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大专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底层人民?一点出路都没有吗?

锺舒漫shersher


大专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底层?一点出路都没有?这个说法显然是荒谬的。

一、从学历上说,大专在当前和未来都属于中高学历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普查戏显示,我国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包括大专)的人口接近1.2亿,约占全部总人口比例的9%。八年后的今天,以每年大约毕业800万大学(包括大专)毕业生来看,目前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包括大专)的人口大约1.83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3%,也就是平均每100人中,有13人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这说明,在当前,拥有大专学历,仍然属于少数具有高学历的群体。只是在高学历群体中处于垫底的位置,所以,说大专属于中高学历,是比较恰当的。

这个结论并不仅仅局限于当前。以目前每年大约增加800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来看,也就是每年那个比例增加大约0.6%,再过20年,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也只占总人口的大约25%,拥有大专学历依然属于整个社会拥有较高学历的群体。

二、从就业上说,大专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以当前及可见的未来的就业市场的情况来看,面对招聘要求动辄本科乃至研究生的实情来看,大专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确实处于劣势。像考公、考各种事业单位、国企、大型民企等单位,大专生的机会确实很少;像设计、研发、工艺技术、分析、研究、财务、行政管理等比较有专业含金量的岗位,也很难见到大专生的身影。大专生更多地是进入中小民企,在销售、生产、营销、操作等岗位上发挥作用。

三、社会的多元化,大专生也会有多元化选择,并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尽管在具有较高专业要求的岗位上,大专生的竞争力较弱,但社会是多元化的。目前,在商品流通领域,一些大专生成为了销售精英,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实现了自己较高收入;一些大专生运用互联网经济的优势,通过开店甚至开公司等方式创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即便在生产领域,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一些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车间,很多大专生以较高的学历、娴熟的工作技能,成为优秀员工,成为基层生产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大专学历而收入超过那些拥有本科乃至研究生的同事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四、未来社会会更加多元,每个群体和个体都有无限可能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现代文明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国社会必然会更加多样化,更加具有活力,选择也会更加多元,社会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也会更加多元,每个群体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每个群体和个体都会有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