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清朝末年,1961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去世,慈禧太后发动辛丑政变总掌朝政以来,一直到1908年去世,掌握清朝政权,长达47年。为什么慈禧太后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封建王朝,能独揽大权这么多年呢?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第一,清朝末年,皇帝子嗣困难,寿命短少。咸丰活了30多年,同治19岁就死了,光绪寿命也只有30多年。而咸丰只有两个儿子,同治和光绪没有儿子。因此,为辅佐年少继位的小皇帝,历朝历代太后临朝听政已成惯例,客观上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创造了条件。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第二,慈禧太后妥善的处理好了皇族与后族的关系。慈禧太后并没有提拔自己的家族叶赫那拉氏的族人过高的地位。同时始终重用皇族中人,使朝中大臣和皇族很少怀疑慈禧太后对皇族的忠诚。

第三,慈禧太后拥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咸丰皇帝逝世后,慈禧太后以自己同治皇帝母亲的身份,果断伙同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处死了肃顺等辅政大臣,垂帘听政,掌握了大权。

当她彻底稳定大权后,又再次剥夺了恭亲王奕訢的权力,从而达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面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实力派大臣,她通过分化拉拢,恩威并举,始终使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绕不开的人物,她以女子之尊,掌握清廷大权达四十七年,在整个中国封建王朝都属罕见。在晚清社会,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她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进程。

可凡事都有例外,在清朝晚期便有这么一个女人,连儿子也生不出来,却事事压慈禧一头,只要她活着,慈禧永无出头之日,这个女人便是慈安!

慈安其实比慈禧还要小两岁,但是此女的心智,慈禧是拍马不及,慈安一进宫便被封为贞嫔,不到半年时间,便打败所有竞争对手,一举做上皇后宝座,虽然说家世背景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慈安要是没真本事,即便她爸是李刚,估计也扯淡!

反观慈禧,进宫后只是个小小兰贵人,苦熬五年,才当上兰贵妃,慢得就像蜗牛爬,要不是靠着自己的儿子,母凭子贵,加了点分,连给慈安提鞋都不配!

据野史记载,慈禧、慈安老公咸丰帝是个好色之徒,据说,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咸丰帝慌忙出逃,在山西碰到一位曹寡妇,此女风骚入骨,媚态百生,尤其一双三寸金莲,迷得咸丰帝神魂颠倒,后来带入紫禁城,夜夜把玩,没过多久,便被曹寡妇榨干,一命呜呼了!

咸丰帝死后,慈禧慈安垂帘听政,表面上看,慈禧更活跃一些,可实际上她也只能算是二把手,人家慈安才是八抬大轿抬进紫禁城的正宫娘娘,凡有大事,慈禧必须请示慈安太后!

之所以慈禧看上去更活跃,完全是因为慈安不喜政务,交给慈禧,自己乐的清净,实际上在朝堂之上,慈安更得人心,拥护他的大臣更多!在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期间,满清朝堂之上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清明的,可慈安一死,慈禧独霸朝纲,立马变得无法无天,直接带着满清走向灭亡深渊!

清末慈禧太后用膳排场非常大。不仅在御膳上有丰足供应,自己还设立私厨,称西膳房,有荤菜局、素菜局、饭局、点心局、饽饽局,每餐耗资甚巨。慈禧的御厨房能做的各式点心达400余种,菜品4000余种,花样翻新,应有尽有。慈禧平日锦衣玉食,闹不清喜欢吃什么,但有宫女、太监回忆,她对以下食品还是情有独钟的,小窝头:由玉米面、小米面、栗子面、糜子面、爬豆面、红枣面(或枣肉)加红糖和成,蒸食。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饭卷子:由米饭加白面混合而成,有甜有咸。咸的加花椒盐,或五香椒盐;甜的加枣泥、豆沙、松子、核桃仁,有陈米饭卷、秈米饭卷、粳米饭卷等多种。

炸三角:芝麻酱加水和面,擀成面片;绞猪肉成碎末,加虾米、口蘑、火腿,切碎,搅拌,加进佐料,拌成馅;将馅放进面片中,做成三角形,入油锅炸成黄色,外酥里软,可口香甜。

