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經常吃素食真的健康嗎?

難得一見的人


好不好,很多都是一家之談。


愚以為,稍微科學的做法是,把全世界所有吃素的人(僧人)都統計一遍,統計他們的平均壽命。

假設,他們的平均壽命都比正常人高10歲,那麼,我們可以大概得出一個稍微粗糙的結論,這就是:

吃素能延長壽命。

為什麼說,只能是得出一個粗糙的結論呢?

原因是,你無法確定,統計結果是由於“吃素”帶來的,還是由於別的原因。

顯然,僧人們的日子是很平和的,他們追求的本來就是內心的平和,波瀾不驚,所以,平和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君不見,很多人都是氣死的嗎?


更何況,世界上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權威統計。

總之,各種說法都有,有的說吃素的人平均壽命高。

可有的又說,吃素的壽命比正常人短。

我們相信的是正兒八經的論文,我們相信的是那些跟蹤幾十年並做過統計研究的人。

但是……

這樣的論文,我們沒有找到。而跟蹤吃素之人平均壽命長達三十年的研究者,也是沒有。

所以,我們不能隨隨便便就說:

吃素對身體好。

或者

一直吃素對身體不好。


寒木個人的看法是,強調一下,這種看法只適用於我,再說一次,這種看法只適用於我。

下面是看法:

極端總是不好的。

羊一生都吃草,但不見得它的壽命就最長。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魚蝦都吃,但它能活很長很長。

人來一生,是來創造美好,感受美好的。

如果吃肉讓你感到美好,那就去吃,吃健康的雞肉、鴨肉、鵝肉、牛肉……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活了幾百萬年,這幾百萬年來,人都是吃肉過來的。

不能到寒木我這兒,我就把這幾百萬年的傳統說斷就斷了。

所以,我的理想是,好好工作,多掙錢,吃上健康的肉,不吃有問題的肉。


寒木釣萌


素食,是一個比較老的話題了,吃素到底健不健康,主要答案無非是兩個:1、吃素不健康;2、吃素更健康!有人說,這兩個答案都不對,蛋奶素才健康!由此更衍生出第4個答案:魚肉素才真正健康,真不知道魚肉啥時候成了素食。

素食,廣義而言也就是植物性膳食。狹義而言,佛教中有的宗派更是將蔥薑蒜韭菜辣椒茨菇香辛料都算是“葷”,出家人不能碰。

一、素食的缺點

很多營養學家、營養專家都對素食有很多激烈的評論,共識是:素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1、優質蛋白缺乏;2、鐵容易缺乏;3、維生素B12容易缺乏。

這三種重要的營養元素主要是在動物性食物中存在,即使大豆蛋白是不錯的蛋白質,素食者必須要每天有足夠的豆製品攝入,但畢竟缺乏蛋氨酸,和肉蛋奶中的優質蛋白還是稍遜一籌。蛋白質是人體修補損傷的組織細胞、新陳代謝、合成免疫球蛋白、合成酶類和激素最主要的物質,長期素食,又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的情況下,很多人容易免疫力下降,女士容易提前絕經。

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鐵是血紅素鐵,主要在紅色的肉類和紅色動物內臟或動物血中。紅棗、香菇、木耳、菠菜等植物中的鐵主要是非血紅素鐵,不僅含量比肉類少差不多10倍,吸收概率也相差近10倍,還必須有維生素C幫助才能吸收。植物中的鐵更是容易被蔬菜、谷豆類、菌藻類、水果等食物中的植酸、草酸、鞣酸、膳食纖維、鈣等物質的拮抗而影響吸收。綜上所述,長期素食,容易貧血。

維生素B12主要在海鮮、動物內臟和肉類中含量較高,而這些葷菜都不吃的話,怎麼辦?植物中維生素B12含量較高的也有,比如臭豆腐、豆腐乳,可是這不能當飯吃,而且屬於高鹽食品,當個佐餐小菜馬馬虎虎,一天吃二兩的話你就該變成“燕末虎”飛了!

