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李自成和洪秀全,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浩劫?

學文


關於農民起義的評價問題,經過一百多年,其博弈已經翻過好幾遍了,人們對此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不斷深入。在清代的時候,以“君權神授”為核心的舊時史觀來看,李自成、洪秀全就是“賊”,並圍繞他們反對帝王道統的“謀逆”大罪,抨擊了他們枉自殺戮、毀滅儒教,造成生靈塗炭、文化覆滅的一些行為,這種觀念也一直延續至民國。

新史學興起後,各種思潮進入中國,很多近代社會科學的理論、觀念被用於歷史的研究,此時在唯物主義史觀的引領下,對於農民起義的看法有了巨大改變。馬克思主義史觀提出了“農民起義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動力”,這是站在非常宏觀地立場上對歷史的一種總結,是以“生產力”為核心價值的一種考量。但這種史觀是一種考察大歷史的認識,在實際微觀歷史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不免機械地套用了這一理論,並且教條地認為農民起義因為在宏觀上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所以就無一不好,在加之一個歷史時期“左”的思潮,更使在一階段中,農民起義成為了不可批評的領域,李自成、洪秀全也成為了歷史進步的帶頭人。

進入新時期以後,歷史的研究更趨於全面深入,人們對歷史的認知更趨向於以“人”為核心,也更加客觀冷靜。從現象上看,農民起義確實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災難,人口銳減,經濟崩潰,大量古蹟文化毀於一旦。但反過來說,農民起義的主力同樣是百姓,尤其是明末、太平天國這樣的大規模起義,主力軍必然是吃不上飯的農民,能夠安穩度日,誰又願意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揭竿而起。農民起義只能說是中國古代的人禍,但人禍的起因又是極為複雜的,牽扯到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從現代史學的觀點來看,每一場農民起義都是一場悲劇,他們不代表歷史進步,他們又“造反有理”,他們只是歷史的一部分。


紅小豆館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我們就幻想一下,如果洪秀全勝利了會怎麼樣。

第一,驕奢淫逸

在太平天國困在江南,朝不保夕的時候,洪秀全就已經在驕奢淫逸。

他的妻妾眾多,他的兒子說有88個母后,另外還有數百宮女。

知道當時滿清皇帝有多少個老婆嗎?還沒有洪秀全一半的一半多。

在看看天王府,規模龐大,內飾奢華,要知道當時清軍南北大營距離天王府也就不過十幾公里距離。

此時不過割據江蘇、浙江、安徽各一塊,尚且如此。

試問,如果洪秀全勝利了,佔領了全國,又會如何?

第二,內訌連連

還是上面那句話,被滿清四面包圍,局勢困難。

勝利距離還很遠,這邊已經無限制內訌。

楊秀清和洪秀全的鬧劇,說穿了就是爭奪領導權。

楊秀清認為他才是實際的領袖,沒有他就沒有太平天國,洪秀全只是精神領袖而已。

有意思的是,洪秀全寧可被楊秀清大罵甚至勒令下跪,卻絕對不會放一點權力。

最終,天京事變,楊秀清、韋昌輝被殺,石達開跑路。在滿清重兵圍攻的情況下,搞出這麼大的內訌,死傷的就有幾萬人之多。

最終,洪秀全雖然徹底從楊秀清手中奪了權,但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必敗無疑了。

再說後期,李秀成為了奪權,見死不救,導致陳玉成兵敗生死。

而李秀成和洪秀全也互相猜疑,最終洪秀全寧可死在城內,也不願意在李秀成保護下突圍,說白了,就是不信任他。

此時尚且內訌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如果掌握國家大權又會如何?

第三,莫名其妙的大軍營制度

太平軍經過的地方,一掃而光。

雖不是見人就殺,但確實見人就抓。

抓住以後,就編入太平軍的大營,由此老百姓就編入軍隊,成為軍事化的老百姓。

父母子女、夫妻都不能見面,男的和男的住一起,女的和女的住一起。

人為的,將所有的家庭和倫理打散。

而且無論吃喝拉撒都奇差,還要做苦工,也就勉強活命。

最低程度,清軍經過的地區最多是抓夫,尚且沒有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地步。

如果讓他們掌握了全國,又會怎麼樣?

