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在千枪万仞里率队杀得极致疲惫的哈登,西部半决赛的最后两战一共44投15中“仅”得42分,依靠圣保罗的冷酷把火箭拉上西决地板之后,我猜这么说,仍然并不夸张:在过去7个月里,詹姆斯·哈登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得分最容易的球员了。

这个头衔原本应该属于杜兰特的,毕竟KD的身材更高大、投射更容易,可当哈登在本赛季开发出后撤步三分的绝技之后,他得分的随心所欲程度已经不输杜兰特了。

同时,哈登似乎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全面的的进攻球员。

这个称谓原本应该送给勒布朗的,他可是NBA历史上数得着的全能大王,对阵猛龙的首场比赛又拿下三双,可哈登的身边,内有“饼皇”卡佩拉,外有三分箭阵,终究还是比詹姆斯拥有更多选择。

所以,查尔斯·巴克利说得或许是对的,“詹姆斯·哈登或许是我所见过的,最难以被防住的球员。”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哈登并不是生来就一定能成为超级明星的,连他自己都不止一次地提到过:“显然,勒布朗和杜兰特是站在这项运动的巅峰上的人,他们有着快2.08米这样内线的身高,还有天赐的超级运动能力,远远比我更强壮,可我相信,自己可以依靠篮球智商来发掘自己的潜力。”

等等,哈登说詹姆斯、杜兰特比他高也就算了,怎么还好意思说杜兰特比他更强壮呢?接着听下去你就明白了,这个如今看上去总是嘻嘻哈哈的大胡子,他所经历的苦难,他所攻克的难关,绝不比NBA历史上任何一位超级巨星少。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历练,我们才能见证到现在的哈登。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詹姆斯、杜兰特都是绝对的篮球天才,即便在小学时代往人堆里一站,你都能立刻分辨出来的那种天才,球探们跑来观察都不用哪个是勒布朗,一眼望去就已经锁定目标了。

小时候还没有大胡子的哈登,掉进人堆里是很难被发现的,他偶尔会和别人显得不同的唯一原因,是他跑得太慢了,一个患有哮喘的小胖子,总不会跑得太快的。

哈登生来体弱,母亲蒙亚·威利斯经历过一次流产,二度怀孕艰难生下来的这个小男孩,从小体质并不强健,加上王八蛋父亲因为贩毒经常被关进监狱,哈登自幼是在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环境里成长的,幸运的是,母亲威利斯一直坚持要哈登去打篮球。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母亲希望哈登打球,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打球能帮助哈登强健体格,增强心肺功能来抑制哮喘病发;第二,打球能让哈登找到事情做,从而不至于出去鬼混。哈登自幼成长的地区名叫坎普顿,在90年代的时候是美国西海岸最混乱的地方之一。

2018年4月《GQ》杂志推出有关哈登的报道里,他还回忆了当初的生长环境,“总而言之,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斗殴、枪击、毒品,而且这样的环境让很多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哈登是幸运的,他至少还可以和手中的那颗篮球作伴,而且刚巧,他似乎在投篮上还是有点小天赋。

很快,时间来到2003年,哈登要临近初中毕业了,妈妈威利斯开始为选择学校而犯难,坎普顿虽然混乱,但当地的多明戈斯高中却是一所篮球名校: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泰森·钱德勒在2001年当选NBA榜眼秀,泰肖恩·普林斯在2002年也以首轮23顺位中选——似乎去这所学校,是最有希望踏上金光大道的。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但蒙亚·威利斯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就因为她从未把儿子当作工具,她并不奢求哈登成为一名多么了不起的球员。威利斯舍近求远将哈登送到了8英里外的阿特西亚高中,唯一的理由是,她觉得儿子在这里能有更多打球的机会。

阿特西亚的教练斯科特·佩拉接纳了哈登,但看着这个圆滚滚、怯生生的孩子,佩拉不仅没有料到这孩子未来的成就,甚至他自己的人生都因此而被全部改写了。事到如今佩拉仍常说:“他那个时候太平凡了,而且身材看上去跟一个面团一样,你跟我说这孩子未来会成为一个NBA全明星,打死我也不会相信的。”

频繁接触以后,佩拉还是找到了哈登的优点:这孩子能投篮,而且篮球智商相当出色,用通俗一些的话来形容,他是“天生会打球”的那种人。

有规律的篮球训练彻底重塑了哈登,他的体型在不断改变,球场上的能力也在飞速提升着:高二赛季,哈登场均13.2分,业已成为阿特西亚的主力之一。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厨师把面团做成点心会充满成就感,佩拉把面团人哈登彻底培养成才,当然是一个更加乐在其中的过程。哈登在高三赛季成为球队核心,不仅场均贡献18.8分7.7篮板3.5助攻,而且和佩拉一起带领学校打出全年33胜1负,他们击败了多明戈斯和其他各路名校,拿到了那一年的加州冠军,但对哈登影响最大的,是唯一的那一场失利。

那一次,哈登和他的队友们飞跃了大半个美国,去到了俄亥俄州面对当地的威斯洛大学附中,结果历经加时以1分之差惜败。

哈登在这场比赛中一共出手8次,几乎没表现出任何的攻击性,在飞回加州的班机上,佩拉教练突然解开了自己的安全带,穿过数排座位跑到了哈登的身边,他要传递给这个孩子的信息很简单:多投篮。