其實,還有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很多人跟風素食,卻不知道沒有肉食的情況下,人的飽腹感會很差,要麼吃大量的油炸食品要麼吃大量的主食,否則容易“飢腸轆轆”,當然這主要是精神作用。有人說,拳王泰森就是素食,瞧那肌肉爆發力!你不知道的是,如果素食情況下沒有足夠的乳清蛋白粉、其他增補劑甚至激素的補充,他那肌肉怎麼練得出來?

二、素食的優點

當下,很多人肉食過多,帶來了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痛風的問題,肉食過多,也是消化道癌症的一個主要誘因,尤其是經常多吃紅色的畜肉或醃漬的肉類更明顯增加患癌的概率。從我們人類的消化道特點就可以看出人應該是雜食性的動物,

比如:人有32顆牙齒,其中4顆尖牙(虎牙)是撕裂肉類的;還有8顆門牙,主要是啃食蔬菜水果的;另有20顆臼齒,主要是咀嚼五穀雜糧和薯類的。按照這個比例,我們膳食中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大約為1:7,不誇張的說,有的人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之比大約是7:1,如此顛倒,還不讓老天爺早早收回去才怪。

三、給素食者的建議

如果你鐵定要吃素食,也沒關係,建議在醫生和營養師的幫助下補充乳清蛋白、鐵、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增補劑。如果你是因為不想殺生,那更好辦,雞蛋不是殺雞取卵來的,更不是受精卵;牛奶也不是宰了牛擠出來的。佛祖釋迦牟尼閉關三年,出來的第一頓飯就是一位農婦送來的一大碗牛奶,飲完之後神清氣爽體力恢復。當然,如果能魚肉素則更好。

其實,我也是素食倡導者,我的素食觀念是1、分餐素食:一天三頓飯,一至兩餐吃素,一兩餐吃葷素正常的飯菜;2、分期素食:一週七天,三天吃素四天葷素兼有。這兩種做法可以很好的控制體重,也可以控制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不容易營養不良,更讓人有所期待而不會糾結。說到最後,吃葷吃素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懂得物極必反,你沒有過多索取上天賜予的食物。你多吃了,別人就少吃了,因為物價會上升,窮人吃不起飯更吃不起肉;還有,你我都多吃了食物,就會有過多的牲畜雞鴨、魚蝦的養殖場和糧食蔬菜的農場,就會有更多的耕地,森林草地、河流逐漸減少,由此帶來全球氣候變暖,殃及子孫。

唉,一篇健康飲食的文字居然寫出了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我自己都醉了,列位好自為之吧!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營養師於仁文


《大戴禮記》雲:“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這是素食可提高智慧之說,見於我國最早之古代典籍。中國人古老相傳一個錯誤的觀念,人體虛弱,藉助肉補,又以為食肝補肝,食腦自然可以補腦了。從前科學不發達,大家都不知道豬羊牛腦中,含有膽固醇,在妄想食腦補腦之錯誤觀念下,有許多的富家子弟變成呆頭呆腦,反而不及“咬得菜根香”的貧寒子弟,來得聰明智慧。於是社會上常有聽得一些勉諸清寒子弟的諺語,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或是“咬得菜根,方是奇男子”,甚至有“幾多白屋出公卿”之嘆,可是又有誰知道“素食多智”的道理呢。

素食對我們人類來說,無論是維持身體健康,或者避免因果業報,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個人擴大到社會國家,能令社會安寧,世界和平,可見素食的利益不可勝計。在這許許多多的利益之中,我以為素食的最大利益,便是增長慈悲心。

梵綱經說:“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食肉之人,殺生自肥,這就是殘忍的行為;將這種殘忍之心,推而廣之,可以損人利己,無惡不作。食肉之人,畜類眾生,見到他的身子,聞到他食肉過後身上發出的燥氣,舍之遠避,例如屠夫入村,狗見驚吠。素食之人,心存仁慈,日益增長,推而廣之,一切眾生,皆可喜可愛,皆欲與樂拔苦,這就是慈悲為佛道之根本的原理。我國儒家有“君子遠庖廚”之說,古時候齊宣王,以羊易牛,孟子許其不忍之心,推恩及人,可以王天下。這和佛教的“素食可以增長慈悲”,以及“慈悲為成佛的根本”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東西二大聖人,世出世法,各臻極至。真使我們凡夫眾生,讚佩不已。