第四,所作所為比皇帝還誇張

皇帝的命令,大家要聽,但也有反駁的餘地。

洪秀全的命令則不同,他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下達的命令就是神諭,誰敢不聽?

說白了,洪秀全是比皇帝還要獨裁和專制的人,因為他乾脆是政教合一的領袖。

不但中國老百姓要聽洪秀全的,甚至這群無知的太平天國官員還這樣告訴洋鬼子:所有信仰上帝的人,都必須聽從洪秀全的命令,因為他是上帝的兒子。

就憑這句話,洋人當掉褲子也要和洪秀全拼命。

第五,無視人民死活

在太平軍常年征戰的地方,到處都是一片荒蕪。

老百姓無法耕種,沒有收成,太平軍則不理不管,這些人只能餓死。

一般認為,太平天國運動期間,6個飽受戰火的省份,高達7000萬中國人死亡,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的總數。

太平天國運動結束後,滿清最為富裕的江南地區,成為一片廢墟,杭州、蘇州、南京等地都被徹底破壞,一些地方片瓦無存。只剩下洋人掌握的上海,尚且還算 完好。


個人認為,太平天國和滿清除了民族不同以外,一丘之貉而已。即便他們上臺,也和滿清一樣愚昧,而且本質和滿清沒有任何不同,一群野心在野派為了榮華富貴打仗奪權而已。

這樣一個政權,哪裡能夠讓中國復興,早晚還是列強的玩物。


薩沙


李自成和洪秀全的行為對於中國歷史而言,毫無進步可言,他們的行為和歷史上所有的帝王一樣,只不過是為了爭奪皇帝的位置,不同的是,他們的手段不夠高明而已,至於是浩劫還是進步,我用以下幾點來說明。

第一,目的相同。李和洪最終都登基稱帝,他們建立的大順王朝和太平天國仍然是專制制度,相比於前朝,無論是其典章制度還是法律法規都無絲毫進步,他們的起義並不是為民眾爭取自由,而是為自己爭奪權力。

第二,濫殺無辜。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濫殺,再加上滿清的大屠殺,使得人口從明末的一個多億,下降到康熙年間的二千多萬,張獻忠更使人口稠密的成都平原成了無人區。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十四年裡使得一點五億人口喪生。

第三,削弱國力。李自成和朱明王朝之間的爭鬥,最終給滿族入侵製造了條件,否則滿族人根本無法入主中原,同樣,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也大大削弱了大清的實力,英法聯軍能成功攻克北京,並放火燒燬圓明園,恐怕也與太平之亂不無關係吧?


沉醉的文人


中國在近代以前的歷史,都是在封建體制內打轉,歷次農民起義,談不上進步,當然也談不上浩劫。

農民們被地主們壓迫得活不下去,所以只能訴諸暴力,拿起鐮刀鋤頭,砸出一個能夠活得下去的世界。可問題是,農民們本身因為長期被壓迫,並不具備任何汲取文化知識的可能,所以往往造反也沒有一個合適的綱領,大抵都圍繞在“打土豪、分田地”這種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樸素想法上。

並不是說這個理想不好,而是它並不符合實際。地主被打倒了,那麼問題來了,造反的農民變成了地主,大家都遵從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功勳多的分的田地多,功勳少的分的少,這樣一來,那是不是又是一圈新的地主階級的形成,外部的剝削地主階級變成了敵人,而內部的剝削階級在悄然成長,其實到最後還是換湯不換藥呀。

