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曾經的香港警察裡,有那麼多山東威海人?

威海那點事兒


現在的香港警察,不僅是活躍在TVB劇集裡的破案強手,也是在世界警務水平排名遙遙領先的隊伍。但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過去的數十年裡,香港警察中曾有山東威海人,甚至專門有一個“威海衛警察”的番號,前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的祖籍也是威海,他的父親當年就是“威海衛警察”。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山東威海人去香港當警察?

在最早期的香港警隊裡,招聘的都是歐洲和英屬殖民地甚至非洲的海外警察,警隊的管理層由歐洲人統領,前線的警員大部分則是印度人,只有一小部分廣東警察。在他們看來,比起印度警察,具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威海人,有助於改進警隊效率,而比起廣東警察,威海人則有水土不服的優勢。當時英國強行租借了威海衛,因此,英國人對山東人並不陌生,他們深知山東人的正直淳樸和民風彪悍,一直以來,英國人對威海衛警察都有很好的印象。


威海那點事兒


不光曾經有很多山東威海人在香港當警察,即便是現在的香港警察中,也有很多祖籍山東威海的人。他們被稱為魯警二代、三代。香港特首梁振英,也是山東威海警察的後代。

香港警察的戰鬥力,我們在港片中都見識過。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警察中有不少是山東人,在被英國殖民期間,香港警察的主要來源是山東威海。

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後不久,人口開始急劇增多,原本的警察隊伍不夠用,於是除了在本地招募警員外,還開始在外地招募。當年與香港一同淪為英國殖民地的威海衛,成了英國人首先。

(第一批威海警察在受訓)

在威海招募的第一批警察共50人,1922年招募的,由於山東人較於南方人體格高大健壯,性格耿直單純,又能吃苦耐勞,第一批山東警察受到好評,於是很快又招了第二批、第三批,後來幾乎每年都要從山東威海招一兩批警察到香港。他們先是在威海受訓半年,訓練結束到香港直接分配執勤。

這些從山東招來的警察,在警隊裡被稱山東差,又叫魯警。據說魯警人數差不多佔了香港警察總數的1/5.魯警被單獨編組,當時香港警隊分為5組,A組是歐洲及葡萄牙警員,B組是俗稱“大頭綠衣”的印度警員,C組是本地警員,D組是山東警員,E組是白俄羅斯警員主要幹反海盜的活。

一開始,魯警由於不會說英語和粵語,被分派駐新界、交通部、衝鋒隊或是香港島山頂警區以及保衛港督府。魯警在香港很團結,他們吃住工作都在一起,警局也算照顧他們,給他們安排集體宿舍,魯警警署還設有山東來的廚師,每天做魯菜。

魯警當中有不少人很上進,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粵語,以爭取晉升機會,當年不少魯籍人員在日後晉升至警長。按照規定,魯警在香港服役滿3年後,會有3個月的假期可以提供路費讓他們回家探親,不少人利用這三個月回山東成親,然後帶著家人一起返回香港,在香港居住下來。

受父輩影響,不少魯警的二代、三代也從事警察工作,當然他們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祖父輩那樣集中,也不再受語言等限制。他們分佈在港警各個工作崗位上。


南京老張


香港警察中有很多來自山東威海的人,他們主要負責駐港督府、交通部,其餘大部分被編入了香港警察衝鋒隊,處理一些突發事件。



威海人進入香港警察的歷史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後,國外列強紛紛要求租借土地。1898年時,英國強迫清政府租借了山東威海。之後再威海當地招募了很多健壯士兵,組建了華勇營,這些士兵平均身高1.75米以上,對於晚清時代而言他們算是整個東亞最強壯的一批士兵了。

經過訓練之後,1901年參加了庚子國變,為英國軍隊立下了大功,為此英國女王為很多華勇營士兵頒發的勳章。也是英國曆史上首次為中國人頒發獎章。

1906年,華勇營宣佈解散,大批的華勇營士兵被調往香港做警察,還有一部分被英國派往了其它的殖民地,所以當時的香港出現了大量的山東威海警察。



香港當時社會原因

當時的香港經濟有所發展,人口也隨之增加,所以就需要更多的警察來維持治安,當時的英國土來的警察根本不能夠維持治安,所以就需要引入其他地區的警察。

首選了印度阿三編入了B組,當時的三哥很多來到了香港做警察,但是這些三哥根本管理不了香港的治安,而且還經常和香港本地人發生衝突。不僅工作做不好,而且還經常團結在一起要求漲工資。



