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我想,关于象征旧日本海军造船技术顶点的著名战列舰“大和”号的武备、战史等方面,军迷们通过各种媒体已经了解到不少,但关于“大和”号的厨房及其运作,想必大家所知不多吧。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每天制作2300人×早中晚=6900餐的饭菜嘛。


在战舰建成前后,官兵们就要陆续进驻,熟悉环境,因此,澡堂、住舱、厨房等与生活相关的设施设备都不可或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在舰上,负责“衣”“食”的是主计科,除此之外,其他兵科的后勤业务也都是主计科的管理范围。在日本陆军中部队的日常饮食和被服等事宜由值班士兵轮流负责,而在日本海军中则有专门负责伙食的专职士兵,这就是主计兵。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正在舰上处理食材的苦逼主计兵们。


主计科在组织上分为“经理”与“衣粮”两个部门。所谓经理,主要负责乘员的俸禄、采购物资的资金管理等事务,相当于财务会计,在舰上的实际作业中,最需要人手的是炊事作业,这归“衣粮”部门管。“大和”号竣工时就有乘员2300人,这么多人的一日三餐就都压在了负责炊事的主计兵的身上。


一、主计兵如何煮将近一吨的米饭?


说是海军,其实也是一处政府部门。就像每名乘员都有固定的俸禄一样,提供的伙食、食谱也是规定好的。特别是在明治初期,海军士兵因为经常吃精米,导致许多水兵因缺乏维生素B而引起脚气病,战斗力严重受损。在查明根源在于饮食结构之后,海军尤其注重水兵的健康管理。因此,不再单纯地给水兵吃精米,而是以一定的比例混入小麦,制成米麦饭,以平衡营养的摄入。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为了预防脚气病和照顾日本人吃米的传统,海军使用了大米和小麦混合的米麦饭。


按照海军的规定,一名水兵每日摄入食物的热量为3300大卡,相当于食用6合(1合约等于150克)以小麦与白米(1:3)混合的米麦饭(一餐2合)、300克蔬菜、100克肉或鱼。1合生米麦(150克)在煮成熟饭后重量增加到350克,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大和”号每餐仅煮饭一项就要消耗690公斤米麦,而煮成的米饭重量高达1.6吨!

试想一下,要煮出数量如此之多的米饭,哪得多大的锅啊!日本海军军舰使用的锅按照容量来划分,而“大和”号使用尺寸最大的“六斗釜”。关于一个六斗釜可以煮多少人的米饭,说法不一,有说350人的,也有说是450人,还有550人的,即便按照最低人数计算,“大和”号也至少需要6个以上的六斗釜,才能满足一餐煮饭的需要。如果按照最高人数计算,一个六斗釜最多可以煮出385公斤的米饭!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这是“山城”号战列舰上的士兵厨房。中是主计兵们正在用六斗釜煮饭,右边是用六斗釜煮菜。也就是说,六斗釜即可煮饭也可以煮菜。


海军用的六斗釜像巨型澡盆一样,通过各种记录来看,用这种锅煮饭且煮好饭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六斗釜的热源来自轮机舱的水蒸汽。水蒸汽能够让整个锅底均匀受热,热利用率高,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只需15分钟左右就能让大锅里的水沸腾。因此,也有人根据热源将此锅称为蒸汽釜。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这是2005年电影《男人们的大和》拍摄时使用的六斗釜,但不确定此釜是否与“大和”号实际使用的同型。


六斗釜的锅盖又大又重,单以人力无法提起,需要借助安装有滑轮的绳子吊起来。还有,六斗釜锅底很深,在水平状态下,个头矮的日本兵无法舀出底部的米饭,这时还需要利用螺旋齿轮将锅倾斜到80度的状态。

除了这个尺寸最大的六斗釜,还有专为病号煮食的二斗釜。“大和”号是危险系数高的军舰,而且人数众多,生病受伤总是无法避免的。有人生病受伤的话,主要的食谱就是传统的粥。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粥是舰上病号或伤员的主食,平时想吃碗粥是很难的。


顺便说一下,煮饭基本由新兵全包。在上舰之前,他们中大部分人对下厨一事还半懂非懂,上了舰之后在“海军精神注入棒”的教育下,不能说百分百,90%以上都是炊事能手了。

在米饭煮熟之后,分饭也是主计兵的工作。这是一份工作量特别大的工作。主计科人数根据时期不同会有所变化,“大和”号主计科人员有说是60人,也有说是100人。按照海军的规定,每25名至40名乘员配置一名主计兵,从“大和”号的额定人数计算,这两个说法都没有错。


二、主计兵的“武器”

水兵厨房位于右舷上甲板,总面积200平方米。从舰首方向依次是“调菜所”、“炊事所”、“清洗场”。为了照明和通风,厨房设有天窗和舷窗。这里稍作说明,“调菜所”即为处理肉、蔬菜等食材的地方,设有切菜用的砧板。这里的砧板十分巨大,像一张大桌子,上面是一整块有榻榻米般厚的木板,下面安了四个桌脚。据说主计兵们还在这块砧板上面杀猪。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这是“山城”号战列舰的士兵厨房。一名主计兵正在砧板台上切割猪肉。台下是洗好的蔬菜。


“清洗场”在舰尾一侧,为混凝土构造,厨具、餐具用海水冲洗,视情况才用淡水清洗。舰上没有洗洁净之类的化学袪油制品,都是使用刷帚清洗。

巨大的不仅仅是砧板。由于煮饭的饭量过大,“大和”号还搭载了2台电动洗米机。在横须贺有用于参观的电动“林田式连续自动洗米机”,如果“大和”号搭载的与之相同,那么,该机器能够在1小时15分钟之内洗干净4000人份量的大米。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林田式洗米机。


除此之外,主计兵还有什么“武器”呢?