更可怕的是,農民們因為被欺壓慣了,早先的時候沒人領導沒人組織,比較分散,死了也沒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現在突然有人組織了大家,提出了高度理想化的政治理念,開始推翻原有的社會秩序,卻又不建立新的秩序,導致大部分人心中魔鬼的一面得到無限的釋放,於是釀成了不分敵人的無差別攻擊的悲劇。

道德的成本很高,首先要填飽肚子,讓自己舒服了,才會去考慮他人的死活,而道德成本又很低,或許只需要一個饅頭分別人一半,兩個人就都不至於餓死。可對於嚐到造反甜頭的農民軍來說,他們沒有機會接觸文化知識的教育,有時候就會出現分不清敵我關係的情形。在領導人的洗腦下,很容易就形成一種不歸順我的,不跟著我們走的人都是敵人的觀念。這是一種很可怕的觀念,在自詡正義的情況下,他們會把殺人當成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把別人的憤怒當成是對自己的挑釁,把自己的所作所為當成理所當然,如果侵犯了其他不願造反的農民的利益乃至生命,他們就會認為像這樣的人不配活著,因為他們不具有“革命性”,是官府地主老爺們的幫兇,搶他們殺他們也是活該。

任何事情,哪怕出發點是好的,只要訴諸暴力後,在沒有極強的規章制度以及個人道德的約束下,最後都會變成一件人憎鬼厭的惡行。李自成洪秀全們就是這樣。

在政治上,他們跳不出封建制度的循環,畢竟那些曾經掌握權力財富以及知識的社會精英們也只會循著封建專制稱王稱霸的路子走。而中國政治的特點,其實就是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再樸素的農民拿起鋤頭懟死一個人後,這種觀念就會無時不刻不提醒著他,只要捨得一身剮,就敢把皇帝拉下馬。起初只是活不下去為了生存而保障,當能夠活下去,發現造反還能致富後,就越發肆無忌憚起來。財富來得太快太容易,最終導致了絕大部分的中上層開始墮落腐化,比之歷代王朝腐化得快了許多倍,這無疑不是一種悲哀。

在經濟上,農民軍們放下鋤頭,拿起刀槍後,地不種了,稅也不收了,為了崇高的“人人有飯吃,人人有田種的理想”開始搶地主、搶官府的錢糧,但當遇到挫折時,就毫不猶豫地把斧鉞施加於其他農民兄弟上。他們來自於農民,卻最後又背叛了農民階級,他們所謂的理想,最後都會變成封建專制的理想。

所以李自成洪秀全們,本質上跟封建統治者們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還不如,起碼那些開國的大地主大軍閥們,還知道積極減稅,恢復社會秩序,增加人口,恢復生產,建立新的政權來保障大部分人利益來邀買人心,而農民軍們卻沉醉於快速集聚的財富中無可自拔,高舉平均主義的大旗卻幹著剝削農民軍底層的勾當。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江畔初見月


👊👊👊第一 不能忽略的幾個關鍵環節。

👉1 李自成也好,洪秀全也罷,一個最不能忽視的歷史事實是,沒有他們的農民起義,還會有王自成,張秀全等的農民起義。

👉2 剖析歷史和傳統文化,作出評價和判斷,必須符合基本的邏輯。那就是必須是實事求是,不能以虛構兩難的提問,去作出任何結論。比如媳婦和媽掉河裡了,救誰的問題。這是純粹的無理取鬧,沒有任何評判意義,因為它是虛構的,並且是否定了所有的其他可能性和原則。這種情況下,作出再美好的回答,再理想的回答,都是騙人的,不具有任何信服度。

👉3 有放跑主犯,讓從犯背黑鍋的嫌疑。腐朽的統治階級和王朝從來都是生靈塗炭的罪魁禍首,老百姓不起義,也是生靈塗炭;起義了,是更大的生靈塗炭,但縮短了生靈塗炭的時間。生靈塗炭的數量問題,是起義了多,還是不起義了多,則不好評判。

👉4 脫離了必然性。也就是你不帶頭起義,會有別人帶頭起義;今天不起義,早晚會起義。所以把生靈塗炭歸結於起義的一方,是最沒有根據的說法。

👉5 不能把同類性質的問題,因為對象的不同,而區分出高尚和卑劣。同樣都是農民起義,不能說朱元璋推翻的是非漢族政權,就高尚了好多。同樣是農民起義,不能說李自成推翻的是漢語政權,並且給清朝少數民族建立政權提供了可乘之機,就卑劣了好多!同樣是農民起義,不能因為洪秀全的起義,給了沙俄,西方其他列強可乘之機,就罪過了許多。都是要推翻皇帝的,會有多大的不同!

