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王鏞為何被稱為“醜書盟主”?

驚龍軒



說王鏞是“醜書盟主”,就要說到他的江湖地位和他所從事的書法事業的探索。

江湖地位

王鏞現任中央美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因為上述職務,他桃李滿天下,在書法界的名望自然越來越高,對書法界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然而,這種影響力在人們看來,可以是好的,但也可以被理解成負面的,所以,有人在王鏞“以醜為美”的書法探索中,帶動了一批人寫“醜書”,就自然會遭到別人的指責了,盟主的地位就自然而來了。


遭受質疑

最早公開被有影響力的人批評的,是來自田英章和田蘊章兩兄弟的批評。

田英章認為,王鏞的書法是當今書壇的一個時弊,當代流行書風的始作俑者。

而其兄田蘊章則表示,王鏞先生有一定的學識,在書法上也下過很大的功夫。但是,由於他在繼承我們傳統的正統書法這方面,沒有下過必要的功夫,所以流於形式太多了。因此,對於當前的時弊書風,他應該負有某種責任。”

書風探索

那麼,王鏞所寫的書法究竟是不是“醜書”呢?或者算是一種“創新”?

在普通老百姓眼裡,這種書法肯定是醜的。但在書法探索與創新者的眼裡,這是一種創新;很多老百姓認為田楷很美,同樣很多專業人士也對二田的楷書提出諸多質疑,例如呆板,藝術性不強等等。

所謂的流行書風,在書壇流行了二十多年,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但說實話,老百姓似乎並不買賬。

而在多數的書法研習者來看,這種“醜書”只要在法度之內的創新是可以接受的,但凡超出了這一界限,或者打著流行書風與創新的幌子胡亂書寫的作品,那就是真正的醜書了。


布穀公社


這可真是大大的不公,大大的荒謬,醜書本身是個偽命題,書法只有是與不是,並沒有所謂的醜書,並不存在真正的醜書概念,都是今人無知無識的臆造。

而將王鏞奉為所謂的醜書盟主,那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更滑稽的是田英章等人還對此義正言辭,儼然一副天下正宗的嘴臉,看著實在是噁心至極。


王鏞之書法實際上乃是有著深厚的人文傳統和書法審美,亦是在充分的書法傳承的基礎上,在對傳統有了充分的理解與參悟之後,做的獨有的探索,根本就不屬於離經叛道,胡來亂寫的範疇,一些無知看客,只看到其表面的形,沒有看到其核,其形其相背後的意味。


當然,這個不怪他們,因為夏蟲不可語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是正常的事情,但不正常的是還要站在高處大吼出來,非得說自己是對的,說大鵬飛幾萬里根本沒有什麼鳥用,這就不應該了,這就無知無畏無恥了。


至於對王冬齡等人的指控,則更無道理,更加荒謬,更加是隻見其形不見其核,將一番大氣象,活生生給認成了一坨屎,這是何等的悲哀,這是何等的狹隘,嗚呼哀哉,真正壞書法的,不是這些所謂的“醜書聯盟”的代表,恐怕正是這群無知無畏無恥狹隘膚淺的噴子吧。


最後,說一聲,人家王鏞和王冬齡,自己寫自己的,探索自己的,根本理都懶得理你,當你在電腦面前做噴子和鍵盤俠時,人家已經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的很遠很高了,這個就是格局和視野,還有心靈境界的問題,對於一天到晚假裝正統,虛偽無知的人來說,肯定是讀不懂的。


李藝泓


這頂帽子有”張冠李戴”之嫌,如果從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多作了解的話,那可能就沒有這樣的答案!

王鏞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師從李可染、梁樹年,身兼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滄浪書社社員。從這幾個響噹噹的名頭看,不難看出其人在書法藝術方面是很有影響的。

他被冠以“醜書盟主”,倒底是誰給他戴的這一頂高帽子?現在不得而知,其實在書法歷史上顏真卿的書法也被稱為過醜書,傅山的字也被稱過醜書,徐渭的字也被稱過醜書,林散之的字也被稱過醜書,沈鵬的字也被稱為過醜書,眼下的醜書家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盟主”二字蓋在王鏞頭上,小女子覺得太牽強了!

