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是誰下的毒手?山西大同煤礦出現6萬具白骨,死者都只有30多歲

“二戰”是一段殘酷的歲月,只要提起這兩個字,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一段悲痛的歷史。比如,日軍在中華大地上做下的南京大屠殺事件,還有今天要講的山西大同“萬人坑”事件。

是誰下的毒手?山西大同煤礦出現6萬具白骨,死者都只有30多歲

1937年10月,日軍進攻山西時,發現了大同煤礦。於是,日軍開始瘋狂的開始奪取煤炭資源。他們為了能夠更快的開採出更多的煤礦,實行“以人換煤”的政策,掠奪煤炭1400萬噸,致使6萬多名礦工被摧殘致死。

1945年,日本天皇宣佈投降,日軍也撤離了中國。但是,他們雖然走了,卻也在山西大同煤礦這裡留下了一個“萬人坑”。

根據“萬人坑”的倖存者回憶,當年他們的工作的環境與生活環境簡直是慘不忍睹。100多的礦工擠在一間陰暗的土房子裡面,吃的東西都是下水菜,晚上睡覺蓋的都是破麻袋片。

是誰下的毒手?山西大同煤礦出現6萬具白骨,死者都只有30多歲

這樣吃不飽,穿不暖,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還有日本兵做監工,勞工只要直一下腰或頭上沒有汗等,就會遭到把頭一頓打。

如果,日本兵發現有勞工病了、傷了,不能再繼續挖礦的,就活埋或者燒死。在戰爭結束前兩年的冬天,由於環境惡劣與衛生極差,在勞工裡又爆發了極為嚴重的瘟疫。

是誰下的毒手?山西大同煤礦出現6萬具白骨,死者都只有30多歲

日軍顧不得用藥物給這些勞工治療,讓健康的勞工將病了或者死了的人,抬著就地掩埋。加之以往在此處掩埋的屍體,這裡終於成了白骨無數的“萬人坑”。

後來,人們在山西大同南溝發現了這個“萬人坑”, 經過刑偵專家對大同煤礦“萬人坑”人骨的分析得出,這些遺骸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而且死時平均年齡為32.85歲,基本都是青壯年,真是慘不忍睹。

1962年,我國在山西大同煤礦“萬人坑”的遺址上建立了紀念館,以此吊念當年慘死的人。

是誰下的毒手?山西大同煤礦出現6萬具白骨,死者都只有30多歲

山西大同煤礦“萬人坑”紀念館,是日本掠奪中國的鐵證。這一具具森森的白骨也時刻告誡後人,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要努力的發展壯大,只有足夠強大,才能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此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