👉6 所有的農民起義,都有其不可否認的進步,都有其不容置疑的弊端和謊言!從邏輯上來說,豎起正義的大旗,都是邏輯上的訴諸正義,都是為了起義的的吸引人心,真正實現了正義,並且正義和行動合一的起義,也就是我們的紅軍基本做到了。其他的口號,政策,都逃脫不了謊言的嫌疑。

👊👊👊第二 客觀評價李自成和洪秀全。

👉1 一分為二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這是嚴肅的歷史和文化觀。

👉2 沒有專業的知識,深入地探索,破萬卷地研讀,辯證地剖析,客觀公正的心態,都是在不負責任地說胡話。

👉3 作為普通的我們,可以作出個人的喜好評判,但在牽涉到人品,性質,定論等方面的事情時,千萬要禁口,因為這是網絡亂象頻發的根本原因之一。

👉4 我眼裡的李自成:性格缺陷,眼界短見,悲情必然。即將勝利時,已經勝利時,沒有遠大的抱負,沒有任何的計劃,控制和約束,提前進入搶奪和享受模式,也提前失去了繼續爭霸的權利,也提前進入了滑坡和坍塌。至於清政府應負有的罪過,與他無關。

👉5 我眼裡的洪秀全:他還不如李自成。他狂砸傳統,淫奢成性是定論,至於生靈塗炭等其他清政府應負有的罪過,與他無關。

👊👊👊 第三 呼喚理性的迴歸!

✋我們不能肆意根據個人喜好,肆意評價一切,去無中生有,斷章取義,毫無根據,李代桃僵,狂躁任性式的去評判歷史人物,甚至心裡陰暗,變態,扭曲,故意抹黑歷史人物和傳統文化,做西方顏色運動的代言人或矇蔽者。

✋歷史和傳統文化,容不得任人打扮!!!



聽不煩的鄉里鄉親


仇視農民的地主階級,封建買辦階級以及漢奸走狗賣國賊才認為是歷史的浩劫。而同情農民的人和廣大的工人農民以及手工業者則認為是歷史的進步。原因有四,一是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是由封建王朝和反動地主階級殘酷壓迫剝削農民,導致農民無法生存而奮起的反抗,這種反對是被動的,但一旦暴發其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是足以導致一個封建王朝的滅亡。二是農民的起義和農民的戰爭導致新的統治集團產生,這些新的統治者在鎮壓農民起義(或者是起義者在)奪取政權的戰爭中認識到農民的力量,瞭解了農民的訴求,當政後都會採取休養生息的方法幫助農民恢復生產,減輕農民的稅賦,使社會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三是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可以調整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促進勞動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本是一對非對抗性矛盾,但在社會動盪期(特別是嚴重的自然災害期),封建統治者和地主階級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不是救災賑災,而是加徵賦稅,發放高利貸等盤剝農民,導致大量自耕農,手工業者破產,佃耕大量農逃荒或餓死,土地大面積荒廢,生產力受到極大破壞。新的王朝建立後,土地得到重新分配和調整,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新的生產方式得到推廣,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又得到了一定的協調和統一。四是農民的思想覺悟,認識水平得到了提升,促成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學說的產生。儘管農民的認識水平有限,但很多開明的統治者和士大夫(也有以後的農民起義領袖)還是從農民起義中看到了農民的力量,如唐太宗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末黃宗羲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從北宋鐘相楊麼的等富貴均田地到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再到孫中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當然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殺死了大量罪大惡極的地主及封建官吏,也殺死了為地主和封建王朝服務的家丁,官兵。封建統治者以及地主階級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中,除了瘋狂斬殺起義軍官兵外還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如曾國藩在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後,還在江蘇南京一帶屠殺了三百多萬平民百姓。這隻能說明地主階級的瘋狂和殘忍。


