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從貧困大學生到年收入超50萬 嵐縣小夥的十年逆襲之路

十年前,馬天鋒還是山西省城太原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學生,需要靠助學貸款、勤工儉學才能完成學業,十年後,30歲的馬天鋒重新回到自己的家鄉嵐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京東家電專賣店。短短的十年時間,他從一個窮孩子,搖身一變成了年收入達50萬元的“成功人士”,實現了人生的逆襲。那麼,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從貧困大學生到年收入超50萬 嵐縣小夥的十年逆襲之路

激發潛能 嵐縣小夥專注做好一件事

十多年前,嵐縣小夥馬天鋒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從入學的第一天,他就知道自己的大學生活註定會和別人不一樣。由於家境貧寒,家中還有兩個年幼的弟弟需要撫養,靠辛勤耕種為生的父母已無力再為他提供大學學費,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費都無法保證。於是,辦理助學貸款成為了馬天鋒每學年開始時的首要大事,而利用課餘時間外出打工、勤工儉學則是他大學生活的常態。

從發傳單、擺地攤、穿著厚重的玩偶服在商場門口扮演聖誕老人,到進入家電賣場賣手機、賣電器,馬天鋒基本什麼兼職都嘗試過。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在銷售領域的天賦和熱情也被激發了出來。剛畢業的前幾年,馬天鋒如願加入一家知名電器品牌的銷售團隊,每天跑市場、做推廣,忙得不亦樂乎。付出總會有回報,每月月底的評比中,他的銷售業績總是名列前茅。

“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一、專注、專業。”多年來,馬天鋒一直在家電行業領域內摸爬滾打,他把這句話當作了自己的座右銘。

從貧困大學生到年收入超50萬 嵐縣小夥的十年逆襲之路

創業開店 與京東結下不解之緣

然而,業績的不斷攀升並沒有讓馬天鋒安於現狀,止步不前。隨著經驗的累積和對家電行業瞭解的不斷加深,他逐漸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2015年前後,馬天鋒和兩位朋友一起在太原開了一家商貿公司,從事家電批發業務。在此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與京東結下了不解之緣。

漸漸地,由於家電批發市場日益疲軟,馬天鋒又開始考慮在家電零售領域創業開店。而在他的家鄉嵐縣這樣的小縣城裡,家電市場的缺口依舊很大。那裡的人們在選購家電等商品時,還沒有形成線上線下比價的習慣,京東專賣店線上線下價格統一的銷售模式,能夠讓更多家鄉人在獲得實惠的同時,也順帶了解電子商務這一新鮮事物。至於為什麼最終選擇加盟京東,馬天鋒表示,除了價格優勢,京東優質的服務和完整而高效的物流體系,是他最看重的。

從貧困大學生到年收入超50萬 嵐縣小夥的十年逆襲之路

兩地奔波 “拼命三郎”再度迎難而上

如今,馬天鋒變得更加地忙碌。太原的生意依舊是他和小夥伴們共同奮鬥的戰場。每週,他還要抽兩三天時間,開車回到家鄉嵐縣,制定京東家電專賣店經營策略,與店員們一起開會討論本週業績,甚至直接參與門店的銷售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2017年年底,開業還不滿四個月的京東家電專賣店營業額就突破400萬元,在全省京東同類實體店中排名第二。

長期的兩地奔波,當然也給馬天鋒的生活來帶了很多不便。馬天鋒的愛人是嵐縣的一名教師。兩人剛剛新婚不久,就面臨著每週一半以上的時間要分隔兩地。“妻子當然也有過抱怨,但是生意剛做起來,辛苦是難免的,她也能理解。”

更讓馬天鋒擔憂的,則是老丈人一家最開始對他的不看好。不過好在家鄉的京東專賣店生意越做越好,妻子的父母也逐漸對他的工作給予了認可和支持。

從貧困大學生到年收入超50萬 嵐縣小夥的十年逆襲之路

文藝與公益 京東幫店主的另一面

許多認識馬天鋒的人談到他,會說他是一位“非典型”的京東幫店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這位看似只醉心於銷售與業績的“拼命三郎”的內心,還隱藏著“文藝”的另一面,是個十足的文藝青年。

在與朋友合夥開公司、經營京東專賣店的同時,馬天鋒還參與開設了一個自媒體公眾號。清雅的文風,細膩的筆觸,吸引了不少粉絲賞讀、留言。此外,他還寫得一手好字,業餘時間酷愛看書、聽名家誦讀詩詞。

不僅熱愛文藝,馬天鋒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參與了不少公益獻愛心活動。他曾隨嵐縣同心圓愛心商會一起,赴貧困山區贈送慰問品;還曾在嵐縣白龍山風景區為前來趕廟會、賞美景的群眾提供免費的飲用水。在他看來,參與公益事業,是最有意義也最值得的一種宣傳方式,既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了援手,同時也宣傳了自己的店,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短短十年間,從一個貸款讀大學的毛頭小夥,到一位年收入達50萬的創業典範,馬天鋒的勵志故事已經成為了家鄉人交口稱讚的傳奇。然而,馬天鋒自己卻對此不以為意。在他看來,近些年京東家電“極限下沉”的渠道戰略一直在加速狂奔。在家鄉嵐縣這樣的縣城裡,京東家電專賣店的發展前景十分巨大。未來,他要做的、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山西新聞網記者 袁昭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