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漢獻帝除掉曹操的計劃成功,當時其他的各路軍閥(袁紹、袁術、呂布等)會聽命與他嗎?

咖啡不解酒醉162


曹操絕對是梟雄。他能夠統一北方,和他自身的素質分不開外,還因為他佔據了輿論最高點,即“挾天子以令諸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種輯、劉備、王子服、吳子蘭等試圖借“衣帶詔”誅殺曹操。

事件敗露後,除劉備逃到青州投靠袁紹外,其他人都被滅門,之後就有了袁紹討伐曹操的事件。


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擾折棟樑,孤弱漢室,除忠害良,專為梟雄!

這是袁紹討伐曹操的檄文,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當時漢天子還是有一點政治影響力的,但也只是有一點。

對於東漢末年的軍閥來說,天子只是他們收買人心的工具。袁紹看似正義感爆發,其實是痛恨自己沒有先搶到皇帝,失去了明面上的大義。

為什麼?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最開始就是他的謀士田豐提出的,只不過被曹操搶先了一步。

如果建安五年,劉協真的除掉了曹操,那麼等待他的不是諸侯朝拜,而是刀斧相向、身首異處了。

第一個砍他的恐怕就是劉備!


漢室衰弱,諸侯並起!從熹平三年(公元174年)舉孝廉開始,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歷經黃巾起義、十常侍之亂、董卓亂政,曹操是貨真價實的漢臣!

他的思想路線還是匡扶社稷、復興漢室!所以他接受了謀士毛玠的建議,打出了“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旗號。

在曹操的監視下,劉協雖然是傀儡,但曹操給他保留了皇帝該有的尊嚴!

我們再看呂布、袁術、袁紹。

呂布是位桀驁不馴的主,在建安三年就被曹操砍腦袋。

袁術是個志大才疏、膽量超大的主,建安二年在淮南稱帝,建安四年就吐血身亡了。即使他活著會聽從劉協的號令?

袁紹是典型的沒有戰略眼光的人,一步步失去先機。在劉協陷入李傕、郭汜之手的時候,他躲在河北看熱鬧;等曹操將劉協安置在許昌,他又後悔自己的決定。

這樣的人,在劉協誅殺曹操成功後,他絕對不會讓劉協活著的。

所以我認為,歷史上的“衣帶詔”不會是劉協的主意,而是以董承為首的一些野心家自作主張。

畢竟“奇貨可居”的思維,經過太史公的宣傳,已經深入人心。在封建皇權時代,成為人們獵奇的第一法則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我只想說:如果漢獻帝除掉曹操的計劃成功,那麼歷史將是個悲劇,天下將重新陷入混戰。

衣帶詔事件發生在公元199年12月,呂布死於198年,袁術死於199年中,假如漢獻帝成功的除掉了曹操,那麼原來依附曹操的勢力就會發生分裂,分成三股勢力:

1、以董承為首的外戚勢力,由於衣帶詔事件,成功誅曹操,功勞最大,被漢獻帝封為司空,此股勢力為擁護漢獻帝,而劉備依附董承。



2、以荀彧為首的士族集團,並不贊成誅殺曹操,但事己至此,曹操己死,只得擁護漢獻帝,但與紛爭中保持中立。

3、以曹丕、曹仁及夏侯氏為首的曹氏宗親勢力,不甘心曹操被殺,推舉曹丕為曹操接班人,以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為輔臣,以為曹操報仇,清君側為名,起兵誅殺董承。



200年5月,董承兵敗被殺,劉備逃跑投靠袁紹,外戚勢力被消滅,曹氏勢力重新控制漢獻帝,與荀彧為首的士族集團重建漢朝廷,共舉曹丕為曹操接班人,而當年的曹丕年僅13歲,是曹操年紀最大的兒子。

袁紹依然佔據北方四州,為天下最大的勢力,袁紹一直不承認漢獻帝,因為是董卓立的,並且袁紹一直有另立漢室宗親為皇帝的想法,但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對於漢獻帝的詔令,袁紹根本不聽。



