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台湾著名的担仔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张梅茜


度小月担仔面起源于1897年,创始人为洪芋头,他是位渔夫,因每年都会遇到无法出海捕鱼的季节,所以只好挑着担子到台南的水仙宫附近摆摊卖起肉燥面养家活口,因为摊子上的灯笼则写着「度小月担仔面」,随着口碑与名气而红遍全台,成为拥有110年历史的老字号小吃店。

不过,台南或全台湾担仔面有名的可远不只是度小月一家,每一家担仔面都有他们独到的调味或烹调方式,而能让这真的是小小的一碗面,卖出几十年,还创造但仔面的商机,甚至情怀。

「担仔面」是一到看起来没有太多花样的简单面食,一碗Q弹的面条、摆上一尾虾、豆芽、一杓肉燥、然后高汤,或洒上一点香菜葱花,就是这样简单素雅。

那这样简单的面食,为什幺有些店家能卖100年呢?

但仔面好不好吃的独到之处,一般认为在:肉燥、汤头,这两样!

台南担仔面的老师父说:「担仔面的精髓在肉燥,要选用猪肉骨肉加脖子肉,以红葱头、虾米做提香衬味,慢火细炖下,就是浓浓的肉燥香。」肉燥同时也是台湾卤肉贩的主要浇头,所以,肉燥的好坏、口味、浓淡等,几乎就成了这些台式小吃的主要关键。

红葱头是肉燥里关键的一味,有的商家就坚持从新鲜红葱开始自己做,而不是买现成的做好的红葱头,完全掌握红葱的味道,来确保肉燥的美味。

度小月的担仔面,则更强调汤头:度小月的传人洪秀洪就点出,虾子高汤是担仔面的灵魂。度小月是用海鲜汤的甜引出肉燥的香,这样比起大骨熬出来的高汤更清爽。

如果特别要来区分,台南的但仔面与台湾其他地方的担仔面差异,甜度,可能是一个指标。

台南的担仔面里,肉燥甜、汤头甜。

而离开台南以后的担仔面或肉燥,基本都降低了甜度,以适应不是那么喜欢菜里太甜的台湾人口味。

吃过台南担仔面、肉燥饭的朋友,是不是同意台南的特别甜呢?


*欢迎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号:台湾自由行。如果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 悟空问答 提问,并指名邀请 台湾自由行 来回答!我们一定尽力给您最周全的答案!


台湾自由行


担仔面又叫“肉臊面”,肉臊其实是卤肉的一种,当前成为了台湾南部的一种经典小吃。台湾的卤味、特别是卤肉,是扬名海外的,肉臊是台湾的当地方言,意思是剁碎或切碎的肉,用较甜的卤汁卤过,再切丁、加上新鲜蒜瓣一起炒,非常的香。炒好以后加入面中,就是担仔面了。特色:特点便是里面的肉臊是用木炭火烤的。按照当前的做法,担仔面里面一般会加一只虾进去,而肉臊是用卤肉来爆炒而来。 原料:肉臊(纯瘦肉的卤肉),蒜,油面.值得注意的是,担仔面的面又不是一般的面条,而是一种叫做“油面”的面条,这种圆形的面条口感爽滑弹牙,相互不粘连,很能与肉臊的口感相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