“在我24年的执教生涯中,还从未跟某个孩子说过要多投篮,”佩拉说,“从来我们都是劝一些孩子别出手太多而已。”

对于教练的建议,哈登一度犹豫不决,生怕因此会激怒自己的队友们,但佩兰的要求是球队最终的决定,赛季剩余的比赛,哈登场均29分,他开始受到关注了。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加州以及附近的篮球名校们纷纷前来,UCLA、亚利桑那都想要将哈登招入麾下,可随着斯科特·佩拉加入亚利桑那州大的教练组,哈登早就在内心决定了自己的去向,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名不见经传的亚利桑那州大,就这样迎来了他们数十年一遇的麦当劳高中全明星,球队主教练森德克开玩笑说:“你当然不能说他是个胖子,但我们刚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体脂肪比率确实非常高。”

他依旧拒绝成为高光人物,甚至为了防止队友认为自己自私,他在训练中几乎不怎么投篮,但球队很担心一点,这样会使防守他的人迅速了解他:哈登不太会出手投篮的。在2009年2月的一场NCAA比赛中,俄勒冈州大布置的防守策略是包夹哈登,在他持球的时候不断制造陷阱,“他就这样站着,对手也会有两名球员来盯防他。”森德克回忆的时候都笑了出来,哈登全场只投篮3次,但球队却赢得了比赛。那场比赛令森德克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哈登,“他表现得高兴极了,和他单场拿到40分击败别的对手时根本没啥区别。”

森德克把这个故事讲给了雷霆总经理普雷斯蒂,后者立刻意识到,这样的球风将是杜兰特、韦斯特布鲁克身边完美的补充。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雷霆三少的故事随后已经广为人知,他们迅速震惊了联盟,2012年时就带领着年轻的球队杀进了总决赛,可意外的是,那次总决赛并不是哈登生涯的新起点,反倒成为了他俄城岁月的终点站:雷霆将这位年度最佳第六人交易给了火箭队。

对哈登而言,在俄克拉荷马的那段岁月有着一种特定的安逸感,他躲在两位超级巨星的身后,飞速提升着自己的比赛能力。他感到安定,因为没人要求他挺身而出成为“那个人”,那个需要承担领袖任务的人。

可当2012年夏天雷霆拒绝给哈登开出顶薪的那一瞬间,他的人生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他被交易到了火箭队,从此开始了自己一个人震慑联盟的旅程。在这里,他成为“那个人”了,这样的一个角色会令人感到恐惧、紧张抑或孤独,甚至随时可能令人陷入崩溃。许多人无法理解这背后的责任感——从此开始,如果火箭队输球,哈登就将是承担责任的那个人,他在深渊里漫步着。

曾经拒绝多投篮的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性格中的另一面,他开始高调地向世界宣布:如果说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哈登希望能够成为世上最强。“我敢于这么说,是因为我充分相信自己的篮球智商。”

「杨毅专栏」得了哮喘的小胖子,怎样走到了今天?

在很多人看来,篮球智商是虚无缥缈的,怎样算高,怎样算低呢?但火箭主帅迈克·德安东尼说:“你仔细想一想,就能意识到他完全是一个智商爆表的家伙。”

哈登有多么聪明?请想一想,他的比赛方式在近年来发生了多少的改变。从雷霆时代的突击手,到火箭初期的造犯规专家,然后在和德安东尼合作的第一年拿下联盟助攻王头衔,本赛季随着保罗的到来,他又成为了历史罕见的单打高手。

“这种东西,有的时候可能是老天赐予的吧,”哈登日前和《GQ》杂志如是介绍道,“有的人在那种情形下,总是很自然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拥有高超篮球智商的人,不仅在场上能够对形势洞若观火,一眼看到对方的防守薄弱处;在场外更是能够对联盟的规则拥有深刻了解,当本赛季联盟出台“哈登法则”,降低三分犯规吹罚频率后,哈登又开发出了后撤步三分球的独门绝技,他的步伐是否有走步嫌疑又引发了激烈争议,但在现行规则下,裁判们依旧普遍认定这是合法的脚步运用。

如果未来规则再改变怎么办?怕什么,正如德安东尼所说:“任何时候他们为了单独一名球员改变规则,或者推出新的条例,那就只能说明,那个人已经跑在了时代的前面。”

这便是哈登,一个没有詹姆斯、杜兰特那样的绝世天赋,却跑到了时代前沿的家伙。他的大学教练森德克说:“你们问他身上最大的天赋是什么?头脑,当然是头脑。”

勒布朗保持身体能力的本领令人惊叹,可哈登的优势却在于,在五六十岁以前,他的头脑是不会退化的,他总可以在对手防守的缝隙乃至规则的缝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哈登自己说,他很难被防住是有原因的,他不是那么擅长冲起来,可他却很懂得如何让别人慢下来,“因为我拿球的时候是不会停下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别人防不住我的原因,我会利用身体不断让你失去平衡,然后当我停下的那一刻,就是我送出助攻或者完成投篮的时候了,这其实挺难的。”

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人生里,哈登或许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有时候走得慢一点没关系,只要知道方向在哪,只要知道目标在哪儿,你总能走得很远,很远很远。

哈登证明了,每个人成功的道路都不尽相同,秘诀在于,你要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