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南京詩人地圖|他們在飯局上讀詩 就像有人在飯局上談房子

南京詩人地圖|他們在飯局上讀詩 就像有人在飯局上談房子

南京詩人地圖|他們在飯局上讀詩 就像有人在飯局上談房子
南京詩人地圖|他們在飯局上讀詩 就像有人在飯局上談房子

南京詩人地圖

日常生活中,南京有很多詩歌活動,南京不乏這樣的傳統。

葉兆言在他的《南京人》中也有對南京詩歌活動的論述:這是個可以容忍詩人的城市,無論是在漫長的歷史上,還是在當下的現實裡……詩出江南再自然不過,在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江南的詩人都趕來了,“都”字似乎不準確,還有很多詩人沒來,其中包括熟悉的,也包括不認識的……詩人們紛紛登臺亮相,朗誦,煙霧繚繞,太多人在抽菸,在說話,甚至都聽不清楚還有人在朗誦。燈光太暗,顯然我已習慣用眼睛去看,不習慣用耳朵去聽。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5月19日,南京理工大學如期舉行了一年一度的“五月詩會”。詩人們從南京的各個地方聚集過來,讀詩,說話,甚或聊幾句八卦,再各行散去。他們當中有人一直活躍,有人短暫潛行,也有人自此沉寂,可是,南京的詩歌活動還是會如同這五月的雨來得平常而又熱烈。

一所“詩歌大學”的五月詩會

南京理工大學因每年二月蘭的共期而享有盛名,成立有二月蘭詩社;同時,南理工也有“詩歌大學”的美譽,擁有一批重要的詩歌創作和研究人員,如張宗剛、馬永波、黃梵、江雪、樹寧,等等;“南理工詩人群”的崛起,也已成為當今詩壇一種重要的文學現象與文化現象;由南理工詩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原創詩歌讀本《江海詩人》也已於日前問世。而每年的“五月詩會”為南理工贏得“詩歌大學”的美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南理工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宗剛博士指出,南理工近年在詩歌活動、詩歌教育、詩歌創作、詩歌研究等方面獨領風騷,一年一度的五月詩會,致力於弘揚詩教傳統,傳遞詩壇正能量,已被公認為金陵文壇盛事,廣具影響。

5月19日當天的“勞者歌其事·五月詩會”活動由《青春》雜誌社、吳曉波南京書友會和南理工詩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馮亦同、方政、陳永昌、蘭蘭、路東、馬鈴薯兄弟、黃梵、海馬、杜立明、陸新民、顧耀東、雪豐谷、白小云、劉暢、小草、競舟等50餘名詩界大咖,以及來自美國、土耳其的詩界同仁出席了詩會。此外,《江海詩人》名譽主編張世元、執行主編吳向洋還聯袂主持了《江海詩人》首發式。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馮亦同和他組織的雞鳴端午詩會,是南京眾多詩歌活動中的一個品牌

從一場詩歌活動,不難發現南京詩歌界的一種包容,詩人們鮮少會有爭論,所以,在活動中,既有二月蘭詩社集體朗誦的原創詩作《420米深處》,以詮釋勞動者悲欣交集的心路歷程;有90後美國詩人梁道本朗誦的用漢語創作的《南京九鄉河》,90后土耳其詩人納狄朗誦的他翻譯的王家新詩歌《在山的那邊》;更有LESS詩歌天團合誦的《LESS四重奏:聲音》。

四位女詩人組成的詩歌天團

LESS詩歌天團是南京當下非常活躍的一個詩人團體,它由南京女詩人孫冬、劉蘊慧、劉暢和束曉靜四人組成。其中,有兩位詩人的姓是L開頭,即劉蘊慧和劉暢,另外兩個詩人的姓則是S開頭,即孫冬和束曉靜。

孫冬,現在南京財經大學任教,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的翻譯與研究,在國內外各類期刊上發表詩歌上百首並翻譯成英語、法語、土耳其語羅馬尼亞語等;曾應邀參加印度、土耳其和羅馬尼亞國際詩歌節。近年,孫冬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詩歌創作中,出版詩集《殘酷的烏鴉》和《破烏鴉》等。

束曉靜出版有詩集《彼岸盛放》等,她是著名詩人楊黎的女友。據瞭解,2015年4月,楊黎追隨束曉靜從北京移居南京。2016年的1月1日,二人在國外度假,他們突發奇想,要為他們的愛情一天寫一首詩,從男女不同的角度,用詩的形式記錄他們的生活,作為一項詩歌行為藝術,持續寫作一年。這一年,他們的詩每天公佈在他們的微信公眾號上,成了許多網友圍觀和追捧的目標:情侶寫作,每天發表,創下了一項詩歌寫作的新紀錄。這些詩作後來成為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寫一年》:既是他們這一年作品的精選,更是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現。

在南京,劉暢不但寫詩,還因畫畫和拍攝藝術家肖像而為人所熟知。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LESS成員,從左到右依次為:劉暢、劉蘊慧、束曉靜和孫冬

