是根本,先立好了,然後選擇德才兼備的人去抓工作落實就是了。

《資治通鑑》是帝王的教科書,是為治理國家提供歷史借鑑的,而“三家分晉”的故事,恰恰是因為周王朝不講政治秩序和規矩,智氏不能正確使用人才,導致國破家亡的。這一血的教訓,正是一個絕佳的反面典型,以此開篇說服力強,更能起到畫龍點睛、振聾發聵的效果。司馬光作為政治家和史學家,慧眼獨具,以此開篇可謂用心良苦。所以他在此篇中竟然不惜筆墨,用了兩段1678個字的篇幅來說明這兩個問題,這在他以後的評論中是少有的。

一、以“三家分晉”的故事大講政治秩序和規矩的重要性。在這個問題上司馬光好像有點迫不及待,對“三家分晉”的結果只說了一句“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接著自己竟滔滔不絕地先演講了1265個字。他說,皇帝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禮教就是法紀,區分地位就是君是君臣是臣,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等級。他還搬出孔子的話,“天尊貴,地卑微,陽陰於是確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貴賤也就各得其位。”這是說君臣之間的上下關係就像天地一樣不能互易,等等。這些就是政治秩序和規矩,是一個國家賴以存在和長治久安的根本,絕對不能亂,否則,國將不國,一切玩兒完。

為了印證這一觀點,他便將周王朝的功過是非細數起來:周王室的地盤本來只有京畿那點小地方,人口也很少,可經過了幾百年,一直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晉、楚、齊、秦等強國也不敢凌駕其上,就是因為周王一直保有天子的名分,也就是說政治秩序和規矩立得牢固下級不敢放肆。但從周幽王、厲王失德之後,諸侯個個不聽招呼,政治秩序和規矩逐步遭到破壞。晉國的三家大夫竟然瓜分了晉國,他們還想升級當諸侯,到周天子這裡來要這個名分,這也說明他們還是害怕原來立下的政治規矩的,不然的話,他們完全可以不來請求周天子的批准,自立為君就是了。現在好了,你周天子不僅不號令天下、派兵征討他們,反而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這就使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分也守不住了。所以晉國三家大夫成為諸侯,並不是晉國三家破壞了政治秩序和規矩,恰恰是周天子自已破壞的!上下都不守規矩了,天下不就大亂了嗎?周朝的滅亡還有什麼疑問、可惜的呢?

發了這通議論之後,司馬光才切入歷史,將時間拉到五十年前,細述“三家分晉”的過程。

二、以智伯失敗的教訓大講選拔使用人才的原則。五十年前,掌控晉國大權的有智氏、魏氏、韓氏、趙氏四大家族,漸漸地,智氏強大起來,成為實際的執政家族。智氏大夫名叫智宣子,他老了要選繼承人,看好大兒子智瑤。有人反對說,智瑤雖然能文能武,強毅果決,頗有賢名,但卻有一個最大的弱點,缺乏仁德之心,他不能施行仁政,恐怕會害了智家,但智宣子不聽。智瑤繼位後,果然剛愎自用,處事強霸,一意孤行,不講仁德,對趙魏韓三位大夫根本沒看到眼裡,不僅隨意輕漫侮辱,還強迫他們獻出部分土地。韓、魏兩家表面答應,實際心中不服,以緩兵之計尋找機會,可趙家堅決不同意。智瑤惱羞成怒,挾迫韓魏攻打趙,結果反被趙魏韓三家聯合將他滅了。而在這個過程中,趙家卻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謹慎非常,選擇了最有德行的趙無恤,並且始終以德服百姓,在智伯圍攻趙城的時候,軍民同仇敵愾,最終取勝。

司馬光講完這個故事,立即又展開了長達413字的演講性評論。他說,智瑤的滅亡,在於才勝過德。世俗的人不懂得才和德的區別,一概認為是“賢能”,那可是大錯特錯了。“才”是指聰明、明察、堅強、果毅;“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這兩者的關係一定要搞明白了,在選拔使用人才的時候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世上一般有這麼幾種人,德才兼備的是聖人;無德也無才的是愚人;德勝過才的是君子;才勝過德的是小人。治國選才的原則是,聖人當然最好,但哪有這麼多聖人,所以就要找君子一類的;如果用小人,那還不如用愚人。為什麼呢?愚人儘管想作惡,沒那個本事,惡不到哪裡去。小人恃才作惡,那可就不得了,他有足夠的智謀和力量來逞兇施暴,就像惡虎添翼,危害更大!所以,國家的亂臣奸佞,家族的敗家浪子,因為才有餘而德不足,導致家國覆亡的多了,不光智瑤一個啊!所以如果能審察才與德兩種不同的標準,知道選擇的先後,又何必擔心家國不治呢!

司馬光強調過來強調過去,苦口婆心的目的,無非是想告訴後來的統治者,一定要注重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人,這可是國家興亡的核心大事兒啊!

三、如果還要加上一條為什麼要從“三家分晉”寫起的原因,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此之前,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國家管理體制與現在西方的聯邦制相似,正是從“三家分晉”為起點,周王朝雖然還存在,實質上已經名存實亡,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經過不斷你爭我奪的整合,最終完成了國家統一,中國從此走向了中央集權統治體制下的帝王時代,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並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無疑,“三家分晉”可以看作是中國社會國家管理結構發生重大歷史性變革的分水嶺,這個故事又是如此地契合了司馬光想要表達的治國理念,將此作為開篇就不難理解了。不惟是巧合,這也許是歷史的宿命吧!