有人從王鏞的作品上分析他的書法:取法北碑,那粗獷厚重的氣度,霸捍古樸的外露、以及信手拈來自成高格,我不完全否認這些看法有它的合理性。我個人認為,他的書法沒有楷、形、草一脈相承的漸進烙印,更多是人為設計成分較多,不是人書俱老自然呈露。王鏞首先是畫家,他對大滌子、李苦禪等人肯定不陌生,大滌子的畫很出名,宗師級的,字卻是畫家字。李苦禪師從齊白石,但書法卻沒齊老師的影兒,不管他名氣多大,說破大天,書法也是典型的野狐禪。而王鏞的書法我們不談專讓術語,什麼筆法、結構等因素,找個識文斷字的人看看,王鏞的書法象不象李苦禪的,他書法脫胎的“模子”是倒底跟誰的同出機杼?儘管王鏞閒口不提他的書法營養從何處吸取,是“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不想作過多解讀,反正我覺得“盟主”只這稱呼對他太勉強了,沒有相應的知識產政權,只精於套路,頂多算個"非正宗盟主"。下圖作品的作者依次為:大滌子,李苦禪,王鏞。



瀟湘彩虹


對於“醜書盟主”這個稱號緣何而來,我不得而知。但是,王鏞極力倡導和引領了“流行書風”的發展趨勢卻是不爭的事實。當初與王鏞一起倡導“流行書風”的還有何應輝、石開、沃興華等人,論影響力和在書壇的地位,王鏞無疑都是帶頭大哥。所以,田蘊章先生稱王鏞為醜書的始作俑者。從這一點來看,稱王鏞為“醜書盟主”的確也說得過去。

就我個人來說,對這些醜書名家並沒有任何偏見。對於王鏞的很多書法作品我還是非常欣賞的,我一直認為王鏞還是一位難得的詩、書、畫、印都有相當造詣的藝術家。此外,我也很欣賞石開先生治印的水準。不過,對於沃興華和曾翔等人的所謂“醜書”我還是持保留態度,也許是審美習慣的差異太大,對於這種以突出視覺衝擊和展覽效果為目的的醜書作品,我終究還是欣賞不來的。

儘管我個人很欽佩王鏞先生的藝術才華,但是對他極力主張的諸多藝術觀點(尤其是關於書法審美的觀點)卻不敢苟同。


與很多醜書代表書家一樣,王鏞也很推崇古代的民間書法。這也無可厚非。但是王鏞先生將二王的書法貶得體無完膚,說得一無是處,甚至將二王書風當成了當代書壇俗書的源頭,這還是值得商榷的。王鏞先生稱“流行書風”將代表當代書法篆刻發展的方向,難道這樣的審美趨向就是要以打到一切傳統審美習慣為前提嗎?

王鏞先生稱“流行書風”的出現是有原因的,它切合了當前的審美思潮,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我一直很困惑,王鏞先生所說的“共鳴”到底在哪裡?除了那些醜書書家之間的相互吹捧,我能看到和聽到的,幾乎是一邊倒的嘲諷和謾罵之聲。當然,我認為在書法藝術的範疇內,應該允許不同的藝術觀念存在,理性的爭議和探討很正常,沒必要太過偏激。但是,王鏞先生想當然地認為“流行書風”切合了當前的審美思潮,看起來更像是在自說自話而已。



或者是對田蘊章先生猛烈抨擊的回應,王鏞稱歐體古板至極,故行書不足觀。如果說田楷過於注重規範、美觀,的確因為失之變化而影響了藝術檔次。那麼要說平正中時有險絕,楷法中蘊含了諸多隸書和行書筆意的歐楷古板至極,我覺得王鏞先生如果不是在賭氣的話,評價明顯有失偏頗。


我還是那個觀點,醜書這玩意,可以允許一些有新的審美思維的書家去嘗試和探索。但是,一定要說醜書能夠引領當代書法藝術的發展方向,未免也過於牽強!