這樣英國人就開始招募香港本地人做警察編入了C組,本地人管理治安可以,但是貪腐嚴重,而且關係錯綜複雜,經常的徇私枉法。

最終到了華勇營解散時,這部分山東人就被當時的英國人看中了,被調往了香港做警察。



選中山東人的原因

華勇營成員各個身體強健,而且還經過了嚴格的訓練,所以戰鬥力強悍,而且儀表堂堂,招募進入香港警隊之後顯得氣派非凡。

這些人對於工資要求並不高,他們吃苦耐勞,並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會說粵語,不會和本地的香港人拉幫結派,也不會有徇私枉法的貪腐行為出現。



綜合所有原因,英國殖民者對威海的警察是非常喜歡,所以才有了威海警察擔任儀仗隊和駐守港督府的情況。


我是越關


1898年,山東威海被劃分為英國租界,英國人就在威海當地招募青壯年組成軍隊。一直到1900年,這支由山東威海人組成的“華勇營”規模已發展至六百餘人。這些威海人大多身材高大,吃苦耐勞,身體十分強壯。在一次威海勘界行動中,許多威海鄉民向英國人發起圍攻,場面一度混亂,而這些威海衛士兵們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出手幫助英國人鎮壓“叛亂”,此舉充分贏得裡英國人對他們的信任。這支軍隊英勇善戰,在八國聯軍進攻京津的時候,立下不少戰功,還曾獲得過英國女王的嘉獎。

1906年,中國基本已無戰事威脅,此時的華勇營規模也已經擴大到1200人,英國人決定撤銷這支軍隊。軍隊裁撤後,許多人去了南非,也有部分人去了香港或是留在本地,這就有了第一批到香港的威海衛警察“山東差”。1923年,香港當局又開始每年從威海當地招聘上百名青壯年到香港當警察,這些威海衛警察們大多不懂粵語,只是經過簡單的訓練就上崗裡,大多在交通隊、衝鋒隊任職。這些憨厚朴實的威海衛警察深得港英當局的喜愛,待遇也相當不錯。


老照片


當年的香港警察都有編組,A代表著英國人或葡萄牙人,B是印度人,C是廣東本土人,E是白俄人,D就是山東威海人,也稱“魯警”。

說起香港的山東威海籍警察,要從“華勇營”講起。

庚子國難,八國聯軍進北京,其中英軍人數3000人,其中很多是印度兵員,他們從鴉片戰爭時就跟著英國軍隊出入中國沿海地區,每次英軍的行動都少不了他們。英軍中還有一支部隊,就是來自山東威海的華勇營,人數大約為400人,超過英軍百分之十的比例,不同於印度籍士兵,他們剛建制沒多久。

1898年,連同新界,山東威海衛一併被英國人強租,當年英國人就從威海招募華人充當軍士。到了1900年,已經招募600餘人的“華勇營”,他們大多出身當地,身材高大,能夠吃苦,十分健行。本來英國人在庚子年前對他們尚有疑慮,怕他們臨陣倒戈,他們用事實打消了英國人的疑慮,那是因為英國人在威海勘界行動時遭到鄉民圍攻,他們毫不猶豫的出手救出了英國人,鎮壓了當地人的“反叛”。

在八國聯軍進軍京津的過程中,這支隊伍驍勇善戰,敢打硬仗,立了不少功勞,日後為此甚至還獲得了英國女王的嘉獎。

1901年,華勇營的規模擴大到1200人,但中國已無戰事威脅,1906年,英國人決定裁撤該部隊,他們中的大部分後來到南非、也有一部分留在本地或來到了香港,充當警察,這是第一批零星來到香港土地上的“山東差”。

1923年開始,港英當局又從山東威海每年分批招聘百名以上青年來到香港,經過簡單培訓後,充實港島警察隊伍,他們基本不懂英語和粵語,因此大多分在衝鋒隊或交通隊。由於招聘時對他們的身高胸圍臂力等體格要求比較高,所以從事的都是黑臉的和能打的任務,相對與地方黑社會沆瀣一氣的本土警員,港英當局上層更加喜歡這些質樸聽話的山東漢子,港督府和山頂景區都是由他們執勤。這幫年輕人待遇也不錯,工作三年可以休假3個月,大多人會利用這3個月回老家娶一房山東媳婦歸港,沒幾年再添上幾個山東後代,等後代長大了,多數又當了警察。

