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家里有个脾气暴躁“小皇帝” 当妈的可以做作这道题好对症下药

现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独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了,脾气也“大爷”起来。这类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合心意就摔东西,家里的“小皇帝”尊称并非浪得虚名。孩子从小脾气暴躁,对其的成长和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而家长在孩子的坏脾气下也伤心伤气。

当然,存在愤怒问题并非都是如上那么典型和易察觉。所以每个家长都有必要自查。

面对乱发脾气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分溺爱,也不要“以牙还牙”,而是等孩子发泄后冷静下来了,平心气和和孩子谈心,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难以被接纳的,有话好好说,慢慢引导孩子转变过来。

家里有个脾气暴躁“小皇帝” 当妈的可以做作这道题好对症下药

有关孩子愤怒问题测试

下面的清单涵盖了孩子常见的愤怒信号,它们可能发生了几乎所有孩子身上。但是如果它们持续和经常地发生了孩子身上,可能是出现问题的标志。

对照孩子的行为,记录每道题的得分:


0分=从不或偶尔为之

1分=很少这样做(每个月不超过一次)

2分=有时这样做(每周一次左右)

3分=常常这样做(每天,或每周发生好几次)

1、自己遇到麻烦时迁怒于别人。

2、感到沮丧或恼怒时扔/砸东西。

3、一旦生气就很难安抚。

4、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改变,当改变被强加于他时,会非常愤怒。

5、和其他孩子玩耍时不遵守游戏规则,耍赖。

6、遇到挫折时,会说带着恨意的话。

7、消极、故意拖延,拒绝你要求他做的事,以至于立规矩变得很困难。

8、故意找茬,然后自己变得很生气或很沮丧。

9、排斥,嘲笑,抱怨别人。

10、一生气就失控,并通过他的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

11、生气时说脏话。

12、学习新东西很容易令他感到沮丧,想去做其它的事。

13、拒绝做被要求的事情,除非你用正确的措辞语气和方法。

14、输不起,因此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

15、被取笑时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会和其它孩子打架。

家里有个脾气暴躁“小皇帝” 当妈的可以做作这道题好对症下药

结果分析

把每道题得分相加,计算最终分数。

0-5分:孩子不易被激怒,也不会轻易陷入沮丧。如果非要挑点毛病的话,大概是有些被动---但是不要轻易试图改变或纠正它!

6- 10分:你孩子表现出正常的愤怒。但是在6-10的区间内,较高的分数(接近10分)更适合年纪小的孩子(6岁和以下);较低分(接近6分)更适合年长的孩子。

11- 15分:这意味着你的孩子表现出高于正常程度的愤怒反应。同样的,较高的分数适合年幼的孩子。这也提醒你需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了。

16- 20分:你的孩子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愤怒问题,应该得到你的注意。

超过20分:说明你的孩子在管理愤怒方面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如果他已经到了上学年龄。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帮助你的孩子应对他或她的愤怒,有必要的话,请寻求专业的帮助。

当孩子的情绪容易愤怒时,我们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帮助孩子对愤怒有觉知,关于愤怒的许多误解之一:如果一个人看起来没那么容易生气,他就没有愤怒方面问题;或他显然不是一个易怒的人。

但是,实际情况是,虽然某些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但这个孩子的内心就像是一个战场。如果孩子在学校度过得不愉快,他们回家后反而会更加安静,尤其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同时下意识地对每件事和每一个人都持否定态度。这时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当孩子出现“症状”时候,孩子正在生气。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很清楚地知道:

你多久能意识到孩子在生气?

遇到什么情况会使他们更容易生气?

他们的身体如何回应愤怒?

他们的愤怒的生理表现是什么?

当别人生气的时候,他们怎么对待?