特別一點,素食防癌。現在,人人談癌色變。抽菸會導致肺癌是家喻戶曉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肉類(尤其是燒烤的肉品)也是致癌的兇手。根據醫學研究的結果顯示,一塊牛排足以產生相當於六百根香菸的致癌物質。因此,如果有人以為牛排、豬排、烤肉、漢堡,營養豐富,多吃有益於身體,實在是錯誤的觀念,簡直拿自己與親友的健康當賭注,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研究報告指出,肉類在燒烤時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Melnylcholan threne), 是嚴重的致癌物,試驗中將此化學物質塗抹在老鼠身上,會導致骨癌、血癌、胃癌等。因此,防癌不是奇蹟,只要我們能實施蔬食、粗食,使血液保持適度的鹼性,可怕的癌症就與我們絕緣了。


大食代


我認為每天吃些素食是有利於健康的,但是每天只吃素食不利於健康。

其實我對具體的營養成分啊這些不瞭解,我就說說之前一直吃素食的後果吧,只是我之前的經驗,不代表所有人哈。

高一的時候,因為家庭經濟不是很富裕,我媽一個月只給我300塊錢,除去月假一來一回的車費60,還剩240塊,這240塊包含了我一個月的飯錢和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比如姨媽巾、衣服鞋子),所以我必須省著點花,否則就不夠花。

一天吃飯只花6元錢,早上兩個饅頭1塊,午飯2.5,晚飯2.5,學校最便宜的飯就是2.5元一份。這個菜是兩份素菜,比如白菜土豆,完全像是水煮的一樣,都看不到油,吃起來也只有鹽味,請允許我用“豬草”來形容它!

(說個題外話:有時候想起這段日子,鼻子就會酸,因為我沒什麼零食吃,午飯也吃得這麼差,我覺得吃好吃的、吃飽了才會有幸福感,有時候在寢室、教室看見別人吃東西就好想吃,但是沒辦法也只能忍住,吞吞口水埋頭做題了。那時候我覺得家裡經濟情況不好,所以就沒向媽媽提漲生活費的要求。)

吃了一個月後,我發現我的月經沒有來,我覺得是推遲了,加上當時也討厭月經,所以覺得不來還挺好的。但是第二個月也沒來,我有點慌了,打電話給媽媽說了,她讓我放月假回去看醫生。

我吃了兩個月的全素菜,難吃死了,很喪,別人每天對吃飯都很積極,我確不再想吃,算了,還是吃頓好的吧,我開始去吃3.5元、5.5元的套餐(有肉),當然是吃了上頓下頓就只能吃差的,也還算好,至少有肉吃。

讓我驚喜的是,保持吃肉後的大半個月,我的姨媽終於來了!非常開心!事後意識到,可能是我之前的營養太差了。

反正經歷過這件事後,我在學校每天都會吃肉,生活費不夠媽媽也給我漲了,嗯!身體養好,好好學習!

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我還是決定每天葷素搭配比較好,現在每頓吃肉,無肉不歡啊哈哈哈~


每日小趣豆


我今年(2018年6歲了從生下來就是個吃素的人活了60多從不知道吃肉是什麼感覺也不能聞任何肉味一生不得什麼病當然也不會殺生或間接殺生,但是不殺生吃肉就不等於不得心腦血管病,這些病跟吃肉不吃肉沒有關係真的不過吃素的人是很少得病的,即便是得了病回覆起來也是比吃肉的人要快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吃肉,因為人不是狼蟲虎豹!


及蒔雨1


長期素食對健康並不好。我大姐從小不吃葷,好像年輕時也沒什麼不好的感覺,她連生孩子也不吃一點葷。一直到七十了同樣得了高血壓,高血脂,並且嚴重營養不良。醫生告誡她,一定要每天增加葷菜,每天堅持吃一個雞蛋。經過好幾年的調整,現在終於正常了。