用戶鄉村老叟


洪搞的那一套神論,馭民制度比滿清還殘忍,其享樂比滿清更腐朽何來進步,長期在上千女人中享樂腐化,比如兩個惡魔相打,能有誰進步?倒是李自成開始的造反,倒還有合理性,代表了廣大飽受飢荒的農民造反,李自成也沒什麼神論,也沒把屬民編為男營、女營,禁止夫妻隨便相會,李自成也沒娶幾十個女人,李自成有軍事才能,並親自率領隊伍衝鋒戰鬥。李自成盡菅失敗,但確實有進步作用。遺憾的是李自成政治能力不足,對部下約束不力,對攻佔北京後的政治、軍事大局把握很差,導至滿清入侵,後來李自成一路敗仗到最後失敗。所以洪秀全的造反沒有任何進步可言,應該是一埸歷史浩劫。而李自成確在反抗明腐朽王朝方面有進步性,他在造反時,他顯然也沒有封建明王朝那樣腐朽腐敗,當然更沒洪的政權腐朽,更沒洪那樣腐敗的享樂、享受。


老夫常談


無論做什麼事,評判一個人,對歷史的發展,是進步的還是歷史浩劫,都離不開一個原則,那就是他給人民帶來了什麼?

若是他帶給人民的是苦難,是血淋淋的戰爭,是長時間裡的炮火,還有加上自己極其奢華的生活。那毫無疑問,他帶給中國人民的就是歷史浩劫,而並非是歷史的進步。

李自成和洪秀全,都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們帶給人民的是戰亂,是讓人民生活的雪上加霜,即使為了戰爭,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戰,而不是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前途而戰。

正是因為他們發動的戰爭,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歷史浩劫,所以,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發動的戰爭都失敗了。因為得不到民眾支持的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

這個歷史規則,古人早就說過了。

唐太宗不是說過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裡的水就是指的老百姓,老百姓擁護你,你就能成就一番大事,老百姓反對你,你終將會走向滅亡。

所以說無論是李自成,還是洪秀全他們的出現,全部都是對天下蒼生的褻瀆,全部都是歷史的浩劫。


史學達人


1、農民起義,義在何處?義在反抗暴政。

2、農民起義在反抗暴政之外還有很多行為,其中相當部分是不義的,例如殺人放火、搶劫財物,姦淫婦女。

3、小的農民起義是發生地的災難,大的農民起義就是一場全國浩劫。戰火紛飛,人民和國家損失巨大。

4、一場浩劫是誰的責任?最大的責任者是貪官汙吏,但起義隊伍中很多人也不是好鳥。

5、李自成想是利用農民起義實現個人野心的人,他不是為起義農民爭取利益的人。他想與崇禎分天下或者做皇帝,他沒有考慮安定天下,沒有考慮天下蒼生,沒有考慮蠻族叛亂入侵,“闖王來了不納糧”純粹是攪局者的不負責任的口號。滿人入關,他稱帝敗逃,死於九宮山,罪有應得。

4、洪秀全太平天國的統治就是一場荒誕劇。洪秀全通不過科舉選拔考試,就用宗教的幌子利用苦難民眾去實現個人的溫飽和富貴。說人人平等,卻是等級森嚴;說男女平等,他卻妻妾多到只能用編號。太平天國種種行為,說明普通的太平天國戰士只是他們的打手,說明治下的百姓只是他們奴僕。洪秀全差不多是邪教教主。

