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1962年生于四川蓬溪。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2008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曾任北京《中国书法》杂志编辑。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四川文永生书法取法于徐生翁、谢无量及汉魏碑刻、民间书法等,是位善于思考的书家和画家。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文永生的书法与同时代的许多青年书家一样,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流行书风的影响,所不同的是,他学书不曾抛弃二王、米芾等传统帖学的精华,时时钦叹、揣摩。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这就与王镛式流行书风的许多追随者不同了:很多人搞民间书法首先就要与传统帖学割裂,从而造成作品和风格中“软文化”的缺失而流于粗糙。当我们需要大力推起某一书风时,万万不可将其对立的一面彻底清除以示个性和彻底。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万事万物阴阳对立、互动而又统一在一起,只不过有时偏于一方而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你看看王镛、何应辉、沃兴华这些代表人物的学书路径和作品风格,没有一个是缺乏帖学滋养者,沃兴华走得最激进,但是他临的《祭侄文稿》最好。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文永生即是参悟个中消息者,碑帖结合或偏于帖,或偏于碑,或偏于民间书法,总之,事物不可缺少对立的一面而独存。我们看到文永生的行草不乏帖的精细也不乏碑书的生辣和支离疏旷,他的行书用笔较之徐生翁、谢无量有较大的提速,在摇摆流走之中又能同时兼顾空间的打开,理解、吸收、表现力高于常人。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但问题接着又来了,文永生现在的路子很对,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他的个性风格成功树立尚需经历漫长的刻苦砥砺。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六十年代书家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艺术提升和完善的阶段,很成熟书家是没有的。那么,当一定取值范围内的形式风格被化合得很完美时,却发现还是没有突出的自我,这是较常见的艺术苦恼之一。怎么办?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我想此时只有寻求精神和形式另外的突破口,而绝不能退守完善此时的小风格。而此时的寻求突破是已占有底气和艺术支撑的寻求,它更应该以自我为中心,打上自我精神的烙印——用精神去选择、创造新形式。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文永生,虽然是流行书法的追随者,但和沃兴华、王镛等人太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