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今天的讲述依然从一个美丽的小城开始,第一次见到它照片时,我以为是某个东欧的小城市,但其背后绵延的山岭,规则的森林,又悖于东欧的平原地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俄式风情小城,藏于中国长白山,名叫横道河子。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横道河子的位置

为何长白山里会隐匿一座俄式小城?

很显然《瑷珲条约》后俄并未止步于黑龙江流域,而是继续南侵进入东三省地区。

不过从其侵略方式看,似乎是想通过移民建城蚕食土地,但是从建城的角度看,土壤肥沃人口集中的平原地区不更有占领价值吗?

横道河子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也许下面几幅图,你能看出端倪。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如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里的机车库

机车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在哈尔滨和海参崴之间的横道河子

海参崴(符拉迪奥斯托克),曾经属中国,穆拉维约夫一手策划《中俄北京条约》将其划入沙俄。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如上图见,哈尔滨到海参崴间最短需翻越长白山,横道河则守在长白山的山口处,俄在此建城是想遏住山口,守护铁路关键处。

一段从哈尔滨到海参崴的铁路价值有多大,需要千里移民守护?

扩大地图范围继续观察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注意两幅图中的城市——赤塔,看出什么了吗?

这不是单纯的一小段铁路,这是一条起于圣彼得堡(沙俄政治中心)止于海参崴,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横跨亚欧大陆的超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

铁路交通一直以其便利、稳定、持续、大运载量、高性价的运输功能为人类重视至今,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作用高于运输,而是巩固和扩大疆土!

早在沙俄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人们对于铁路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已达到普遍共识。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时,沙俄正值内忧外患、财政困难之际,按理说政府应该节省开支,但无论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还是尼古拉二世,帝王们的地理疆域观惊人一致,哪怕即将被迫退位的尼古拉二世,也倾尽举国之力完成西伯利亚大铁路。要知道铁路最初出现在中国时(1865年),“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直到甲午战争(1894年)中国败于日本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国人才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而幡然醒悟。

还记得诈夺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穆拉维约夫吗?从帝王到封疆大臣,沙俄自上而下的地理格局观着实让人惊叹,正是在这种广阔的地理观影响下,沙俄帝国疆域达至2280万平方千米,谁能想到600多年前这个庞大帝国的前身是一个叫莫斯科公国的弹丸小国。

2280万平方千米的沙皇俄国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莫斯科公国就在今天莫斯科的位置,紧挨着金帐汗国,金帐汗国属于蒙古帝国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莫斯科公国位于下图右上角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当一个国家的疆域观演化为永无止境的贪婪时,其行为往往会失去理智,但沙俄例外,看看下图(沙俄在东三省境内的铁路布局图),"T"字型的规划,扩疆的思维无比清晰理智!如果不是其工业实力弱于欧美强国,1904年的日俄战争败于日本,今天的东三省很有可能就此失去,要知道下图的铁路(红线与绿线),俄在1903年业已完成,取名中东铁路(中国东方铁路简称)。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观察上图对比今天东三省的主要铁路干线图(下图),心情很复杂.....

被沿用至今的干线设计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教材经常讲交通布局要为城市服务,要靠近人口聚集区,实际上在地区开发的过程中,更多是交通布局造就城市,比如上图中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在19世纪末时仅是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的小城,但随着中东铁路建成,哈尔滨迅速成为国际性商埠,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移居于此。

哈尔滨各种风情的历史建筑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俄驻哈尔滨总领馆博物馆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日本驻哈尔滨总领馆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德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葡萄牙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美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捷克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法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英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原荷兰驻哈尔滨领事馆旧址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透过这些照片不难想象当时的华灯璀璨、车水马龙,但繁荣不属于东三省的老百姓,“T”型铁路下铺筑是中国百姓的尊严与生命。

修筑铁路的中国劳工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中国人承担了自己国土上的铁路修筑,但沙俄却厚颜无耻的独霸铁路,甚至在1904年日俄战争兵败日本后,擅自把长春以南至旅顺段(下图绿线,取名南满铁路)经营权交于日本,1935年苏联居然敢把剩下的铁路段(下图红线)以1亿4千万日元的价格卖给日本操控下的伪满政府,这种在他国土地上无视其民族尊严的行径简直极度无耻!

白山黑水——不简单的东三省(二)

平复一下情绪,继续......

如果说俄在东三省的活动反应了铁路的疆域价值,那么日本的入侵则告诉我们铁路是重工业最坚实的基础。

日本——历史上长期臣服于中国,低眉垂眼蜗于太平洋西北边缘的弹丸小国,在其快速的完成工业转型后,如饥似渴的扑向中国。

在讲述日本侵入中国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谈谈工业之于日本的意义如何。

关于日本的工业转型,很多历史学家喜欢把同时期的中国作以对比,因为在西方势力扩张到远东地区时,日本和中国一样闭关锁国,一样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一样被迫西方的入侵。

但短短不过40年,日本便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级强国。对比同样闭关锁国但财力更强的中国,自1839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110年时间才砸碎枷锁重新站立,要成为世界强国至今还需努力。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日本能快速转变迅速崛起?

下篇待续......


▏本文分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