驚龍軒


終於有我人給我們撐腰了。

作為一名普通的書法愛好著者,說話是沒有多少分量的。既然當今書壇的楷書大哥大“田蘊章先生”說出,王鏞和沃興華還有劉洪彪等是‘醜書的始作俑者’,這就讓我們更加相信,這群人是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事實勝於雄辯,他們所寫的書法到底有多醜,不如我們把它放在陽光下‘爆曬’,像照妖鏡一樣照出他們的原形。


看到這些書法,我感到特別的痛心。他們這些人身處要職,教授啊副教授啊,書壇副主席啦,可他們不知道為人師表,去好好的繼承中國書法的優秀傳統,而大肆鼓吹自己的創新,把我們年輕一代的孩子們都帶到溝裡去了,把醜當作美。將來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將走向何方?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創新,你搞創新沒問題,你們學問高,你們是大學的教授,副教授,你們知書明理。但創新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去講創新。否則你們的創新,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如沙上建塔,頃刻倒閉。



這樣的書法慘不忍睹啊,慘不忍睹。田蘊章先生性格耿直,敢於高舉大旗,向你們這群“醜書的締造者”開炮,那我們也應該義不容辭。這不是誰是誰非的問題,而是一場美和醜的較量。



我相信真理終究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水電工老路書法


王鏞是“醜書盟主”嗎?

知道王鏞是幹嘛的嗎?

他是中央美院教授啊!

在當下的書壇上,王鏞也算得上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啦!他就像“明星”一樣,天天有人炒著,現在又戴了一頂“醜書盟主”的桂冠,厲害啊!





世上的一切事物在發展中,往往會時不時地出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況。近年來醜書的出現和盛行,並不奇怪,因為它一直存在於事物的發展規律之中。所以說,醜書的出現,是早晚的事,早出現比晚出現好。


(上圖為所謂的“醜書盟主”王鏞書法作品)

最近,在百忙之中著實認真看了幾幅王鏞的書法作品,客觀地說,王鏞的書法作品並不是全“醜”,有不少作品還是有可品之處的。但有一點我是反感的,就是隸書中帶有“楷意”,這是隸書創作的大忌。難道他不懂隸書的書寫法則嗎?我看不是!我認為他是故意把楷意滲入隸書的書寫之中的,按他的想法叫“創新”,而實際上應叫他“胡鬧!”



(上圖為王鏞書法作品)


醜書,自古以來沒有定義。

醜書盟主,也是一個新名詞。

大眾只所以痛恨醜書,是因為醜書踐踏傳統的書法文化,糟蹋漢字。通俗地說,醜書,就是傳統的元素太少了,個性的東西太多了。大眾喜歡傳統的“美”,而且厭惡失去傳統,失去法度的“醜”!



(上圖為王鏞書法作品)


最後,再說上幾句:書法創新很可怕!但書法不創新更可怕!建議人們還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所謂的“醜書”,並給它一點發展的空間。沒有醜,哪來的美?書法作品的創作,不能總是那些 “老面孔”吧。

涵化宇宙,包容萬物。這句話是唐太宗李世民說的。在新的時代,難道我們還不及古人?

以上為個人觀點。

歡迎討論!


中州耕牛堂主


王鏞是不是“醜書盟主”,或者說為何是“醜書盟主”,在此我不想討論,只想安安靜靜說說他的書法。沒興趣的朋友,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王鏞書法的取法

從他的作品大致可作推斷,王鏞書法的基礎始於北碑。

取法北碑的人都試圖從中吸收一些粗獷厚重的氣度,許多效仿者卻未成功,或摹其形,尖刻突兀,一筆一畫皆成刀刻狀;或取其外形,跌宕偏頗,欲得其天真浪漫狀,而墜入著意安排輕浮之道;或欲得其霸悍氣象,用筆粗野,如戳如搗,將文趣弄成了武戲。