文化點心


第一,有續寫《左傳》之意,《左傳》終於三家分晉。《左傳》為編年體。前此(三家分晉)事終於《左傳》,《資治通鑑》即以此開始。

第二,“禮崩樂壞”由三家分晉打開一個缺口,以“三家分晉”開始意在提醒當時統治者神宗的意思,故命其名曰“資治”。

…………

首先,這是“續”的問題。《資治通鑑》的起點主要是以儒家衛道士自居的司馬光本著“續傳不續經”的原則而定的。這其實由執筆《資治通鑑》魏晉南北朝部分的劉恕點明過:

恕蒙闢寘史局,嘗請於公(司馬光)曰:“公之書不始於上古或堯舜,何也?”公曰:“周平王以來,事包春秋,孔子之經,不可損益。”曰:“曷不始於獲麟之歲?”曰:“經不可續也。”恕乃知賢人著書,尊避聖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

——《資治通鑑外紀·序》

也就是說,司馬光認為孔子所作的經典《春秋經》是不能覆蓋的,也是不能再續的,否則有“僭聖”之嫌。但起點也不能距“獲麟之歲”(《春秋經》的終點)太遠,所以就定在了三家列為諸侯這個點上,續的是終於智伯滅亡的《春秋左氏傳》。這點宋人王應麟也指出過:

或曰:“《通鑑》何以不續《春秋》?”曰:“《春秋》,經也;《通鑑》,史也。經不可續也。《左氏》終於智伯,《通鑑》始於三晉,蓋以續《左氏》也。”

——《通鑑答問》卷一

其次,看了《資治通鑑》第一卷就知道,司馬光認為周天子列三家為諸侯,使大夫(陪臣)僭於諸侯之上,是禮法崩潰的標誌性事件,特別是其提到“故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顯然含有警戒天子(尤其是宋神宗這種銳意變法的皇帝)的目的。從宋神宗御製的序來看,他應該也讀懂了這一點:

光之志以為周積衰,王室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平王東遷,齊、楚、秦、晉始大,桓、文更霸,猶託尊王為辭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韓、趙、魏為諸侯,周雖未滅,王制盡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

也就是說,周朝的“王制”即周朝的“祖宗之法”隨著威烈王封三晉而崩潰,將此作為起點,司馬光的言外之意不難讀出。所以,這也是以守護“祖宗之法”為己任的司馬光將三家列為諸侯作為《資治通鑑》起點的一個原因。


國學小師


司馬光自己就在書裡提過的

三家分晉是一個讓周天子徹底顏面掃地的政治事件[衰]

事情是咋回事呢

據說

晉國幾個手裡有實權的大佬[奮鬥][奮鬥][奮鬥]

覺得老在一個鍋裡攪和沒意思

就想著自己玩自己的

頭上這個傀儡國君有點礙事

讓他一邊涼快去吧

晉國的國君這邊沒有任何意見

至於是不是腹誹大家誰都不在意[抓狂]

接下來才是大問題

哥幾個怎麼分配

公平公正公開這種冠冕堂皇的大話是不能講了

講大話把自己就亂臣賊子的名給坐定了

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最實在[刀][刀][刀]

小智同學仗著自己身強力壯要欺負其他三個小夥伴

小魏小韓身板弱小隻是唯唯諾諾予取予求[求抱抱][求抱抱]

小趙可不鳥他

跟小韓小魏一合計就聯手把小智踩在地上摩擦摩擦給摩擦廢了

大家一起把小智原有的地盤也分一下

好了

三家分晉的實際操作步驟已經完成[666][啤酒][碰拳]

下一步就想著要向周天子彙報一下了

本來這事辦的其實不合流程

說到規矩怎麼得先買票後上車

先娶媳婦再生娃才對

這孩子都三歲了你才想著去周天子這個民政部門登記啊

其實他們打心眼裡也沒把周天子當回事

只是覺得跟有頭銜的大傢伙都在一起混

自己從周天子那裡拿個委任狀也算有個正式的官方身份

[舔屏][舔屏][舔屏]

接下來就到周天子糾結了

這個委任狀是給呢還是不給呢

給吧

這三個小屁孩太過火了

招呼都不打就把國君做了就把晉國分了

眼裡哪有我這個天子

不給吧

人家都是手裡有槍有人有錢有糧的大款

雖然是補票的性質

但能找我補票好歹也算給面子

想到此處黯然淚下[流淚]

再想想從前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他們幾個自己牛掰歸牛掰

起碼還能尊王攘夷

如今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人心不古啊

想想也沒辦法

實力決定一切

最後一塊遮羞布都被拉去了

[捂臉][捂臉][捂臉]

該給還是給了吧

春秋戰國之間就是這個分水嶺

大家一般都叫做禮崩樂壞[刀]

純手打 求好評[強]


夢蝶也逍遙


1.戰國是從三家分晉開始的。

2. 周天子自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分封三家為諸侯。 3.起了一個不好的頭。從此之後,周天子完全控制不住場面了。 4.對統治者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以上個人觀點。其實司馬光在第一卷的一段評論說的蠻好了,大家可以看看。


haoshise


司馬光是從歷史進入封建社會形態開始記錄在《資治通鑑》一書裡的。從春秋末至戰國初,就是中國由奴隸社會演進至封建社會的關鍵時間段。而當時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是“三家分晉”。晉分以前是奴隸社會,三家分成三國的開始,就形成戰國時代最初的封建社會形態。具體為什麼這麼記錄《資治通鑑》之中的歷史。只有作者司馬光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