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从中兴危机到济南首堵

从中兴危机到济南首堵

中兴危机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

其实中兴自己有很多的工厂在生产,但是生产的所有产品里最重要的核心科技‘中央处理器’并没有实现自主生产,全靠进口。因为买人家的比自己生产更便宜,导致过度依赖进口,封杀致中兴倒闭在所难免。

从中兴危机到济南首堵

处罚使中兴步履蹒跚

由此,中兴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依靠别人可以较少的投入带来暂时的收益,但最终会受制于人或彻底失败。

从中兴危机到济南首堵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无独有偶,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2018年4月22日,济南邀请新加坡、香港交通专家为济南“诊脉”。拟借鉴新加坡将公交作为解决“首堵”的“良方”。同时也对香港的公共交通市场化颇感兴趣。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手段也没有什么不好,其实许多人都会用。但经常用,是否还有屡试不爽之功效?

没记错的话,2016年4月29日,济南举办2016首届城市交通管理高峰论坛,邀请国内清华大学、南京、深圳等多位专家以“城市多种交通方式的共存·共享·共赢”为题、为济南首堵献计献策。 2017年4月12日,邀请国内交通领域7位专家,提出“济南市智慧交通‘诱、控、评’一体综合治理平台”项目。

如果再推前二十年,济南仍会找到许许许多多谋求外援的例子。“日积月累、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滴水成河”,相信这么多点子,哪怕其中一个小点子能对号入座,济南也不至于仍是堵城。

从中兴危机到济南首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按说国内的专家,多少能了解国内共性的问题。但为何不能如愿以偿?对济南再熟悉,能跟上自己熟悉自己吗?这种拿来主义的前提条件就是同样的机制、同样的地域环境、同样的历史条件。不论是国外的新加坡,还是国内的香港,还是内地的其它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比较大。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全部依靠外援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也是内心与外因的关系问题)。

当然想彻底熟悉自己、改变自己,必须有一番“壮士断腕”的思想和决心。如果仅仅“蜻蜓点水”是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据济南权威人士称,济南堵城的致因“从当前供给和需求来看,人车增长与交通现状的矛盾依然突出,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这样看问题,难怪济南成为堵城。关于人车增长与交通需求,不仅仅是济南,全国大多数城市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其它城市能解决的,我们济南为何不能解决?公交问题,几十年都在喊,喊到现在仍起不了大作用。

记得在某地方领导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提出过,“从守旧守成中解放出来,强化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意识,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也许能解决这些问题。


从中兴危机到济南首堵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正如中兴一样,不能下决心解决关键零件的制造,济南不能自行彻底解决济南地理、规划等道路交通系统问题,济南的堵城将与中兴的今天一样,注定具有其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