原上草86


現在很多人,物質滿足了,精神需求要求越來越高,我們都想活得高尚一點。

保護動物、環保,這都是非常高尚的行為,吃素也是一種相對高尚的行為。

1971年,研究世界飢餓問題的美國人弗朗西斯·摩爾·拉普(FrancesMooreLappé),在長時間的研究後,驚訝地發現,飼餵動物所需的糧食數量,是肉類產量的14倍,他覺得,這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從而,他得出一個結論,吃素才能讓更多人吃飽,吃肉是自私的,不道德的在那個物資缺乏年代的人,最擔心的是,人口瘋漲,食物不足,造成嚴重的飢餓問題。

在26歲的時候,Lappé 寫了這本暢銷書,鼓勵人們吃素,不再浪費世界的食物,《為小地球吃素》

(圖片:slideshare.net/)

這本書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輿論思潮,很多有學識,有思想的人都開始素食,為了全人類、為了動物、為了環保,我們要吃素,吃肉是不道德的、是自私的、是不環保的。

聽說,這是一本影響喬布斯一生的書,哎,可憐的喬布斯。(點擊藍字獲取詳情)

素食真的可以拯救地球嗎?吃肉真的會破壞地球嗎?

答案是,不一定,可能適得其反。

有些為了環保而素食的人,可能被利用了,今天我帶大家瞭解一下,為什麼,吃素可能對環境不利?

看過諜戰片《潛伏》的人,大都記得謝若琳在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

現在放這兩根金條,你能告訴我哪根兒是高尚的?哪根兒是齷齪的?

《潛伏》劇情截圖

這句話,放在個人對飲食的選擇上,也是一樣適用的,不吃肉的素食主義,和吃肉的非素食主義,只是反映個人的食物選擇而已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我一直抱著開放的想法,也非常尊重個人的飲食選擇,不管是低碳還是素食都只是選擇,沒有比任何一方更高尚。

很多素食者的認知中,認為食素可以拯救全人類,保護整個生態環境,認為自己更高尚。

這和電影中一樣,武斷的認為一根金條比另一根金條更高尚,沒有任何依據。

首先,僅就營養方面,連健康生存的條件都無法滿足,你怎麼談高尚?……

純素飲食者,健康狀況堪憂

以前我說過芬蘭博主Virpi Mikkonen的故事,她在社交網絡上曾紅極一時,只因大力倡導以植物為基礎(素食)的飲食。

Virpi Mikkonen本人,圖片來自goodnewsfinland

在所有人看來,她的飲食堪稱“神仙級”,沒有麩質、沒有穀物、沒有乳製品、沒有肉,也沒有精製糖,簡直健康到極致。

但是,它卻沒有讓Virpi Mikkonen變得很健康,相反,她開始頻繁感冒、指甲變得非常脆弱、情緒煩躁低落等等,更尷尬的是,在38歲那年,她停經了……

Virpi Mikkonen開始重新嘗試吃肉,她的精力開始恢復,睡眠質量也變好了,免疫力在提高,最關鍵的是,經期居然也恢復了。

而發生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並不能完全提供給人類所需的關鍵營養素

實際上,肉類食物中,含有更高的營養密度,且更有利於人類吸收。

動物蛋白質通常質量更高,含有生長和維持身體,所需的九種必需氨基酸,這點植物蛋白很難做到。

基於植物的食物中,幾乎不含有維生素B12(相反肉類卻富含),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必需維生素,身體就無法合成DHA、DNA,紅細胞等。

肉類有豐富的元素,並且大都是身體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

而且,你知道嗎?大腦的健康發育和智力的提升,必須要多吃肉類。(詳情請查看→要想『腦子』好,還得多 “吃”肉)

圖片來自twitter

也就是說,如果長期食素的話,極大可能面臨,由於某些營養素的缺乏所導致的各種疾病。

另外,很多植物類食物都含有植酸、草酸鹽等抗營養素,會阻礙身體對諸如鐵、鋅的吸收。

素食連健康都給不了,談什麼環保,都吃素後,大家肯定會想盡辦法,消耗更大量的社會資源去“續命”,那就可能面臨更為窘迫的命題:到底是毀掉自己,還是毀掉地球?

