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听话就是“乖孩子”?不,那可能是“没有性格”的白色孩子

小秦家有两个孩子,大宝已经5岁了,在上幼儿园,小宝还不到一岁,对于小秦来说,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孩子,着实是有些忙不过来,好在大宝非常的乖巧听话,很少给小秦增添负担,这小秦由衷的松了一口气,得以用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小宝。

有前几天天气很好,小秦怕大宝在家里无聊,就让邻居带大宝去楼下的游乐场玩,等到小秦忙完家务去接大宝的时候,突然感觉大宝跟其他小朋友有一点不一样。

其他小朋友都围在一起捉迷藏,只有大宝一个人站在角落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小秦问大宝为什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大宝也只是摇摇头不说话。

后来小秦就发现了大宝跟其他孩子更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大宝的反应好像比同龄人慢一点,让大宝帮忙拿东西,大宝要反应一会儿才明白;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反驳自己;幼儿园老师也向自己反应大宝性格比较孤僻,只喜欢自己待着,综合大宝的各种情况,小秦开始着急了,大宝的性格是不是出问题了?

孩子的性格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颜色来进行分类,大宝的这种情况,很像是“白色小孩”,简单一点就是“没有性格”。

听话就是“乖孩子”?不,那可能是“没有性格”的白色孩子


什么是“没有性格”的白色小孩

儿童性格的分类,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来表示,红色指的是性格活泼的孩子;黄色指的是性格直率坦诚的孩子;蓝色指的是性格沉默的孩子;绿色指的是性格简单纯粹的孩子。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在这四种颜色中找到与自己相对的性格,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孩子,他们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颜色,这就是白色性格的孩子。

白色小孩有何特征

1、反应迟钝,无过多认知

白色小孩习惯了听父母的话,因为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营造的保护空间里,缺少跟外界的交流,思维和语言能力比较弱,看起来总是比较迟钝。听到声音,要先在脑子里反应一会儿,然后才会有所行动,即使是做事,也只是机械性的去完成,不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2、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差

他们的性格比较孤僻,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所以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不愿意主动交朋友,也不喜欢融入大家,即使是受到别人的邀请,也总是会拒绝。

相较于外面多彩的世界,他们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一个人的空间和时光。

3、未分化性格

孩子的性格是在成长中逐渐完善的,而白色性格的小孩,因为父母的原因,性格分化往往不完全,很多时候是停留在了孩子五岁的时候,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孩子的年龄在增长,性格却还是停留在过去,年龄与性格的不符,会给孩子招致异样的眼光,对孩子的个人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听话就是“乖孩子”?不,那可能是“没有性格”的白色孩子


导致孩子白色性格的原因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贯穿孩子的整个人生,从孩子小时候的穿衣打扮,到孩子大一点的学习交友,再到孩子的志愿和职业选择,凡是有关与孩子有关的事情,父母都要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强势的展现了自己的性格,却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养成。

例如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出于保护的目的对孩子的每件事情都横加干涉,害怕孩子被同学欺负,就干扰孩子交朋友;害怕孩子做错事了会被嘲笑,就全权代理孩子,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孩子事事被安排,事事听父母的话,就会失去自己的性格,变成一个只知道听话的“乖孩子。”

听话就是“乖孩子”?不,那可能是“没有性格”的白色孩子


如何引导白色孩子寻找更多色彩

父母的干预影响了孩子正常性格的养成,想要让孩子的重现多种多样的性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放手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

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下,没有自己的空间,就无法养成自己的性格,但是孩子的人生最终是要依靠自己来完成的,所以父母不妨放开孩子,让孩子去成为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在父母放手后,孩子可能会因为习惯了听话和被安排,变得犹豫和踟蹰,不知道怎么踏出第一步,害怕不被大家接纳,这个时候就需要父亲来推孩子一把。

相比于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温柔的形象,父亲的较为高大的形象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更容易对孩子起到榜样的力量。当孩子踌躇不前或者是想要往父母身后躲藏的时候,父亲可以跟孩子好好沟通,为孩子答疑解惑,鼓励孩子勇敢的去尝试,孩子更愿意听从鼓励,突破原本的自己。

2、引导孩子敞开心扉交朋友

白色孩子的性格常常比较胆怯,因为他的大部分生活是围绕着父母的安排来进行的,欠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和勇气,不知道怎样跟别人交朋友。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教孩子“由点及面”的去与人交往,先让孩子找一个想要与之交朋友的对象,尝试跟对方做朋友,当能够与对方融洽相处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尝试去融入小团体,与更多的小朋友交往。

3、鼓励孩子和他人沟通

孩子性格的养成,也受到人际关系的关系。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的孩子,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与别人沟通和交流的,无形中就对孩子的沟通能力造成了影响。

母可以先跟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会正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到孩子习惯了与人沟通后,就可以鼓励孩子主动与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这个时候孩子的胆子就会逐渐变大,开始喜欢尝试,之后父母就可以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让孩子尝试跟陌生人沟通,逐步丰富孩子的性格。

听话就是“乖孩子”?不,那可能是“没有性格”的白色孩子

4、让孩子感受生活和大自然

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成长空间和视野都有限,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让孩子走出原本的生活空间,感受更为多样的生活和大自然,丰富孩子的视野和感受,让孩子逐渐融入生活,形成完整的性格和心理。

孩子听话确实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但是过度的听话也会让孩子变成没有性格的白色小孩,这样的孩子是不完整的。想要让孩子重新拥有色彩,就需要家长放手,才能与孩子共同努力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