王鏞書法取法北碑,卻在表現中並不細求碑的點滴細節,也並不酷肖某家,只是自然平和地寫,得幾分碑意就存幾分碑意,絕無拿捏之意。

王鏞書法的特點

1、王鏞書法最大的美感是自然天成

刀刻的碑文,要以筆來達其酷似,只能刻意為之了,這一點與寫帖迥異。

王鏞卻堅持書寫的流動自在,一筆就是一筆,決不反覆加工,顯得從容大氣。書寫的自然狀態,王鏞在這方面的成功可以給學碑者以借鑑。

2、王鏞書法具有大氣勢

王鏞書法不是優雅秀逸的類型,其朴茂粗獷,具有大氣勢,民間書法的取法傾向居多。

說起大氣勢,很自然地讓人想起書壇中一些創作幅式巨大、字徑巨大的作品,不諳書理的書家住往以為有此兩種“巨大”即可獲得大氣象,結果卻適得其反,作品越大越空,以至於內蘊空洞無物。

王鋪書法的大氣是從內在透出來的,點畫蒼茫,紮實凝重,如枯藤老梅,剛勁渾厚。這種大氣出之於內,不是虛浮張揚的外現,其作品顯得內力堅韌,內涵深沉。

衡量王鏞書法的外觀,可謂不美,由於品相質樸,粗服亂頭,猶如衣飾之殘破散漫,與精工巧麗的常規審美範式相去甚遠。

但是,欣賞王鏞的書法,卻可以感受到自然生動的一面,如廣闊原野上不經修飾的物態,生機勃勃。

3、王鏞行書有別於其草書

以王鏞碑味作品中的行書(如下圖)氣息來推敲,其行書的線條似乎來自漢簡、章草中雄健、樸厚一路,在沉著的穿插中有一股流動之氣,使碑意活起來。

而且穿插的行書筆意如鋼流鐵水,厚重篤行,化解碑之方為圓、化解碑之硬性為委婉。

王鏞寫碑是活寫,使人感受到寫碑的輕鬆和化解生硬之後的生動之態。不似今人有習碑者,通體上下尖似戟、硬而僵、化不開,死疙瘩一片。

王鏞書法的問題

1、熟

他的作品近來運筆顯得更熟練、更隨意了,線條也更放開了。但筆墨中的生機、生趣、生意的情調似乎意發少了。

如靜溪流水,沒有阻力,一滑而過,習慣性的動作多了,殘破也意發多了。枯筆中少了堅韌蒼茫,顯得枯索無味、淺露單薄。越寫越沒有味道一一對於一位寫得太熟、有大名氣的書家,這是需要規避的。

2、簡

王鏞的書法,也朝著簡約的方向發展。簡約是書家審美見識的大長進,以簡寫繁、馭繁,以至於傳達的信息更豐盈、更富韻味。

但從他的一些作品中,卻讓人感到太趨簡單了。簡約是一種濃縮,是精華的集合與概括,簡約之作啟發人的聯想、想象,引導欣賞者探究作品的深層之美。

但是,簡單則不同,其更傾向於單調,只存外在之形。我們尚簡是為了更充盈、非富內在的蘊含,使作品更讓人受啟發,而不是線條的省路。

因此,如何簡才能不形式單調、靡弱,如何簡到得體,如何簡得富有美感而別具情味,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王鏞的書法無論是學習傳統還是個性創造上,都在當代書壇裡是一位大師級人物!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其是醜書,只能說明審美能力的提升在當代是多麼重要……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書法欣賞很多時候和書法創作一樣難……

為什麼?

我們的中小學、大學書法的認知僅僅侷限於歷史上主流的那幾個書法家!教材和編寫者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階段……全國中小學的書法老師絕大部份不合格,拿寫字當書法……筆者曾經見過一位江湖書法家,居然在一個大學裡教書法……校領導居然認為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學科帶頭人、書法家……這些現象不是個別,而是大的現象……

由此可見,我們的書法審美被帶歪到哪裡去了!