瞭解來素食的健康真相,我們接著來看下面這條:

純素食的農業成本,實際上更高

推崇全民都以植物類食物為飲食方式的人,通常都會強調畜牧業的成本高,素食成本低。

比如,需要大量的土地來放牧和為動物生產飼料,再比如,動物生長需要飲用大量的水。

但是,卻很少有人會提及純素食的農業成本,其實,即使沒有涉及動物產品,大規模農業,也會導致巨大的耕地破壞和動物死亡。

→ 以植物為基礎的農業,導致表土消失,土壤養分耗盡

2015年,一份由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全球範圍內,每年有250億至400億噸表土,因侵蝕而流失,其主要原因是耕作和集約耕作。

在英國,表土的消耗非常嚴重,2014年,在貿易雜誌《農業週刊》(Farmers Weekly)上,就發表了一篇題為《科學家警告說,英國農場土壤只剩下100個收成》的文章,文中一再強調土壤養分枯竭的問題

如果土壤養分被頻繁農耕消耗殆盡,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需要大量的新土地,但是,傳統的畜牧業所用的放牧場地,並不一定適宜種植農作物。

怎麼辦?開墾新的原生棲息地,為種植穀物創造更多的空間?這是你想看到的結局麼?

2010年,英國《每日電訊報》就發表了一篇名為《吃素“會傷害環境”》( Becoming vegetarian ‘can harm theenvironment’)的文章,文中報道了克蘭菲爾德大學(被譽為英國“中科院”)的一項研究。

研究的科學家發現:從牛肉和牛奶,轉向其他植物類替代物(植物類),比如說豆類,

實際上會增加英國所需的耕地數量(英國增加進口此類食品)。

也就是說,生產動物替代產品,所需的外國土地數量,以及可能破壞森林(為農田開闢道路),超過了英國飼養牛肉和羊肉的影響。

所以,素食者想環保的願望,可能有點事與願違。

→ 肥料、除草劑等摧毀土壤,威脅生物多樣性和大環境健康

為了讓農作物更好生長,現代農業會用大量的農藥,這無論是對微生物生長,還是整個環境,都是一件極具破壞性的事情。

其中,比較常見的除草劑成分之一草甘膦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點擊藍字瞭解詳情),短期內,草甘膦確實可以高效地除去雜草,幫助新的農作物更好生長,但長期影響卻並不樂觀。

它會影響植物根系,水分攝取能力,還會干擾土壤中的細菌,導致有害菌肆虐。

更進一步,作為一種水溶性毒藥,草甘膦可以通過雨水、灌溉水,滲透到地下水,流到江河中去

,無論是對微生物,還是水裡面的魚蝦,甚至人類自己,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很多草甘膦殘留物進入了麵包和穀物產品中,甚至母乳中也被檢測出了草甘膦殘留。

目前,有大量研究發現:它會損害人類健康,比如擾亂內分泌、破壞腸道菌群、誘發癌症、導致不孕、損傷肝腎等等。

→ 種植業為保護作物,不得不傷害一些動物

素食者都是有愛心的人,他們都很愛動物,實際上,種植者可不都是素食者,為了保護素食者的食材,他們不得不殺害可伶的小動物,比如兔子、鼴鼠、野鳥等等。

BBC的一個紀錄片中,為了保護農作物,農民在晚上放火燒死了大量鳥類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刺蝟以及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的數量,在逐漸減少,部分原因是因為要移除灌木籬笆,使農作物生產領域更大。

很多小動物的家園,都被農耕佔用,它們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

換句話來說,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甚至可能導致與從畜牧業屠宰的動物一樣的『後果』,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死亡。

除了農業成本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實際上,相比種植業,畜牧業更利於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素食,不利於生態可持續性

素食者堅持認為,畜牧業的存在是錯誤的,而不吃肉,才能讓生態系統自我修復,是這樣麼?