1、2台食品加工器。这是一种有切割作用的电动机器,从一侧放入机器,另一侧或已削好皮,或已切成丝。当然,也能搅肉末;

2、称为“万能烹饪器”的电烹饪器,相当于现在的电烤箱。不过,它的功能更多,用一块细薄的板子隔着就能烤鱼;在上面放入内胆,就能进行油炸,这是蒸汽釜没有的“绝技”。这种电烹饪器有3台是15千瓦的,有2台是25千瓦的。这个功率相当大,想想我们的家用微波炉通常为1千瓦,商业用的最多为3千瓦;

3、2台每小时泡400升茶的泡茶机。

4、配餐架。主计兵要给2300人分配食物,虽然不是什么重活,却足以让主计兵们忙得晕头转向。他们需要将饭菜转到配餐盒,以便让各分队的轮值士兵来取。配餐盒的外形与一个横倒下来的石油罐相类似,为铝制品。因为经常用来装米麦饭,也称为“麦盒”。此餐盒为套盒式,大的里面装着小的,大的用来装米饭,小的用来装汤和菜。

餐盒外面写有分队的番号和各班的番号,主计科先将煮好的饭菜装入配餐盒,然后放入配餐架上划分好的架子上。配餐架前后通透,配餐盒从厨房一侧放上配餐架,到了饭点,各分队就会派轮值士兵前来取餐,从配餐架另一侧取走配餐盒,然后再分派到各人手中。用餐完毕后,需要将配餐盒洗净归还。“大和”号士兵厨房的配餐架连通有蒸汽管道,对放在配餐架上的食物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高桥桑《海军炊事兵物语》中的插图,展示了战列舰“雾岛”号上的士兵厨房,两侧就是配餐架。


5、为了保持卫生,还备了3台大型餐具消毒器,对配餐盒进行加热干燥。

这所有的厨房设备并非一开始就全部搬上舰。首先上舰的是1台蒸汽釜,调整、布管确认良好之后,再装下一个。而且,负责这些作业的并非专家,正如上面所述,还是主计科。


三、冷藏库竟是弹药冷却装置的副产品!

在战舰舾装之际,还有一件事情不可忘记,那就是仓库与储藏物资。仓库分为三种:冷冻库、冷藏库和常温仓库。在昭和初期的军舰上,冷冻库、冷藏库听起来像奢侈品,不过,这只是舰内冷却装置的副产品。不仅仅是“大和”号,冷却装置也是巡洋舰、潜艇必备的“武器”之一。不过,其主要目的却不是为了给乘员更好的居住环境,而是为了给弹药降温。

炮弹、发射炮弹的推进药、鱼雷雷头等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否则便发挥不了设计上的性能。而且,这些都有炸药,如果处于异常温度下,可能会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军舰必定会装备冷却装置。在装备受限的潜艇,有时也会利用此冷却装置制作冰激凌。

“大和”号体量大,马力足,给装药降温的冷却装置还有较多余力,这些多余的冷气就用来供给大型的冷藏库、冷冻库甚至居住舱内的冷气机。当然,做冰激凌更不在话下。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得益于弹药冷却装置的盈余,“大和”号上的水兵们有福吃到冰激凌。


舰船不同于陆地,需要事前在舰内储备好粮食等生活物资。通常情况下,“大和”号会储存一个月左右的粮食。各种粮食按种类存放在各种仓库内,数量最多的是大米,据说需要备好全体乘员一年的量存于米库。此外,罐头、味噌、酱油、干货、小麦粉等分类存放,说是分类,实情是,大多数食物都是哪里有空隙就塞在哪里。这可害惨了新兵。如果说老兵命令新兵“去把XX取来”,可是新兵不可能记住所有食物存放的位置,拿对了是应该的,拿错了,等待他的又是“海军精神注入棒”。

存于舰体底部的部分食物可以利用吊车、电梯等运上来,但是要运进厨房,就全部靠人力了。一餐需要的大米将近700公斤,如果是午餐,还需要200公斤的肉和鱼。在海军新兵上舰前需在各镇守府的海兵团接受新兵训练,其中一项就是扛米袋。看过高桥桑回忆录的切粉应该都知道这个训练,即“米担训练”。每个米袋重25公斤,训练时以两袋打底。在舰上,扛三袋是正常。即使每次搬运75公斤,将1吨的米运完,也要来回13趟。

“大和酒店”的后厨有多强?每餐煮一吨半米饭,食材处理机械化

回顾一下“米担特训”。


看来,光是煮饭就已是重劳力,军粮这口饭不好吃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