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外地人到太原,太原本地话容易听懂吗?

太原看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弄清楚,什么叫太原本地话。

严格意义来说,外地人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太原本地话,并不是真正的太原话。

汉语言音韵学上定义的真正太原话,属于晋语,其用词考究存古,发音难度大,不易听懂。

现在太原居民普遍使用的太原方言,是20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是在太原本地土话的基础上,受到外来移民及普通话推广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方言,也就是新派太原话。

新派太原话近几十年来发展变化很快,已逐渐代替了太原土话的方言地位,以至于老派太原话在年轻人听起来,已"不"太像太原话了。目前太原人能说一口真正太原土话的人,已经不多了。

太原话里有很多方言俚语,外地人从字面意思上不太容易猜出其本意。

太原人说“模样”是“迷数”,说你这人样子不怎么样,要说“球四”;

太原人说欺骗,是“热烘”;

太原人要是对你说“你扑死的哪了来?”绝不是想让你死,只不过是关系亲近地问你去哪了;

太原人思考问题,要说“地咚地咚”,喜欢你,那是“待见”,和你聊天,是“倒歇”,你要是聊得忘了形满嘴跑火车,那就是“鬼谝遛道”;

太原人夸孩子可爱,会说“真切踏”,夸姑娘长得好,那是“精干”,夸小伙子收拾得利索,得说“光迷俊眼”;

如果听见太原人说你“阁撂”,那可得注意了,一定是觉得你不好相处;你要是办事拖拖拉拉,太原人会评价你一句“洋务”

……

其实,总体来说,新派太原话与普通话的差异要小许多。听得懂普通话的外地人,抛开方言俚语,太原话大体上听懂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注意的是,太原话发音音调与普通话不同,比如说,太原话平仄音调不分阴阳,也就是说没有二声和三声,都由一声和四声代替。


太原晚报


太原话难不难听懂,这个还是要看个人的了。你要是在太原待过一段时间,或者和太原人相处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比那些从没有接触过太原话的人要容易听的懂。

方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显著的特色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有些地方甚至相距百里之间的方言都差别很大。

太原话相较与一些南方地区的方言来说,还是比较好懂的了。

正宗的太原话,会说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老一辈人、老两辈人说的太原话还是很正宗很有味道的,带着传统的太原的味道。现在的太原年轻人大部分以普通话为主,已经逐渐淡化了部分晦涩难懂的本地方言,每一个地方的方言,其实都和当地的生活、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在刚来太原时,买菜买水果都不太敢去找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买,因为,她害怕听到太原话。每次听别人说太原话时,她都是云里雾里晕乎乎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现在对于太原话已经完全可以听懂。


太原看点


太原话不是特别难懂。

我是山西临汾人,记得刚去太原发展的时候,听我们的客户说话,从头到尾我都属于懵逼状态,一个字听不懂,可是过了两个月,就完全没问题了,毕竟是都是山西的,哈哈哈。(在四川待了一年,愣是啥也听不懂)


研妹真可爱m


说实话,太原话其实不算是难懂的,最起码是在普通话的基础上然后自己加入了点生活的味道,在全国来看也不算难懂的,再加上北方人本来说话就直,也就更好听懂了,比起那些温州话,对,就是温州话,简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最搞笑得是,已经成为了世界都很闻名的一个难懂的话语了。

太原话说起来其实和陕西话还是有点像的也是由于这两个1地方比较相近,而且太原人大多心性朴实,说话也不带拐弯的,所以说话也当然很豪爽,但是有一些地方,外地人也是很难理解的,就像不带老,这三个字,曾经让大家疯转。如果不是我太原人,不带老去这三个字一定是最美的情话,但是实际上呢?不带老表达的含义就是不想去,太累。是不是很有趣。

还有起三,起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做成大事,将来有出息的意思。还有各种各样有意思的话,都是太原话,也不是很难理解,如果呆的时间长了也就理解了。


山西新鲜事


现在基本都是普通话了!讲本地话的非常少了!即使有也可以听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