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主减速器采用双曲面齿轮传动有什么优点?

wangqhwx


汽车的主减速器是汽车驱动桥上的一个零部件,它的作用是降低变速箱传来的动力的转速,同时增大扭矩,另外还可以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



在前置前驱的车型上,主减速器一般是由两个圆柱齿轮组成;而在前置后驱的车型上,主减速器由一套锥齿轮组成,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动力的传递方向改变90度。根据车型的不同,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一般可分为直齿锥齿轮、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俗称双曲线齿轮)三种。其中的准双曲面齿轮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准双曲面齿轮的主动锥齿轮轴线相对于从动齿轮轴线向下偏移一定的偏移量,这是准双曲面齿轮区别于弧齿锥齿轮的主要特征。它可以降低主动锥齿轮和传动轴的位置,因而使车身和整车重心降低,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齿轮的偏置还使主动齿轮的齿数可以更少,一对齿轮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传动比;双曲面齿轮啮合时的重叠系数比较大,工作时强度更高,承载能力大,噪声更小,传动更平稳,使用寿命长。

这种准双曲面齿轮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准双曲面齿轮工作时,齿面间有较大的相对滑动,其运动既有滚动又有滑动,故齿面间压力大,因而对润滑油的要求很高。使用中应特别注意只能加注专用的准双曲面齿轮油,绝对禁止使用普通齿轮油,否则会因齿面迅速剧烈磨损而损坏。在实践中遇到过很多由于加错齿轮油导致主减速器异常磨损的故障。

另外,准双曲面齿轮对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啮合间隙标准为0.15~0.40mm。而啮合印痕应达到齿长的50%以上,位置控制在轮齿的中部偏小端,离小端2~4mm。齿高方向的啮合印痕应大于有效齿高的50%以上,离齿顶0.8~1.6mm。



啮合印痕反映了主减速器齿轮的受力承载情况,主减速器的调整应以啮合印痕为主。检查啮合印痕的方法是在从动锥齿轮一圈均布3~4处,每处1~2齿的齿面上涂以红丹油或者红印泥,然后转动从动锥齿轮,检查从动锥齿轮上的啮合印痕是否适当,如果不合适应该调整。


主减速器啮合印痕的调整是一个精细而又富有技术含量的作业。具体的调整方法是:在齿长方向,调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辅调;在齿高方向,调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辅调。有一句口诀是“大进从,小出从;顶入主,根出主”。

具体的解释如下:

(1)大进从若啮合印痕靠近锥齿轮大端,将从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松右侧调整大螺母,紧左侧调整大螺母)。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小,再将主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增加调整大垫片)。

(2)小出从若啮合印痕靠近锥齿轮小端,将从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大,再将主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

(3)顶入主若啮合印痕靠近锥齿轮顶端,将主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小,再将从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

(4)根出主若啮合印痕靠近锥齿轮根端,将主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大,再将从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

就这样,根据啮合印痕部位反复调整,直至符合技术要求为止。


在调整啮合印痕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已符合要求的啮合间隙变得不符合要求,重新调整啮合间隙时又将破坏正确的啮合印痕。出现这些情况时,应以啮合印痕为主,而把啮合间隙放宽—些,但放宽呈最大不能超过1mm,否则应成对更换主、从动锥齿轮。此外,还应注意啮合印痕应以前进档为主,适当兼顾倒挡。

调好啮合印痕后,要将各部位的连接螺栓以规定的扭矩拧紧,同时装好防松装置。



老侯解车


主减速器主要是为了在后驱车当中改变转矩传动方向的装置,一般是利用齿轮组实现这一功能。主减速器中采用双曲面齿轮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当双曲面齿轮与弧齿锥齿轮尺寸相同时,双曲面齿轮传动具有更大的传动比;当传动比一定,从动齿轮尺寸相同时,双曲面主动齿轮比相应的弧齿锥齿轮有更大的直径和较高的轮齿强度及较大的主动齿轮轴和轴承刚度;当传动比一定,主动齿轮尺寸相同时,双曲面从动齿轮比相应的弧齿锥齿轮的尺寸要小,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离地间隙;此外,由于偏移距的存在,双曲面齿轮工作时不仅存在沿齿高方向的侧向滑动,而且还有沿齿长方向的纵向滑动,这可以改善齿轮的磨合过程,因而具有更高的运转平稳性;因为双曲面传动的主动齿轮的螺旋角较大,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多,重合度更大,既可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又可以使齿轮的弯曲强度提高差不多30%。螺旋角大也使得相啮合轮齿的当量曲率半径较相应的弧齿锥齿轮大,从而可以降低齿面间的接触应力;主动齿轮轴线采用下偏移的双曲面齿轮可以降低乘用车万向传动轴的高度,从而降低地板中部凸起通道高度以及车厢地板高度,进而降低车身高度增大车内空间。当采用上偏移双曲面齿轮时,便于实现多桥驱动汽车采用贯通式驱动桥结构。

虽然存在以上那么多的优点,双曲面齿轮传动也不是完美的方式,也存在下述缺点:沿齿长方向的纵向滑动会使摩擦损失增加,降低传动效率,大概是96%,而弧齿锥齿轮可以达到99%;双曲面齿轮齿面间的压力和摩擦功较大,可能导致油膜破坏和齿面烧结咬死,抗胶合能力差。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就动动您的大拇指给个赞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研究僧君会积极回复的哟!更多汽车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汽车工程研究生”。我们是一群就读于知名高校汽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们热爱汽车,我们想与您分享汽车技术和汽车生活常识问题,欢迎向我们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