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蘭花之春蘭之王 ‘宋梅’,永遠的經典不會被遺忘。

蘭花之春蘭之王   ‘宋梅’,永遠的經典不會被遺忘。

宋梅梅瓣花型

宋梅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紹興宋錦旋氏選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了。當時取名“宋錦旋梅”,又名“錦旋”,現今蘭界習慣稱之為“宋梅”。古往今來,“宋梅”作為春蘭梅瓣花藝的典型代表備受歷代藝蘭大家的推崇。它與“龍字”一道被譽為“國蘭雙璧”,與“集圓”、“龍字”、“汪字”一起被稱為“春蘭四大名種”,並被推為“四大名種”之首。在日本它還與“集圓”、“龍字”、“萬字”一起被稱之為“四大天王”。“宋梅”於1928年東渡日本,並在20世紀80年代成功引用組織培養並瞬速繁殖,春蘭中數量最多,流傳最廣。

蘭花之春蘭之王   ‘宋梅’,永遠的經典不會被遺忘。

宋梅葉型

宋梅為梅瓣花的代表作品。蠶蛾捧;劉海舌;有時亦能開荷型水仙瓣或者梅型水仙瓣。如蘭草強壯的偶有並蒂花,老葉呈弓型,苞葉淡紅色,葉色濃綠,葉幅較寬,葉尖鈍。還因宋梅花品無可匹敵,在春蘭梅瓣中獨佔鰲頭,所以被推選為春蘭“四大天王”之首,並譽為“春蘭之王”。“宋梅”的抗逆性、適應能力、繁殖能力極強,易栽培、易發芽、易起花,為此數量多,流傳廣。無論是葉姿的神韻,還是瓣型的花品,二百餘年來,梅瓣花中沒有一品能超過“宋梅”的。

蘭花之春蘭之王   ‘宋梅’,永遠的經典不會被遺忘。

弓垂式和半垂式葉

傳說宋梅的發現是花仙子夜半托夢,宋錦旋絆石得宋梅,在民間廣為流傳。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溼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於山溪邊峭壁之上。

宋梅是園藝品種,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溼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

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澆水是養好宋梅成敗的關鍵,古人說:“交人交心,澆花澆根”。“蘭喜雨而畏積,喜潤而惡溼,喜幹而忌燥”。在蒔養中有四點澆水方法:

  1. 要根據盆的大小,蘭株的生長狀況、通風條件的好壞、植料的粗細、溫度的高低等諸多因素來定澆水的多少。

  2. 澆水不可固定時間,應該經常觀察植料的乾溼情況,掌握澆水時機,幹則澆,澆則透。

  3. 澆蘭的水溫度要與蘭盆內的溫度儘量相同,不能溫差過大,特別是夏季和冬季更要注意。

  4. 常年澆水要用乾淨的天落水(雨水,雪水),最好不用自來水,堅決杜絕汙染水

花盆則選火燒高桶泥瓦盆或者芝麻砂高桶盆,每盆6苗左右最適合蘭株具備老中青結合這樣能年年有花,切記新盆要泡水二天,舊盆得消毒再用預防病毒真菌。

蘭花之春蘭之王   ‘宋梅’,永遠的經典不會被遺忘。

荷瓣宋梅

蘭花之春蘭之王   ‘宋梅’,永遠的經典不會被遺忘。

荷瓣宋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