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面對CRS大環境,資產放在哪裡更安全?

溫開元


面對CRS,人們應對的方式可謂五花八門,目前在與大量國內跨境資產配置和跨境身份的高淨值客戶接觸中和回顧當初美國FATCA法案頒佈時,CRS催生了大量五花八門的各種各樣的規避方案。面對CRS大環境,考慮資產配置,先得規避CRS下的七大陷阱。

規避CRS招式一:銷賬戶,走為上策

在OECD公佈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操作手冊》的第三部分的第100頁,就專門針對撤銷和關閉賬戶的操作指引採用了美國FATCA法案同理的處理方式,將當年撤銷或關閉的金融賬戶列為優先報告和盡職調查的名單,稱之為“逃跑中名單”。這和主動投案自首沒有實質性區別。

規避CRS招式二:買本護照,暗渡陳倉

2016年以來,許多護照移民項目突然紅火起來,一個很大的噱頭就是,直接移民拿到如聖基茨、安提瓜或瓦努圖等國家護照,理由是這些國家與中國沒有外交關係,改變移民法律身份可以有效規避CRS的反避稅信息申報。與第一種情形同理,在OECD公佈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操作手冊》的第三部分的第87頁和93頁,就專門參照對比和採納了美國FATCA法案和《美國聯邦稅法典》第7701條款對稅務居民的定義,尤其是在2004年之後修訂的第877條款,直接針對的就是防止以逃避稅為目的放棄美國國籍或綠卡的稅法條款將啟動隨之10年的棄籍稅務調查程序。該稅法條款將國籍管轄權被重新定義為居民管轄權,為目前大多數國家接受,併成為國際稅法的通用規則,導致將國際法的傳統國籍原則和領土原則範圍擴大化。移民國籍身份的改變並不一定能改變之前或現時的稅務居民身份。

規避CRS招式三:移民美國,遠走他鄉

CRS是在美國FATCA法案IGA協議的模式一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它具有 FATCA 主要的特徵和操作思路。然而,美國因為有自己的FATCA法案規則,從而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中成為引領者和規則制定者。當OECD承諾國家在批量交換和自動交換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的時候,美國卻沒有參加CRS而獨善其身。

2016年1月27日彭博社曾發表文章,稱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中,美國反而成為新的避稅港。

人們更願意選擇移民美國,進入它不與其他國家交換金融涉稅信息的單向申報披露機制。2013年,中國內地高淨值人士投資移民美國,6個月內拿到美國綠卡。 2014年突然出現在1萬個名額中86.9%的投資移民來自中國內地,12個月內拿到綠卡。2015年開始出現排期平均要26個月,2016年排期平均要42個月,2017 年排期則平均要7年。

然而,正如我前文提到,中國政府與美國國稅局於2014年6月26日簽訂政府間替代性正式協議 IGA 模式一(MODEL I),另外,截止2015年5月1日,中國共有1038家金融機構全部在美國國稅局註冊了GIIN涉稅信息申報號碼,中美之間的稅務合作已經進入一個新紀元。

規避CRS招式四:資債信託,金蟬脫殼

離岸信託的設立,特別是資債類信託,成為人們以為的救命稻草來應對CRS,成為目前很多財富管理機構的推薦性建議。眾所周知,信託架構在美國和英國的法律法規已經非常完善和多樣。在吸取了美國FATCA法案下對世界上信託架構最多樣類型的申報機制和分類經驗後,CRS同樣有專門針對信託架構的申報機制。在OECD公佈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操作手冊》的第二部分的第6章,就以大量篇幅來闡釋信託在CRS實施時如何界定是金融賬戶FI,還是非金融實體賬戶NFE,並對實際控權人有非常詳盡的判定原則。同理,中國香港在 2016年6月22日通過新《2016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後,也發現人們會選擇信託規避CRS。於是,香港稅務局於2016年9月9日發佈《金融機構進一步操作指南》,專門在第17章,對信託作出穿透申報的決定。

規避CRS招式五:代持協議,化繭成蝶

面對來勢洶洶的CRS,很多高淨值人士或者企業家開始產生恐懼心理,而市場當然會抓住這種心理乘勢而為。不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中國,商界一直流行代持的方法來避免自己名下資產量過大,採用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方式來狡兔三窟分散風險。

然而,代持的盛行,往往為實際控權人帶來額外的煩惱。

有一天實際控權人或許突然發現,代持的一方婚變,一半資產突然被稀釋了;有一天或許代持的一方財務危機,代持的資產從此債臺高築,連帶責任巨大;或許又有一天,代持的一方過世了,自己的資產竟然成了別人的遺產,進入複雜的遺產認證過程。

規避CRS招式六:地產置業,掩耳盜鈴

目前流行一種說法,就是CRS是針對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的交換辦法,於是有些人就自作聰明,用放大鏡研讀了《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後,用排除法得出結論,CRS不交換非金融賬戶。於是,地產、飛機、輪船、物業等等配置可以規避CRS的論調喧囂塵上。然而如今的世界已經不是原始社會物物交換的時代了,當我們提著100萬美元的現金直接購買不動產的時候,立刻會進入和啟動AML國際反洗錢程序。如今的世界,已經很少有人在配置不動產的時候能夠繞道不通過銀行賬戶而順利完成交易。置業規避CRS的方法,在理論上看起來非常有道理,實質上是趙括之論紙上談兵了。

規避CRS招式七:珠寶字畫,偷樑換柱

在過往我接受的美國稅務審計查稅的案件中,不乏有一些納稅人會使用銀行保險箱存儲大量現金、黃金、字畫、古玩、古董等,甚至還有貴金屬。同樣道理,今天CRS來啦,不少人也開始想這樣的方法,一味地認為把現金資產轉換為黃金是可以規避CRS的。但這個方法往往過於天真,稅務機關如何取得境內企業對境外投資的信息、選案技巧、應對無法調查取證的成功經驗是全世界領先的國稅局第一要掌握的技能。

其實,無論是跨境資產的配置、海外移民身份的規劃、信託保險的架構、地產置業的投資、珠寶字畫的收藏等等,都是人們自己的選擇,都是讓生活更加美好、精神更加健康的選擇。全球化資產配置、多樣化資產配置、跨境身份的選擇是無可厚非的做法,然而,如果說把這樣的計劃作為規避CRS的方式,那麼就與我們美好生活的願望相去甚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