他們之中也有勤奮好學的,刻苦補習英語,再加上沒有本土警員的貪汙作風,有很多人慢慢熬出頭晉升高階警長職位。香港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的父親即是他們中的一員。

由於個頭比本地人偏高,威海籍警察長期霸佔著香港警察儀仗隊名額,在各種對外檢閱活動中顯露的都是山東臉。

除了清流作風,山東警員給當地警員的最大印象就是飯量驚人,最愛吃的就是老家口味的鮁魚餡水餃,逢年過節同鄉聚在一起的必備活動就是包水餃,一人可以面不改色的幹掉七八十個。

據說“水餃皇后”山東青島姑娘臧健和孤兒寡母當年在灣仔碼頭推著小車賣水餃時,曾經在走鬼時沒躲開警察被抓個現行,後來警察看她們母女三人太可憐,乾脆以後就繞著她走,警察制服之下,有理由懷疑,包裹的是一顆顆滾燙的山東熱心。


歷來現實


在幾十年前的香港,曾經出現了大規模祖籍是山東威海人的督察,這些威海人大多數出身於英國在山東威海強租租界時組建的僱傭軍。

因為當初香港人組建僱傭軍要求非常高的原因,所以這些在香港當警察的山東威海人體格都十分健壯、身高非常魁梧、力氣非常之大、性格非常單純。

這支由山東威海人組建的僱傭軍在歷史中被稱做華勇營,是英國八國聯軍侵華中的主力部隊之一,為英國的八國聯軍的侵華建立下了許多的“功勞”,雖然人數並不多,但他們戰鬥力極其強大,比英國人的本土部隊以及他們從自己的殖民地印度、澳大利亞帶來的僱傭軍要強大得多。


英國人的印度僱傭軍以及他們在中國組建僱傭軍的想法

英國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他們很喜歡在自己的殖民地裡強徵軍隊,並不是說他們本身戰鬥力不行,而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出身尊貴,不適合做一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所以就會在世界各地招納鷹犬部隊為自己效力。


印度是英國最大人口最多的殖民地,印度人是英國最大的僱傭兵來源,在被英國人招納後,很多印度人隨著英國人轉戰中國、非洲各地,佔據了主要地位。

因為印度人身後站著英國人的原因,所以印度人在當時的中國非常囂張,因為他們的囂張,他們就被上海人稱為了小癟三,這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稱印度人為印度阿三的來源。

不過印度僱傭軍因為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行為,所以令英國人感到頭痛萬分,因此英國人才有了想在中國組建僱傭軍的想法。

威海華勇營為英國人立下的赫赫戰績

經過選擇,英國人挑選了體型體格非常健壯的山東威海人充當自己的僱傭軍,只是在他們向清政府提出想法的時候,被清政府拒絕了,最後他們是用組建警察部隊的名義才獲得了清政府允許的,因此他們才招納了數百威海的僱傭軍。

英國人給威海僱傭軍的工資非常高,所以這些威海人極其地為英國人賣命,英國人在威海強徵租界的時候,遭受到了兩三千名百姓的聯名抗議,正是在這數百名威海僱傭軍的強力驅散下,英國人才能得以經營他們的威海租界。


不過老百姓們不甘心,威海當地的老百姓們再度挑選了一個時機,在英國人視察租界的時候,數百名老百姓們群起而攻之,僱傭軍們為了保護他們的主人,非常“英勇”地為英國人組成了肉牆,用手上的來復槍射殺了不少當地的老百姓。

雖然他們取得了英國人的信任,但在威海當地也成為了人人口中的恥辱,連同家人一起受到了當地人的排斥。

華勇營僱傭軍解散後成為香港警察

在後來的八國聯軍行動中,這些僱傭軍別在鎮壓義和團的過程中,為英國人立下了“不世戰績”,由此獲得了來自於英國女王的讚許,徹底獲得了英國人的信任。

雖然後來這支僱傭軍拆散了,但是也有不少人被英國人帶到了香港。

因為他們戰鬥力強大、性格一根筋、不像印度人那樣空架子、香港本地人那樣花花腸子的原因,所以他們在香港的警察部門中迅速佔據了主要地位,香港後來的督察中就有不少是他們的後代擔任的。

雖然他們離開了威海,但是英國人對他們的待遇很好,給了他們很高的工資以及相應的假期,在那個年代,有錢才是硬道理,因此他們每次從香港回到威海,腰板都是挺得很直的,頗有一副光宗耀祖的感覺。

