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八路军每人领5发子弹打完4发后,为何还要在枪里留最后一发?

我们都知道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武器弹药奇缺,一个战士平均每人可以领到5发子弹,两颗手榴弹。在战斗中,战士们往往打完4发子弹后就不再射击了,而是要在枪膛里保留最后的一发子弹,这是为什么呢?


八路军每人领5发子弹打完4发后,为何还要在枪里留最后一发?

一名八路军战士可见其斜挂带有很多子弹,应该属于特批

而我们在一些老照片中看到八路军的子弹带都是鼓鼓囊囊的,其实里面不是子弹,而是截短的高粱杆或玉米杆,塞得满满的,装作弹药充足的样子,用以迷惑鬼子。所以,八路军打仗,往往射击三轮后就会上刺刀发起冲锋,因为普通战士的子弹就三五发,打完就没了,最后只能白刃战。有人说主力部队带的子弹稍微多点,不过普通战士最多也不会超过10发,神枪手级别的会特殊照顾,上级会多批点子弹给。而像影视作品里八路战士射击不用换弹夹、子弹也可以无限量根本就不现实。

八路军每人领5发子弹打完4发后,为何还要在枪里留最后一发?

普通八路军战士的子弹袋中携带的子弹很少

相比八路军,鬼子的情况就好多了。鬼子一名步兵的标准携弹量是120发,4个皮质子弹包,前后各两个,每个30发子弹。而国军实在没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央军的弹药比较充裕,地方军就不好说了,比如川军出川抗日时,二十九军长城抗战,有的兵连枪都没得摸,提着一把大刀就上了战场。

八路军每人领5发子弹打完4发后,为何还要在枪里留最后一发?

投弹训练的八路军战士,虽然子弹少,但是手榴弹还是管够的

话说回来,领了5发子弹的八路军战士打仗时,为何射击了4发之后,一定要在枪膛里留一发子弹?有人说是舍不得射击,还有人说是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宁死不当俘虏。而情况恰恰相反,原来这最后一发子弹不是干别的什么用,而是士兵的“救命弹”。

八路军每人领5发子弹打完4发后,为何还要在枪里留最后一发?

向日军发起白刃战冲锋的八路军战士,真实照片

原来这是八路军在白刃战中发明的小技巧,与日本鬼子拼刺刀时,八路军战士常在枪里留最后一发子弹,抢先朝对方大腿开一枪。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距离差一点,鬼子的刺刀还无法攻击;子弹穿过对方大腿,就钻到地里了,不必担心贯穿发生误伤。更重要的是拼刺刀属于需要全身配合的高难度"运动",如果日本兵大腿先中上一枪,步伐不灵,那基本上只能任八路宰割了。看来八路军还是很聪明的,留的最后一发子弹作用这么大!对于八路军的这个小妙招,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