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同名公众号“恣游四方”~

时光苒,记忆黄。

旅行让我心动的,除了一路的风景和一路的故事外,就数这时光里的变化和记忆了。

此次西马之行,动人动心处就是时光里的历史和时光里的人文!

时光里的人

此行游览的马来西亚几座城市如怡保、槟城、马六甲,都有一个集中的特点,就是华人文化。这几座城市当中,华人都占比到40%,因此,虽然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保留着部分华人传统,注重华人礼节、风俗和信仰。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现在国内这些传统的风俗在渐渐淡化,希望孩子能够潜移默化地浸淫在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里,也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时间对于这些早已定居于此的华人们仿佛是近乎停滞的。在安静的街道中,人流寥寥无几,在已是早上十点多的明亮晨光里,那一家家七八十年代在国内还存在的老式修表铺、五金店和布行依次开门营业。

有些斑驳的墙面,铺着一层薄薄灰尘的玻璃柜台,慢慢转动的老式电扇,和坚守着老铺的老伙计。柜台上全是我还在极小的年纪时才见过的卷布尺和老药铺里的中药罐,怀旧之意浓厚,似乎在这里,那些早已逝去的和被遗忘的时光,还在悠然地淌过。

最喜欢的还是店家拉家常般地和你唠叨,给我们说说怡保日常,还有哪家的茶餐厅本地人比较喜欢去吃,当知道我们准备去玩的地方比较远,担心我们UBER打车遇上马来人可能会有语言障碍,她还热心地把熟知的华人的士司机电话给我们以作个备用…….这种不设防的唠嗑虽然琐碎却极富人情味,似乎那个我所熟悉的八十年代的童年又回来了。

时光杳去,人情尚在,真心喜欢这种温温脉脉的感觉!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民宿老爷爷家的规矩

说到此行最喜欢的住宿,大人和孩子的意见出奇的不同:大人对槟城的蓝房子赞不绝口,两个孩子却异口同声地说最喜欢的是房东老爷爷的家——怡保27号旅馆。

27号旅馆是怡保最有名的二奶巷里的一座民宿,1904年建成,屹今有一百年历史了,一共三层,全是木制结构,上下楼都能听见木板咯吱作响,所以,在我们住进这栋楼里时,民宿的主人——一个美国老人就对我们立了如下规矩:

1、 上下楼梯请脱鞋轻声步行,以免声响太大影响他人;

2、 民宿的主人和客人同住这栋楼里,请互相尊重,保持环境卫生,垃圾请扔垃圾筐;

3、 家里养了三只猫,它们性格温驯,但不要主动惹怒它们。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有这些约束在身,本以为活泼好动的孩子肯定很难受,没想到两天住下来,孩子们适应得极快,不但养成了轻手轻脚上下楼梯的习惯,情商超高的LULU还主动画了一幅画送给房东老爷爷,把房东老爷爷乐得直咧嘴,主动把这幅画摆在自己的桌子上显摆呢!到后来房东和我们处得很好,还和我们说起他的故事,原来他是一个退休的火箭设计工程师,从美国退休后就来到怡保买下这栋老建筑,一边开着民宿一边享受着这边的慢生活。

就是这家有诸多规矩、其中的阁楼房间还没有空调只有风扇的民宿,按大人的预设来说不算是特别理想的酒店,让孩子们对“别人家的生活方式”有了难得的体验:原来别人家是这样生活的啊!

所以,关于喜欢这里的理由,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我们可以趴在木楼板地上,从板缝向下望楼下的风景,而那些风景是你们大人看不到的!”瞧,孩子们开始积攒自己的小秘密了,她们喜欢这里的原因就这么简单!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槟城是个宗亲与同乡意识非常浓郁的岛屿。在姓氏桥(Clan Jetty)可以感受到依姓氏群居的色彩,和见惯了的华丽会馆景点相比,姓氏桥就显得极为淳朴和老旧,数十年不变,洋溢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作为人文景点,姓氏桥的“桥”并非真正的桥梁,而是建于海上的木屋,以木柱架高,并用木板铺设成桥樑作为村里的街道与陆地相连,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有些则较短,左右建满了木屋。桥是这里唯一的交通要道和渔民住家的枢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而得名。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这里有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姓杨桥、杂姓桥及平安桥,多建于19世纪末,他们的祖籍大多是福建同安县。其中一座姓王桥在建立槟城渡轮码头的时候拆毁,而剩下的6座姓氏桥则在不断的拆与不拆的争议声中留存至今。现在“姓氏桥”变得特别珍贵,被列入世界遗产范围内,以更完善的制度保存,也更成为了喜爱槟城华人文化的游客们的热门之地。