炸糕:用油和面,做成面皮;将白糖、芝麻、山楂绞碎,加入奶油,成馅;做成圆饼,烧饼大小,入油锅炸酥。

烧麦:开口包子,其馅为猪肉加口蘑,上笼蒸20分钟即可。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菜包鸽松:用羊油、黄酱炒麻豆腐,把各种青菜炒成碎末,把两者混合拌进饭里,再以嫩白菜心为皮将混合饭包好,连菜叶一起吃。

和尚跳墙:将4个熟鸡蛋的皮剥去,再在屉上放好酥造肉,将4枚剥皮鸡蛋嵌于其中,上屉蒸熟。由于光滑的鸡蛋一半露于外面,像秃头的和尚,慈禧便赏名为“和尚跳墙”。

饸馇:为地方美食。相传,慈禧来遵化谒陵时,清东陵守护大臣绞尽了脑汁,命厨役们做出各种山珍海味来讨好慈禧。可是,慈禧什么没吃过呀。厨役想来想去,便把一种用绿豆面做成的食品醋熘后给端了上去。慈禧尝了一口,觉得很新鲜,爽口不腻人,便又吃了一口,吃到第三口时,旁边的老太监就要叫停,因为宫中规矩,帝后不可贪食喜爱食品,以免被奸人看出,在菜中下毒。有鉴于此,侍膳的后妃们便欲叫人将此菜撤下。慈禧看了看,有些舍不得,但又不好再伸筷去吃,只好说:“搁着吧。”意思是不要撤下,先放在一边。这时,清东陵守护大臣立刻叩首道:“谢老佛爷赐名。”从此,这种食品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叫作饸馇。传说,后来饸馇进了宫廷,成为慈禧喜食的美味。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西瓜盅:将西瓜瓤挖去,仅留西瓜皮,把切好的鸡丁、火腿丁加新进鲜莲子、龙眼、胡桃、松子、杏仁,封严,在文火中炖几个小时。

清炖肥鸭:将整只鸭肉加入调味品,放进罐子里,在坩锅中用文火蒸3天。

响铃:把带皮猪肉切成小方块,放进猪油中煎着,这样猪皮很脆,嚼起来带响,称为响铃。

樱桃肉:把上好的猪肉切成棋子大小,加进新鲜樱桃、调味品和清水,一起装进瓷罐中用文火炖10个小时。

蔬菜有:豌豆、萝卜、胶菜、蘑菇、银耳、猴头、发菜、寒葱。

海味有:鱼翅、鱼唇、鱼肚、燕窝、海参。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但是,慈禧究竟喜欢吃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谁都不敢说。宫里有两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是不许谈论太后爱吃什么,否则,就有掉脑袋的危险。另外,太后自己也不会说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所以,慈禧今天吃过的菜,明天就不会上了,这就叫天威难测。二是侍膳不劝膳,就是侍奉太后吃饭的时候,要眼疾手快,看着太后的眼色行事,她看哪道菜,就把哪道菜挪过来,不许问,也不许劝。说“老佛爷,这个菜新鲜,尝尝吧”,那等于找死呢。所以,侍奉慈禧40多年的贴身宫女荣儿一直也不知道慈禧喜欢吃什么。