公元200年6月,袁紹南下,挾武力以令漢室,與曹氏集團對峙於官渡,曹氏勢力以漢獻帝的名義聯合遼東的公孫度及西涼的馬騰共擊袁紹,袁紹失敗退回翼州,但損失並不大,仍然控制北方四州,為天下最大的勢力。

至此,天下重新陷入混戰,至公元207年,經過各方混戰,天下分為六個割據勢力,分別是控制北方四州的袁紹、控制司隸、兗州、徐州的曹丕,同時奉天子以令不臣,控制西涼的馬騰、控制益州的劉璋、控制荊州的劉表、控制江東的孫權,史稱六家分漢,仍然沒人聽命於漢獻帝。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所謂時勢造英雄,各路豪強也有了崛起的希望。他們一開始靠著自己的財力組織自己的軍隊保衛家園,後來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軍閥,以曹操、袁紹等為主。漢獻帝劉協從登基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他悲劇的一生,首先是董卓,然後是曹操,他始終活在別人的控制之下,同時他也有多次想除掉曹操。那麼,如果他成功了各軍閥會不會聽命於他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先從十八路諸侯伐董卓說起吧!十八路諸葛面對一個小小的華雄都奈何不了,事實果真如此嗎?肯定不是這樣的,袁紹有顏良、文丑、趙雲,曹操有夏侯兄弟、許褚還有曹氏宗親眾多猛將,袁術也有紀靈等一干猛將,孫堅更是猛將如雲,堪稱最豪華整容,居然打不了一個小小的華雄?為什麼呢?原因是各路諸侯都在忙著自己那點事,他們參與十八路諸侯會盟也是逼不得已,他們都知道,當時民心所向任是漢王,只有打著扶漢除賊的旗號,天下的英豪才會去投靠輔助他們。所以劉備僅憑哥三都要前去湊熱鬧。



那麼劉備會不會聽命漢獻帝呢?答案只有一個,肯定不會。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讓位自立,改國曹魏,一年時間不到,劉備就悍然稱帝了,可當時的漢獻帝還沒死呢?劉備稱帝了,劉備的仁義也只是為了讓更多的賢能慕名來投,他一旦有了足夠的實力,是不會再去理會什麼仁義的。相比孫權,劉備是不是有點太著急了,孫權等了九年。劉備此生夙願就是皇帝大位,當時他年齡不小了,再不繼位就沒機會了,所以他著急繼位。


曉天下歷史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這個問題不需要假設,如果漢獻帝在建安五年真的動了除掉曹操的心思並且得手了的話,那麼當時的各路諸侯別說聽他的了,估計不是把他搶到手裡做傀儡就是直接殺掉。

不管以後怎樣,建安初年的曹操是個實實在在的漢臣,他想著的基本還是匡扶社稷復興漢室,所以他打出的旗號是“奉天子以討不臣”(絕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的漢獻帝雖然也是傀儡,但至少還是個比較有尊嚴的傀儡,曹操對他還是比較恭敬的。而曹操之所以能獲得越來越大的權位,就與他這種尊敬皇帝的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而題主說的這三位諸侯,沒有一個是聽命於漢朝的主兒。呂布從來就沒聽過誰的話,而且在這個時候他已經被曹操砍了頭了;袁術自己在淮南當著皇帝,而且很快也要不久於人間了,他可能聽那個他視為偽朝的漢朝的話嗎?而袁紹,在漢獻帝淪於李傕郭汜之手的時候,他就在河北看著;等到曹操在許昌安置好獻帝以後,他又急吼吼地要把皇帝接到鄴城來。他這樣的人,只能把皇帝當傀儡,最後自己當皇帝!

