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我們見證了我們國家在各個不同的行業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但在一些重點領域:芯片、發動機等等,我們仍然缺失核心技術,其中之一就有燃氣輪機,燃氣輪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重工業標準,素有“裝置製造業明珠”之稱,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是一體兩面,燃氣輪機技術好, 航空發動機水平也會跟著起來,相對來說,航空發動機面對的情況更加複雜。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一個國家,燃氣輪機是它重工業的心臟,燃氣輪機牽動著發電站、大型艦船等等多個方方面面,一直以來這項技術是西方國家獨有的。但我國有這樣一個團隊,一個平均年齡只有34歲的團隊,打造出了屬於我們中國重工業的“心臟”,下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這個團隊和這項核心技術。

團隊負責人--段方苗,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在讀博士,她帶領著團隊研究製造出了我國自主設計的重型燃氣輪機的一級靜葉,如果他們是“心臟的創造者”,那麼一級靜葉就是“心臟的保護者”。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燃氣輪機的燃氣溫度在1400度-1600度,但一般合金的熔點只有900度左右,這相差的500度溫差一直是難以攻克的難題。一級靜葉的產生,成功突破了這難以攻克的500度溫差。只要一級靜葉能夠承受的溫度越高,那就能保證燃氣輪機的性能越好。

我國此前一直無法突破重型燃氣輪機關鍵技術,必須花大價錢買外國產品,保養也要用進口零件太費錢。段方苗對此的說法就是:一片小小的葉子,卻比一輛汽車都貴,你花錢買了,但這仍然是別人的知識產權,你還得處處受制於人。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2010年的段方苗還在電廠工作,她見證了我國在燃氣輪機中處處受制的殘酷現實。核心技術一日造不出來,我們就得花錢求人買東西。她暗想我們國家一定得早日造出這個東西來。

2015年,我國啟動了“航空發電機及燃氣輪”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面對突如其來的機會,段方苗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這項研究當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幹了起來。

帶著吃苦耐勞的精神,面對我國零基礎、起步晚的情況,這群年輕人沒有任何一絲的動搖,憑著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勤奮,他們堅信他們總有一天能夠造出來。因為中國向來如此,別人5年造出來的東西,我們抱著10年的心態去做,結果三年造出來了;別人20年造出來的,我們多花一倍的時間,結果10年造了出來。中國人,勤奮精神是與生俱來的。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面對這項工程,段方苗形容的就是他們就像在打造一種能夠使冰不在沸水中融化的東西,難度可想而知。因為靜葉的作用就是使達到了近兩倍熔點的合金不在燃氣輪機裡融化,要求這個葉片來保持它自己的性能。

為了實現這個奇蹟,他們開始了一級靜葉的製造工作,為了讓葉片能夠提高高溫承受能力,要麼改進葉片材料,硬抗高溫,要麼提高葉片撒熱能力,降低溫度,一般都是倆個條腿走路,其中撒熱需要給小小的發動機葉片打孔,讓空氣中葉片孔洞中流過,帶走高溫,於是小小的葉片,就打了近400個的冷卻孔,每一孔的小小打造誤差都可能造成前功盡棄。每一個孔的精度都小於0.1毫米,高精確的要求下,內部缺陷也層出不窮。這個團隊,經常在費了大力氣的情況下把尺寸做好了,臨近最後一步它的內部要求又不達標準,一切又從頭開始。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實驗中的一次次失敗和重來,沒有打敗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後,他們反思、總結,一次次攻破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終於在2018年,該團隊成功設計出了我國第一批自主研究設計的一級靜葉。

收穫到暫時的成功後,這個團隊卻比以往更加清醒。他們知道,接下來等待一級靜葉的是無數的實驗來驗證它,也許這會推翻他們之前的種種努力,這只是他們的長征路上的第一步。

面對接下來的無數次驗證,段方苗說她們不怕。她認為這個葉片要投入到實際中,可能還需要等待十年的時間,十年的時間,這群年輕人也必定會堅守初心、走出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到那時,我們國家會擁有不用買的重型燃氣輪機。


她攻克發動機核心技術,打破外國封鎖,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於人


就像段方苗所說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這是也中國在這麼多年的發展道路中領悟到的。我國攻克過許多項的核心技術,在它的背後是一群又一群的人把自己的個人價值與國家的價值聯繫到了一起,他們耐住了寂寞,坐了幾十年的“冷板凳”,面對國家的需要,他們奮不顧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