所以說香港督察中之所以有那麼多山東威海人,其實跟八國聯軍、威海租界時期的歷史有關,香港的威海人最開始來源於英國人的僱傭軍,因為他們文化不夠、性格單純的原因,開始的時候是很難坐上高位的,頂多算是香港警察部隊中的力量中堅,不過他們的後代因為受到優良教育的原因,所以在香港的警察部門中發展是很好的。


孤客生


當年的香港警察中,確實有很多來自山東威海的人,被稱為之魯警。香港特區的第四任特首梁振英的父親,就是來自山東威海,在香港幹警察。

說起來,港英政府當初之所以存在那麼多的威海警察,還與一段屈辱的歷史息息相關。

1898年,英國強行租界山東的威海地區,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同意了租界威海給英國。


當時,英國人為了維護自己在山東威海地區的統治,想了一招,那就是高薪招募本地人入伍,以維護自己的殖民統治。

就這樣,華勇營成立了,他們來自山東威海,卻是屬於英國軍隊。他們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但是我不知道是該叫他們中國人還是漢奸。

華勇營確實是“非常厲害”,多次協助英國人鎮壓反抗,面對自己的同胞,那是好不手軟。特別是在八國聯軍侵華的過程中,華勇營更是為英國人立下“汗馬功勞”。英國人甚至還刻了一塊碑來紀念華勇營在。



華勇營的“出色”表現,贏得了英國人的認可。因此,同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在組建警察部隊時,英國人便考慮威海人。

1922年,港英政府首次從威海引入了警員。因為這批警員英文不會說粵語,更加容易受英國人的控制,所以這批威海警員一般都是駐守交通部、衝鋒隊及港督府,極少參與巡邏。


到了 1926年,香港的威海警察已經越來越多。英國人為了方便管理,將香港的警察分成了幾個組,其中山東魯警屬於D組(A組是歐洲警員,B組是印度警員,C組則是本地警員)。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山東魯警在香港警察隊伍中都佔據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山東魯警在香港安家落戶,成為了香港的居民。


小鎮月明


英國殖民香港期間,香港警隊從1922年開始招募山東,尤其是威海籍的警察,後來魯警就構成了香港警察的重要組成部分。

追溯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威海衛也處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另外則是威海衛警察所具備的特殊性契合了香港殖民當局的要求。

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之後,殖民當局於1844年建立了香港警隊,因為殖民當局對華人存有不信任感,警隊主要由英國籍和印度籍人員(後來專門招募旁遮普邦的錫克族)組成,僅有少量的華人,省籍主要是香港、華南以及客家人居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殖民當局為了提高警隊的工作效率,擴大警隊的人員規模,於1922年正式從威海衛殖民地嘗試招募了一批50餘名威海衛警察(警號號碼段為4701至4800,列為D組)。招募方法是香港警隊派出一名外籍警官、兩三名訓練官,以及一名會山東話和英語的翻譯,在威海衛就地招募(標準為家世清白,體格強壯,身高在五尺七寸以上等等)。招募完成後,就地在威海衛進行基礎訓練,而後帶往香港。

當這批威海衛警察到達香港後,殖民當局和警隊高層感覺如獲至寶,因為威海衛警察存在如下的幾個特點:

1、身材魁梧、外形高大,形象好。

2、刻苦耐勞,任勞任怨,單純。

3、文化水平低,既不懂廣東話,更不懂英語,和香港本地社會隔膜,易於驅使。

其中的後者,對港英當局來說感覺尤為重要。因為威海警察和香港本地華人社會言語不通,不用擔心受到會黨等影響,派他們鎮壓本地華人時,也能發揮出六親不認的效果。

因而,威海衛警察到達香港後,主要被派在山頂警局(洋人聚居區)、新界邊境地區以及交通部。1927年香港警隊成立類似防暴隊的衝鋒隊時,除了督察是外國人之外,香港警察衝鋒隊的最早成員全是人高馬大的威海衛警察,警察出現在街頭鎮壓的第一線。因為聽不懂香港本地話,對峙時,就算香港老百姓想要對其進行說服拉攏,也一點效果沒有,殖民當局對此則樂觀其成。