→單獨種植植被,永遠不會恢復地球荒漠化

津巴布韋的著名生態學家AllanRedin Savory,曾經也是這樣的觀念,他一度認為,動物不斷的吃植物,使得地表裸露面增多,慢慢就變成了荒漠。

AllanRedin Savory本人,圖片來自alchetron

然而,隨著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他發現自己錯了。

在題為《如何綠化荒漠,並扭轉氣候變化》的TED演講中,他卻分享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研究成果(後文有該視頻分享)。

原來,通過多年的觀察、失敗和研究,AllanRedin Savory發現:當從土地上移走牧群動物時,好的土壤,就可能面臨消亡。

然而,當適當管理馴養動物,以『模仿自然群體遷徙』時,土壤和周圍的生態系統重新煥發生機

Allan的舉例,很多裸露的土地,因為增加牲畜,模擬自然放牧,開始恢復

這是因為,動物通過提供糞便和踐踏(給土壤形成保護層,提供養分,保留了更多水分和碳),加速了土壤的好轉,恢復了生物的多樣性。

所以,科學的畜牧業,才是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反過來看種植業,種植一片就損壞一片土地,還毒害其他生物。

→ 畜牧業和溫室氣體排放

關於環境,另外一個說法是,畜牧業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來源,比如反芻類動物奶牛排放的甲烷,是一種比碳更強大的溫室氣體。

但是,通過『模仿自然群體遷徙』的放牧方式,它們卻可以還你一個欣欣向榮的草原,還能幫助土壤儲存碳,提供養分。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將人們無法消化的野生植物,轉化成了營養密集度極高的食物,

是不是更具可持續性呢?

2015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每卡路里的不同食物,在生產過程中的能量和用水量,以及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對環境帶來的影響。④

結果發現:以植物為基礎(素食)的飲食,實際上會增加能源消耗和用水量。

在溫室氣體排放量方面,研究人員直接例舉吃萵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吃培根高出三倍多”。

你很擔心畜牧業中的動物排放溫室氣體過多,於是放棄吃肉,開始大口大口吃植物類食物,可能又被人忽悠了。

還有,來自植物的很多纖維,並不能被人類消化道所消化,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排(fang)氣(pi)增多,請問,人類所排出來的氣體,是不是也是溫室氣體呢?(im joking)

暢銷書《人類簡史》,描述過智人“攻佔”地球,稱王稱霸的過程。

不得不承認的是,過程充滿破壞性的,比如人類殺掉了很多大型動物,比如發展農業,開墾土地,強行馴化某類植物(比如稻穀、小麥)作為自己的食物……

可以說,發展到今天,人類活動都在以某種方式破壞著自然界,且不論是種植植物,還是發展畜牧業,這是一個真實的,也是非常令人關注的問題。

我無法證明,吃肉就可以保護環境,但是,想靠吃素保護環境,未免有點太想當然了。

環境問題,並不是僅僅依靠某一種飲食方式,就能解決的,最起碼吃素解決不了環境問題。

首先,離開肉,人類的基本健康保證不了,肉裡面的關鍵營養素,是植物類飲食無法替代的,長期缺乏的話,會提高各種疾病的風險。

其次,人類和整個生態之間的關係是

相依相存,很多人幻想,放棄畜牧業,放棄乳製品和肉類,依靠大豆和糧食,還有重新長出來的草原,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明顯是想當然。

不要忽略了種植業的農耕成本,還有大範圍肥料、農藥等的應用,可能對整個大環境、微生物的負面影響。

最後,正如Allan Redin Savory所說的那樣,我原以為殺掉動物,別讓他們吃草,能保護土地和生態,到最後卻發現,只有和它們共生,才能真正實現土壤的富營養化,也能真正實現整個生態的可持續性。

總之,吃肉和吃素,只是一個選擇,誰也不比誰高尚,別總想給自己帶環境保護主義、動物保護主義的帽子,真相沒那麼簡單。


瘦龍健康


素食主義者是另一種難度很大的生存模式,有些素食者越吃身體越差是因為缺少了一種特殊的維生素B12。


【為什麼素食主義者缺少維生素B12】

因為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當中,尤其是內臟、水產、瘦肉和蛋類,奶中也含有一部分,而植物性食物中幾乎不含維生素B12。所以素食者就很容易缺少維生素B12

如果盲目素食又不懂營養,很容易出現B12缺乏,鐵缺乏。這會容易出現貧血,無論是缺鐵性貧血還是病理性的巨幼紅細胞貧血症,都更容易出現。結果就是,身體精氣神不足,皮膚蠟黃粗糙,呈現病態而不是健康美。

同樣原理,老年人消化能力退化,也容易出現B12缺乏現象。但願咱們別揮霍健康,身體過了30真得會加速老化。普通人不要盲目啃草,瘦肉水產不能少。



【素食者怎麼吃才能不缺B12?】

麵包、饅頭等發酵麵食,納豆、腐乳等發酵豆製品,紫菜、蘑菇等菌藻類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彌補一些不足,必要的時候,直接長期補充維生素B12小藥片。


我是田雪,中國註冊營養師,歡迎關注【田雪吃出漂亮】頭條號,讓我們一起吃出健康,吃出漂亮!


