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济南幼儿园上小学前教育,如何选择?

甜甜_158545589


二哥认为,幼儿园上小学前的教育,文化知识上的教育并不能作为主导,应该以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导。

孩子的童年是很重要的,在孩子上小学前狠抓孩子对于知识的教育是很没必要的,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陪伴,以及用自身行为来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素质,比如尊敬师长,孝顺父母,不乱丢垃圾等,毕竟身教大于言传。

另一方面,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通常都会狠抓孩子们的教育有时候还会在孩子几个月之时就开始早教,在幼儿园的挑选上也是费劲心思,为孩子上好学校而奔走报名,甚至孩子的课外还会给孩子们补习功课或者给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

孩子在小学之前的阶段是个发展人格促进人格健全的时段,家长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抓学习,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以及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


潍坊那点事儿


其实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诱导教育”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说句实话,有过孩子的家长都有切身体会,现在的孩子负担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书面学习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书包不是轻了,而是依然很重。如此情形下,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又多了幼小衔接班,不是在给孩子添忙吗?其实以前的孩子,没有幼儿园、没有幼小衔接,一样跟上小学的课程,成长成才。

(网络图片)

教育要符合孩子发展的规律和天性,一个5岁的孩子你让他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三四十分钟,还美其名曰幼小衔接,孩子上学后可能认识的字多了,可能背诵的古诗多了,然而他又失去了多少玩的时间和乐趣呢?

还有这种提前教育,看似孩子聪明了,比同龄孩子有优势,但是根据教育专家的介绍,这种优势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慢慢消失,而且因为孩子对学校老师讲解的内容已经提前学会,还会造成孩子不注意听讲,开小差,影响他今后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所谓地天赋优势只是一种假象,不过很多家长却趋之若鹜。

当然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不能指责某个老师、某个家长,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有市场他们才会这么做。所以对于幼儿教育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尤其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传导越来越强,以至于影响到了孩子年龄越来越少,人数越来越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每个人的孩子。


齐鲁壹点


作为一名曾经天天让孩子到各种辅导班参加学前教育的家长,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所谓学前教育培训的成果基本为零。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听小编实话实说一下吧:

首先: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已足够,目前无论是公办还是私立幼儿园,都有专门的文化、兴趣课程班,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点因材而教,真得没有必要在此之外给孩子增加格外的负担。

其次,孩子的天性在家长的逼迫下会受到压制,会从心理上产生不可逆转的反作用,导致将来的厌学、偏科等等问题。小编就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就已通读了小学四年级之前的语文,识字量达到了近万,阅读量也已上千为单位计数。就在小编沾沾自喜的时候,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开家长会说:这个孩子上课根本不听,尤其是语文课,后来调查发现那些字他全认识。但是,语文的教学不仅是认字,还有拼音、书写规范、朗读等等,但因为他认识这些字,根本没有兴趣去学这些基础的知识……那么现在的情况如何呢?小编的孩子在语文中凡是作文课都是全校的高分,作品发表了数十篇,但语文的基础知识一直很差,没有心思去学,导致语文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

举这个例子要说明的是,因为学前教育培训多数是专科,而这些专科有的时候会让孩子更专,从而在上学后多多少少产生一些误差,使孩子的兴趣点太集中,反而不利于学业的成绩。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考大学、拼高分依然是主流,这样就使孩子的未来也受到了影响。

最后,中国式的家长把自己的爱好、理想尤其是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主要表现就是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以为只要付出了就有回报,甚至上培训班还要赶时间,狠不是让孩子成为天才的钢琴家、小提琴家、作家、舞蹈家等等。唉!让孩子拥有一个可以心情玩乐的童年多好啊!为什么非要让孩子按着家长的意愿成长呢?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空间,让他完全释放自己的天性,快乐的游戏、奔跑……家长们还是顺其自然更好,让孩子自主选择和支配他的时间吧,孩子的健康快乐比什么教育都重要。


指动济南


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习最重要的是专注力,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至于知识方面,如果孩子有兴趣学习,可以教孩子认一些字,每天坚持给孩子读故事,培养孩子的语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比如数楼梯,按人数分发筷子,给伙伴分糖果等等。上小学前几个月把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好,和小学同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重要,小学不会像幼儿园那样有老师跟在屁股后面。另外,经常给孩子讲讲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还可以去参观即将就读的小学,让孩子心里有准备。



聆听花开的声音


家长给孩子报‘衔接班’,一方面原因是对‘零起点’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条件好了,购买教育能力提升的体现。但这种行为走向极端,很可能适得其反。

以前学前班过早开发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能力,容易增加孩子的负担,这种太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往往不佳。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朋友进行学习引导,经常一起参加社会活动,或者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度培养,这些都有利于小朋友的智力开发。


薄荷说


这个不太清楚。我们地区目前没有。


吉虹工作室



应试教育”背景下,高考成为了教育的指挥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正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学生上学的目的是考大学,上好大学就需要上重点高中、初中、小学。一些小学为了招收优质生源,规定学生在入小学前要参加入学考试和面试,考生的成绩作为能否入学和分班的依据。如此形势,那些本来明智的家长们出于无奈也会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让孩子学习更多的书本知识。

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学习活动主要是为入小学后的学习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幼儿园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首先要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应该根据幼儿认识的特点和兴趣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好每天的教育活动。同时,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成长相关知识和教育方法。通过幼儿园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幼儿园和小学都要研究幼小衔接规律,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相关知识、心理方面的准备。

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通道是感官,由于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组织形式。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了解了事物的特点和属性,构建起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并且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幼儿会不断地探索、发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识。这一过程,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果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多采用的是机械记忆方式,表面看起来孩子掌握了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是死知识,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认知模式,思维的积极性受到阻碍。另一方面,有的幼儿在入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进入小学后,知识重复出现,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而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后继学习,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那些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那些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梅兰竹菊知心妈妈


个人观点就是希望孩子一年级开始学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