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镜子里的自己很好看,拍照却很丑?

白奕田


要解释这个问题,则必须要提到一个概念:冻脸效应。

【冻脸效应】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的一个现象,即同一个人的动态面孔比静态图像更加吸引人。

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必定是左右端详的,也就是观察的是自己的动态面孔;而相机中的照片展示的则是静态的自己,除非是特别会拍照的朋友,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觉得照片中的自己比镜子里的自己要丑。

为什么镜子中的自己会比照片中的自己要美呢?主要有三点原因:

1. 绝大多数人的脸都是左右不完全对称的,在观察镜子中的自己时,大脑会下意识地将人的脸和五官进行平均化,对面部不匀称、不对称的地方进行脑补。

而在照片中,人的面孔被定格在某一特定的位置,原本的不对称便会被凸显出来。比如下图中奥黛丽·赫本女神的照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的耳朵和鼻子是不对称的。

2. 动态的面孔能够更好激活大脑的面部神经识别机制。

相机被发明出来不过数百年时间,而人类在进化的几十万年来观察的都是动态的面孔,大脑在处理面部识别的时候,自然就更习惯于观察动态脸。至于静态脸的观察则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精力,大脑自然不会特别喜欢。

3. 不同焦段的镜头会对人脸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将镜头捕捉到的光投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是一块平面的器件,和人眼的球面构造不同,在焦距不同的情况下,镜头拍摄下来的人像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关于这一点,只需要一张图就能够说明了。

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好看的,不要被照片中的自己“欺骗”了。与其感叹自己照片不如真人好看,不如好好利用照片的静态特征,在拍照的时候选择能够彰显自己特点的角度,将最美的自己定格住!


你好,我是大头喵呜,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不妨关注大头喵呜,并给喵呜的回答点个赞吧!您的肯定是我答题的不懈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