慈禧每次正餐都备有100多个菜,而她吃的也不过三四个菜。吃之前,由尝膳人(如李莲英等)先用银筷子吃过,确认安全后,她才动口吃菜。吃完后,剩下的菜品要打好包装,遵懿旨赏人。有人估计,慈禧伙食费每餐至少要200两银子。真可谓:慈禧一餐之费,百姓万家之炊。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光绪三十四年,这一年七十三岁高龄的慈禧在紫禁城仪鸾殿去世了,作为大清最后的顶梁柱也倒了,慈禧生前是奢侈无比,而慈禧死后自然也会是风风光光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建王朝的国葬,慈禧的葬礼自然是震惊中外的葬礼。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慈禧棺材里的陪葬品那可谓是极其奢华,据慈禧心腹太监李莲英交代,当时在慈禧尸体入馆之前就在棺底铺上了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厚度达一尺。而慈禧头戴珍珠风冠,脚踏粉红碧玺莲花,身边放慢了翡翠制成的西瓜、白菜等,并且还有200多颗用玉石制成的桃、枣、李,在放置完毕之后还特意倒了4升的珍珠盖面。慈禧的陪葬规格可谓是空前绝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慈禧是1908年11月9日出殡的,当天出兵的时候特别诡异,首先天气异常的诡异,而且李莲英还交代在慈禧棺材内还流出了血液。慈禧不仅陪葬穷奢极欲,而且排场上面也是特别的讲究。从棺材抬出紫禁城到下葬,一共动用了将近8000名抬棺人。当时的外国记者也特别的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运送一口棺材,一辆马车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动用那么多人。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然而慈禧也一直在刷新外国人的眼界,慈禧下葬的时候不仅有近万人的护卫队。而且最让人不解的时候,慈禧还做了成千上万的纸人。这些人都是用来在阴间护卫慈禧的,他们表面上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全部都是用白纸糊成的。在那暗淡的天气中,这些人给常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这些纸人的衣着也各不相同,衣着为太监服装的就是负责在阴间伺候慈禧,而那些衣着军装的纸人就负责替慈禧开道。其规模之大空前绝后,当外国记者看到之后他就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并且编撰好了新闻稿-这么一个愚昧无知、封闭落后却不思进取的国家,我想最快五年,最慢十年,大清朝肯定要改朝换代了!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果不其然,慈禧去世四年之后,268年的大清朝也在风雨飘摇中覆灭了。而20年后,慈禧的陵墓也被清陵大盗孙殿英所炸开,曾经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尸体也遭到了羞辱,而那些奢侈无比的陪葬品也被洗劫一空。曾经那个奢华无比的老佛爷,到最后却落得了这个下场。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1928年,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1928年夏,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窃宝案。所盗墓葬中,一座是清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陵。

孙殿英盗掘慈禧墓之后,面对指责,他曾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中山有同盟会革了满清的命;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没几条枪,只有革死人的命了。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咱们大汉同胞!”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孙殿英挖掘了慈禧墓和乾隆墓后,得到了大批的宝物。而他的盗挖慈禧墓的行为,引起各地报纸纷纷指责揭露,各社会团体要求严办盗陵者。蒋介石也赶紧发出了“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的命令。随后,孙殿英派往北平卖宝的师长谭温江也被逮捕入狱。

孙殿英见形势严重,为了开脱盗陵重责、避免严惩,通过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把一批稀世珍宝送给了宋美龄和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一干要员。所送出物品,每件都是国宝,行贿对象均是“党国要人”。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孙殿英曾亲口对身边人说过盗陵的情形和将宝物送人的情况:

戴笠——乾隆颈项上一串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色珠子。

宋子文——一只大“翡翠西瓜”,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一说送宋美龄)。

宋美龄——慈禧口中含的一颗夜明珠、一包珍珠,孙殿英托戴笠带给宋美龄。

蒋介石——乾隆陵中盗出一把九龙宝剑。孙殿英托戴笠送给蒋介石(一说送何应钦),未遂,后在戴笠坠机事件中焚毁。

阎锡山——慈禧陵中纯金寿星佛、翡翠桃等;乾隆戴在手上几十年的玉扳指,及裕陵中盗出的象牙、乾隆珊瑚雕制文玩、黄金等。

孔祥熙——朝鞋上宝石两串、慈禧陵中一颗翡翠白菜、一包珍珠。

上述名单仅是一小部分,所贿宝物也仅是一小部分。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宝物送出去后,效果立刻显现,孙殿英不仅化险为夷,逍遥法外,还升了官。后来,孙殿英更是一路升迁、官运亨通,蒋介石提任他担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先遣军总司令等职务。其部下谭温江也被释放,继续当他的师长。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末代皇帝溥仪听到东陵被盗的消息后,非常的气愤。当又听到孙殿英将盗来的宝物送给了国民政府达官要人,将慈禧口中含的价值连城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后,不仅使得他逃脱了责罚,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还升了官后,溥仪当场气得瘫痪在地。

慈禧一生多奢侈,溥仪是因为慈禧墓被盗去了东北吗?

溥仪爬起来后,他青筋暴起,当着遗老遗少的面,发出了毒誓:“不报此仇,我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溥仪觉得这祖宗陵寝被挖是奇耻大辱,这蒋介石对此极不重视,还包庇孙殿英,而孙殿英送给宋美龄那颗夜明珠,却被宋美龄拿去做了鞋饰!使得溥仪在震惊和羞愧之余,复辟、复仇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他决定要去投靠日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