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王某如何能甘心(乡村故事)

(1)

那是2008年的夏天,刘某正在工厂上班儿,邻居王某打来电话,说:“你今天下了班回家吗,路过镇子的时候,又给我捎带着打两注彩票。”

刘某嗯了一下,王某就把要打的彩票数字念了,刘某用笔记了下来。接这个电话的时候,大概还不到九点钟,刘某刚来到岗位,刚刚接了班儿。

刘某的村子离着镇子七里地,镇子的街上有一家彩票站。王某是刘某的邻居,王某那时爱好打彩票,而且他比较入迷。

王某频繁打彩票,通常有几种途经,一.王某骑上电动车去到镇上,亲自打彩票;二.王某给彩票站经营者发短信,委托购买;三.王某托咐同村的彩民代购。

然而,王某人懒毛病多,赊欠彩票站的钱,说什么时候结帐往往拖延,而且,王某让同村人代买,十块八块也会欠着别人的,别人表面上和他客气,其实别人心里都挺别扭,久而久之,别人去镇上也会回避王某,对于王某的请求也会推辞。

刘某在县城某工厂做工,正常情况下,刘某每天下班都要回家,回到家里还要下地干活。从县里到村里,来回都要从镇子上路过,王某委托刘某代购彩票,交待了几回,发现使唤刘某很方便。

一般情况下,刘某下班回到村里,看见王某家里有人,就把彩票送进去,有时只有王某的老母亲在家,老人老眼昏花又不管钱,所以刘某只把彩票放下,交待两句就离开了,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不知王某母亲马虎,还是王某事后忘了,反正让刘某垫付的费用也有不给的时候,事后刘某也不好意思讨要,心里就说钱数不多那就算了吧。

有时,刘某打发小女儿,把代买的彩票给王某送过去,一连几次王某家的大门都锁着,这样的现象也让人很不耐烦。

刘某那时才三十岁,王某比刘某大十来岁,只是邻里之间,两人并没有什么交情,时间久了,刘某心里也很不乐意再给王某代购彩票,可是刘某憨厚,不知道如何推辞是好。

(2)

再说2008年的那个夏天,快一个月没有下雨了,天气比较旱。这一天清晨,王某无事可干,于是就坐在门楼下凉快,拿着走势图琢磨彩票,写下了一大串号码,好象每一组数字都能中大奖似的,最后,王某挑选了一组,认定之后就给刘某打电话,通知刘某下班的时候按照这个组合打上两注彩票。

其实,王某每次买彩票都有中大奖的预感,而且从来只中一百元以下的小奖,这也不奇怪,一辈子只中一次大奖就够了,谁知道会是哪一天,反正不买彩票就万万中不上。

中午十三时,王某吃了午饭去村外溜达溜达,出了院门儿往东,一直走出小街就到了村边儿,也就隔着几户人家五十米的距离。村边道路两旁有夹道树,在树荫下走动走动也很凉快。

路旁的水渠里流淌着水,不知道谁家在浇地。王某有二分菜地就在附近路边,水从地头经过,王某就走过去在自家地头蹲下来,用手在水渠上豁了个口子,放一小股水把自家菜畦浇一浇。

道路附近李某家的门楼下有人打牌,李某在大门口了望,看见王某就招呼了一下,王某就起身去了李某家观看打麻将,将浇菜的事儿忘记的一干二净。

王某离开之后,水把豁口冲大了,不久灌满了菜地,还四处漫溢,有人路过发现了没有停留,沿途在看到有人浇地的时候,就向浇地人打了个招呼,喊叫哪儿漏水了快去瞧一瞧。

这浇地的主儿不是别人,正是刘某的父亲,刘某父亲听说水渠出漏了,急忙赶去把豁口堵上,也就凑巧了,王某老婆来到地里拔菜,看见了水漫菜地,还撞见了刘某父亲。

刘某父亲误以为王某老婆放水,就埋怨说:“你也不照看着,看把水溢的路上都是。”

王某老婆十分委屈,怒怼刘某父亲:“你胡说啥,水跑了把我菜淹啦,我还没说让你赔呢。”

两人这就吵闹起来,那家打牌的人闻声而出,都过来围观、劝解,王某也在其列,王某当下不说自己放水,以致误会愈深,王某老婆辱骂刘某父亲,王某儿子赶来了还把刘某父亲推搡了一下。

大家把双方劝解开了,王某一家人回家去了,刘某父亲母亲又去浇自家的地了。

住在村边的李某心里清楚,他向王某打招呼的时候,看见王某正蹲在菜地地头,事后,大家在背地里议论纷纷,李某就说王某不厚道。

(3)