你的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帮助孩子,处理愤怒:当孩子陷入某种强烈的情绪尤其是愤怒时,作为父母很难让自己袖手旁观。即使是最明智的父母也很会忍不住给孩子建议,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极度愤怒的孩子(和任何人)是很难倾听任何人的意见。孩子最不想要的就是建议或批评,他们想要被理解,他们想让我们了解他们的感受。许多父母发现,仅仅花时间坐下来倾听,就足以释放他们愤怒情绪。

让孩子谈论时间的选择很重要。而什么时间合适,又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外向的孩子喜欢立即谈论,内向的孩子则希望缓一缓,有时间考虑一下。

我们最终希望孩子不要陷在愤怒的泥沼里,当孩子说:“我很生气”时,我们不妨这样回答:“亲爱的,你觉得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因为害怕?被伤害了?还是感到沮丧?”

帮助孩子承认愤怒并愿意为愤怒负责,很多时候我们本能地推卸责任:我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当我们总是希望“别人”为某事负责时,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人会负责。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是我们愤怒的情绪,我们应该承认它,并设法改正。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我们生气时,很容易责备别人,说:“这是XX的错,是你惹我生气!”。所以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对愤怒负责,当孩子看到我们能正视自己的愤怒,他们也会这样做。慢慢地,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尽管有些人的言行会让我们不愉快、不舒服,但是我们仍要对自己的回应方式负责。如果我们生气了,愤怒就是我们的,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是我们的责任。

帮助孩子决定谁或什么将占上风,这对孩子来说有点困难,但这是他们学习纪律和控制的机会。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气,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让愤怒的情绪支配和控制我们,还是选择控制愤怒,以健康的方式发泄愤怒?

你可以这样和孩子说:“亲爱的,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生气。当然生气是可以的,况且你似乎有充分的理由生气。但是现在你需要决定是要让怒火控制你,还是你去控制愤怒?还记得上周吗?那天你气得发疯,大发脾气,还撕坏了一本书。你想再来一次吗?要不我们一起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

当然,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上述内容。但是不管用哪种表达方式,它都可以帮助你的孩子理解: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很生气,他们是可以采取某种方式积极地处理愤怒情绪,而不是让自己失控,导致更多的问题。

帮助孩子找到生气的原因,孩子生气的原因和大人差不多。愤怒是我们对各种日常事件的正常反应,这些事情会令我们害怕,觉得受到伤害和带来挫败感。注意不要对孩子的愤怒反应过度。记住,愤怒是次要的情感。

问自己这些问题:

愤怒从何而来?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他因为什么生气?

通常,孩子的愤怒是对于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的一种表达。你的儿子或女儿可能正感到害怕、悲伤、不安或困惑,但表现出来的,则是愤怒。

当你的孩子意识到愤怒,并冷静下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找愤怒的原因了。一开始孩子可能完全搞不清楚状况,但当你和ta谈起恐惧、伤害、侮辱、拒绝和失望时,意识和认知的大门就会慢慢打开。

花点时间讨论那天或那几天发生了什么。你需要耐心地倾听,恰当地提问,让孩子回想。这也是你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过程。与此同时,你还表达了你的爱、支持和鼓励。

帮助孩子找到专属解决方案,愤怒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处理。一些是积极的,有建设性;另一些则是消极的,有破坏性的。

破坏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否认、回避和压抑;另一种是把发泄、拿别人撒气。把气出到别人身上,愤怒并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找到愤怒原因以后,我们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我能做些什么“。

一种说法是:“现在你知道了你是因为哥哥把你打疼了生气。你现在想做些什么?”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年龄小,或没有任何想法时,你可以说:“我能想到3种办法,如果你想听,我很乐意和你分享。你考虑一下,然后告诉我。”

家里有个脾气暴躁“小皇帝” 当妈的可以做作这道题好对症下药

“回顾”这是许多父母忽略的一步。

你能做的是,过几天再问问:

通过这次生气的经历,学到了什么?

哪些地方处理得很漂亮?

你有没有想过还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你想怎么做?

这场对话花不了几分钟,但是却包括了孩子应该学到的东西,以及你认为孩子应该从中学到的东西。要注意的是,谈话中我们需要放低姿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如果这谈话被搞得像一场说教或者讲座,那么它就是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了。这无疑剥夺了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经历。

如何理解和处理情绪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孩子需要时间、尝试和错误,但绝对值得。

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尽可能的鼓励和赞美---即使只是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努力的过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