我们这次来参观的姓周桥是姓氏桥最著名也最大的一条,长度达500米,有79户人家。著名的小清新电影《初恋红豆冰》就是在这里取景,主演阿牛、李心洁、黄品冠、梁静茹等明星也都是马来西亚人,或许正是这样的本色演出,才让电影美到不行,让人们在感动于青春情感的同时,也记住了充满故事的槟城。

这里房屋很简单但不简陋,能看到这儿的居民生活简单而淳朴,现在老一辈的居民仍以捕鱼为生。当年兴旺的周桥,是靠向过往船上的水手贩售淡水和搬运货物谋生;也有和缅甸渔民交换木材和橡胶贸易的。这就是过去的华人参与全球化的一种方式,漫步在“姓氏桥”上,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当年南洋华人祖先在19世纪远渡槟城,重新扎根及生活的历史。

小小桥村宁静非常。不少住户家的门敞开着,能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门口或摆摊或喝茶,对我们这群观光客早已习以为常,依然保持着如常的生活作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老人我总会有一种内心的安定,也许是一种对华人辛勤发展的历史的认同,也是一种血脉里传承的来自于文化凝聚力的认可。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在乔治市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手艺人,她们被称为手绘师,一块桌布,几个圆锥形颜料筒做的画笔,便是他们的创作工具。手绘的材料被称之为海娜,人们采摘下某种灌木的叶子,将其磨成极精细的糊状物,便成为印度手绘师重要的绘图原料。印度海娜手绘是一种古老的身体装饰艺术,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特别流行。

其实,姓氏桥的海娜手绘比别处贵,后来我了解到一般是5-10马币,但这里的印度人收了我们15-25的价钱!!据他们广告这个手绘可以保存10天不掉色,事实上只存留了5天就已经褪去无踪影了,因为只是图个好玩,索性就不计较了。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看着陈旧的桥道,不由担心这样奇妙的桥区如果慢慢消失是多么的可惜,但是,当我们离开时,我回头看向灰蒙雾霭中的木屋、桥板及朝元宫绵绵不绝的香火烟,我就觉得,这不是生拉硬造的做作景点,这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我想离开姓氏桥外出打拼的人在年老时终会回到这里,成为我们游客眼中 “姓氏桥的老人”。只要人在,生活就不会消失。

马六甲的画家爷爷

在马六甲河畔闲逛时,我们还遇到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他安静地在巷子旁支了一个摊,只卖他自己的画作。热爱画画的猫娃一见到这些画眼睛都亮了,忙上前仔细欣赏。或许是因为孩子对他画作不作伪的热情,老人家立马打开了话匣,絮絮叨叨讲起了他的传奇故事:先是凭语言天赋掌握了多门语言如英语、法语、马来语、华语、粤语等,在当地有语言天才之说,后来又自凭一股韧性拜师学画,学了七年专画蚂蚁,成为有名的“蚂蚁画家”。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猫娃挑中了老人的一张风景钢笔画,一直在赞叹:他画得真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可以画得这么棒!

老人有点人来疯,看猫娃接连挑了两幅他的画作,颇有知音之感,连忙掏出画笔说要在画上签名,还说他并不常摆摊,他是非常忙碌的,兴致所至才会偶尔摆一下画摊,并连声嘱咐猫娃记得把画带回去后好好欣赏、好好保存,一定不要再在他的原作上动笔更改了。可见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珍重。

夏至马来西亚:人文——旅行中永远的重要风景

旅游中的小乐趣,就是遇见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故事,不是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