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朱元璋一生波澜壮阔,雄才伟略,在历史这幅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朱元璋究其一生都没好好休息过,前二十年为了生计忙碌,中间二十年为了起义忙碌,后三十年为了大明江山和朱家子孙忙碌。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朱元璋在位时,为了保证朱家江山世世代代把握在朱家人手中,便将朝廷与地方的军政大权,从外姓功臣手中夺回,交由各个皇子掌控,把十几个皇子都封为藩王镇守四方。而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朱元璋最满意的是太子朱标,他认为朱标聪明仁孝,必能克承大统,兴国安民。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白发人送黑发人,朱标年仅36岁就去世了。无可奈何之下,朱元璋只能再扶持一个继承人,也就是皇长孙朱允炆。但如此一来,便激怒了众位藩王,朱棣尤其不满。朱棣是老四,好不容易大哥二哥三哥都死了,自己也很有才能,怎么说皇位也该是自己的了吧,可谁知老爹朱元璋却欲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对此,朱元璋已有所察觉。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七十岁的朱元璋终于走到了死亡的边缘,趁着自己的神志还清醒,朱元璋颁布了三条遗嘱,第一条当然是宣布朱允炆继承的合理性,第二条是自己的丧事从简,丧祭仪物勿用金玉,第三条的意思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自己死后,各地藩王不得来京!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普通人家父母故去,儿孙尚且千里奔丧,朱元璋却不让儿子们回来守孝奔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怕皇帝驾崩,各地或边境的敌对势力趁机兴兵作乱,故此让藩王们留镇弹压,以防不测。第二个原因则没办法提到桌面上,他深知,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任皇帝,他的那帮叔叔们没几个乐意的,万一趁着奔丧期间,来个逼宫夺位,恐怕要出大乱子。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不过,在生命垂危之际,朱元璋又下达了一道与遗诏矛盾的命令:让朱棣立刻回京,想好好敲打朱棣一番。然而,朱元璋的这一举动却把朱允炆吓了个半死,朱允炆心想莫非是老爷子改变心意,想要传位给朱棣?于是朱允炆的心腹齐泰出了个馊主意,那就是假借圣旨,把朱棣给赶回去。于是他们大胆起草了一道假圣旨,命人快马加鞭送去给朱棣。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朱棣一开始接到了圣旨便马不停蹄赶往京城,却又在半路接到圣旨,说不必回京了,这令他十分纳闷,但是圣旨有令,他也不敢违抗。朱元璋下了圣旨后,迷迷糊糊,时而问身边的众臣,燕王来否?朱元璋一连问了三遍,身边却无一人敢应答。

朱元璋临死之际,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连问三次,竟无一人敢回答

没有等到朱棣,朱元璋就带着遗憾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一年后,朱棣以为国“靖难”为名,起兵造反,是为靖难之役。三年后,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