因為威海衛警察好用,香港警隊此後一直到1946年始終將威海作為華人警察的重要招募地。又由於香港警隊的待遇相對優渥,很多在警隊服務的威海衛人又將家鄉親友介紹進警隊,這種情況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仍有出現,因而現代威海有很多擁有香港海外關係的人家。除此之外,令港英當局哭笑不得的是,偶爾有一些山東其他地區的人士,也會混稱自己是威海衛人而報名加入魯警。

威海衛警察由於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除部分非常有上進心的人士通過刻苦學習,晉升到了警隊的高階位置外,其他很多都是普通警察。從警隊退役後,有一部分威海衛警察進入香港影視界,主要充當拳師武行,也因此如果仔細觀察,香港早年間的武打電影中,很多招式其實受到了山東本地武術的影響。

作為一段歷史的遺存,大家還可以留意下,在香港的一些電影電視作品中,也能看到滿口膠東話的老警察形象。


海研會


1923年,英國在中國實際控制的地塊中,有這麼三類:

一是以香港和九龍為代表的殖民地與租界的結合體。其中香港和九龍是割讓的,新界是租界的,租期99年。

二是威海衛,租期稍短,從1898年開始算,租期25年。

三是各大城市的租界,包括天津、漢口、廣州、九江、廈門、鎮江、上海都有英租界。

英國控制香港後,香港本地的人口越來越多,從治安和管理上來說,顯然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由英國人來管理的,這就必然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

最開始英國是從其他殖民地,比如印度開始招聘,可是後來發現中國人和阿三經常會有衝突,另外阿三管理水平也不行,鎮不住啊,於是後來就採用了華人。

華人進入警隊後,英國人也發現了,香港本地的華人比較滑頭,玩起心眼來英國人不是對手,另外一方面,因為是本地人的緣故,遊手好閒、收受賄賂、親情觀念乃至於聽命程度都會受到影響,英國人發現本地華人也不好用。

於是英國就起了外地招聘的念頭。但是英國人在中國控制比較大的一塊地方只有威海衛了。英國人僱傭了首批威海衛的警察後,發現效果相當不錯,為啥呢?主要有以下優點:

第一:山東人身體素質好,身材高大,一看就是很有威嚴。

第二:山東人講義氣,聽話。英國人把他們帶到香港後,對於他們來講是一個機遇,因此比較聽從英國人的話。在當時,英國人和港督居住的區域,都是由威海警察來負責治安的。

第三:山東人吃苦耐勞,沒有本地人偷奸耍滑的那些毛病。

第四:由於和本地人沒有瓜葛和牽連,因此威海警察可以秉公執法,沒有牽制。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因為山東人是英國人的戰鬥民族。

說起來英國以前雖然號稱“日不落帝國”,但真正靠英國人打的仗很少。比如當年八國聯軍,英軍基本是印度人,後來不列顛空戰,王牌飛行員裡前五十個都是法國人、比利時人、捷克人、波蘭人、美國人……

沒辦法,英國人實在太少了……

本來英國人在各個殖民地用的警察是印度的錫克人,就是那幫大鬍子包著紅頭巾的兄弟。

上海人稱他們為“紅頭阿三”(阿三是阿sir的變音),這也是“阿三”的由來。

本來這幫印度人用得好好的,但時間長問題就出來了。首先是這幫人挺團結,動不動就要求漲工資,不漲工資就罷工。而且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印度獨立浪潮此起彼伏,英國人也不怎麼信任印度人了。

這時候發現了山東威海人了。

當年在鎮壓義和團的時候,威海人組成的華勇營戰鬥力就非常突出,於是拿來當警察。

威海人就幾個特點讓他們能戰勝印度人。

首先,他們對工資要求不高。和大多數吃苦耐勞的中國人一樣,他們對工資要求不高而且能承受嚴酷的訓練,戰鬥力強;

其次,身為北方人,身高很突出。以至於後來香港警察的儀仗隊都是山東威海人組成的。

最後,他們是外地人,粵語說不好,很難和香港本地人搞在一起。英國人不是沒有想過用本地人當警察,本地人都是鄉里鄉親的,很難制止腐敗,也很難管理,因為英國人畢竟聽不懂粵語……

英國殖民者對威海衛警察的偏愛,並不限於香港一地,在漢口、上海、廈門鼓浪嶼等地,但凡有英租界的地方,一般也都活躍著數目可觀的威海衛警察,他們最後大多都落戶當地,融入所在城市。

比如在香港,特首梁振英的父親和劉愷威的爺爺都是香港威海衛警察。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