5、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建立大明,恢復中華,安定下天,這樣的農民起義是有巨大歷史貢獻的。最近的農民起義,在異族入侵時能以國難為重而共同抗日,最後也是改朝換代、人民安定和吏治一新。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是歷史進步的推動者,是他們使中華民族鳳凰涅槃。人民在涅槃過程中的苦難,沒有白受,而且苦難的責任者是貪官汙史,不是他們。

6、農民起義給統治者提醒,這不能說是農民起義的歷史進步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唐太宗之前的統治者也都懂,但懂道理而管不住自己的“積極廢人”多的是,提醒總是被當作耳旁風。農民起義生靈塗炭的提醒,代價太大,作用是有的,但面對“積極廢人”一樣的統治階級,農民起義談不上什麼進步性,最多也就是改朝換代的工具。

7、李自成和洪秀全是農民起義領導中的渣子。他們把個人利益置於人民苦難之上,過早地放縱享樂;他們把個人利益置於民族苦難之上,在民族矛盾和國家矛盾上升的時候,利用國內階級矛盾追逐個人利益。作為政治人物,他們是沒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信仰的小人。李自成之後是漢人剃髮易服,洪秀全之後是中國任人宰割,他們的組織給中國的是浩劫。滿清入關,鐵蹄踏掉了中國資本主義嫩芽;太平天國覆滅,清廷元氣大傷,獲利的卻西方列強。李自成和洪秀全顯然沒有帶來歷史進步!


龍久於池


李自成和洪秀全是被討論最多的農民起義領導人,而且隨著價值觀的變化,對兩個人的評價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折。說他們是進步還是浩劫,不能一言蔽之。

1.兩人起義都是形勢所逼。李自成原本是驛站的驛卒,後因崇禎裁撤驛站,李自成下崗,彼時,陝西河南,陝西,連年災害,赤地千里,百姓流離失所,飢腸轆轆。洪秀全本是科舉考生,三次未中,失魂落魄,當時清朝廷腐敗已久,病入沉痾,又兼之鴉片戰爭,廣西地區百姓貧苦,食不果腹,洪秀全乘勢而起。可以說,兩者都是在社會動亂,朝廷腐敗無能的情況下,一來為自己的抱負,二來為百姓謀出路,揭竿而起不可避免。



2.應者百萬反映百姓心聲。李自成,洪秀全固然是有自身的才幹和號召力,但是若在太平時節,也不會有多少良民百姓跟他們去造反,冒著殺頭的危險去反抗朝廷。只有一個原因:吃不上飯了。李自成所在的陝西,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了,朝廷還在徵收重稅。洪秀全在廣西傳教,民間的經濟已經破產,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清政府還在割地賠款,壓榨百姓。這樣的情況,百姓為了一口吃的,才會雲集響應,百萬之眾,要推翻皇帝。


3.人口銳減確實客觀事實。之所以說這兩個農民起義是浩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起義造成了人口銳減和經濟破產。李自成起義早期涉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多個地區,因為當時頭領眾多,無法約束,張獻忠等將領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是出現了“屠川”的慘劇,使得上述地區損失人口以千萬計。洪秀全的太平軍在征戰過程中與清軍對峙,徵用兵丁,搶奪財產,使得江南人口損失千萬,經濟被重創。


4.保衛當時政權是對是錯?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在西部大亂,引得大明朝廷,財政枯竭,損兵折將,導致無法抵抗滿清軍隊。最終滿清入關,剃髮易服,多處屠城。洪秀全,楊秀清金田起義以後,滿清八旗兵,綠營兵,團練軍,多處圍剿,使得清朝廷江南經濟無法修復,人口銳減,軍隊受到牽制,無法北顧,導致清朝廷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敗虧輸,皇帝逃亡,有些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滿清入關,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到底是不是李自成,洪秀全的責任呢?到底他們是否應該保衛當時的政權?保衛,百姓餓死,不保衛,外敵入侵。我認為,這恰恰不是兩位起義者的責任,而是當朝者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