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南平的松溪小角算是荤的还是素的,具体怎么做?

A大de世界


  松溪小角是由肥肉、白糖、淀粉、鸭蛋制成的,因此松溪小角是道荤菜。

松溪小角的风味:

  蒸好的松溪小角颜色呈琥珀色,油炸之后金灿灿的,切成菱形状,摆放在素白的瓷碟上,点缀几朵小花,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拿了一小块轻咬小口。又松又软,香香甜甜,入口即化,一点都吃不出肥肉的油腻感。油炸过之后,蛋皮更加香脆,外酥里嫩中更多了些层次感。

松溪小角的制作方法:

  用料:肥肉白,精面粉,白砂糖,鸭蛋。

  制作方法:

  1、将肥肉白用双刀剁成肉酱。

  2、将面粉、白糖和肉酱拌匀成馅。

  揉馅时要加点水,因为如果不加水,白糖不会融化,吃时就会嚼到糖块,口感不好

  3、将鸭蛋打成蛋液,在平底锅上烙成色泽淡黄光润,薄如春饼的“蛋皮”。

  4、将拌好的肉馅用蛋皮裹成四方长条形,整齐放入以纱布垫底的笼屉,猛火蒸熟。

  刚蒸出的小角香气扑鼻,用手指拈一小块放进口中,香甜爽滑,十分可口。吃时切成小段块,它既是是平日老幼皆宜的名点,也是酒席上的上品。

  如今,吃小角已不再是难事。小角制作的工序也随着大家口味的变化而不断翻新、改进。如果将小角切成薄片,沾上蛋液再煎,口感更酥脆。

  松溪小角原称“削桧”,顾名思义,就是老百姓为了替抗金名将岳飞解气,要将宋朝大奸臣秦桧削成肉片,剁成肉酱,再包着来吃的寓意,以此发泄老百姓心中怨恨。 松溪人由于上桌之前要先将它切成小块,有棱有角,干脆就叫“小角”了。

  松溪小角作为松溪县特有的名食,是松溪县唯一的一项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松溪人过春节必备的小吃之一。它不仅体现了松溪人民惩恶扬善的精神,也体现了松溪人民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闽南网 陈辉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