田雪吃出漂亮


很多人吃素食,有的是因為飲食習慣,有的是因為減肥瘦身,也有的是因為養生健康,只吃素食確實是有一些好處,比如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含量、減輕腸胃腎臟負擔、減少毒素的攝入等,但是隻吃素食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特別是營養不均衡而導致營養不良。

對於長期吃素的人,在飲食上就需要注意對營養的補充。

1.長期吃素的人容易缺鐵,植物食品中只含非亞鐵血紅素的鐵,不如肉食中的亞鐵血紅素的鐵好吸收,雖然植物中的含鐵量較高,但是植物食品中的鐵吸收情況比較差,很容易造成特內缺鐵,缺鐵會使人食慾減退、疲乏無力等。

所以素食者可以從五穀雜糧攝入鐵,而且鐵必須有維生素C協助才能轉變成造血所需的鐵形式,因此,多吃一些同時富含鐵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葡萄乾、紅棗等。紅糖中的鐵質豐富,也可以把白糖代替為紅糖,也利於對鐵的吸收。

2.長期吃素的人容易缺乏蛋白質,對於不吃肉的人群來說,很容易缺乏蛋白質。因為肉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利於吸收,而且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齊全,而素食者往往會缺乏1~2種氨基酸。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如果攝入不足會降低免疫力、過早衰老、皮膚乾澀、毛髮乾枯等。

所以素食者應該多吃一些豆製品,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植物的蛋白質,當食物中的蛋白質滿足不了身體需求時,還可以通過食用湯臣倍健蛋白粉來補充蛋白質,其蛋白粉中所含8種必須氨基酸,能夠滿足素食者營養所需。

3.長期吃素容易造成記憶力減退,長期吃素者容易缺乏維生素B12和蛋白質從而會使機體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所以素食者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鎂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如青椒、黃花菜、薺菜、草莓、金橘、獼猴桃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鎂能使核糖核酸進入腦內,而核糖核酸是維護大腦記憶的主要物質。豆類、蕎麥、堅果類、麥芽等含有豐富的鎂。

以上就是長期吃素容易缺乏的營養和危害,其實從健康的角度來講,飲食需要豐富多樣,營養均衡,這樣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而對於一些只能吃素的人來說,就需要多加註意,補充這些易缺乏的營養素。


斑馬怪也在江湖


你好,我是山裡土郎中,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身邊很多朋友經常提到素食,那麼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素食包括什麼?

簡單說,素食也是一種飲食方式。

籠統說,是不吃動物食品,包括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海鮮等。

很多素食朋友更強調熱愛生命,敬畏自然。

在全球範圍內,崇尚素食的朋友也是越來越多。

現在網絡非常發達,我們在很多媒體上,都可以看到有些佛家弟子用素食做出的各種美味,讓人垂涎欲滴。

甚至他們可以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素食的魅力,也證明了中華美食可以代代相傳,標新立異。

我們人類是雜食動物,不管是素食也好,肉食也好,營養都不全面。

因為我們從食物中吸取營養的時候,人體自身也在找一種膳食平衡。

如果長期只吃素食,對身體肯定會有影響。

研究表明,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微量元素有18種,這些微量元素一旦缺乏,人體就會患上疾病,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

比如長期不吃肉,只吃素,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就會下降,免疫力會變差。

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不良,有個風吹草動,就會生病。

長期素食,患上膽結石的幾率會增加,而且人看起來,衰老的會更快。

尤其是中老年人長期吃素,患骨質疏鬆的幾率加大,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導致骨折。

如果小朋友長期吃素,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導致生長髮育遲緩。

總而言之,我們日常飲食還是要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人體是一個整體,單吃哪一樣,都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