有時候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王鏞先生的書法取法古代民間藝術精華,從風格上已經獨具個性,這種選擇本身就是先生的成就的一部分……

無論從線條上,還是從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先生的作品都在當代名家中皆為上品……

說醜書,只能證明“高書不入俗眼”這句話!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為什麼我看不懂?










陳天哲


現在所謂的“醜書”是一群欣賞水平低的人,看不懂而給的一個新名詞!

這樣說可能大家都會罵我,我也看過別人寫的文章,大意是說,不必要跟無知的人爭論,今天看到這個題目多說幾句!

其實最開始拿醜書說事兒的是二田,大概是田英章評王鏞的一段話,二田和王鏞都是有影響的人,田是寫字,王是書法藝術!

其實真正的醜書是那些自以為龍飛鳳舞,沒有臨帖,沒有從古代碑帖中找到審美規律的江湖書法,還有沒有臨帖寫出來的自我感覺良好的老幹體等!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學知識,是從小學拼音識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認,我們才學會了看文章,如果不學習,你能讀懂文章嗎?(但是我們會說話,會說話你不一定會寫字),估計大家還記得,上作文課,寫文章開始只能寫幾句,還是老師引導的,我們做學生的像擠牙膏一樣憋,最後寫那麼一點,老師鼓勵我們多讀,多記,多背,多寫,我們會記好詞佳句好段,我們才有了初步的寫文章的能力,其實書法也是這樣,臨帖,就是從古代法帖中尋找書法語言,尋找好字,好詞佳句,練書法的都知道,我們開始就是把古帖中的好字好詞,湊一起,才勉強寫出蹩腳的作品!

書法真的不是認識中國字就能欣賞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是一名普通教師,按說教師的學歷算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們單位整個教師隊伍沒有一個真懂書法的,我臨鄭文公碑,他們都說這是啥玩意兒,這麼醜,怎麼你現在寫的還不如以前好看了,所以不懂書法的人的評論標準是順眼不順眼,好看不好看!

說到這裡,假如再有罵我的,那我只能嘿嘿了!

書法看不懂,就自知之明的說自己看不懂,不要做無知的網民!瞎起鬨,那樣才顯得更無知!

總之,評論醜書的人就跟沒有學文言文的,連之乎者也都不懂,來評論岳陽樓記,桃花源記。。。。。。等文章一樣,根本不明白!


半畝書畫


先不評價書法咋樣,廣大網友中不乏鑑賞水平高深的朋友,看圖!

單純的看一個字、一筆一劃的確頗具功底,符合王鏞老師的身份,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滄浪書社社員。也能用王鏞老師的話解釋:只要符合藝術規律就不是醜!

王鏞老師在談醜書的時候這樣說:真正有勇氣的人才能堅持扛起這面創新的大旗。審美是人心裡對事物的認識,如果沒有勇氣創新,那作為一個藝術家是有遺憾的。這或許就是王老師風格轉變的原因。

這也是王老師的書法作品!當我家愛書法的鄰居看到這作品、知道是中書協會員的作品後,斷然決定讓孩子去學書法,因為,他覺得自己8歲的孩子寫的字與這字極為相仿,他也找到了回覆老師批評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證據。

去年年底看到這樣一則新聞:2017年12月2日,北京榮寶齋秋季拍賣落下帷幕,王鏞教授的一幅書法作品以138萬成交,正文只有48字(李白詩《將進酒》前三句),算下來接近3萬元一字。羨慕吧?不考慮金錢,單就書法作品的藝術性,大家覺得好在哪裡?或者,我們從另一位書法大家對王老師的評價中能品味出原因。中國書法家協會黨組書記、中國書協第六屆駐會副主席陳洪武先生這樣評價王鏞老師:王鏞,一位有風骨的文人!他總結了王鏞老師書法的三個特質,在此與大家分享:1、在古與厚之間呈現出浪漫的特質。2、在新和奇之間尋找著博大和煌煌之氣。3、他試圖把自己的視角伸向天空,用宇宙的觀感來觀照書法藝術。

王鏞書法作品

王鏞書法作品

王鏞被稱為“醜書盟主”,是大家不懂的欣賞還是名副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