当天下五5时,刘某下班回来,刘某妻子在村外等到了他。刘某妻子说:“咱家和老王家吵架了,老王家儿子还想打咱爹呢,看你巴结老王,为老王受麻烦都白受了。”

刘某也火了,找到王某家门上去,说:“从今天起,别让我给你买彩票了,有几次买彩票的钱,你还没给呢,我也不要了。我就问,你家小子凭什么打我爹,让他出来,我看他张牙舞爪的试一试…”

刘某气愤不已,吵骂不休,许多村人围观,等到刘某撤完气了,也就把刘某劝离了。

刘某走远了,王某老婆对众人说:“老王打彩票胡花钱,我都生老王的气呢,我不止一次告诉东子说,你不要给你叔垫钱买彩票,等老王败光了,我可要赖你呢。”

东子,这是刘某的小名儿。

(4)

王某有个心理毛病,认准了的彩票号码,如果不打上一注两注,他就会坐立不安,心里不踏实很不适。

与邻居吵架了,王某半天心里不爽快,他就往彩票方面转移心思,越想越有瘾,下午7点,他就找了一个借口,骑上摩托出了村外,直奔镇上而去。

到了镇上的彩票站,王某想打彩票,老板娘说:“你把前边欠下的两百块钱先还上了,我再给你打。”

王某软磨硬缠,老板娘说:“不行,哪怕你先还上一百呢。”

于是,王某只还了五十块,老板娘不情不愿地给他打了两注彩票。

晚上,王某在屋里对着电视直播开奖,他竟然中了两注二等奖,可得奖金六千元,破天荒第一次。

幸福来的太突然,王某喜大狂奔,全家人都高兴。当时还有邻人在王某院子里打牌,大家都替王某感到幸运,王某儿子立刻去外面买了啤酒、牛肉、好烟回来,请客祝贺。

王某儿子还说,“咱白天被人冤枉受人欺负,还是老天有眼啊,好人有好报。”

(5)

中奖的第二天中午,王某儿子去镇上领取奖金,看见彩票站拉出了横幅,“热烈庆祝本店彩民荣获160万巨奖”。

原来,彩票站昨天还出了两注一等奖,每一注奖金高达86万,中奖者为同一人。

其时,160万巨奖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十村八村,沸沸扬扬,王某听到消息暗自困惑,他怀疑160万巨奖的获得者就是邻居刘某。

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王某就把昨天列出的预测号码对照一下,可是记录号码的那个作业本儿找不着了。王某又努力回想,当时通知刘某代购彩票的时候,所交待的号码和自己下午所打的号码有什么出入……

王某乱了,全乱了……

王某很不甘心,傍晚硬着头皮去往刘某家里,送去二十块钱,声称:“这是东子以前给我打彩票,我欠他的。”

刘某妻子一个人在家,刘某妻子不接受,她说:“东子说算了就算了,过去的事儿谁也说不清,就当谁也不欠谁的。”

王某把钱放在茶几上,扭头就走,刘某妻子拿上钱就往外追,一直追到王某家门口,把王某的钱又塞给了王某老婆。

(6)

王某每天盘算,也盯着邻居家的动静,连着一个月都没有看见过刘某了,听说刘某辞工不干了,而去南方某地打工去了。

村里还有流言,传言中了160万大奖的是一个在县里上班的工人,每天穿着工作制服又去又回,路过彩票站就会打上一注、两注彩票。反正不知姓甚名谁,彩票站有义务替中奖人保密。

王某终日懊恼,萎靡不振,人都瘦了一大圈,又过了一个月,终于忍受不住煎熬了,王某就向法院起诉了刘某,讨还他认为应当属于自己的大奖。

还别说,第一场官司王某赢了,可是,终审王某又输了。

最后一次审理,刘某的律师提供了一份证据,中奖那天中午十三时,王、刘两家发生了冲突,村委后来调解了,调解协议上面有谅解备忘录,记录了争执事由、时间、地点,两家人都保证不再就此事相互找麻烦。

而刘某打彩票的时间在当天下午四时三十分,在王、刘两家发生嫌隙之后。刘某给王某代购彩票,原来的口头协议在两家人对立之后就被解除了,刘某回家之后也向王某声明了,这样,王某才于7时20分,自行去镇上给自己打了两注彩票。

更没有证据表明,一等奖的号码就是王某曾经托付给刘某的号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