所以,當時的天下,幾路主要的軍閥裡面,只有曹操能好好安置皇帝,所以他逐漸代表起了中央;而其他的軍閥,沒有一個是能夠尊奉天子的,這也就註定了他們不可能勝過曹操的命運。



青言論史


漢獻帝的一生,都是處於被脅迫的情況,先由董卓亂政,廢立皇帝,漢獻帝猶如傀儡。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董卓死後,曹操又挾天子以令諸侯,做上丞相,也開始專權!


後來漢獻帝想除去曹操,但是最後卻失敗了,如果漢獻帝成功了,其他諸侯也不會聽從漢獻帝的!

東漢王朝在董卓專權時已經名存實亡!

當初何進調董卓進京,何進又過早的死去,董卓開始把持朝政,為了提高自身威望,大殺反對他的人,同時廢皇帝,在立漢獻帝!

董卓的把持朝政,使天下諸侯不服,當然曹操和袁紹袁術也在其內,於是之後發生了天下諸侯聯盟一起討伐董卓。

而這些諸侯已經在各地經營多年,雖名也是大漢臣子,但是已經不把漢天子當回事了。

當時的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其他諸侯也很難真心為皇帝做事的,只不過漢天子名義上是天下共主,實際和劉邦項羽時期的楚懷王義帝差不多!


東漢後期宦官和外戚專政弊端!

東漢後期出現了宦官和外戚來回專政的局面。漢獻帝想出去曹操,主要倚仗的也不過是外戚和外鎮。

所以即使漢獻帝除去曹操,皇權也不會落到漢獻帝手裡,因為漢獻帝從做皇帝開始一直是沒有權利。

漢獻帝沒有權利,其他諸侯又怎麼會聽他的!

諸侯已經坐大,都想逐鹿中原!

從董卓亂政開始,天下諸侯討伐董卓,都已經看到大漢已經衰敗,天下諸侯雖為大漢臣子,卻都已經有了不臣之心!

這些諸侯,都想逐鹿中原。董卓死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些諸侯常年的互相征戰,根本沒有把漢天子放在眼裡!同樣也不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所以即使曹操被漢獻帝成功除去,其他諸侯也不會聽從漢獻帝的!

當然這些都是假設,事實的結果是,漢獻帝沒有除去曹操,而曹操的勢力反而更加大,之後曹操封魏公,在到魏王,加九錫。到曹丕繼承曹操之位時,就有了曹丕以魏代漢的事實來!


中孚鑑


先更正一下你的問題。因為時間上對不上!玉帶詔事件,爆發時期,呂布已死!袁術以亡!袁紹倒是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所以,聯合了劉備徐州起事(結果失敗了!)!如果劉協和董成暗殺曹操成功!袁紹,劉備,劉表,江東孫吳就省事了!劉表和孫家定有一拼!無論是諸葛亮和魯肅都認為荊州是奪取天下的第一步!劉表也不是吃素的!至少能看家護院!本土不失!所以,必有一番惡鬥!袁紹和劉備也有一爭!因為曹操死了的話,曹操死,荀彧董成二人合作的話!尚可安定朝廷不亂!必須安撫潁川一族,更重要的是如何穩定曹操舊部!劉備有沒有能力,就不好說了!袁紹和劉備也許就是高歡和宇文泰!南北朝時代也許提前到來!

回到問題開始,你的問題需要改,第一因為時間不對,有的人以亡故了?!更深層地講!歷史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存在與否,結局就大相徑庭的!歷史發展到漢末,人心思變,早就不是士大夫,宦官,外戚來掌管天下大事了!門閥士族,已經可稱霸一方,甚至撼動天下的!所以,無論曹操死不死,後面司馬懿是否奪權篡位!結局,都會有五胡亂華,南北朝(外族不按照你的規矩生活!匈奴鮮卑揭底羌,他們職業就是打砸搶,不服就打!)!漢朝終將消失!


萌大叔來了


我覺得其實這個跟除掉董卓的道理是一樣的!一個董卓倒下去,兩個郭李站起來!說回來曹操死了還有他的子侄兄弟!照樣可以繼承遺志!沒準比曹操更要命!也許會還會加快大漢的滅亡速度也說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