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劉蘊慧則是南京當下非常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一位女詩人,在很多活動中都有她的身影。長期以來,作為LESS中的成員之一,劉蘊慧和她的朵上文化空間已經聚集了南京諸多青年寫作者,這就是南京青年詩人俱樂部,他們以“詩歌”為主要研討對象,又不侷限於詩歌,力求以嚴肅而不失幽默的方式聚焦南京青年寫作者的作品。

據瞭解,該俱樂部由南京大學文學院傅元峰教授倡議,劉蘊慧擔任主席,俱樂部採用輪值負責人制,不定期舉行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得到了南京詩歌界的大咖,包括胡弦、黃梵、馬鈴薯兄弟、何平、傅元峰、育邦、梁雪波、何同彬、李章斌等詩人和批評家的指導。

LESS在南京話裡是“來斯”

四個與詩歌有關的南京女人,就這麼組成了一個詩歌小組,其目的就是大家都想好好做點事,“作為女性,我們想搭建一種有價值的生活。”

LESS在南京話裡是“來斯”,就是有戲,神氣,有腔調,來事兒,2018,一起“來斯”。據瞭解,LESS,是基於少,小,次要的一種責任擔當,正如她們所倡導的那樣:“女性的微弱光芒彙集一起也許可以刺穿黑暗,突破第二性的敘事和結構。也許充滿感性的女女女女組合可以回返到抽象的核心的地帶,尋找一個女性的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希望,LESS可以成為一個文字現象,又不僅僅限於文學。”

到日前為止,LESS團體每天發表的詩作已經到第89期,當然並不是每個成員每天都有作品,其行為的持續性與作品的穩定性已經贏得越來越多寫作者的關注,LESS變得越來越響亮。

南京是個包容詩人的城市

“在南京,或者在全國,寫詩的群體很多,在各行各業都有人寫詩。在南京,寫得好的,也有幾十個人。南京其實有很多詩歌的活動。南京高校就有詩歌的傳統,像先鋒書店、萬象書店這樣的文化空間,也常會有活動。所以,從文化空間到刊物到詩人,彼此都有好的流動。”南京90後詩人熊森林對南京的詩歌群體有著非常清晰的瞭解。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90後詩人熊森林

這些南京的詩人們,常常會在一起吃飯喝酒,這在詩人們看來是非常接地氣又非常重要的溝通。“南京的氛圍很好,大家寫作的風格都不一樣,彼此能容。”所以,在南京不會像有些地方,個體的概念比較強,互相會爭論。在南京,大家聚會就是一些館子,或者大排檔,“我們常常喝酒,什麼都聊,有時聊到凌晨。”甚至在服務員端著盤子上菜的時候,常會碰到有人正好在唸自己最近寫的詩。在詩人們看來,這很自然,就像其他人在飯局上討論著自己的愛好,比如談著股票房子一樣,詩人們也不過就是聊些自己的愛好。

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南京詩人

在詩歌活動之餘,每位詩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裡安靜地生活、寫詩,在這些南京的詩人中,除了韓東、胡弦、朱朱、黃梵、代薇、育邦、李檣,還有朱慶和、雷默、陸新民、雪豐谷、江雪、厚清、愚木等名字不斷被人提及。

毫無疑問,在這些名字中,韓東、朱朱、胡弦等人名氣更響:

朱朱早年居住在仙林的一座別墅裡,和愛人羅瑪過著神鵰俠侶般的生活,在評論家看來,朱朱非常安靜,和詩歌界和詩人保持疏遠的距離,他的力作《清河縣》卻為他在國內外詩壇贏得了重要詩人的地位,被稱為“南京碩果僅存的詩人”。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詩人朱朱

胡弦剛剛獲得“2017·星星年度詩歌獎”中的年度詩人獎。胡弦是首個將研討會開到北京去的江蘇詩人。從徐州一個小城來到南京的胡弦,用語言在隱喻中完成了兩種存在——人與自然的合一。

陸新民,有時會用筆名在時發表作品。他寫詩很早,出手也快,而質量又很穩定,曾獲金陵文學獎,詩歌界一直盛傳他當年因詩歌創作上的成績而被領導賞識的佳話。

雷默,是南京一家大型公司的企劃總監。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詩人韓東

南京诗人地图|他们在饭局上读诗 就像有人在饭局上谈房子

詩人胡弦

張厚清,筆名青三,是省級機關工作人員,其對詩歌的警醒態度,加上他長期居住在江寧,與詩歌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此外,由於南京高校有著不錯的寫詩氣氛,從南大,到南理工,到南農,高校團體詩人近來湧現出了諸多90後詩人,包括畢業於南京大學的熊森林;畢業於南理工的炎石,很早就在全國青年詩人中有一席之地,是一個常在工地的工程師;1992年的蘭童,是開心茶館的一名相聲演員;1991年的朱慧劼,以前在南農讀社會學,後來讀了南大的社會學博士。

(紫金山記者 王峰)

永恆的青春,引領我們上升

《青春》文學月刊

定價12.5元,全年12期

電話:025-83611931,

13057586099,徐老師

郵局訂閱價:150/年

郵發代號:28-11

訂閱2018《青春》 關注青春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